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对农村里的各色土狗记忆颇深,在北方,一般把个头大的土狗叫做笨狗,个头小的叫柴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土狗也逐渐被外来的洋狗品种取代,慢慢的只是留在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中。
对我而言,3种土狗,印象最深
第一种:高大威严的短毛黑色大笨狗,个头不输狼狗,类似于青海敖犬,毛色是黑色为主,黄色为辅的铁包金;第二种:狼青,青灰色,四肢修长,耳朵直立,尾巴粗壮的像个大棒槌,不像普通土狗那样舒适懒散的卷曲着,而是直挺挺的撅在身后;第三种:细犬,河北的细犬非常的高大,比农村里的大笨狗和狼狗都要高大的多。活脱脱的像匹小马驹。
不同于西方猎獾使用专门的品种
王世襄先生所录述獾狗,不拘泥于品种、大小、花色,只选适合个体加以训练。
“獾”似狗而矮,有利齿锐爪,穴居,昼伏夜出,食农作物,是一种害兽。獾油可治烫伤,皮可以做褥子,古代认为是美味(《吕氏春秋。本味》“肉之美味,猩猩之唇,獾獾之炙”)不过我曾尝过,并不好吃。獾有多种。华北地区的獾头上有三条皱纹,属于“猪獾”一类。
獾(学名:Melesmeles)食肉目鼬科獾属/欧亚獾,俗称狗獾,背毛硬密,多栖息在丛山密林、坟墓荒山,山坡丘陵的灌木丛中。喜群居,善挖洞。食性杂,喜食植物的根茎果实及昆虫小动物等
猪獾(学名:Arctonyxcollaris)食肉目鼬科獾属,别称沙獾,山獾。猪獾体型粗壮,吻鼻部裸露突出似猪拱嘴,四肢粗短,头大颈粗,耳小眼也小,尾短,其整个身体呈现黑白两色混杂,背毛黑褐色,胸、腹部两侧颜色同背色,中间为黑褐色。四肢色同腹色。尾毛长,白色。
经过训练
用以猎獾的适合品种的狗名曰:獾狗
养狗猎獾是清代社会中下层,尤其是八旗子弟中摔跤习武以及游手好闲之辈的一种癖好,目的纯属娱乐而不为猎取皮毛,故远出郊野,整夜猎獾,称曰:“逛獾”。獾狗要求壮硕勇猛,必须经过严格的挑选。在积累了多年的相狗经验后,有人总结出一套顺口溜,名曰《獾狗谱》又名《相狗经》流传在养狗家们口中。
五、六十年前,有些人能背上几句,而以荣三记的最全,背的最多。荣三是本世纪著名养狗家胖小荣的三弟,京剧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的三叔。他一生耽鹰爱狗入骨髓,豢养技艺,堪称双绝。精于相狗,与白纸坊的聋李四齐名,有北荣南李之称。
狗谱有满文“希里哈”一语(祥后)。据说雍、乾之际八旗子弟已渐汉化,日常生活中很少用满语。若然,谱中某些字句可能为清前期人所作。谱中字句文雅俚俗颇不一致,当由多人增续而成。昔年曾访求,未见亦未闻有刻本或写本,看来是以歌诀的形式流传于养狗家们口中的。
如何挑选听我言。一作:愿上贼船听我言
图中白色部分,为撩儿,俗称狼趾或狼爪
后腿有撩儿,名叫犬
撩儿不去惹人嫌
养狗家对狗与犬的定意是:十八个脚指的为狗,二十个脚趾的为犬
犬在后腿上有两个不着地的脚趾,名曰后撩儿。
切勿小看狗谱的作者,以为赳赳武夫,不识字与书。他对狗与犬的定意和《说文解字》完全相符。《说文第十》写的明白:“犬者,狗之有悬踢儿者也。”两个后撩儿,就是不着地儿的悬蹄儿。獾狗家既然养的是狗,自然绝对不能要犬。否则会遭人耻笑,被人问一声:“您养的是狗还是犬?”将无言以对。
