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检查(简称MRI)是继CT后医学影像学的又一重大进步,目前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那么,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么?对身体有害吗?下面我院放射科医生将一一为患者进行介绍。
磁共振成像(MRI)以前也叫核磁共振成像,但这“核”可不是核武器的核,而是氢原子的核在磁场环境中因产生共振而成像,所以后来很多医院为避免患者产生误解就将其名称改为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非常复杂,已经超出普通百姓理解的范畴,简单来说主要就是磁共振仪在工作时,会在人体周围产生一个超强磁场,接着向人体发射电磁波。但是电磁波对人的辐射危害极小,甚至都比不上你出去晒太阳时紫外线对你的伤害。
所以,核磁共振是个非常绿色的检测设备,对人体基本无害。
核磁共振检查注意事项
由于金属会对外加磁场产生干扰,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必须把身体上的金属物全部拿掉。
1.不能佩戴如手表、金属项链、假牙、金属纽扣、金属避孕环等磁性物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2.戴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顺磁性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夹、支架、钢板和螺钉等,都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
3.进行上腹部(如肝、胰、肾、肾上腺等)磁共振检查时必须空腹。
4.检查前可饮足量水,有利于胃与肝、脾的界限更清晰。
做核磁共振检查之前,患者一定要认真回答医护人员的问题,听从医护人员的安排,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