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19.06.03
解读万科景观标准化手册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客户对入住房屋的要求越来越多,对房产的景观设计要求亦是不断提高,万科房地产顺应行业的发展,制定了万科景观标准化手册,并为其系统的解读,以至于更有效的提升客户生活满意度、有效地控制景观建设成本等......
何为景观标准化?
景观标准化是对房地产的软景和硬景进行规定统一标准,并使之贯彻实施。
硬景比如:亭、台、廊、榭、景墙、水池、喷泉、假山、雕塑等。而与硬景为之搭配的以植物造就的景观便是软景。
简单来说:就是定制一系列景观标准的过程。
万科为何做景观标准化
从万科产品标准化体系看
其产品的核心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20%的精力做80%的产品,用80%的精力做20%的产品。
其实,就是用少量的精力将已经成熟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进行大量地克隆,以适应项目快速开发的需求,尽可能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并快速赢得高效益和高商业化。这就是一种标准化模式的快速复制。
景观标准化的目标是为了快速地提高房产项目设计管理的效率、有效地控制景观的建设成本,帮助开发商定位景观产品、选择设计公司、预算景观的成本、指导景观的设计、设法避开重复错误。
提高客户满意度
万科做景观标准化,除了上述的一些目的,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目的,进行景观标准化,可以让房屋看起来更加艺术、美观,使客户入住起来更加舒适、甚至使其心情愉悦,最后有效的提升客户生活满意度。
景观标准化能解决万科什么问题?
景观标准化要解决的问题有三方面:景观定位、景观配置、景观成本。
景观定位
景观的定位就是开发商根据自身独特的以及个性化的景观产品,并结合市场上的客户需求以及变化对景观产品类型与风格进行合理的定位。
问题:
不同品类产品的景观侧重点有什么不一样?
景观品质怎么提升,提升什么?
景观配置
景观配置就是,按软景、硬景和住房区布局要求,合理配置住房区中各种软景和硬景等,以发挥它们的功能和特性。
从景观配置方面看,满足各种景观产品类型需求的景观配置面积是什么?
景观配置的内容、以圆的半径画圈的服务范围、景观布置的原则是什么
景观成本
景观成本简单来说也就是制造软景、硬景时所用的成本。
哪里增加成本最有效?增加多少合适?
在哪里缩减成本最不影响品质?哪些方面成本不能“缩减”?
然而,要提升房产的景观品质需要靠什么体现?
是增加配置面积还是增加景观成本呢?
景观标准化就是能在当下以最好的方法帮助开发商解决这以上的问题,给开发商制定一个能够达到最小的出错率,并且企业能通过其景观产品及其品牌,基于顾客需求,将其企业独特的个性、文化和良好形象,塑造于消费者心目中,并占据一定位置的标准化规则。
2008年,万科深圳区域开始展开了标准化工作,用科学的方法订立“非TOP项目”的景观配置标准《万科深圳区域非TOP系列住宅区景观标准化手册2008》,并向全深圳区域进行推广。
然而,《万科深圳区域景观标准化手册》是如何一步步地订立完成的?
《万科深圳区域景观标准化手册》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根据万科的各种产品类型构成了不同的客户,进行不同景观产品的定位,并成为提供选择设计公司的依据。
万创景观部走访了深圳、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等二十余个项目。通过对图片和文字的整理写成调研报告,以及结合成本预算,订立景观功能配置的标准。
手册的组成部分
《手册》由三个部分组成:工作流程、产品类型(也就是品类)与风格(即景观定位)、成本与配置。
工作流程
景观标准化审核控制流程可以分为景观设计阶段和景观施工阶段两个阶段。
01
景观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从建筑方案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设计规划完成后开始到未施工前。
包括:
景观设计任务书:是确定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的基本文件。它是建设项目的建设大纲,批准后是编制初步设计等建设前期工作的主要依据。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的不断进化的过程。
方案设计: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选择合理的技术系统,构思满足设计要求的原理解答方案。
扩初设计:也就是是介于方案和施工图之间的过程,是初步设计的延伸,但设计深度还未达到施工图的要求。
施工图设计:最终用于施工的设计图纸
根据景观配套设置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来审核控制设计任务书与概念设计阶段;
通过景观里的单项设施占整个景观产品类型的比例,来控制景观的成本,来审核控制概念与方案设计阶段;
02
景观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包含施工和验收两个流程。
