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震动只会将牙齿表面的牙石震落下来。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淑媛进行测试。
医生表示,牙齿变黄时实际上是整只牙齿都变黄色。
牙釉质硬度相当于石英石,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
洗牙后发现“牙齿松动、牙缝变宽”
一口洁白干净的牙齿的确会给人加分不少,因此洗牙成为很多人青睐的牙齿保健方式。但是许多人洗牙后却发现牙齿酸软、牙缝变大了。
24岁的广州市民张小姐上个星期前往医院进行了洗牙。洗牙的过程中,她感觉自己牙齿酸痛,而且不停出血,“中途几次漱口都是吐出来血水。”张小姐回忆说,洗完牙之后她牙齿不能咬硬的东西,一直酸软,直到一天之后才逐渐恢复,“简直是经历了一次劫难。”张小姐说。
像张小姐这样症状的人还很多,不少人还发现洗牙后牙齿的缝隙变宽了,吃东西更容易塞牙缝了,牙齿出现松动的现象。广州市民杜先生对洗牙的印象是,每次都会有牙齿被什么东西划过发出的滋滋声,而且洗牙工具的探头一般都是金属材质的,“这样不会对牙釉质表面造成划伤吗?”杜先生觉得,洗牙不能太频繁,否则肯定会对牙齿造成损伤。
鉴定实录
模拟连续多次洗牙牙齿会有什么变化
●地点:广州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工具:能放大30倍的体式显微镜、专业超声洁牙仪
●原理:用超声洁牙仪反复洗一颗含有健康牙釉质的牙齿10分钟(模拟连续洗牙3-4次),再通过体式显微镜放大30倍后对比牙釉质是否发生变化
“洁牙的原理是通过高频的声波震动,产生一些气流、力量,将牙结石从附着的牙面上震坠下来。超声波的机械振动可使水流形成特有的超声汽泡,利用超声汽泡破裂瞬间所释放的强大超声能量,松解顽固的牙结石,达到洁齿除垢去牙石的目的。”测试之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淑媛先做了一番科普,“洗牙的过程中,都不会直接接触牙齿,所以牙齿一般不会有什么损伤。”不过,她也认为,在日常洗牙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担心,洗牙会对自己的牙齿造成损伤。
鉴定君了解,牙釉质俗称“珐琅质”,位于牙冠表面,是一种半透明高度钙化的硬组织,含96%的无机盐,主要为磷酸钙和碳酸钙,其硬度相当于石英石,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它和其余两种硬组织(牙本质、牙骨质)和一种软组织———牙髓,一起组成牙齿。牙釉质作为牙齿最外层的组织,可以有效阻止外界对牙齿的损伤,起到保护牙本质的作用。可以说,牙釉质是建立在牙齿上的一层保护障。为了这次测试,鉴定君特意搜集了五颗带有牙结石的牙齿。“这些牙齿是拔下来的,很多牙都是黄色的。”马淑媛根据五颗牙齿的外观进行判断后分析,大多数牙的牙根部都有被虫蛀的痕迹,最后挑选了一颗牙冠完整、牙釉质比较好的牙齿进行测试。
“牙结石比较多,颜色均匀,并且有健康的光泽。”马淑媛手动操作超声洁牙仪,眼睛对着显微镜镜头,手拿洁牙仪探头开始在牙冠表面以点触的方式进行清洗,不远处的屏幕上显示出牙齿放大30倍后的清洗过程。在清洗过程中,不时出现有些刺耳的“滋滋”声。“病人通常会对这种声音有疑虑,觉得是不是牙齿被机器磨损发出的声音,其实根本不是”。马淑媛解释说,这是声波震动的声音,“虽然是通过声波震动,但也要通过金属探头才能传导出来,同时有水流进行清洗。”
十分钟过去后,清洗结束,被洗过的牙齿牙冠白了一些。“是不是牙釉质被破坏了,所以才看起来白呢?”对于鉴定君的疑问,马淑媛直接对着放大30倍后的镜头分析,这颗洁过牙的牙齿,牙冠部分的牙釉质仍然非常平滑没有凹陷,跟正常牙齿没有什么差别。
鉴定者说
不正规操作可能损害牙釉质
虽然在实验中,这颗牙齿并未发现因洗牙而造成牙釉质破坏的情况。那是不是意味着,洗牙就都不会破坏牙釉质呢?“在专业操作下,洁牙仪的探头停留在牙齿表面的力量只有十几克,相当于是点触的力量。”为了更直观地表现点触的力量,马淑媛用洁牙仪模拟洗牙过程,清洗硬度比牙齿小得多的塑料牙镜和保险膜。结果发现,塑料牙镜和保险膜表面也没有留下划痕。
