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国家医保局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342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PET-CT等检查费用纳入医保尚需充分论证。
国家医保局:PET-CT暂不纳入医保报销
对于“关于降低PET-CT检查费用并将PET-CT检查费用纳入国家医保报销目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3342号建议,国家医保局回复表示: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管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切实保障参保人员合理的治疗需求,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考虑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医保筹资整体水平不高,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均筹资水平仅960元,保障能力十分有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立足于为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PET-CT等医疗项目检查费用普遍较高,将其纳入国家医保,特别是纳入甲类报销目录尚需充分论证。
关于PET/CT
据悉,PET/CT是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患者在1次检查过程中,先进行CT(解剖结构显像),再进行PET(功能代谢显像)。CT可以准确定位病灶并显示其形态结构,PET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PET/CT扫描设备将两种技术整合在一起,将病灶的功能代谢和解剖形态同机融合显示,即形成PET/CT图像。
目前,完成一项PET/CT检查所需费用普遍较高。对此,中国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协会医疗物资与医疗合作分会秘书长陈红彦表示,PET/CT费用昂贵,一是本身设备贵,二是检查费用贵。
不过,陈红彦还表示,从临床应用范围来看,PET/CT并不是筛查肿瘤的常规体检手段,一般用于已经确诊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检查来判断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转移病灶,PET/CT的临床使用率较低。
此外,据报道,国内已有多省份逐步探索将PET/CT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名录,具体支付比例根据实际情况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