根据标准的施工流程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实施的效果,来审核控制施工阶段。
规范的施工管理流程涵盖了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以达到景观工程施工图操作步骤和景观节点(就是一个视线汇聚的地方。也就是在整个景观轴线上比较突出的景观点。比如大型广场的中心雕塑就是景观节点,其作用就是能吸引周边的视线,从而突出该点的景观效果)标准化的目标,最终实现提升景观品质,控制景观成本的宗旨。
产品的类型与风格
产品景观定位
集团的品类(产品的类型)是针对客户类型和土地性质制定的。
客户和土地也是不同景观产品类型与风格定位的主要依据。
参考美国喜达屋(Starwood)酒店管理集团对旗下品牌的产品定位,把万科集团各种产品类型与风格做到明确的定位,并且在选择设计公司的过程中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将喜达屋酒店的住宿客户的特征与万科的房屋居住客户的特征一一对应,并应用到景观的风格定位当中。
将主流市场细分为首次置业(第一次买房子的人群)、首次改善(还想改善自己的住宅环境而购置房产的人群),再次改善(还想改善自己的住宅环境再一次购置房产的人群)、活跃空巢(还在活跃的空巢老人)四类与万科的土地类型、客户群体、景观产品相匹配。
最后,形成以万科不同产品类型划分的不同产品景观的定位标准。
景观风格与设计供方(设计公司)
通过对市场常用的景观风格进行分类。
可分为泰式和热带风格、现代中式风格、西班牙和地中海风格、工业遗址景观风格、现代和港式风格以及加州海岸风格。
根据景观定位的景观产品类型找出与之对应的典型景观产品或系列,再匹配其风格进行分类,最后统计出景观产品的设计公司,以供接下来万科景观标准化手册的整理和使用。
到这里《万科深圳区域景观标准化手册》的工作流程与品类风格基本已经确立了。
景观成本与配置
说到住宅景观,我们不禁要问,怎么样的景观配置才是最好的?是否越豪华越好?泳池越大越好?
因此,万科景观标准化,根据其景观定位制定景观配置与成本。
首先,将马斯洛理论的五层需求层级应用到客户景观需求排序中,可以做一个需求层级划分:
一、自我实现的需要优美的景观视线
二、尊重的需要良好的品质感
三、感情上的需要完善的社交空间
四、安全上的需要完好的私密性
五、生理上的需要基本的景观处所
其次,将其客户景观需求落位到景观配置(即景观载体)上,根据景观需求层级的上升,其对应的景观载体逐级增加,景观体验感逐渐丰富。
如:基本的景观住所优美的景观视线的营造需要优美的外部景观(地段外部环境决定)和内部景观(泳池景观);良好的品质感可能需要架空层空间,一定比例的水景,硬景,软景等。
最后,给景观载体做成本预算。由此可达到给景观需求配置标准化、成本标准化的目的。
可以看出不同景观定位,对景观载体的需求点的截然不同。
应用到标准化中来,万科通过对不用产品品类的景观需求面积,按比例划分,测算其成本,形成景观成本比例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来控制景观的成本预算,以达到在一定的成本预算内,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景观品质需求。
那万科的成本预算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1景观面积构成
景观面积指标说明:
景观面积=用地面积—建筑覆盖面积架空层景观面积
景观面积=泳池面积其他设施面积软景面积硬景面积水景面积架空吧层面积车行道路面积
其他设施包括:
康体设施:运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老人活动场地,
景观元素:构筑物,雕塑及小品,园林家私,小区围墙,景观栏杆
景观设备:灌溉系统,室外电气系统,照明系统
水景面积并不包括大型水景,如:湿地和人工湖。大型水景成本另外计算
1.2面积控制比例
根据对深圳区域项目的调研和成本控制的目的,对新规划项目的各项面积比例有如下控制要点——
硬景面积/软景面积=3:7
其中硬景由非石材和石材组成:
非石材面积/石材面积=3:7
其中软景由灌木和草坪组成,乔木不占景观面积:
灌木面积/草坪面积=3:7
泳池面积水景面积/景观面积≤5%
车行道路,架空层和其他设施面积视具体项目而定。
以下是景观面积示意图,每个项目略有不同。
1.3植物控制比例
根据对深圳区域项目的调研和成本控制的目的,对新规划项目的植物比例有如下控制要点——
乔木分布密度=乔木数量/景观面积≥35平米/株
特大乔木数量:大乔木数量:中小乔木数量=1:2:7
特大乔木-胸径35cm以上-可按25000-30000元/棵计算
大乔木-胸径20cm以上-可按8000-10000元/棵计算
中小乔木-胸径20cm以下-可按1000-1500元/棵计算
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种植数量的比例,建议控制在1:3-1:4之间
前五名乔木集中度=50%
乔木种类≤25种
灌木种类≤35种
1.4成本预算比例
计算方法:
简化模型:给每个景观面积组成部分,赋予一个平均成本值,比如草坪10元/㎡,游泳池1400元/㎡等等。
大型水景另外计算
成本预算示意表:
乔木单方成本=(特大乔木平均单价×10%大乔木平均单价×20%中小乔木平均单价×70%)/乔木分布密度
其他设施成本:由于包括多种景观元素和设备,采取的方法是定一个对景观总面积的单方成本。下面的例子取值100元/㎡,其他设施的总成本分摊到占地8%的面积上则显示为1250元/㎡
在上面讲了那么多研究方法,框定标准,最后要怎么落地到可实际操作,可运用的标准化手册呢?
