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肾前、肾实质及肾后等疾病因素,发作迅速。
二、少尿期:持续3-14天少尿,无尿或更长,分述以下几种情况:
(1)临床以无尿或少尿为特征,每日尿量少于250ml或1小时尿量少于10ml为少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为无尿。
(2)氮质血症及酸中毒表现:患儿乏力、精神淡漠、嗜睡、烦躁、厌食、恶心呕吐及呼吸深长,严重者出现贫血、呃逆、口腔溃疡、消化道出血、昏迷及惊厥等。
(3)高血钾症:血钾若大于7.0mmol/L,可危及生命,心率慢、心律紊乱、心音低钝甚至停搏。心电图呈T波高尖,QRS波增宽,P波平宽。
(4)高血压、肺水肿及心力衰竭表现: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加快、心脏增大、心音低钝,两肺有细湿音,脑水肿,可有意识障碍、昏迷、惊厥等。
(5)尿比重固定为1.010。尿内有蛋白、红细胞、颗粒管型。(6)血清肌酐,血磷升高,血钙降低,有的可以出现手足搐搦症。
三、多尿期:
(1)多尿于少尿期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开始,尿量可于数日400-600ml/d,少数重病例尿量增加较缓。
(2)短期内排出大量水份(每日可超过3000ml)和电解质,可迅速出现脱水及低钾血症,低钠现象。
(3)5-7天后尿量逐渐恢复正常,但肾浓缩功能差。
(4)尿常规可见多数管型及白细胞,少数红细胞及少量蛋白。
(5)尿素氮(BUN)或NPN缓慢下降。
2小孩肾衰竭的饮食
一、小儿肾衰竭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慢性肾衰、晚期肾衰竭、毒症病人胃肠粘膜常呈充血、糜烂状态,如进食辣椒、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常会加重胃肠粘膜的糜烂,导致胃内膜血管的渗血。
二、肾衰患儿进食狗、羊、牛等肉制品宜谨慎中医认为狗肉、羊肉、牛肉等为发物,易引起病情反复或加重,临床上确实见到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肾炎所致肾衰病人进食牛、羊肉后病情加重甚至最后死亡者,是否巧合尚待进一步观察,但慢性肾衰病人还是以不进食此类肉制品为好。
三、肾衰患儿宜软食、忌硬食及油炸食品慢性肾衰病人由于毒素在体内潴留以及血液微循环障碍等原因致胃肠粘膜常呈充血、糜烂状态,如进食硬食、油炸食品如芝麻糕糖、油炸面窝等,常导致食物在胃内划破血管而造成出血。由于慢性肾衰、晚期肾衰竭、毒症病人凝血功能存在障碍,出血难止,就会导致死亡。
3肾衰竭药物治疗的效果
高血压:大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在疾病早期或病情发展阶段出现不同程度高血压,病程中未能控制钠盐摄入,临床上持续中、重度高血压不易控制,加速肾小球硬化及肾小动脉硬化,从而加速肾功能损害,不少患者在一次高血压危象后发展为尿毒症;
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可以加重、促进肾小球的硬化,导致肾小管间质的病变,从而加重肾功能的恶化。蛋白尿在任何肾病过程中都是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高脂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等脂代谢异常都可以造成肾脏疾病的进展。
饮食不调:已经有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如果仍然摄入过量的蛋白质会加重肾脏的负担,最后会导致肾脏疾病的进展。相反,如果进食低蛋白饮食并同时应用酮酸治疗,可以延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感染:结核或其他细菌的感染都会导致机体抵抗力的降低和肾脏病变的进展。
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会导致肾脏病交的进一步恶化,特别是肾毒性药物或对肾脏有害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非类固醇类药物、中药(关木通、青木香等)等。
慢性肾病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肾衰竭、尿毒症已是肾脏疾病的终末期,有病乱投医,这是久治不愈患者的一种常态。一些肾衰竭患者由于久受病痛折磨,加之医药费、透析费、手术费的多重重压,急于寻求一种花费少而又效果好的治疗方法,于是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偏方,将治愈的希望寄托于偏方上。
