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患者版医改方案需要的配套政策/措施(续)
5.5改革医保门诊统筹
医保门诊统筹的本意是减轻患者的门诊医疗费用负担,但是实践证明其减负作用有限,更麻烦的是它正在被人恶意使用,并因此扰乱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最常见的现象是有些人为了把门诊统筹的300元/人月(广州市城镇职门诊统筹金额)用尽,每个月都跑到医院去开药,有的是补充自家的小药箱,有的是倒卖给药贩子套现。这些人纠缠医生开出与其疾病毫不相干的药品,甚至有女性患者要开治疗前列腺的药,男性患者要开妇科用药,有老年患者要开儿童用药。
国人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却没有保险的概念。不但是患者,就是一些医护人员也认为医保门诊统筹的资金属于自家的钱,没病也要通过开药,把钱全部花掉。我曾亲眼目睹某城市在12月中下旬时医保结算系统就被大量开药的人“玩”瘫痪的壮观景象。当地的政策是医保门诊统筹个人账户年底清零,市民都认为那是属于“自己”的钱,不用就吃亏了,于是蜂拥到医院开药。但是医保不让他们看到剩余的金额,以免他们故意把钱花光。他们竟然用试错法,一遍又一遍地在医院的缴费处试错,只要能过系统,他们立马拒绝缴费,返回诊室要求医生继续开药,再试着缴费,直到用尽最后一块钱。
医保太低估人性的贪婪,太高估国人的医学素养了!所以,现在是改革医保门诊统筹的时候了,把资金用在刀刃上,让居民免费享受邻居医生的服务。
在医保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议调整医保资金的使用规则。邻居医生工作室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免费的,并可报销一定比例的检验/检查费用,药品费用报销设基本起付线。对于部分药品费用负担较重的慢病或重大疾病将不设起付线,但要总量控制并按月封顶。若患者到医院接受专科诊疗服务,医保报销一定比例的诊金、手术费、治疗费、检查/检验费,药品费用报销设基本起付线。对大病患者则给予较高的报销额度,避免因病返贫。
这样的设计是要鼓励居民防病于未然,小病及时就医。医保报销的重点转向诊金、手术费、治疗费、检验/检查费,为“腾笼换鸟”政策的落地提供条件。
这也是一个各方利益互相制衡的设计。因为有诊疗服务性价比排序,在优先保证诊疗质量的前提下,医生有控费的自身利益需要,他们一定会按需开药,多开一片药品也会不乐意。因为设定了药品医保报销起付线,患者也没有了多开药品的动力,这就使得医患的利益一致了。
预期“4+7”带量采购能够有效挤干药品价格的水分,药品价格回归至合理的水平。即使医保不报销普通药品费用,可能患者的实际支出都比现在有医保报销要低。但是一定要把医保局拉进来玩。为什么?因为药品是市场价格,要警惕资本进场玩药品原材料垄断,大幅推高药价。如果这样,医生与患者是无力应对的。所以,一旦药品费用支出高了,普通患者有压力了,医保就要进来接盘了。患者对药价没有话语权不要紧,医保局有实力与药商过招。医保局希望患者的支出不要超出起付线,让医保基金能够省一点,即使超出了起付线也不要报销那么多。所以,医保局一定会尽量阻止药品乱涨价的。
我相信这样的设计能够让患者在药品费用方面的负担大幅降低。
到了这个时候,医保患者就再也不会玩到医院开药然后倒卖获利,或拿医保卡到药店开日用品的把戏了,这不但堵住了医保资金的其中一个大漏洞,同时也减轻了医院的门诊负担。这类把戏不知浪费了多少医疗资源,为了揪出这类行为也不知要耗费医保局多少精力,现在这个游戏可以结束了。
政府随之逐步提升医护人员的劳动服务费,医保则同步提升对医护劳务费的报销比例,只要患者的总体负担没有增加,患者是可以接受医护人员的劳务费提升的,于是“腾笼换鸟”这个好政策便可顺利落地。
政府的责任是让社会健康运行,人民安居乐业。在社会经济实力能够支持的条件下才可以考虑全民免费医疗,否则就努力让所有的医疗资源都得到高效利用。免费的东西一定会被过度使用,一定会遭到浪费,这是人性的弱点。去看看公费医疗群体的年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就知道了,难道有公费医疗的人的身体状况比普通人差?难道他们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更加恶劣?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群体要比普通民众消耗的医疗资源高呢?恐怕是免费吧!
不免费不等于政府对民生不负责任,让公众对自己的健康承担部分责任反而有利于公众健康,也更公平合理。政府只要让民众看病不难,看病的自付部分费用控制在普通工薪阶层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普通民众不会因病返贫就可以了。千万不能搞低水平的全民免费医疗,这是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走过的路,已经证明是走不通了,才启动医改的。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充分利用技术的进步深化改革,而不是走回头路。
5.6保护个人的体检选择权
为什么体检市场会如此之乱,走过场式/虚假的体检泛滥?源于个人对体检服务没有选择权,及体检服务质量信息的不透明。这种情况下,不能只靠地方加强监管,各地的卫生健康委就那么一些人,累死了都监管不过来。
这个市场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竞争对手---邻居医生。
配套政策:但凡有体检福利的单位,必须向员工公布本年度预计支付的体检费。把体检费打入员工的医保个人体检账户,医保为在职职工保管这笔体检费。员工可自由选择任何一家体检机构,也可以用于委托邻居医生工作室管理自己的健康。
5.7附加建议:重构规则,净化浑浊的体检市场
体检的核心价值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及防病于未然。然而,我们所处的体检市场却是问题重重,不但存在走过场式的体检,甚至还出现虚假体检。
无制约的逐利与贪婪使得收费高昂的高端体检出现过度检查行为,而收费低廉的普通体检则出现偷工减料行为。
为什么会这样?政府该怎么出招阻止这种行为?请看下一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