首先我们要问,景观配置要标准化什么?要得到什么成果?
简单来说,可以从找规律、讲事实、摆例子这三步来解决这个问题。
万科整理了一个配置框架,分为活动场所、软景、硬景、景观构筑物、照明五部分。
从前期规划对各部分配置进行研究分析,设定规则标准——这是找规律;到对各部分做具体的景观设计(如设定规格、设计方式、参考图集等)——这是讲事实;最后摆出各部分的案例分析作为参考标准——这是摆例子。
下面以活动场地这一部分为例,来看下万科景观配置这三步走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活动场地配置
01、前期规划
需求比例
万科对各产品品类做了客户定位,以其家庭生命周期(居住)的标准分为青年之家、青年持家、小小太阳、小太阳、孩子三代、后小太阳、老年一代这几类客户,通过市场上这几类重点客户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给产品品类做出价值比例划分。
然后,从品类的客户定位推导出这几类客户的人口构成比例关系。
G2、G3、C、T1、T2这五种产品品类各在12岁以下、13-21岁、22-55岁、56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中所占的比例。
在客户研究中,将主流市场细分为首次置业、首次改善、再次改善、活跃空巢四大类。
根据其产品的品类人口构成比例排序,与四个主流市场相匹配,可将品类数据调整为三大类:G2C、T2、G3T1。
分析了这么多人口结构的问题,有什么作用呢?
回到我们的活动场地配置中来,活动场地包括,老人活动场地、儿童活动场地、运动场地和游泳池。
老人活动场地的需求,由老人人口的比例决定,儿童活动场地的需求,由儿童人口的比例决定,运动场地的需求,由成人加青年人口决定,游泳池的需求由成人、青年、儿童人口的总和决定。
由此可以推导出G2C、T2、G3T1这三大品类,对于各活动场所的需求比例。
需求面积
有了需求比例,我们还需要给各类活动场地的需求面积,确立一个标准,万科是怎么来做的?
先收集万科深圳区域的社区数据,提取场地面积与户数这两个数据,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找出计算场地最小需求面积的计算方式。再通过调研对象,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看下各个活动场地的具体应用情况:
1、游泳池
以G2C品类为例,统计深圳区域万科G2/C类住宅的泳池总面积与社区户数,用线性回归的方式,求出其平均线(灰色),最小值(蓝色)跟最大值(红色)的线,可以得出泳池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70X500(X为万科社区户数)。
调研社区对象,可以看到其社区的使用率情况。
同理可得:
G3T1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60X450;
T2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60X450。
2、运动场地
以G2C品类为例,运动场地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40X500(X为万科社区户数)
G3T1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40X500;
T2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37X450。
3、儿童活动场地
以G2C品类为例,儿童活动场地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20X200(X为万科社区户数)
G3T1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10X100;
T2品类的最低需求面积的计算公式为MIN=0.15X150。
4、老人活动场地
