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卫生间设计尺寸规范普通卫生间设计规范l台盆u高度:850-1090(男性)810-910(女性)660-810(儿童)u深度:480-610(成人)400-450(儿童)530-660(较大空间)n台盆前的活动空间:u台盆宽度+680,约1220左右(无通道)u台盆宽度+1220,约1830左右(有通道)n搁板最咼咼度:(最低层搁板与台盆同咼)u1829(男性)u1750(女性)I浴缸u宽度:520-680(内部宽度)u长度:1670(可躺)u高度:380-550n浴缸边矮台(可供人坐)u深度:300u高度:450n浴缸上搁板u距浴缸一侧距离:450-530u咼度
2、:1310(最咼)n龙头:u浴缸龙头高度:760-860u花洒开关高度:1010-1270u花洒高度:1820l淋浴间n门宽:610n门前通道宽度:760(最少)n宽度:910(最少)n长度:1060(最少)+宽300、高380(座位)n扶手高度:1010-1220n花洒高度:1010-1270I座便器u前侧活动区宽:610(至少)u两侧活动区宽:300-450,有手纸盒的一侧宽:300u座便器一侧的搁板距离:座便器中心向一侧730之内n手纸盒u座便器前端向前300(装于座便器一侧墙上)u高度:l小便斗n下口离地600以下I隔断n深度:1100以上(外开门)n深度:1500以上(内开
3、门)n宽度:800以上无障碍卫生间设计规范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计规范I入口n入口室处的地面坡度不应大于1:50。n公共建筑与高层、中高层居住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n建筑入口轮椅通行平台最小宽度为:u大、中型公共建筑:2000u小型公共建筑:1500u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2000u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公寓建筑:1500u无障碍宿舍建筑:1500n无障碍入口和轮椅通行平台应设雨棚。n入口门厅、过厅设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应为:u门向同一方向开启1200u双向开门1500u大、中型公共建筑:1500u小型公共建筑:1200u中、高层建筑、公寓建筑:15
4、00u多、低层无障碍住宅建筑:1200I门扇:n应采用自动门,也可采用推拉门、折叠门或平开门,不应采用力度大的弹簧门。n在放置旋转门一侧应另设残疾人使用的门。n轮椅通行门的净宽为:u自动门:1000u推拉门:800u平开门:800u弹簧门(小力度):800n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门一侧的墙面,面留有不小于0.5mm的墙面宽度。n乘轮椅者开启的门扇,应安装视线观察玻璃、横执把手和关门拉手,在门扇下方应安装高350的护门板。n门扇在一只手操纵下应易于开启,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并应斜面过渡。n应采用门外可紧急开启的门插销。I过道:地面应防滑和不积水,宽
5、度不应小于1500l洗手盆n距洗手盆两侧和前缘50mm应设安全抓杆。n洗手盆前应有1100x800乘轮椅者使用面积。l男卫n小便斗两侧和上方,应设宽600-700,高1200的安全抓杆。n小便斗下口距地面不应大于500。I无障碍厕位n男、女公共厕所应各设一个无障碍隔间厕位。n新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1800x1400。n改建无障碍厕位面积不应小于2000x1000。n厕位门扇向外开启后,入口净宽不应小于800,门扇内侧应设关门拉手。n座便器高450,两侧应设高700小平抓杆,在墙面一侧应设高1400的垂直抓杆。I安全抓杆n安全抓杆直径应为30-40mm。n安全抓杆内
6、侧应距墙面40mm。n抓杆应安装坚固。无障碍专用厕所I面积:>2000x2000。I放物台:长宽高为800x500x600,台面宜采用木制品或革制品。I挂衣钩:可设高1200。I呼叫按钮:距地面高400-500。I其它同上。无障碍公共浴室I入口、通道、门扇、呼叫按钮、安全抓杆同卫生间要求。I淋浴间n不应小于3500x3500,门扇向外开启。n应设高450的洗浴坐椅。n浴间短边宽度不应小于1500。n应设高700的水平抓杆和高1400的垂直抓杆。I盆浴间n不应小于4500x4500,门扇向外开启。n浴盆一端设深度不小于400的洗浴坐台,浴盆一侧应设洗面盆。n在浴盆内
7、侧应设高600和900的水平抓杆,水平抓杆长度应大于或等于800 8、0n手纸盒u距座便器前端305l小便斗n隔断宽度:914n小口离地432n上方垂直扶手:u下端离地:1219u扶手高度:457l台盆n高度:762-864n龙头开关:864-1016n台盆前活动空间u宽度:1219(无通道)u宽度:1981(有通道)轮椅最小间是900x1800,1400x1800,1600x1500.标准间是2000x1600,1800x1700,最大间尺寸是.2000x2000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J476-2005)1总则1.0.1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城市居 9、民和流动人口需要,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1.0.3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1.0.4城市公共厕所应逐步建立以固定式公共厕所为主,活动式公共厕所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厕所布置格局;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为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主要方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活动厕所满足大型活动对辅助设施的需要。