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曾在《雅舍菁华·洗澡》中说道:“我们中国人一向是把洗澡当作一件大事的。自古就有沐浴而朝,斋戒沐浴以祀上帝的说法。”是的,对于古人来说,洗澡堪称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我们祖先的洗澡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
与智慧工地时代的我们不同,洗澡之于他们不仅意味着洁净身体,还蕴含着浓厚的礼仪。每逢重要节日,古人都会以洗澡来表达自己的虔诚。
到秦汉时,洗澡的传统风靡全社会,汉朝皇帝还专门为它设了个法定假日——休沐。每五日给官吏放一天假,让他们回去...搓澡。南北朝皇帝萧纲甚至出了本名叫《沐浴经》的书,就为了让后人整明白“到底该如何洗澡”。
既然提到了洗澡,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好奇:古代的澡池子都长什么样?我们现在来扒一扒仙女们的洗澡专用建筑。
▆▆杨贵妃,海棠温泉池要说仙女,杨贵妃铁定算一个。作为四大美女中的“羞花”,能让花儿看到她的美貌都羞愧,当之无愧的仙女本仙了。
杨贵妃的洗澡专用建筑为华清池,位于陕西临潼,是唐玄宗专门为她所建。当年玄宗大兴土木,命工匠将骊山的温泉汤井,改造成五个不同的池子,就为博红颜一笑。澡池分别取名为星辰汤、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莲花汤为玄宗所用,海棠汤即是杨贵妃的私汤了。
即使不在智慧工地时代,御汤的设计和建造也十分考究。工匠让温泉水从源头,依次缓慢流经五个汤口。(杨贵妃:三郎,看来你一点都不爱我,居然让我洗你的洗澡水。唐玄宗:娘子,你听我解释。洗尚食汤的内官:我们说什么了吗?)
海棠汤长3.6米,宽2.9米,深1.2米。汤池运用了上下两层的台式结构,平面上看像是一朵绽开的绝美海棠花。《明皇杂录》记载,澡池的出水处装有喷水头,能工巧匠还精雕细刻了鱼龙花鸟,镶在池子里。
而实际出土的海棠汤确有一喷头,用汉白玉作为底座,底座下衔接陶制的水管,并与水源相通。洗澡时,温泉水从喷头顷散而出,颇有现代浴室通过自来水管出水的奇思妙想,不得不佩服古代建造者的智慧啊。
浴池底部石头材料的选择,工匠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采用了只在陕西富平县北部山区才有的墨玉,这种黑石头看起来不甚起眼,但据《本草纲目》记载,它具备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冬天曾36次走入华清池,纵享温泉之乐。智慧工地时代,看来这座澡池子,甚得贵妃的欢心啊。▆▆武则天,“天下第一大澡池”《旧唐书》记载:“初,则天年十四时,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作为一代女帝,武则天也是妥妥的小仙女一枚。1968年,河南洛阳的建造者在修建公交公司的办公大楼时,突然挖出一段弧形砖墙。当地的吃瓜群众激动了,都围在一起讨论会不会有什么绝世珍宝。其中有人嘀咕一声,难道是武则天的洗澡池?
眼看着大家都在猜测,考古专家终于出场了。经发掘和测量发现,遗迹足有一万平米。如果这是武则天的澡池,那我想送它一个称号——天下第一大澡池。
▲武周明堂复原图果不其然,经过一堆复杂的考古操作后,专家认为这处遗迹并不是什么澡池,而是唐代威震天下的“明堂”。明堂是武则天所建的唐朝最隆重的建筑物之一,这位女皇帝每年都会在此施行政务,举行祭天。明堂高91米,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如果折合成智慧工地时代的建筑,相当于23层楼高。底层呈方形,意为四季。中层是罕见的十二边形,效仿十二时辰。顶层为二十四边形,寓意二十四节气。
▲武周明堂剖面图明堂曾是全球最大的木建筑之一,可惜与故宫的境遇相同,经历了几次被焚毁又重建的过程。如今的遗址虽不能完全呈现当时的面貌,但依稀能浮现出压山河的气势。▆▆香妃,故宫内的浴室我们都知道乾隆是有名的风流皇帝,而颇有异域风情的香妃,甚得他的欢心。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经常赞美她,再加上影视剧对香妃的华丽包装,不难相信,香妃是个大美人。
或许唯一与香妃有关的洗澡专用建筑为“浴德堂”。浴德堂处于故宫武英殿的西北处,1912年大清灭亡后,最早研究故宫文物的学者将一幅香妃戎装像挂在了浴德堂里。这间浴室名声大振,香妃的澡池在故宫里被广为流传。
浴德堂与周边建筑有极大差别。它结合了阿拉伯式和中式建筑风格,屋顶是覆盖黄琉璃瓦的卷棚歇山顶,外表看似与故宫建筑别无异处,实际上它有一处罕见的穹顶,穹顶下是一间土耳其浴室。
浴室的墙面及周边均贴有白琉璃砖,后墙放有可烧水的壁炉,石槽将水从墙外的井亭引进锅炉,蒸汽就会慢慢弥漫整个浴室,颇有异域美感。这座别出心裁的“澡堂子”,后经考究并不是香妃的澡堂子。但在方正、规整、严谨的汉式宫殿中,竟然会出现这样大胆的建筑,真可谓奇观了。
华清池是我国发现的唯一一组皇家御用汤池遗址,后面的武则天和香妃的澡堂子,纯粹是误传了。我们期待智慧工地时代的考古学家,能发掘出更多的澡堂建筑,填补我国沐浴史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