大部分楼盘没有单独考虑老人活动场地,无法得出数据,所以从最小的场地需求出发,确定G2/C的老年人活动场地最小值。1000户住区最小配置:老人跳操广场1个,按摩走道2个,锻炼器械6个,共约250平方米(并不包括架空层底下的棋牌活动空间)
5、架空层
由于场地限制,无法设计独立会所的,可以把会所设置在架空层。架空层会所服务半径以3分钟步行到达为宜。
a、首选配置
b、次选配置
服务半径
根据研究表明,一般成年人的最远的舒适步行距离为500米,因此每500米应设置休息点。
一般成年人的最舒适步行距离为220米,所有活动场地的服务半径不应超过220米。
步行距离:
步行速度:
因此,万科对其活动场地的服务半径与布置规则设置如下。
游泳池
服务半径:120米-2分钟步行距离
布置规则:应与住宅有一定距离并兼顾日照需求。
运动场地
布置规则:室外运动场地考虑充分日照,架空层配置要考虑一定的隔音措施。
老年人活动场地
服务半径:60米-1分钟步行距离
布置规则:应充分考虑可达性和无障碍通道,跳操广场应远离住宅布置。
儿童活动场地
服务半径:40米-1分钟儿童步行距离
布置规则:就近住宅布置,考虑日照和成年人看护区。
宠物活动场地
服务半径:无服务半径要求
布置规则:可布置偏僻处,考虑日照。
以惠州金域华庭为例:
属于G2品类产品,一共有1000户,应配置泳池面积共1200㎡,运动场地930㎡,老人活动场地310㎡,儿童活动场地370㎡,宠物活动场地100㎡(根据产品的特殊需求配置)。
游泳池与运动场地的服务半径为120米,以其中心点画圈,基本达到全社区中心景观的全覆盖。
儿童活动场地的服务半径为40米,以其中心点画圈,40米的范围。保证各个活动场地的分布范围。可达到中心景观的全覆盖,并尽量靠近成人/老人活动区。
最终可以整合如下:
活动场地总表
到这里活动场地的前期规划工作才算基本完成。当然,余下的软景、硬景、景观构筑物、照明系统的思路也是一样的研究思路。
这就是万科做景观标准化的基本思路。
景观标准化配置分析
万科景观标准化配置由活动场地、软景、硬景、水景、其他设施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前期规划、景观设计、案例分析等这几方面进行配置分析。
01活动场地标准化配置
一、前期规划
1.1布置原则
1.游泳池必须远离市政道路、社区医疗机构、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处于上述场所的上风区域。
2.游泳池应避免于高层阴影区布置,保证充足日照。
3.游泳池的布置应便于居住组团居民前往煅炼,服务半径以220m(3分钟内步行到达)为适。宜设于居住组团的中心区域。
4.游泳池的布置除了考虑居民的可达性之外,还要考虑分期开发和营销组织。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管理部应与营销部充分沟通,合理布置游泳池,以同时满足营销需求和使用者需要。
1.2泳池面积
1.泳池总面积包括成人池,儿童池,幼儿戏水池(如有)的总水面面积。可以为单独集中的1处泳池,也可以分成2-3处泳池。原则上要求其中一处泳池总面积不应小于500平方米且不应超过1,500平方米为宜。如果总需求大于1,500平方米,应该设置两处以上泳池。
2.设x为万科社区户数,P为泳池总水面面积,则各品类的泳池的建议总水面面积为
G2/C:P=0.70x500
G3/T1:P=0.60x450
T2:P=0.60x450
3.成人池水面面积:由于品类人口构成差异,不同品类占泳池总水面面积的百分比略有不同:
G2/C:80%-85%
G3/T1:90%-95%
T2:80%-85%
4.儿童池水面面积:由于品类人口构成差异,不同品类占泳池总水面面积的百分比略有不同:
G2/C:15%-20%
G3/T1:5%-10%
T2:15%-20%
5.最大容量人数:成人池水面面积/3儿童池水面面积/2.5
6.休息平台:面积=0.8m2/人×最大容量人数,围绕池边的平台应交圈,方便后期检修与清洁。
二、景观设计
2.1平面分区
1.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或矩形组合方式。必须保障泳池周边至少三处观察点前视能够观察到任何角落。
2.区域设置:
成人池应分两部分:练习区与戏水区。练习区提供长距离的练习泳道(25-30米),宽度2-3条泳道为宜。戏水区应靠近浅水区并设置入池台阶,平面形状开阔。两个区域不应重叠或交叉。