民间有很多治疗肾衰竭的偏方,虽然简便易行,省钱省事,但真正的作用却无人知晓,也许在某些人身上偏方确实有不错的效果,但不是对所有的人。中医治病是讲究辨证论治的,每个人的症状不同,治法与方药也不同,偏方的药物却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适合各种症状的需要。肾衰竭患者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均不同,所以一副药剂难以适合所有肾衰竭患者病症。
而且,很多偏方具有保密性质,其中有的成分尚不清楚,有些药物或许具有肾毒性,假如贸然使用,不仅治不了肾衰竭,而且还可能加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所以,治疗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千万不要轻信民间的偏方。
4有效的预防肾衰的措施都有哪些
1、预防药物毒性式侵害
2、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也成为造成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如下具体要求:坚持低盐、清淡饮食。这是很重要的预防肾衰竭的措施。
3、预防感染
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防止链球菌感染诱发肾脏疾病,尤其是青少年需要注意戒烟,避免酗酒。只要采取上述预防肾衰竭的措施,健康人群可以预防肾脏疾病,已发生肾病的患者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和延缓终末期肾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5肾衰的分期及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
肾衰是肾脏功能在受到损害之后逐渐下降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治疗的话,肾衰竭很快就会发展成尿毒症,肾脏这时候慢慢失去功能,成为身体的负担。
人体有两个肾脏,通常一个肾就足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所以在肾衰的早期阶段,通常没有任何症状来警告病人的肾脏不能正常工作了。当肾脏功能已经接近完全丧失时,病人的身体变化和患病症状就会很明显。肾衰竭病人的病症会有所不同。
肾衰竭分为初期、中期、末期三种,由于初期肾衰竭没有明显的表现症状,因此会被患者忽视,等到病情恶化后才会发现。因此,我们应该多了解肾衰竭的症状,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一、肾衰竭前期
肾衰竭患者表面没有特殊症状,肾功能异常只能通过医院检查发现。
二、肾衰竭中期
检查肾衰竭病人的血常规,尿素氮指标高,肾衰竭患者可能有轻微的症状。在此阶段,对肾衰竭患者而言,由于夜间肾脏不能像正常那样从尿中吸收水分而浓缩它,因此病人可能需要在夜间多次排尿、影响夜间睡眠。这在临床上即是肾衰竭患者的尿频、夜尿增多症状出现。同时,肾衰竭患者多伴发有高血压、水肿症状,因为肾衰竭患者其肾脏不能排出过多的盐和水。高血压又可导致肾衰竭患者发生中风和心力衰竭等症状。
三、肾衰竭后期
肾衰竭患者疾病未能有效控制,随着病程的迁延,肾衰竭病人血液中有毒物质不断增加,使得患者出现身体虚弱、易疲劳和反应迟钝等症状。后期肾衰竭患者,症状的出现也可发生在皮肤系统。随着有毒物质的逐渐增加,患者则可能出现肌肉和神经症状,包括肌肉抽搐,肌肉无力和痉挛等。此时,肾衰竭的病人常会发生胃肠道溃疡及出血。
肾衰会表现出哪些不良症状:
1、浮肿
一些病人会出现浮肿现象。尿量减少,尿频(尤其在夜间)。手足踝浮肿。其它症状还有气短,眼睛周围肿胀。
2、贫血
由于肾脏功能遭受损害,人体不能产生制造红细胞所需的足够荷尔蒙,因而产生贫血。贫血的人经常会感到寒冷和疲惫。
3、身体不适
由于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病人可能会感到浑身不适。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夜间睡眠不好,没有胃口,搔痒和疲劳。
4、其它症状
血尿(呈茶色或血红色)、高血压、尿液中出现泡沫、腹泻、极度口渴、睡眠不安,或嗜睡、性欲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