据介绍,传统的手工器械洗牙,因为是通过金属来刮牙齿表面来达到清洁的作用,因此是有可能对牙釉质造成损伤。“牙釉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织,平时做实验必须要用钻石刀或者钨钢刀才能切开它。如果操作得当,洗牙的力量不足以让牙釉质被破坏。”马淑媛说,但如果是不正规的洁牙操作,“当然有可能会破坏牙釉质”。不过,马淑媛补充说,一般正规的洗牙机构,经过培训上岗的洗牙医生,基本都熟练掌握洗牙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常规操作,是不会对牙釉质造成损伤的。”
感觉牙缝变宽是因为牙缝间的结石被洗掉了
不少网民认为,洗完牙以后觉得牙缝变宽,甚至容易塞牙。对此,柏德口腔有多年洗牙经验的徐医生认为,在正常缝隙下牙龈乳头是充实的,当结石压迫后牙龈乳头萎缩,结石堆积把缝隙封闭,结石去掉之后原有的缝隙就出来了。“所以并不是洗牙导致牙缝隙变大,而是缝隙一直在那,只是被结石填满你感觉不到而已。”
“如果压迫久了,像一些老年人的结石都快赶上牙齿大了,那洗完牙之后缝隙是非常明显的,甚至牙齿会出现一些松动。”徐医生也坦承,牙周病目前是世界难题,被损害的牙龈、牙槽骨很难再逆向恢复。通过洁牙只能把牙周病控制住,让它不去发展。并且牙周病不是做一次就好了,需要每年定期做。
鉴定补充
洗完牙要记得抛光减少洁牙后不适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口腔科主任房思炼提醒市民,洗完牙以后,一定要记得抛光。他介绍,牙齿抛光是指洗牙后清除残留在牙面上的色素等细小不洁物并抛光牙面,使牙面光洁,菌斑牙石不易再堆积。现在一般抛光是用橡皮杯蘸取脱敏剂,轻加压于牙面上低速旋转,从而抛光牙面。抛光不仅对牙齿没有损伤,由于脱敏剂的使用,还能减少洁牙后的不适感。
“如果不进行抛光,牙齿表面会比较粗糙,更容易造成食物残渣的附着。”房思炼教授说。他进一步解释,洗牙后,虽然去掉了牙石和部分色素,但是牙齿表面并不光滑,也常常会有遗留的色素和肉眼难辨别的细小牙石,牙面较粗糙或有划痕,牙石反而会比以前更快沉积,所以需要通过抛光使牙面光洁无刻痕,使菌斑、色素等不易再附着。
拉锯式横着刷牙会导致牙齿折断
房思炼表示,最好的刷牙次数是一日三次,一次2-3分钟,但是事实上,生活中很多人做不到这样的频率。他强调晚上睡前的刷牙至关重要。这是为什么呢?房思炼解释说,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食物残渣,保持口腔的清洁,此外人分泌的唾液也有一定的清洁消毒作用,但是当人们夜里入睡之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差,细菌容易生长,因此睡前刷牙很重要。
那牙膏和牙刷的选择又有什么讲究呢?在牙膏的选用上,如果是中老年人或者牙齿出现酸软等情况的人群,房思炼建议使用脱敏牙膏,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治疗这些症状。而在牙刷的选用上,房思炼认为,应该选用头小,刷毛细软的牙刷。“市面上许多牙刷头特别大,其实是不合理的,大刷头在口腔里转动不灵活,应该选用头小容易转换角度的牙刷”。而对现在流行的电动牙刷,他表示有需要的人群可以选用,“但是我觉得最灵活的还是人的手。”
此外,房思炼还提醒,刷牙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一定要沿着牙缝竖着刷,把每一面都刷到。他表示,横着拉锯式刷牙容易造成牙颈部楔状缺损。因为牙齿颈部牙釉质与牙骨质交界处很容易被磨损,加上牙龈沟内渗出物的酸性腐蚀作用,就会使牙齿形成一种楔形的缺损。当磨损继续深入侵袭到牙髓时,会引发牙髓炎导致牙齿坏死。缺损较深时,甚至会导致牙齿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