1.0.5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2术语2.0.1公共厕所(公厕)WC,publictoilets,lavatory,restroom在道路两旁或公共场所等处设置的厕所。 10、2.0.2独立式公共厕所independeneepublictoilets不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2.0.3附属式公共厕所dependeneepublictoilets依附于其他建筑物的公共厕所。2.0.4无障碍专用厕所toiletsfordisablepeople供老年人、残疾人和行动不方便的人使用的厕所。2.0.5活动式公共厕所(活动厕所)mobilepublictoilets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2.0.6固定式公共厕所fixuppublictoilets不能移动使用的公共厕所。2.0.7单体厕所monocasepublictoile 11、ts只包含一套卫生器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2.0.8组装厕所movablecombinationpublictoilets由多个单体厕所组合在一起的活动式公共厕所。2.0.9拖动厕所drag-movablepublictoilets由其他车辆拉动至使用场所的活动式公共厕所。2.0.10汽车厕所bussespublictoilets能行驶至使用场所的活动式公共厕所。2.0.11水冲便器watercloset用水冲洗的坐(蹲)便器。2.0.12卫生间toilets,lavatory用于大小便、洗漱并安装了相应卫生洁具的房间或建筑物。3设计规定3.1般规 12、定3.1.1公共厕所的设计应以人为本,符合文明、卫生、适用、方便、节水、防臭的原则。3.1.2公共厕所外观和色彩的设计应与环境协调,并应注意美观。3.1.3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合理布置卫生洁具和洁具的使用空间,并应充分考虑无障碍通道和无障碍设施的配置。3.1.4公共厕所应分为独立式、附属式和活动式公共厕所三种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公共厕所的位置和服务对象按相应类别的设计要求进行。3.1.5独立式公共厕所按建筑类别应分为三类。各类公共厕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商业区、重要公共设施、重要交通客运设施,公共绿地及其他环境要求高的区域应设置一类公共厕所;2城市主、次干路及行人交通量较大 13、的道路沿线应设置二类公共厕所;3其他街道和区域应设置三类公共厕所。3.1.6附属式公共厕所按建筑类别应分为二类。各类公共厕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型商场、饭店、展览馆、机场、火车站、影剧院、大型体育场馆、综合性商业大楼和省市级医院应设置一类公共厕所;2一般商场(含超市)、专业性服务机关单位、体育场馆、餐饮店、招待所和区县级医院应设置二类公共厕所。3.1.7活动式公共厕所按其结构特点和服务对象应分为组装厕所、单体厕所、汽车厕所、拖动厕所和无障碍厕所五种类别。3.1.8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厕所男蹲(坐、站)位与女蹲(坐)位的比例宜为1:12:3。独立式公共厕所宜 14、为1:1,商业区域内公共厕所宜为2:3。3.2卫生设施的设置3.2.1公共场所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1的规定3.2.2商场、超市和商业街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2的规定:3.2.3饭馆、咖啡店、小吃店、快餐店和茶艺馆公共厕所卫生设施的确定应符合表3.2.3的规定:3.2.4体育场馆、展览馆、影剧院、音乐厅等公共文体活动场所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4的规定:325的规定:325饭店(宾馆)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6机场、火车站、公共汽(电)车和长途汽车始末站、地下铁道的车站、城市轻轨车站、交通枢纽站、高速路休息区、 15、综合性服务楼和服务性单位公共厕所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6的规定:327办公、商场、工厂和其他公用建筑为职工配置的卫生设施数量的确定应符合表3.2.7的规定:3.3设计规定3.3.1公共厕所的平面设计应将大便间、小便间和盥洗室分室设置,各室应具有独立功能。小便间不得露天设置。厕所的进门处应设置男、女通道,屏蔽墙或物。每个大便器应有一个独立的单元空间,划分单元空间的隔断板及门与地面距离应大于100mm,小于150mm。隔断板及门距离地坪的高度:一类二类公厕大于1.8m、三类公厕大于1.5m。