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一针的罕见病特效药医保报销吗?报销多少? 25 10:13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药了,一瓶约有 100 滴,1 滴价值人民币 7000 元。它成了一些中国家长艰难的...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贵的药了,一瓶约有100滴,1滴价值人民币7000元。

它成了一些中国家长艰难的抉择:要么花数千万打针,要么亲眼目睹孩子逝去。

近日,一则求助事件再次将这瓶“天价药”推向风口浪尖:国内一针70万,国外才200元。

什么药这么贵?为什么国内外价格相差几千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天价药背后的真相。

主要内容如下:

国内70万,国外200元,为什么?高价药纳入医保,真的是好事吗?重疾面前,我们该怎么办?

这瓶药叫做“诺西那生钠”,看似与普通疫苗无异,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唯一能治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的药。

在SMA发病之前,孩子与正常婴儿一样,粉嘟嘟的藕节臂,胖乎乎的脸,但随后肌肉逐渐消失,最后只有一层皮裹着。

打了诺西那生钠,孩子100%可以独坐,88%能独立行走。如果不治,大多数活不过两岁。

网上流传一针70万的价格只是冰山一角,因为第一年要打6针,花费420万,之后每4个月1针,每年花费210万,年年如此,不可断绝。

以前没这药,是人类面临的集体困境,救不了孩子还可以怪这个世界。如今把药送到眼前,99.99%的中国家庭却无力承受,天价药直接把他们推向绝境。

那同样的药,为何国外一针才200元?是药企图财不救命的贪婪,还是监管机构的冷漠和失职?

可以看到,澳大利亚政府采购这瓶药是11万澳元,约合人民币55万元。经医保报销后,

个人自付41澳元,约合人民币280元。

因此,事实的真相是:

这款天价药被一些国家纳入医保。200多不是本身的售价,而是经医保报销后,个人的自付费用。

其实,这瓶药在国内外都是天价,在美国的售价甚至高达80万人民币。“国内70万,国外200元”,这种说法只是混淆概念。

诺西那生钠算是全球最贵的药品之一,为什么没进我们的医保?如果能报销,这些家长就不需要面临“救与不救”的人性抉择。

在医学专业杂志上,我们还找到一些天价药,给大家感受一下:

每年至少400万的治疗费,不禁让人“望药兴叹”。

罕见病药物之所以贵,主要是由于它高昂的研发成本,而这些,最终只能让患者来承担。

如果将这些高价药纳入医保,真的能解决“治不起病”的问题吗?

医保是一个大水池,14亿人都要用,每个人能分到的额度自然有限。将高价药纳入医保,一直就争议重重。

以首年药费400万的诺西那生钠为例,如纳入医保,需要占用近8000位居民的医保缴费。

医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尽可能照顾更多人群。而罕见病药物不仅昂贵,患病人群也极少。

几千人的医保钱给一个人吃药,合理吗?在生命平等面前,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其实这些年,医保做出了不少努力,目前已有128种抗癌药纳入医保。

这让无数重疾家庭找到了生的希望,然而它也是新烦恼的开始:纳入医保的抗癌药,却在医院消失了。

曾有癌症论坛做过调查,在504个癌症患者中,有54.9%表示医院没有抗癌药,需要自己去外面买……

明明纳入了医保,为什么在医院却买不到?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医院对医保费用支出,有严格的管控。医院每年都有一定的医保报销额度,如果超过限额,有可能需要医院或医生买单。

可见,动辄几十万的天价药,即便纳入医保报销,恐怕也难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

平心而论,得重疾还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很多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得病。而如今,重疾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几十万的治疗费用,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因病返贫、负债累累,甚至是灾难性的打击。

那么,在重疾面前,我们如何更有底气地应对?

毋庸置疑,医保是国家给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基础福利,建议人人都要参保。

不论你身体情况如何,即使得过癌症,照样能加入。只要按时缴费,就能续保到终身。

但是,正因为医保“广覆盖”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只能提供最基础的保障。

医保报销会有很多限制,例如:低于多少钱不报、超出多少钱不报、没在目录内的药品不报……

因此,没有医保不行,只有医保也不够。

成年人想要获得全面保障,四大险种缺一不可。重疾险、医疗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各个险种相辅相成,谁也不能替代谁。

我们以本文的罕见病SMA为例,看看商业险能起到哪些作用:

由于SMA是一种遗传病,大多数重疾险都是不赔的,但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例外情况。

比如说:

超级玛丽3号Max达尔文3号晴天保保超越版……

它们在合同条款中有特别注明:

也就是说,SMA不受责任免除的限制,万一孩子不幸得病,能正常赔钱。例如买了50万就赔50万,或多或少能起到一些帮助。

大部分医疗险也不保遗传病,但经过地毯式排查,我们也找到能保SMA的产品,例如众安尊享e。

此外,不少百万医疗险还能报销“外购药”,如果医院没有这些药,需要去外面买,同样也能报销。

对于困难家庭,可以向公益基金会求助,审核通过能获得一定的资金赞助。这类信息通常在病友论坛里能找到,也可以向医院、主治医师了解。

此外,有些医院或研究所会招募患者参加临床试验,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免费试用新药和定期检查。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搜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官网上有很多试验信息。

定期体检也很有必要,早发现早治疗。

人生最遗憾的事,不是我没有,而是我本可以。

没有人能预测风险,唯有居安思危,提前备好保障,在大病面前,才能更有尊严和底气。

THE END
1.住院医疗险,做全身检查的话能报销吗有问必答只是想进行全身检查而住院的话,这种是不能报销的,属于自费的项目。如果是买的商业保险,你需要咨询...https://www.120ask.com/question/66851334.htm
2.体检时有息肉能买医疗险么?体检时有息肉能买医疗险么? 在购买医疗险时,如果体检发现有息肉,是否能够购买医疗险要看是否可以通过健康告知。我们以某医疗险作为例子来说明:1.宫颈息肉、子宫内膜息肉:如果经过手术治疗,病理结果为良性,并且近半年内的超声结果显示无息肉复发,那么可以按照标准条件投保。如果未经手术治疗,最大息肉大于1厘米,则无法购...https://www.xyz.cn/toptag/tijianshiyouxirou-669599.html
1.百万医疗险都会天使产品介绍A.如果是在其他保险公司购买的商业保险或者公司团体商业医疗险,算是无医保。 如果是异地就医,虽然在参保地有医保,就医地不能医保报销,那么算是无医保。 B.所以这个点需要非常注意。由于医保属于地方统筹,不同地方政策不一样,有异地就医需求的人还是提前去社保局了解一下当地政策,了解一下办理流程,不至于到时候手忙...https://www.jianshu.com/p/b039a9de5369
2.刷爆朋友圈的“天一甬宁保”,到底值不值得投保?3.报销比例有限制 无论是有没有既往症的朋友,理赔时,都会有赔付比例限制,当然有既往症的,比例会更低。 案例解析参考: 总的来说,天一甬宁保还是一款非常“普惠”的产品,以下几类人是非常建议投保的: 1.得过大病已经没有更好的商业险可以选择,仅仅有社保傍身的朋友可以选;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06456
3.重疾险住院怎么报销重疾险住院能报销多少 视具体情况而定。重疾险住院报销的金额通常由保险合同中的条款约定。一般来说,重疾险住院报销的金额包括两部分:一是医疗费用的实际支出,二是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报销比例。具体来说,保险合同中通常会规定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例如80%或90%。这意味着,被保险人在住院治疗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按...https://www.shenlanbao.com/wenda/topics/839649
4.重庆工商大学2021级新生体检以及大学生保险床上用品购买须知...一、大学生合作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险 学校鼓励新生积极自愿参加大学生合作医疗保险和学校招标确定的商业保险公司意外伤害保险。 二、新生体检 入学后学校将组织新生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能取得我校学籍。 三、新生床上用品 为保障学生利益、健康和校园的安全卫生,防止“黑心棉”进入校园,根据国质检执联[2014]475号...https://news.ctbu.edu.cn/info/1156/1044213.htm
5.日常医疗保险的理赔问题汇总商业医疗保险是人身保险合同中客户购买最多,也是引发理赔纠纷最多的保险类型。下文针对实务中关于医疗险理赔最常见的5个问题:体检与如实告知问题、医疗费能否重复理赔的问题、自费药报销的问题、定点医院理赔问题和观察期内出险能否理赔的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给读者更多的实务操作意见和参考。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48791193026571
6.房颤影响投保重疾保险么房颤住院没有提前告知商业保险会拒保吗买重疾保险房颤是影响投保的,投保时需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有可能让你去体检,看体检结果具体而定,还有一种就是直接拒保不让你买了 18828094459:房颤可以买保险吗 井态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这种病不管是重疾险还是医疗险都是直接拒保的。但房颤也可以投保保险,像意外险这种无需健康告知的产品。另外寿险与防癌险...https://www.xkyn.com/na/enrfsbhrfsrbferres.htm
7.我买商业险快两年了最近发现了糖尿病高血压住院了让保险报销糖尿病不是职业病范围,所以不算工伤。如果要认定为工伤,首先需要医院证明你患上糖尿病是职业病才行...https://www.66law.cn/question/2469821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