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6.08.17
导读:体检对于许多人来说,又期待又害怕,期待健康的检查结果,又害怕疾病的发生。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担心其实是“白担心”。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一定是患有肿瘤,这可能仅仅是一个提示或者一个信号,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容易被大家“误解”的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
是一种存在于结肠癌、正常胚胎肠道、胰腺和肝内的一种蛋白多糖复合物。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CEA轻度增加也见于某些良性消化道疾病如肠梗阻、胆道梗阻、胰腺炎、肝硬化、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吸烟者和老年人。这些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中25%的人血清CEA可暂时性升高。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αFP或AFP)
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g/L)。
甲胎蛋白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但血清甲胎蛋白阳性未必都是肝癌。甲胎蛋白由新生的幼稚肝细胞分泌,胎儿的肝细胞没有发育(分化)完全,分泌的甲胎蛋白量很大,所以孕妇的甲胎蛋白会呈阳性。肝癌是尚未分化的肝细胞,当然能大量分泌甲胎蛋白。
CA19-9
低浓度增高、一过性增高可见于慢性胰腺炎、胆石症、肝硬化、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
CA125
上面给大家列举的几个例子并不是说不重视体检,而是应该更加全面的去了解他们,避免无知所带来的恐慌,勿让这些“白担心”造成了身体素质下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