因此遇到可以入选的犬,必须把两个后撩剪去。或用老弦勒紧,血脉不通,坏死后自行脱落。这样也可以消除一个隐患奔跑时会因两个后撩儿兜碰而流血。
先相狗神后相形,行动坐卧看分明
此两句及以后四句皆为“相神”即在相形之前先仔细观察它在行动坐卧中所表现出来的神态,看够不够入选獾狗的条件,颇有九方皋相马的味道。
毛里毛糙缺心眼儿,稳中有巧智多星
狗的确和人一样,有的毛手毛脚,勇而无谋。
有的稳健善斗,以巧胜敌。
其品性在训练和咬獾的过程中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善相狗者观察狗平时的行动坐卧已能窥见端倪。
春秋争槽时机好,一招一式看的清
掐架不能占魁首,日后咬獾也无能
獾狗从来要公不要母,荣三告我光绪间有名德子者,养一黑色母狗,健而彪悍,咬獾不让雄者,从此他赢得了一个绰号---“母狗德子”。德子每欲与人结伴出围,屡遭谢绝。“我们只咬獾,不配狗。”一时传为笑柄。养狗家称母狗曰“槽”。农历二、八月发情期,雄狗逐雌,曰“跑槽子”。雄狗相争,曰“争槽”。此时正好观察雄狗与否善于掐架,故曰“时机好”。掐架,北京俗语,即打架或掐架,狗善掐架者必善咬獾。
头号狗长三尺六,二号狗长三尺三
三号狗小别小看,长的筋豆也咬獾
南城菜胡养黑狗,小为三号,赢得“獾虼蚤”美名,言其像虼蚤(gèzao)一样,獾无法将它摆脱掉。小狗咬獾,必须长的筋豆。“筋豆”北京俗语一般指食物强朝耐咀嚼,此处用来形容狗的短小精悍,业有禁得起磕碰,挫折之意。选狗选头最要紧,好比相面看五官。
筒子头长似柳罐,牛头舒展脑门宽
又长又宽除非画,百里挑一难上难
一作千里挑一难上难,狗头贵大。头大不仅勇猛,而且威武好看,头大不外乎是长和宽,晋傅玄《走狗赋》“矍颇促耳,长叉援口”,赞扬头之又大又长。养家称长着曰:“筒子头”,谓其像柳罐,柳罐有两种,一种径大而圆,用于大口井。一种径小而圆,用于小口井。些处指后者。
细腰吊肚大前胸
此语与传玄《走狗赋》“修颈阔腋,广前捎后”正合。与上语相通的有北京形容习武的一句话:“细腰扎背”,即腰细而肩阔。体格得之天生,来自锻炼,亦与年龄有关。人到中年,腹肌松弛。狗到四、五龄体形亦有变化,即使有种种可取之处,年龄一过就有不堪入选了。
尾巴摇摆一条鞭
赶上砸腰螺丝转,抖开骨节也冲天
要命就怕压根压,没辄难倒活神仙
一作:没辄愁死活神仙。为了美观、遥式,狗尾巴要求直而稍稍有弯。高高坚起,活动自如,大忌僵直,故曰“摇摆一条鞭”。傅玄《走狗赋》有“尾如腾蛇”一语,形容绝妙,可见自古对狗尾巴就有高而活的要求,养狗家还有“雨头翘”的说法,亦可作“两头俏”。一头指狗头,一头指狗尾,可见尾巴的重要。另外还要求尾巴不要有有虚尖。故总是把末一节剪去,结顶形成一个钝尖。有的尾巴搭在狗背上,名曰“砸腰”。有的卷成圈,名日“螺丝转”,都不合格。
如狗堪入选只是尾巴长得不好,则须请老行家来治理。其法是将尾巴的骨节撅一下,并把筋抽去,术语叫“抖搂开”捋直了,要撅哪几节,使多大劲,须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手术方案,其中大有学问。成功的手术尾巴长好了而不僵,即所渭“也冲天”。失败的手术不是因为撅过了头以致于直而僵,便是撅得不够以致于砸腰或卷转老行家不愧是一位獾狗整容师。局外人可能想不到为了治理一条狗尾巴,事前要请客送礼,事后要登门叩谢。无可救药的是狗尾巴被人去得太短了,甚至压根剁去,即所渭“压根儿压。尾断不能复生,也无法嫁接,故曰“没辙难倒活神仙”。