儿童池水体应与成人池联通,使用同一套水处理设备,但应设置平台或走道分隔成人池和儿童池,防止儿童直接进入成人池,造成危险。
2.2功能配置
1.入池流线:更衣室→强制喷淋→洗脚池→泳池
2.更衣室
洗手间个数=最大容量人数/60
淋浴间个数=最大容量人数/30
储物柜个数=最大容量人数/2
3.强制喷淋设备: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喷淋设备,男、女各一套,每套喷头数量不少于4个。应设置红外感应开关,节省水源
4.洗脚池应与喷淋池分开。
5.座椅:儿童池旁应设座椅,方便陪同小孩的大人休息。休息平台上可放置躺椅、阳伞和座椅。
6.救生员:水面面积在250㎡以下的,应至少设置2个救生观察台;水面面积在250㎡以上的,按面积每增加250㎡及以内,增设1个救生观察台的比例配置救生观察台。救生观察台高度不低于1.5m
7.照明设备:游泳池水面光照度不低于80LX,照明设备距离水面的高度不低于5M。
2.3植物栽种
1.由于落叶植物容易污染水体,不利于后期清洁,故不宜在泳池附近栽种落叶植物,如竹子、凤凰木等等。
2.泳池绿岛和池边不宜选择根系发达的树种,如榕树等,以免破坏池壁。
3.泳池池边不宜布置枝叶茂密的树种,以免遮挡救生员视线,导致增加救生员数量。
4.池边种植区应设置排水沟,以免雨水冲刷泥土污染水面。
三、案例分析
以深圳、广州建成项目出现的问题为案例,分析提出解决建议。
四、设计强条
泳池设计强条(平面示意图)
1.与建筑间距:当建筑物靠泳池一侧外墙有门窗洞口时,C段距离必须≥4m
2.功能分区:在泳池设计时必须分出A、B两区,当A区进行封闭管理时不可影响B区正常使用。
3.安全监护:设计形态必须以满足一个救生员进行全场监护为标准,不可有视线死角,泳池内及边缘不宜种植影响监护视线的大树。
4.水深:成人池:最浅端(小于0.8m)最深端(1.4m)
儿童池:0.6m
戏水池:0.3m
5.材料:泳池及周边活动区域地面材料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地面、台阶边角打磨,无突出边角和锋利的切面,地面材料应便于冲刷。
6.设备:机房应靠近游泳池,最远不得离救生员20米的距离。
7.不宜结合功能区:儿童戏沙池、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
02运动场地
1.运动场地必须远离社区医疗机构、垃圾处理场、垃圾中转站等易产生异味、灰尘的场所,处于上述场所的上风区域。
2.运动场地的布置应便于居住组团居民前往煅炼,服务半径以220m(3分钟内步行到达)到达为适。但是容易产生噪音或者晚上照明强烈的项目应远离住宅。
3.运动场地可布置于室外,会所室内场馆或者架空层。
4.运动场地必须考虑多用途功能和分时段使用。一块场地可以兼顾多种项目。
1.2场地面积
1.运动场地面积包括室外场地,室内场地和架空层场地。
2.运动场地可以兼顾多种项目,也可以兼顾老人和小孩的活动场地,如网球场可成为跳操场地,篮球场可以兼顾羽毛球场功能等等,计算面积时可以把兼顾项目重复计算。
3.设x为万科社区户数,E为运动场地面积,则各品类的建议运动场地面积为
G2/C:E=0.40x500
G3/T1:E=0.40x500
T2:E=0.37x450
1.3推荐配置:
1.篮球场
容纳人数多,受年少年和成年人欢迎。同时可以兼作老人跳操场地。噪音比较大,夜间照明会产生光污染,必须考虑远离住宅布置和控制开放时段。
2.乒乓球桌
在社区内广受欢迎,适合各年龄段。可以放置于架空层,会产生一定噪音,必须控制开放时段。
1.4可选配置:
1.网球场
可以体现社区的档次,作为销售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容纳人数少,管理维护费用高,夜间照明会产生光污染。
2.羽毛球场
在社区内广受欢迎,适合各年龄段。受室外风环境影响,宜布置于室内。
3.健身房
布置于会所或者架空层
4.练舞室/瑜伽室
5.桌球室
1.儿童活动场地应布置在居住组团中间,远离区内机动车道路。服务半径以儿童步行1分钟(40m)到达为适。但儿童活动场地容易产生噪音,应与住宅有一定距离。
