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就医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参保关系所在统筹区以外的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就医、购药行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指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异地就医时只需支付按规定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按医疗保障服务协议约定审核后支付。
二、参保人员异地直接结算的介质是什么?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时,应在就医地的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主动表明参保身份,提供医保电子凭证、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作为有效凭证,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业务。
三、异地就医的所有人员都可以直接结算吗?
跨省异地就医人员只有办理了异地就医备案后才能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省内异地就医人员无论是否办理异地就医备案,均可直接结算。
四、如何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参保群众可通过以下渠道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注册→异地就医备案申请→选择为自己备案或为他人备案→选择参保险种城镇职工→选择参保地→就医地→备案类型→开始备案→阅读告知书→填写信息、上传材料→提交备案。
五、异地就医时,医疗费用按照什么政策进行报销?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执行就医地规定的支付范围及有关规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等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限价标准),执行参保地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有关规定。
六、哪些人能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异地长期居住或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可以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其中: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统筹区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统筹区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七、异地就医备案材料有哪些?
(一)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需提供以下材料:
1.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
2.《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3.异地安置认定材料(“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或个人承诺书)。
(二)异地长期居住人员需提供以下材料:
2.备案表;
3.长期居住认定材料(居住证明或个人承诺书)。
(三)常驻异地工作人员需提供以下材料:
3.异地工作证明材料(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证明、异地工作单位证明、工作合同任选其一或个人承诺书)。
(四)异地转诊人员需提供以下材料:
3.参保地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材料。
(五)异地急诊抢救人员视同已备案。
(六)其他跨统筹区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需提供医保电子凭证、有效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以及备案表。
八、异地就医备案有效期限是多久?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备案6个月后可变更或取消备案;异地转诊就医人员、自行外出就医等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为6个月。
九、异地就医备案人员有效期限内回参保地住院怎么报销?
十、参保人员自费结算后补办备案手续的,可以报销吗?
异地就医参保人员出院自费结算后按规定补办备案手续的,可以按参保地规定申请医保手工报销。
十一、参保人员在异地因外伤住院可以报销吗?
符合就医地管理规定的无第三方责任外伤费用可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十二、异地就医和本地就医的报销比例有什么不同?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安置退休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报销比例和参保地就医报销比例相同。跨省异地转诊人员支付比例降低不超过10个百分点;跨省异地急诊抢救人员支付比例的降幅不超过10个百分点;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支付比例降低20个百分点。省内异地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直接结算政策,支付比例降低不超过20个百分点。
十三、参保人员可以随意去异地就医吗?
十四、异地就医如何监管?
就医地经办机构应将异地就医人员纳入本地统一管理,在医疗信息记录、绩效考核、医疗行为监控、费用审核、总额预算等方面提供与本地参保人员相同的服务和管理,并在定点医药机构医疗保障服务协议中予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