记得1953年前后,王府井八面槽一家羊肉铺子养了一条大狼青,长成足够头号,柳罐头,真是长绝了。一时在养狗家中傅开,都要到八面槽来看看。可惜大青狗尾巴只有两寸来长,太秃了。行家们围着狗转,为之扼腕,为之跺脚,不禁说“太损了,怎么剁得那么苦,那怕给留一拃也好。因为一拃刚够“棒锤尾”。是狗家对尾巴的最低要求。狗主人羊肉林子掌柜的说不定正在一旁暗笑,心里说“要不是我给剁短了,早被你们偷走了”。
两眼掉坑筷子戮,眼角淤肉似血鲜
泡子眼珠耽误事,嘴滑不咬履又奸
獾狗眼睛要求深陷小而圆,养狗家用“筷子戳似的”来形容他。眼角淤肉,色红而厚,名曰“鲜肉”,也是性情刁狠的特征。哈叭狗以眼大努出者为贵,灌狗恰好相反。“嘴滑”亦解“滑口”,一咬就撒嘴,是胆怯怕受伤的表现,故曰“履”害怕、儒弱之意,“奸”有偷懒、惜力之意。
某年城北李某得黄狗,外貌雄伟,但为泡子眼。荣三断定为柴材,李某盛赞为神獒,二人争辫不休,终至打赌。经人作证,以白板羊皮袄博胜负。来春出围沙河,獾从黄狗一方潜返,虽出击,但咬一口,松一口,直将獾送入洞穴。荣三谑曰:“这那是咬獾,简直是送情郎”李某大惭,甩下皮袄,不顾而去,从此不言獾狗事。荣三眼力固高,亦见谱决不虚。
耳根要硬不要软,硬根摘帽不为难
将狗耳上部剪去一块曰“摘帽儿”,是这獾狗的标准。北京狗种,两耳上部多下垂,擞毛时拍打有声,易惊獾逸,故必须剪去一部分。耳根硬者,剪少仍下垂,剪多恨秃短,难以下剪。耳根硬者,下剪容易奏功,故曰“不为难”。
毛糙抹拭能挡手
“抹拭北京常用语,如“把衣服抹拭平了”。狗毛贵硬而糙,逆向拂之,仿佛会阻挡手向前进。柔软者,术语曰“氄rǒng”,而不可取。皮松骨头一身圆。狗未长成时皮松。年老肌肉萎缩也得皮松。此处当常然指的是前者。皮松说明狗龄只不过一岁左右,还有长头,皮松,不紧紧包着骨格,故得“一身圆”。骨头圆和皮松有联带关系。
馒头爪儿高椿样
狗站立时,尤当后肢坐地,前肢拄地时,足趾形状容易看清,要求如高椿馒头模样。此为趾掌之下肉厚而有弹性之徽,善与奔跑。
腿似硬弓绷上弦
似硬弓的部位在后腿的上半截,即臀肘之间的一段。弯度越大,奔跑起来越有力。
黑花舌子性猛烈,拉出一溜果不凡
北京狗种,仅少数舌上有黑斑,曰“花舌子”,这性猛善斗之徽,故颇受重视,身价十倍。狗平时闭口不张,舌上有无黑斑,无从得见。只有溜他时拽着人向前爬行一程下来,舌头耷拉下嘘嘘出气,于是花舌子便一览无遗。如被行家看见,定啧啧称赞。故曰“拉出一溜不非凡”。
虎牙第一要完整
一作:虎牙第一要完好。缺了咬罐合不严。狗有四颗长牙,位置在上下牙林的前方,左右各一,名曰“虎牙”。虎牙有时因啃骨头或掐架而断折易损,咬灌邃难合笼扣严,故选狗叶必须注意虎牙的完整。
颌下长须有说词,要一去二还留三
“有说词”即有讲究之意。在狗的咽喉之上,下颌正中,长有长须约二、三寸长,数量一根、两根或三根不等。经多番考验,一根、三根者多勇猛善咬獾,两根者多儒怯缺少斗志,颇为灵验,但也有例外。曾求教于老养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答复。
还有一点不用讲,要是四眼全玩儿完
四眼为养狗家之大忌。只要是四眼,其他部位长得再好也白费,故曰“要是四眼全玩儿完”。荣三讲到清末有名广子者,家有四眼狗,居然咬灌。他给主人招来了绰号,“四眼广子”,伴其终生。以上34句皆言相形。
