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6月22日,一个周五工作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风路院区的犬伤门诊室内,人头攒动。2名医生和2名接种护士在有条不紊地为被狗或猫咬伤的市民清理伤口,接种狂犬疫苗。门外,从9点开始就等候的疫苗接种者队伍仍在不断增加。
这并非特殊的一天。据统计,每年全市有超过12万人按流程完成接种了狂犬疫苗,按每人次4针疫苗算,耗费掉疫苗48万支,如果接种的是五针疫苗,那就超过了60万针次。
从以上数据来看,对狂犬病死亡率近乎100%的死亡率,市民是惧怕的。虽然得益于接种疫苗的意识提高,广州市内老城区居民中因狂犬病而死亡的案例越来越少。然而,接种疫苗在很大程度上本是可以避免的,尤其是对于被自养猫狗抓伤咬伤的市民,只要他们为宠物接种疫苗,即可主动在动物间消除狂犬病病毒的传播。
然后,据医生透露,广州市民的宠物疫苗接种率,却一直在低位徘徊。
一家医院每月收治初诊犬伤患者数2700到2800人
犬只被惊吓,年过五旬的狗主人被爱犬撕开肩、胸部
从事狂犬疫苗接种管理工作多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疫苗门诊主任余卫华见过太多太多被狗或猫咬伤后的病患。
余卫华所在的医院是一个24小时开放提供抗狂犬病毒球蛋白接种的医院,每天要为各类犬伤、猫抓挠伤后的市民接种疫苗。
“每个月收治的初诊犬伤患者数是2700人到2800人之间,每人打五针,一个月就要1.3万多针。”余卫华表示,每年冬季,当市民穿得厚实时,类似的疫苗接种量才会少点。但一到春夏,猫狗进入发情期后,人们的衣着又变单薄时,被咬伤的案例又会骤然增加。
普通的抓伤、咬伤占据了犬伤门诊的绝对主流。“多年的宣传还是有效果的,大家都知道狂犬病这一疾病死亡率高达100%,有破皮了都会来接种疫苗。”但那些惊心动魄甚至血淋淋的抢救,余卫华也曾参与过多次。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一名来自黄埔区的中年养狗者,被送到犬伤门诊时,整个左侧肩膀、上臂被狗狗撕裂了开来,伤口甚至延伸到了前胸。“来的时候,整个就是一个血人,清创、缝合,接种疫苗,由于伤口临近大脑神经中枢,还接种类抗狂犬病毒球蛋白。”
事后询问其病史,才发现伤害他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爱犬,一种性情颇为温顺的大型犬只。原来他在遛狗的时候,这只平素温顺的金毛,在穿越一处装修施工场所时,突然受到施工器械的惊吓。轰鸣的电钻声,一下子让狗狗变得几近癫狂,见人就咬,即便是自己的主人。
“再温顺的猫狗,在被惊吓打扰时,都会表现出其动物性或兽性的一面。主人只是想着它是很温顺的宠物,紧紧拉扯狗链,将其抱在怀中。殊不知这时的狗狗,早已不再温顺了”,余卫华感慨道,好在抢救得及时,狗主人最后被成功救治了下来,没有转为狂犬病。
有老人每年都来接种疫苗,年年被无牌猫狗抓伤、咬伤
医生透露,广州市民的宠物疫苗接种率最高时只有10%
一年3万多人次的庞大接种量,也不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犬伤门诊的老主顾。这些几乎每年都要来接种狂犬疫苗的市民,在如今信息化管理疫苗接种和疫情报告的时代,特别容易被甄别出来。
“我们这也有几乎每年都定期来门诊报到,打疫苗的市民,大多是独居,终日与猫狗为伴的老人”,余卫华表示道。
让余卫华等犬伤门诊医护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名家住海珠区的独居老太太。家里养了很多的猫猫、狗狗,这些平素里颇通灵性的动物,也聊以慰藉老人的空虚寂寞。
可即便是家养的猫、狗,也难免剐蹭、抓挠伤自己的主人。于是老人每年的春夏之家,都要来犬伤门诊打疫苗。“不是咬伤见了血,就是抓伤破了皮,持续好几年了。”
