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都会进行定期体检,但不少人收到体检报告,面对晦涩的医学术语与密密麻麻的数字时,却是一头雾水。再看到指标后面带有上下浮动的箭头就更闹心了,“这个高了说明啥?”“这个低了又是咋的了?”“我是不是得啥病了?”一连串的担心接踵而至。那么,体检报告上的这些指标到底是什么意思?指标后面上下浮动的箭头又代表了什么?本期我们就邀请求证专家教大家看懂体检报告。
专家简介:
姜宏宇,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吉林省智慧健康管理科技创新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早期诊治等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指标1:血常规
指标2:尿常规
姜宏宇:尿常规中尿蛋白、酮体、红细胞(潜血)和白细胞是健康体检重点观察的指标。尿常规异常主要与泌尿系统感染、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肾损害等有关。
指标3:转氨酶
姜宏宇:转氨酶通常是指肝功能检测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其水平升高反映肝细胞损伤。服药、长期或近期饮酒都可能导致转氨酶的异常。当转氨酶明显升高时,就需要到肝胆专科进一步查明病因,可能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炎、肝肿瘤等情况有关。
指标4:血脂
姜宏宇:血脂异常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元凶”。血脂四项包括以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其中HDL-C被认为是“好”的胆固醇,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而另外三项则是“坏”的,尤其LDL-C,是冠心病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降脂药物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例如,他汀类降脂药主要降低LDL-C,贝特类降脂药主要降低TG。当体检结果提示血脂异常时,应结合自身健康状况,改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药物治疗。
指标5:肿瘤标志物
指标6:影像报告中的结节、占位性病变
姜宏宇:需要强调的是,无论彩超、CT还是核磁,这些影像学检查都是辅助诊断的方法,无法对结节、占位性病变的性质作出确定的诊断。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生,会根据影像下结节的密度、形态、血流情况及与周边组织关系等进行分析和推断,给出印象或初步诊断,最终诊断还需要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观察及病理结果来确定。例如:甲状腺和乳腺超声描述为纵横比>1的结节,肺CT描述为周边毛刺样、牵拉胸膜的结节等,这些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会较大,应被重视,需要到专科进一步明确诊断。而有些较小的结节,尤其是小于5mm的肺结节或毛玻璃影,可不必恐慌,追踪观察即可,发现有变化再到专科诊治。
温馨提示
姜宏宇:当拿到体检报告时,不要被罗列出来的异常结果吓到。概括来讲,体检结果可以分为四类:一是需要及时处理的“重要异常结果”,指体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检查结果,比如高钾血症伴心电图改变、疑似主动脉夹层或心肌梗死等,需要即刻到急诊或专科诊治。二是明确诊断的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病、子宫肌瘤等,需要定期到专科复诊。三是既往存在的甲状腺结节、肺部炎性结节、较小的肝肾囊肿等,要对比观察其大小、形态的变化,如有明显增大或形态改变时,要及时到专科就诊。四是一些化验结果的轻微改变,隔期复查或定期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