黑狗准,青狗狠,狸狗机灵,黄狗稳
“准”是说多数入选的黑狗都咬灌,比其他毛色的更有把握。“狠”是说入选的青狗往往有狠口,能置獾与死地。狸狗的机灵和黄狗的稳亦为此二毛色常具之特点。以上可视为四种毛色的总论,只能理解为大抵如此而不宜绝对。“狸狗”指有深浅雨色条纹的狗。因猫亦有此花色,名曰狸猫,且常写作“狸花猫”。故狸狗也常写作狸狗。
黑有几种黑,闪红彤毛黑
“彤毛黑”还有一个比较通俗的名称,日“火燎烟儿”。谱中不用此解而用较篇典雅的“彤毛黑”,也使人感到狗谱作者中有知书识字之人。
闪灰是曹黑
“曹”,北京常用语,例如“这件衣裳穿得曹了”。此“曹”字究竟因如何写,辞书未能查到。故宫所藏清代宫廷衣物,往往贴有太盖所写黄色纸笺,有时出现“曹”字样,或写作“糟”。可见亦采用谐音字而无规定写法。或渭其义近“糙”,但“糙”无cao的读法。
白爪送炭黑
“送炭”乃“雪中送炭”之简称,指白爪或有小截白腿之黑狗。北京亦称白爪黑猫曰“雪中送炭”。
白胸瞎子黑
北京称熊曰“黑瞎子”。熊胸口有白毛一撮,故与此花色相同之狗曰“瞎子黑”。
白腿黑点豹花黑
“豹花黑”指黑狗白腿,腿上有黑色碎点。
青有几种青,闪黑叫铁青,闪白叫狼青
闪红叫火青,上青下黄马粪青
“马粪青”为青中之下品,从名称也可以知道不为人重。
白青本名希里哈,燕编蝠在脑门挂
铁背苍狼真不赖,自古人称乌云盖
“不赖”,不差也,且有很好之意。铁青狗背色之深而匀者名“乌云盖”。凡乌云盖均属铁青,但铁青未必是乌云盖。
青狗难得白脸狼,獾子见了准遭殃
青狗白脸者无不勇猛刁狠,而且勇中有巧,堪称獾之克星
青狗最怕黑乌嘴,摆忙只会瞎汪汪
“黑乌嘴”之“乌”,读作wu马粪冀青往往伴有黑乌嘴,越到嘴尖色越深,几成黑色。“摆忙”“让人妄动之词,如言:你安静一会儿吗,别摆忙了。獾狗大忌摆忙,不耐心看守,动作频繁,甚至吠叫有声将獾吓走不归。
狸狗又称虎皮豆儿,道儿要真色要透
北京称狸猫、狸狗之毛色曰“虎皮豆儿”。《国语词典》页1644虎皮豆:“豆之一种,形似黄豆,色黑诸,作虎皮纹,故名。”按另有约蚕豆一种,有条纹,亦名“虎皮豆”。狸狗之色透,条纹自清晰,亦即所谓“真”。条纹真,其色自透,故二者实为一事。
狸有几种狸,闪黄叫火狸
闪青叫青狸,道儿不真叫浑狸
十年不遇是白狸
狸狗不论为火狸或青狸,均少于黑、青、黄诸色,故较名贵。至于白狸,更为罕见。凡条纹深浅反差较大,浅纹灰中呈白者即为白狸,并非真黑、真白相间如斑马之纹。
黄有几种黄,浅黄为草黄
深黄为酽黄,不深不浅是正黄
酽者,深也。此字较文雅,却是北京俗语。
如说:“多放茶叶,沏一壶酽茶”
大齐黄色深者曰“酽豆黄”
黄狗白脸金不换,初八晾狗人争看
胖小荣一生养狗不下二、三十条,以得自西四牌楼北大街柳泉居饭馆之白脸黄狗为第一。为狗摘帽,须将狗嘴及四足捆住。耳朵剪去一部分后,用烧红烙铁熨炙伤口。凡狗经受折磨,遭此苦难,解开绳索后难免疼痛萎缩,数日始能恢复。
荣三为柳泉居黄狗摘帽,照例安排好三人同时为她松梆,他自己则手持瓢勺,口含井水,准备喷向狗头,在这刹那间,呼唤为狗新取的名字。这都是养狗家的规定程式,目的使狗忘记过去。不料荣三一口喷出,水花未落,黄狗突然跳起,张口扑向荣三咽喉。他急闪身,大褂领口被狗叼住,裂帛一声,大襟从领口到下摆撕成两片。荣三为摘帽老手,阅狗多矣,但性情如此猛烈者,不仅为前所未见,亦非意中所有,故被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此狗被胖小荣名曰“狼儿”,后来咬灌创最高记录。并往往一人一狗“逛独围”。某年秋逛牛栏山,追一只大獾上坨子,多半个身子已钻进洞中,狼儿竟一口叼住后腿又把他拖了出来,真可谓力大无穷。故名扬九城,。正月初八为白云观晾狗日,养狗家都牵狗赴会。凡毛色出众或咬灌得力者皆有人围观,受到称赞。