独立小便器站位应有高度0.8m的隔断板。3.3.2公共厕所的大便器应以蹲便器为主,并应为 16、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一定比例的坐便器。大、小便的冲洗宜采用自动感应或脚踏开关冲便装置。厕所的洗手龙头、洗手液宜采用非接触式的器具,并应配置烘干机或用一次性纸巾。大门应能双向开启。3.3.3公共厕所服务范围内应有明显的指示牌。所需要的各项基本设施必须齐备。厕所平面布置宜将管道、通风等附属设施集中在单独的夹道中。厕所设计应采用性能可靠、故障率低、维修方便的器具。3.3.4公共厕所内部空间布置应合理,应加大采光系数或增加人工照明。大便器应根据人体活动时所占的空间尺寸合理布置。通过调整冲水和下水管道的安装位置和方式,确保前后空间的设置符合本标准第3.4节的规定。一类公共厕所冬季应配置暖气、夏季应 17、配置空调。3.3.5公共厕所应采用先进、可靠、使用方便的节水卫生设备。公共厕所卫生器具的节水功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的规定。大便器宜采用每次用水量为6L的冲水系统。采用生物处理或化学处理污水,循环用水冲便的公共厕所,处理后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的要求。3.3.6公共厕所应合理布置通风方式,每个厕位不应小于40m3/h换气率,每个小便位不应小于20m3/h的换气率,并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当换气量不足时,应增设机械通风。机械通风的换气频率应达到3次/h以上。设置机械通风时,通风口应设在蹲(坐、站)位上方1.75 18、m以上。大便器应采用具有水封功能的前冲式蹲便器,小便器宜采用半挂式便斗。有条件时可采用单厕排风的空气交换方式。公共厕所在使用过程中的臭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GB/T17217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的要求。3.3.7厕所间平面优先尺寸(内表面尺寸)宜按表3.3.7选用。338公共厕所墙面必须光滑,便于清洗。地面必须采用防渗、防滑材料铺设。339公共厕所的建筑通风、采光面积与地面面积比不应小于1:8,外墙侧窗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增设天窗。南方可增设地窗。3.3.10公共厕所室内净高宜为3.54.0m(设天窗时可适当降低)。室内地坪标高应高于室外地坪0.15m。化 19、粪池建在室内地下的,地坪标高应以化粪池排水口而定。采用铸铁排水管时,其管道坡度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3.3.11每个大便厕位长应为1.001.50m、宽应为0.851.20m,每个小便站位(含小便池)深应为0.75m、宽应为0.70m。独立小便器间距应为0.700.80m。3.3.12厕内单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30m,不得小于1.00m;双排厕位外开门走道宽度宜为1.502.10m。3.3.13各类公共厕所厕位不应暴露于厕所外视线内,厕位之间应有隔板。3.3.14通槽式水冲厕所槽深不得小于0.40m,槽底宽不得小于0.15m,上宽宜为0.200.25m。3.3.15公共厕所必 20、须设置洗手盆。公共厕所每个厕位应设置坚固、耐腐蚀挂物钩。3.3.16单层公共厕所窗台距室内地坪最小高度应为1.80m;双层公共厕所上层窗台距楼地面最小高度应为1.50m。3.3.17男、女厕所厕位分别超过20时,宜设双出入口。3.3.18厕所管理间面积宜为412m2,工具间面积宜为12m2。3.3.19通槽式公共厕所宜男、女厕分槽冲洗。合用冲水槽时,必须由男厕向女厕方向冲洗。3.3.20建多层公共厕所时,无障碍厕所间应设在底层。3.3.21公共厕所的男女进出口,必须设有明显的性别标志,标志应设置在固定的墙体上。3.3.22公共厕所应有防蝇、防蚊设施。3.3.23在要求比较高的场所,公 21、共厕所可设置第三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应独立设置,并应有特殊标志和说明。3.4卫生洁具的平面布置3.4.1公共厕所应合理布置卫生洁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空间尺寸,空间尺寸可用其在平面上的投影尺寸表示。公共厕所设计使用的图例应按图3.4.1采用。3.4.2公共厕所卫生具的洁使用空间应符合表3.4.2的规定。3.4.3公共厕所单体卫生洁具设计需要的使用空间应符合图3.4.3-1图3.4.3-5的规定。344通道空间应是进入某一洁具而不影响其他洁具使用者所需要的空间。通道空间的宽度不应小于600mm。3.4.5在厕所厕位隔间和厕所间内,应为人体的出入、转身提供必需的无障碍圆形空间,其空间直径应为45 22、0mm(图3.4.5)。无障碍圆形空间可用在坐便器、临近设施及门的开启范围内画出的最大的圆表示。3.4.6行李空间应设置在厕位隔间。其尺寸应与行李物品的式样相适应。火车站,机场和购物中心,宜在厕位隔间内提供900mM350mm的行李放置区,并不应占据坐便器的使用空间。坐便器便盆宜安置在靠近门安装合页的一边,便盆轴线与较近的墙的距离不宜少于400mm(图3.4.6-1、346-2)。3.4.7相邻洁具间应提供不小于65mm的间隙,以利于清洗(图3.4.7)。3.4.8在洁具可能出现的每种组合形式中,一个洁具占用另一相邻洁具的使用空间的最大部分可以增加到100mm。平面组合可 23、根据这一规定的数据设置(图3.4.8)。3.4.9有坐便器的厕所间内应设置洗手盆。