此外,也有一些反复被咬伤,但是每次都只来接种第一针疫苗的市民。这类市民,每一次受伤都会来接种疫苗,但每次都不按规定打完五针。“反复接种的是第一针,第二针,后续针次都忘记的也有,很少。这些市民需要重点提醒,不按规定接种完疫苗,很可能导致免疫失败。”
余卫华表示,其实阻断狂犬病在动物、人类间传播这件事情本不用如此复杂。“如果每一个养狗、养猫的人士都能定期去给自己的爱犬、爱猫接种疫苗。让动物的疫苗接种率达到70%以上,狂犬病这一疾病在动物间传播的几率就会下降到极低极低的水平”。但在现实中,通过加强猫狗的疫苗接种率,减少狂犬病传播的方案却一直无法实施起来。
余卫华表示,广州市民的宠物疫苗接种率,最高的时候只有10%,而近几年的宠物疫苗接种率还在降低,徘徊在7%-8%之间。距离达到70%的接种率,相去甚远。再加上大量的流浪猫狗的存在,更无人为其接种疫苗,于是野生的狂犬病毒依然存在,散布在各种不同的宿主当中。
狂犬病致死案例逐年减少
但临床上仍偶见致死案例
“无法主动在动物间消除狂犬病病毒的传播,就只能让人类在每次被咬伤、抓伤后及时接种疫苗。”余卫华称,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犬伤门诊每年需要为广州市民接种超过3万人份的狂犬疫苗。而在广州全市,多年来的狂犬疫苗接种量则是12万人份,逾50万针次的接种,而且往往表现为远郊区县的接种量要大于中心城区的特点。
余卫华告诉南都记者,近几年来,广州地区上报的狂犬病死亡案例正呈现逐年下滑的趋势。但市八这所感染病见长的医院,依然偶尔接收到来自全市甚至市外的狂犬病发作期病患。
在前年,一名十岁的孩子来到市八医院求医。孩子、家人甚至都不能说清楚在哪里受的伤,被什么动物咬伤的。“来的时候已经典型地畏光、畏水,全身痉挛”,虽然孩子本人、家人都无法诉说清楚被动物攻击的经历,但狂犬病是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来予以诊断的病种。
参与会诊的专家团队,很快就认定了其感染的是狂犬病,且已经处于发病中后期的事实。
非常遗憾,孩子最后情况依然是死亡。迟至今日,全球范围内依然没见过有成功挽救了发作期狂犬病患者的案例报道。该疾病的死亡率,依然是100%。
广州将重新调整预防门诊分布
每个区都将有24小时接种的犬伤门诊
广州每年消耗掉的狂犬疫苗数量,已经多年保持在12万人份左右的规模了,没有明显减少,也没有迅疾增加。广州市疾控中心疫苗接种专家、主任医师黄桂花从事狂犬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全市的疫苗使用数据,非常清晰。通俗点说,就是在广州,每年有12万人左右被猫狗攻击,接种了疫苗。
同时,为了减低市民受伤后接种的频率,广州除了提供0、3、7、14、20天接种的五针次狂犬疫苗外,也提供三次四针的狂犬疫苗。“压缩接种间隔,提升被咬伤市民,按规定完成疫苗接种的几率”。
她透露,就在近期,广州市疾控依然会对全市的犬伤门诊进行调整。狂犬疫苗接种点将达到123家,而且市内11个区,每个区都会有1家以上的全天候接种门诊。
贴士:
被猫狗咬伤抓伤先用水冲洗是最直接的举措
在疾控专家看来,在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疫苗接种前,市民能做的最好的举措,就是先行用有压力的水(自来水、喷泉水)清洗伤口20分钟,如果是用肥皂水冲洗,效果更好。“我们不建议被动物攻击受伤的伤者进行创口包扎,冲洗是最为直接、便捷的预防狂犬病的举措。”
统筹:南都记者陈杰生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连楷通讯员贾卫东江巍张毅涛
系列报道
专买名犬,买了就扔!广州义工细数流浪狗被遗弃奇葩理由
流浪狗救助尴尬事:救狗2年欠医院9万,最让义工头疼的还不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