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需要到第三地就医,取消原备案,重新备案要去的城市就可以了。
第二、医保报销的规则
医疗总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
医保统筹支付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按规定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医疗费用,即医保直接报销的部分,这部分不需要自己掏钱。医保目录范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三大目录”。
注意,不在医保目录内的部分医保是不报销的,这是全部个人支付,叫做个人自费。
在医保目录内也不是完全报销的,而是受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等约束,其中在医保目录内需要自己支付的部分就是个人自付。
在实际的报销流程中,起付线、封顶线、医保目录等外,还有一个因素同样影响医疗保障费用报销多少——是否使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第三、关于商业保险
应该说医保可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需求,如果自己想要更好的保障,那就需要配置商业医疗险。
商业医疗险在就医范围、保障额度、赔付比例、增值服务等方面都远超医保,当然了,买保险需要钱。
很多人就想着我现在身体很健康,我不买保险,等我年龄大了或者生病了,我再买保险。这里是有必要区分一下保险和慈善的关系,保险保障的是未来的,可能出现的风险,而慈善是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补偿,比如水滴筹、红十字会、慈善基金等等。
百万医疗险,99.99%都会问到医疗险,可能是你自己没注意看到。确实是这样的,年龄在40岁以上,有体检习惯的,确实大部分是无法购买百万医疗险的,30到40之间的群体看运气,这里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体检仪器精度上来了,而造成无法投保的原因主要就是结节、囊肿、三高,最致命的就是肺结节。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开门红冲刺阶段,保险公司可能会阶段性放宽核保要求,或者在某些特殊的险种,比如普惠性的医疗险,都有可能承保。
在更多的线下产品投保中,则需要保险服务人员拿着体检报告和保险公司核保人员反复沟通,甚至向多家保险公司同时沟通,争取核保前置,既争取到最优的投保条件,也防止因为某家保险公司给出拒保结论导致该客户终身投保商业险困难。
这个过程需要的是专业度、责任心,耐心,还有一点点爱心,因为投保服务过程可能会长达半个月,理赔概率大大增加,而佣金就几块钱,没点爱心还真做不了。
买保险,互联网产品简单,但是没有了专业人士的把关,需要自己去研究琢磨,而配置线下保险,最重要的可能就是选个靠谱的保险销售了,不然买的时候爽快,理赔的时候就难了,到时候再去互联网哭诉,也未必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