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黑河7月14日讯“家里的宠物狗一向温顺,可是没想到它也会伤人。”市民范女士气愤地说,前几天,六岁的小女儿和小狗玩耍时,胳膊不小心被狗牙刮到了。由于不太疼,孩子自己当时也没留意。晚上给孩子洗衣服时,才发现孩子的袖口有血迹。虽然立即带孩子去注射了狂犬疫苗,但还是有些后怕:孩子被狗咬的第2天才去打针,有没有效果呢?
“被狗咬后,要尽快注射狂犬疫苗。如果不能及时赶到疾控中心注射,也要先自行处理一下伤口,然后在24小时内赶去打针。”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仪说,每年的七月、八月和九月是猫、狗伤人事件的高发期,这主要是因为天气炎热,猫、狗等宠物容易出现急躁、发怒等反常情绪。此外,天热时市民爱穿短裤、短袖,这也增加了猫、狗“行凶”的机会。
“被狗咬伤后,千万不要惊慌,应立即认真处理伤口。”张仪说,首先要把血挤出来,否则容易引起感染。如果伤口不大,人们可以先用20%的肥皂水清洗伤口,有的伤口是闭合的,清洗时要把伤口拨开,使其充分暴露出来。用肥皂水清洗过后,将伤口处放到自来水管下冲洗,连续冲洗20分钟左右,再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反复消毒3次以上。注意,清理过伤口后不要包扎,要立即去注射疫苗,千万不要因为伤口小,拖几天才去。
被狗咬伤的人中有不少是孩子。那么,如何防止孩子被狗咬伤呢?张仪介绍说,家长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如果家里有猫、狗等宠物,要告诫孩子,不要在猫、狗情绪不好的时候去逗它们;不要拉扯猫、狗的尾巴,不要扯它们的毛、揪它们的耳朵,不要骑在狗的身上,这些行为都有可能激怒它们,家长看到后应及时制止;在宠物哺乳、睡觉、吃东西时,不要去逗它们;不要对着宠物大吼或尖叫吓唬它们,否则,它们可能一反温顺的常态,前去扑咬主人;教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友好态度,如轻拍小狗的后背或抚摸它,而不是拍它的头或前额;告诫孩子在路上被狗追时,不要惊慌乱跑,否则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