三块黄,四块黑
豹花碎点满身飞
养狗家喜爱养花狗,尤其是块块分开,不搭不连,所渭“单摆浮阁”的花狗。“三块黄”、“四块黑”均属此。花狗中有一身碎花者,有片块之间分布碎花者,皆罕见“满身飞”形容碎花大小、疏密之漫无规律。
青花狸花真少有,遇见谁都不撒手
花狗中黑花最多,黄花次之,青花又次之,狸花最少。
眼镜、偏儿、抓髻花
谱上有名人争夸
“眼镜”指一眼或两眼周围有色毛,仿佛戴上了眼镜。如是黑色则有如熊猫。“偏儿”亦称“阴阳脸”“即半边脸有花。抓髻指耳朵上有花,最好是花到两耳耳根,有如儿童的发髻。如耳部花得太少,容易因摘帽而被剪去。
姹色还有一身紫,老爷赤免想如此
“姹,北京俗语,有特殊、不同“凡俗、使人惊叹”之意。如白鹰、脯红红靛颌儿(鸟名儿)皆被称为“姹毛”。曾见有人写作“岔”或“差”,似去本意稍远。紫色皮毛在洋狗中甚多,北京狗则十分罕见,故视为“姹色”。“老爷赤免”指关羽之赤免马。关羽北京通称“老爷”,或“关老爷”。京剧中所谓“老爷戏”即关公戏。
难得紧毛一堂(儿)灰
灰鼠皮袄反传披
“一堂儿”:完全浑一的意思。灰色狗亦极少有,以短毛者为正品。
要说盖盖儿数白狗,各色皮毛他居首
鼻子顶个屎壳郎,白狗黑鼻真叶棒
紫鼻、红鼻太可惜,不算白狗不为奇
“盖盖儿”即压倒一切、高于一切之意,可能是现在流行的“盖帽儿”一语的前身。由此可见北京语言的变化。紫鼻儿亦称“豆腐干鼻子”或粉红鼻的白狗不为罕见,而只有黑鼻子才算是真正的白狗,最属难得。“顶个屎壳郎”,形容狗鼻之黑如黑色甲虫。
数十年来,只听说西城石老娘胡同军阀张宗昌宅邸出过一条黑鼻子白狗,为回族摔跤家大马把所得。为追查失狗,四名马弁提着盒子枪到处搜寻。马把为养此狗,匿居远郊回民区,频频转移住所,不仅避开了辑捕,还多次出围逛灌,在养狗家中被称为硬汉子。我认识马把时他已不养狗,在东四牌楼南大街本司胡同开烧饼铺。讲起当年的白狗,他顿时精神百倍,谈笑风生。他说:“豁出命养活它也值,这一辈子只有这一个乐儿”。
以上五十二句讲不同毛色。
只要古谱背得熟,好狗牵来不用愁
春秋两季儿把獾咬,挂在茶馆齐叫好
里外三层人围观,人更精神狗也欢
一作:人又精神狗又欢!逛獾分春秋雨季。
春季自獾出蛰开始,至初夏庄稼长起停止。秋季自庄稼收割开始,至初冬灌入蛰停止。咬灌归来,一路上总要进茶馆喝水吃饭,将獾挂在茶馆天棚下,狗栓在一旁,名日“挂獾”,有凯旋得胜之意。围观者颇多,有时里外三层。京剧《珠廉寨》有两句戏词:“花喇喇打罢了二通鼓,人又精神马又欢”。狗谱末句只把“马”字换成“狗”字。此句可能为知京剧者所作,亦可能为梨园行中养狗者所作。我们确知著名花旦路玉珊,艺名“路三宝”就是一位养狗家。承朱家兄弟见告,梅兰芳先生曾师路玉珊,并亲聆梅先生说路能头顶满碗水跑圆场而水不倾灌,可见武功造诣之深。逛獾夜牵狗出猎,什么样崎岖的地形都可能遇到,没有武功功底是不可能参加此种活动,享受其乐趣的。最俊六句,归到咬獾,挂獾,总结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