2.儿童活动场地可布置于室外或者架空层。
3.儿童活动场地应临近老人活动场地。
1.儿童活动场地面积包括室外场地和架空层场地。
2.设x为万科社区户数,K为儿童活动场地面积,则各品类的建议儿童活动场地面积为:
G2/C:K=0.20x200
G3/T1:K=0.10x100
T2:K=0.15x150
1.3推荐配置
1.秋千2.木马3.滑梯4.爬梯5.平衡木6.跷跷板
以上配置参与度很高,非常受欢迎,应考虑地面用橡胶软垫,慎防儿童跌落受伤。
1.4可选配置
1.泡泡池2.攀爬绳网3.戏水池4.沙池
1.老人活动场地可以分为动态项目和静态项目。动态项目以老人跳操广场,门球场为主,静态项目包括麻将棋牌空间,按摩走道,活动器械等等。静态项目服务半径以老人1分钟(65m)到达为适。动态项目因为产生噪音较大,应远离住宅布置。
2.老人活动场地可以与运动场地,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等重叠
3.老人活动场地应充分考虑可达性和无障碍通道
4.老人活动场地可以布置于室外,平台和架空层
1.老人活动场地面积包括会所室内场地,室外场地和架空层场地。
2.设x为万科社区户数,S为老人活动场地面积,则各品类的建议老人活动场地总面积为:
G2/C:S=0.25x
G3/T1:S=0.63x
T2:S=0.50x
1.跳操广场:广受欢迎,但考虑到噪音影响,不宜过大或接近住宅。地面应采用硬质铺装,场地平整
2.门球场:广受欢迎,但考虑到噪音影响,不宜接近住宅。
尺寸为20×25m或15m×20m,周围留出2m左右的自由区。
地面一般采用粘土或草坪,但全天候人工草坪场地、透水型人工草坪更合适。
3.棋牌活动:可布置于架空层和会所,应重视位置的选择与空间的质量。
1.按摩走道:参与性强,可以放在人流必经之路上。
2.锻炼器械:受欢迎程度一般,应放置于可达性比较强的地方,如组团中心,否则使用率很低。
建议:不少于100m2的宠物活动场地,硬质场地,要为业主设置休息座椅,活动场地内要设置宠物饮水器,宠物厕所等等
02、软景标准化配置
1.1功能性植物
1.防尘降噪类植物
·功能性:防尘降噪植物
·原理:选用速生及抗逆性强树种,3-5年内成长为成型乔木,起到防尘降噪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阻隔社区外围不良环境对住区造成的影响。
·使用区域:红线外城市绿化带
·常用树种:桉树、相思、夹竹桃等
·实施案例:深圳四季花城、深圳城市花园
2.生态恢复类植物
·功能性:生态恢复
·原理:选用本土速生藤本或深根性植物,以其特有的强生命力,可攀援、匍匐生长的特点,可在6个月内使受到破坏的山体及边坡恢复正常的生态环境。
·使用区域:山地、边坡
·常用植物:蟛蜞菊,马樱丹等
·实施案例:深圳17英里、深圳东海岸
3.水体净化类植物
·功能性:水体净化
·原理:水生植物的根系可阻拦、吸收、转化进入水体的有机质及营养盐,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使用区域:水景、人工湿地、人工湖、自然水体
·常用植物:芦苇、香蒲、慈菇、唐昌蒲、睡莲、荷花、再力等
·实施案例:深圳第五园、深圳东海岸
1.2观赏性植物
1.观形类植物
·观赏性:观形类
·使用区域:行道树、遮阴活动场所、主要景观点
·常用树种:油棕、大王椰子、榕树、小叶榄仁、凤凰木、秋枫、人面子等
2.观花类植物
·观赏性:观花类
·使用区域:根据景观设计意图确定
·常用品种:鸡蛋花、黄槐、羊蹄甲、大花紫薇、凤凰木、鸡冠刺桐、串钱柳、勒杜鹃、大叶龙船花等
3.观果类植物
·观赏性:观果类
·常用树种:柚子树、人心果、猫尾木、杨桃等
二、植物配置原则
2.1居住区绿化安全设计原则
·居住区属于人口相对集中、活动相对密集的区域,其绿化设计应更多地顾及到老人及儿童的身体安全,尽可能避免在人流量大及容易触摸到的区域种植有毒、有刺及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反应的植物
·慎用树种:龙舌兰、木棉、夹竹桃、红刺露兜等
2.2居住区不同功能场所配植方式
1.街道绿地
行道树是街道绿地的基本组成部分,树种选择需满足:
·树冠大,枝叶浓密;
·寿命长,深根性;
·耐修剪,抗病虫;