厕所间的尺寸应由洁具的安装,门的宽度和开启方向来决定。450mm的无障碍圆形空间不应被重叠使用空间占据。洁具的轴线间和临近的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在有厕位隔间的地方应为坐便器和水箱设置宽800mm、深600mm的使用空间,并应预备出安装厕纸架、衣物挂钩和废物处理箱的空间(图3.4.8)。3.5卫生设施的安装3.5.1卫生设施安装前应对所有的洞口位置和尺寸进行检查,确定管道和施工工艺之间的一致性。3.5.2在运送卫生设备前,应对存放场地进行清理,加围档,避免设备被损坏。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所有设备和 24、洁具的安全,并应对水龙头、管材、板材等进行检查。安装前的设备和洁具宜集中存放。3.5.3在安装时应对设备进行保护,应避免釉质及电镀表面损坏。3.5.4在安装设备前,应安装好上水和下水管道,并应确保上下水管道畅通无阻。3.5.5不应用管道和其他制品做支撑和固定卫生设施的附件。螺丝应使用金属材料或不锈钢,支架及支撑部件应做防腐、防锈处理。支架应安装牢固。当卫生设施被固定在地面时,被固定的地面部分应平整。在支架上的设施应与墙面固定。3.5.6安装厕所内厕位隔断板(门框)时,其下部应与地面有牢固的连接,上部应与墙体(不少于两面墙)牢固连接(可通过金属构件间接连接)。门框不应由隔断板固定定位。3.5 26、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平房居住区公共厕所,应分批改建。4.0.3独立式公共厕所的分类及要求应符合表4.0.3的规定。4.0.4独立式公共厕所的外部宜进行绿化屏蔽,美化环境。4.0.5独立式公共厕所的无障碍设计的走道和门等设计参数,一类和二类公共厕所应按轮椅长1200mm、宽800mm进行设计。无障碍厕所间内应有1500mM1500mm面积的轮椅回转空间。独立式公共厕所无障碍设计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4.0.6三类公共厕所小便槽不宜设站台,应将小便槽做在室内地坪以下,并应做好地面坡度,在小便的站位应铺设垂直方向(相对便槽走向)的防 27、滑盲道砖。4.0.7粪便排出口应设150300mm的防水弯头或设隔气连接井,地漏必须有水封和阻气防臭装置,洗手盆应设置水封弯头。化粪池应设置排气管,宜将管道直接引到墙内的独立管道向室外高空排放。管道不应漏气,并应做防腐处理。三类公厕宜使用隔臭便器,在大便通槽后方宜设置垂直排气通道,把恶臭气引向高空排放。4.0.8地下厕所的设计和建设,应充分了解场址地下构筑物及市政管线的现状,并应注意粪液抽吸、排(除)臭和自然采光。当污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管线时,必须设置贮粪池,并配备污泵提升设备,提升设备应有备件。地下厕所的设计外观不得影响整体景观。4.0.9公共厕所地面、蹲台、小便池及墙裙,均应采用 28、不透水材料做成。地面应有0.010.015。坡度,并应安设水沟或地漏。坡度方向不应使洗刷废水流出室外。4.0.10独立式公共厕所的通风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厕所的纵轴应垂直于夏季主导风向,并应综合考虑太阳辐射以及夏季暴雨的袭击等;2门窗开启角度应增大,改善厕所的通风效果;3挑檐宽度应加大,导风入室;4开设天窗时,宜在天窗外侧加设挡风板,以保证通风效果;5宜增设引气排风道。4.0.11寒冷地区独立式公共厕所应采取保温防寒措施。4.0.12窗和冷桥、对外围传热异常部位和构件应采取保温措施:1在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下,应减少窗口面积,并改善窗的保温性能。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双层窗甚至三层窗;2围护结构中 29、,应在冷桥构件外侧附加保温材料。4.0.13化粪池(贮粪池)四壁和池底应做防水处理,池盖必须坚固(特别是可能行车的位置)、严密合缝,检查井、吸粪口不宜设在低洼处,以防雨水浸入。化粪池(贮粪池)的位置应设置在人们不经常停留、活动之处,并应靠近道路以方便清洁车抽吸。化粪池与地下水源、取水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0m,化粪池壁与其他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m。4.0.14化粪池容积应符合表4.0.14的规定。4.0.15粪便不能通入市政排水系统的公共厕所,应设贮粪池。贮粪池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4.0.16公共厕所粪水排放方式应优先考虑采用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其次考虑采用经化粪池发酵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方式。当不具备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条件时,应采用设贮粪池用抽粪车抽吸排放方式。4.0.17通风孔及排水沟等通至厕外的开口处,应设防鼠铁算。5附属式公共厕所的设计5.0.1商场(含超市)、饭店、展览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机场、火车站、地铁和公共设施等服务性部门,必须根据其客流量,建设相应规模和数量的附属式公共厕所。5.0.2附属式公共厕所不应影响主体建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