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1、异地安置人员
异地安置人员又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异地定居并且户籍迁入定居地的退休人员:主要是指退休人员退休后返回原籍居住;
(2)异地长期居住生活的人员:主要是指随子女居住帮助带孩子的老年人;
(3)用人单位派驻异地长期工作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指单位在外设置办事处,派驻员工长期驻外工作的这类人。
2、异地转诊人员
即符合当地异地转诊规定的人员;
3、异地急诊人员
即在外务工、出差、探亲、旅游等因急诊抢救需住院治疗的人员。
(二)报销手续怎么做
医保报销在各地都有点小区别,但大的方面是差不多的。无非是登记备案、持卡就医、出院结算这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异地安置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凭安置地公安机关办理的有效居住证明(居住证、户口本或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备案。
持卡就医:跨省异地就医持社会保障卡、省内异地就医人员应持社会保障卡或身份证(户口簿和监护人身份证)办理入院登记。
出院结算:出院时,参保人员只需缴纳住院个人自付费用,医保结算部分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
2、异地转诊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根据您所在地的转诊转治规定办理转诊手续,选择异地转诊医疗机构,凭《转诊转院确定表》和社会保障卡,在参保关系所在的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
持卡就医和出院结算同上。
3、异地急诊人员报销手续
登记备案:急诊入院三个工作日内,向参保关系所在医保经办机构,提交收治医院出具的病情介绍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入院证明等材料,办理备案登记。
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流程首先是需要在当地的治疗医疗机构进行登记备案的,这个是需要医保的经办机构备案的。备案的时候,需要提交治疗时的病历,有入院证明也是需要提供的,如果转院就诊的,那么凭借转院治疗的确定表和社保卡,就可以备案了。
社会医疗保险包括三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和补充医疗保险。这三部分是纵向依次递进的三层保障体制。
而基本医疗保险是保障职工和退休人员患病时得到基本医疗,享受基本医疗待遇,是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险种。
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是为了提高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个人负担,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则是企业为了不降低职工现有的医疗待遇水平,保证医疗保险制度平稳过渡而建立的,是对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的补充形式。
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和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政府补贴,由区社保中心统一管理,按照统一报销标准使用的。补充医疗保险由参保单位从单位工资总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制定政策自行管理。
(一)理赔流程
2、在保险合同认定的范围内就医。医疗保险合同都会指明就医医院的限制,一般是在二级(含)以上的医院就诊,才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理赔服务。
4、填写《医疗保险理赔申请单》,并提供所需的资料,之后就可以等待保险公司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