·落果少,对人体无害。
实施案例:华侨城
2.活动广场绿地
活动广场主要提供社区居民休闲、交流、活动的场所,其绿地设计应考虑:
·树冠覆盖面积大,提供林荫下的休息环境;
·大树可作为重要的构成元素,成为视觉焦点;
·大片草坪也可作为提供人们活动的绿地
实施案例:四季花城,万科城
3.居住区不同地貌特征配植方式——山地及坡地项目
山地项目大多位于城市郊区,原始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其种植应与周边环境相近,考虑季相变化,乔木种植密度相对较大,用浓密的绿色将建筑与自然相融合。同时因山地的开发,将不可避免地破坏山体的原始地貌,生态护坡的应用能有效恢复生态,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也应选用本地原生品种。
实施案例:东方尊峪、东海岸
4.居住区不同地貌特征配植方式——滨海项目
滨海项目靠近海岸,常年受海风影响,空气潮湿且盐分重,所以需选用抗逆性强,有一定抗风能力的植物品种。另外,滨海原生特色品种植物也应尽可能地引入该类住区进行种植。从配植方式上来看,滨海项目同样应具有其景观的独特性,植物设计应以自然、生态为主。
实施案例:17英里
5.居住区不同地貌特征配植方式——都市系列项目
都市系列项目主要指在城市内及近郊区域的项目,其主要特点是项目人口多,空间小,产品为高层及多层,居民对配套及活动空间的需求较大。因此,该类项目的种植设计要求大乔木种植密度较低,灌木修剪较精致,草坪面积居多。
实施案例:龙湖
6.居住区不同地貌特征配植方式——旧城改造类项目
旧城改造项目:因其所蕴含的文化背景而不同于一般的都市系列项目。该类项目中最具保留价值是有着历史见证意义的树木,而树木保护工作却是所有保留项中最难以得到保证的。此类项目的景观及绿化设计必须保证将这些保留树木用在最合适的景观重点位置,以突出项目特有的人文内涵。
实施案例:东莞运河东
三、维护修建原则
3.1养护原则:
1.理解设计意图,维护设计效果;
2.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配植方式,进行相应的修剪养护;
3.根据植物的不同习性,进行相应的修剪养护;
3.2养护出现问题
1.项目:十七英里
问题:不理解设计意图,随意更换原设计植物,导致住区植物景观日益偏离设计效果。
建议:正确理解设计方,养护前的任何改变应事先知会设计。
2.项目:十七英里
问题:不理解设计意图,不能依据项目的特殊风格进行植物养护,使项目风格趋于统一而失去产品特性。
3.项目:十七英里、东海岸
问题:不理解植物习性,不能依据不同植物特有的形态及生长规律去进行修剪,破坏植物景观。
建议:保持植物原有形态,不要过多修剪。
四、植栽种植案例
4.1项目:东莞运河东
优点:东莞运河东项目为一旧城改造项目,场地内有大量原生植被。该项目在开发前期就对保留现场树木做了大量工作,方案汇报时就确定要结合现场树木的位置来进行建筑及景观的设计,使大量树木得以在原地保留,并在现场发挥着其不可小觑的景观效果。
建议:保留树木可以在开盘期就达到很好的效果,前期规划应充分考虑保留场地原有树木。
4.2项目:十七英里一期
问题:17英里一期屋面绿化采用的是佛甲草,刚种植后效果较好,但2-3个月后就发现,佛甲草中夹杂了大量野草,且长势明显强过佛甲草。待除掉野草后,佛甲草的覆盖率明显降低,大量地方种植介质裸露。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贪图方便、省钱,就近取用了普通的黄土,这种土中富含各种野生草籽,在其养护过程中又为催其生长,施用了大量化学肥料,导致野草生长迅猛,并很快抑制了佛甲草的生长。
建议:要求施工单位全部重做,将种植介质全部换为不含草籽的泥碳土。
4.3项目:东海岸
问题:大香樟栽植过密
建议:中小乔木控制4-6米间距,大乔木间距控制在6米以上
4.4项目:第五园
问题:原设计花池没有收边。小灌木在路边易被践踏。
建议:后期改进花池转角处用石材收边。保证效果,且不容易被踢坏。
4.5项目:东莞高尔夫城市花园
问题:商业街前原设计为一排5米高小叶榕,后仅留设计销售入口处油棕,其他油棕移到商业前停车位后面,商业街前仍种小叶榕。
因采购小叶榕为地苗,移植到场地后开始枯黄掉叶。不符合开盘时需要郁郁葱葱的效果。
