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预防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发生。但是,因为疫苗本身的特征和个体免疫系统差异等原因,打完疫苗不能100%产生保护性抗体。疫苗的保护率一般在90%左右,有些疫苗的保护率可以达到95%以上。人用狂犬疫苗基本上是保护率最高的疫苗,绝大多数人接种3针狂犬疫苗就可以产生充足的抗体,接种5针狂犬疫苗的保护率>99.99%,预计大约每12000-30000人中发生1例免疫失败的案例。
动物用狂犬疫苗的保护率如何?是否和人用狂犬疫苗类似,有99%以上的保护率,还是保护率一般,只有70%,甚至更低呢?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特意查询了一下资料。有关动物用狂犬疫苗保护效果的文献不多,主要数据和结论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动物用狂犬疫苗的保护率(抗体阳性率)
1、2006-2009年,北京市丰台区共检测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狗2745只,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为68.1%。
2、2006年,海口市共检测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狗226只,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为71.7%。其中,接种过国产疫苗的狗119只,抗体阳性率为53.8%;接种过进口疫苗的狗107只,抗体阳性率为91.6%。进口疫苗的保护效果要好于国产疫苗。
3、2004年,武汉市共检测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狗318只,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为45.9%。
4、2012年,西安市共检测接种过狂犬疫苗的狗280只,狂犬病抗体阳性率为74.6%。其中,接种过国产疫苗的狗232只,抗体阳性率为75.0%;接种过进口疫苗的狗48只,抗体阳性率为72.9%。国产疫苗的抗体阳性率与进口疫苗相近。
5、目前,我国国产动物用狂犬疫苗为“活疫苗”;进口动物用狂犬疫苗为“灭活疫苗”。
二、导致动物用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为:
1、动物用狂犬疫苗质量不高;
2、未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3、疫苗的运输、保存不符合冷链要求等;
三、结论
狗打过狂犬疫苗,保护率大约70%,动物用狂犬疫苗的保护效果一般,仍有感染(携带)狂犬病毒的风险。因此,被打过疫苗的狗(或猫)咬伤、抓伤后,仍应清洗消毒伤口,及时接种狂犬疫苗,III级暴露(和特殊部位的II级暴露)还需要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参考文献:
1、2006—2009年北京市丰台区犬只狂犬病病毒抗体效价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