建议:将小叶榕改为黄槐。因黄槐体形较小,不会遮挡商业,而且11月份(开盘期)正是开花季节。应尽量考虑开盘期最好的景观效果。
03、硬景标准化配置
1、石材选择
黄锈石、芝麻灰、江西红、芝麻黑或夕阳红。
(注:以上五种材料应占所有石材的60%以上)
2、常用石材规格
1.厚度:
人行道路:火烧面20mm,荔枝面30mm,机切面20mm
车行道路:石材用于收边,厚度50mm
小区休闲场地:石材用于收边,火烧面20mm,荔枝面30mm,机切面20mm
花池压顶:50mm
侧壁:火烧面20mm,荔枝面30mm,机切面20mm,蘑菇面30mm
踏步:踏面50mm,踢面20mm
2.长宽:
人行道路:正方形铺装不超过400×400mm,长方形铺装长边不超过600mm
车行道路:正方形铺装不超过300×300mm
3、铺装图案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必须为残疾人通行设置无障碍通道。在每个居住组团内部至少要有一条无障碍通道路径
·居住区主次入口,公共建筑(如会所和商业),住宅入口等必须设置残疾人坡道
·居住区内的景观必须考虑老人和残疾人的需求。景观应有穿越路径,促进运动意愿和亲近人的植物
残疾人坡道:
坡道提示设置:
坡度:轮椅坡度一般为6%,最大不超过8.5%,并采用防滑路面
扶手:方便老人和残障人员使用,供轮椅使用的坡道应设为0.65m与0.85m的两道扶手
室外台阶样式选择:
尺寸与扶手高度:
休息平台设置:
台阶投影长度3m应设置休息平台一处
照明要求:
台阶处照明建议采用侧壁灯,或安放在台阶两侧的草坪中。如果不是因为台阶过宽而导致照明不足,不要将照明安置在台阶正垂直面(踢脚灯)
材料选择:
台阶面避免使用抛光石材,应对石材进行防滑处理,既防反光,也防滑
人行道和车行道
设计原则
·明确的导向性:通过道路的尺度、路面质地、材料色彩的选择强调道路级别。
·强化观景视线: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交叉口设置绿地环岛,内种植物,形成重要的实现焦点。
·便捷的连通性:休闲性人行步道、园道串联花台、亭榭、水景、游乐场等,形成休闲空间的有序展开。
·分级:因保证小区级及主要组团级道路(不包括宅间路)人行系统的完整性。
小区级道路最少应保证最少一侧有人行道。人行道宽度应不小于1.2米。
绿化隔离带宽度宜大于0.9m,小于0.9m时应种植灌木,以保护行人安全。
2.1道路材料
2.2入口装置(配图)
2.3减速装置
减速带应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考虑设置位置,避免后期临时增加橡胶及水泥类减速带。
减速带应在人行横道或有人流横向穿越处之前3米设置,保证减速距离。
停车位尺度控制:
停车场典型尺寸:
04、水景标准化配置
·水景和游泳池因为建造和后期维护成本高,应严格控制水面比例。水景面积和泳池面积的综合应占景观面积的5%左右。
·水景应用于主入口,主要景观节点。水池面积不应过大,防止儿童落水。并且控制水深,一般小于300mm。
·考虑喷泉白噪声的影响,不宜太接近住宅。
水景效果:
05、其他设施
构筑物,雕塑及小品,小区围墙,景观栏杆,园林家私,灌溉系统,室外电气系统,标识系统等等
景观构筑物
景观部品应该:
·应容易辨认
·应避免堆砌放置
·应放置于容易到达的地方
·不同尺度区域见下图:
垃圾桶布置规则
在小区主要的人行路边,机动车停车场边,应设置供行人及驾车人员使用的小型垃圾桶,满足临时垃圾的丢弃要求。
在小区组团级以上道路的交叉口位置,或停车超过5辆的路边停车带旁,应设置垃圾桶。有独立人行道的小区级路边,垃圾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00米,有独立人行道的组团级路边,垃圾桶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50米。
形式与尺度:
座椅布置要求
·挡风
·朝向好的景色
·避开人行流线
·给行人提供不同的选择:比如说:阳光/遮荫,安静/活动,正式的/非正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