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冬天流感肆虐,全国范围内儿科患儿井喷,收药窗口的队伍从输液室排到了门诊大厅。我在窗口收药,家长各种焦急的声音充斥着我的耳朵“先给我孩子抽血吧,孩子一直饿着没吃饭”“护士,先给我家做个皮试吧,等了好久了”,我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外面输液穿刺的老师喊我说“杨柳快帮我抽个封管液”。我立刻到治疗台,从一盒盐水里面拿出一支,迅速抽了5ml,在递给外面的老师同时,我又看了一眼手中的玻璃安瓿,这一眼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我拿的居然是一只氨茶碱,我仔细又核对了两遍,才将重新抽取的生理盐水递给了老师,阻止了差错的发生。
在儿科急诊,输液是我们最主要最常见的工作,每天都要穿刺一两百个输液,自从那件事后,我更加小心谨慎,时刻提醒自己核对核对再核对,我在脑海中安装了一个危险警示铃,它就像一个警报一样,当我游走在犯错的边缘,它就会立刻拉响警报提醒我时刻不忘核心制度,保证输液安全。
什么时候拉响警报呢,我将它总结为危险警示铃的三大触发时刻:
触发时刻一:当你觉得很忙很忙要加快速度的时候。
每次上夜班,同事轮班休息,独自一人值班的时候就是我最忙的时候。台上已经堆了10几个输液还没输,四面八方的声音都在呼唤我“护士,快点给我们把针拔了,回血了”“护士,你看看我这个怎么不滴呀,是不是肿了呀”“护士,我刚交的药什么时候能打呀”。“好的,来啦来啦”,我一边安抚着家长焦躁的情绪,一边加快了手中的速度,恨不得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可是这个时候,脑海中的警示铃被触发,它提醒我不要一味求快,安全输液才是第一位,我会有意识的让自己先慢下来,深呼吸,让焦躁的情绪慢慢缓解,头脑保持清醒,仔细核对,稳妥又快速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触发时刻二:当你情绪波动,不能集中精力的时候。
两年前的一个夜晚,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输液,孩子发着烧,血管条件很差,第一针穿刺失败,我还没来得及解释和道歉,患儿爸爸一巴掌拍在输液台上说“你怎么回事?你给我孩子白白扎了一针,我也要扎你一针!”我既害怕又委屈,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旁边高年资的老师接手帮我安抚了这个家长并重新为患儿穿刺。倔强的我强忍着眼泪继续为下一个孩子输液,心里却满是委屈,这时脑海中的警示铃声再次响起,它提醒我现在情绪不稳定,不能保证输液安全,于是我和同事协调顶班,下了输液台,深呼吸,尽快平静情绪,几分钟后情绪稳定后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触发时刻三:当你觉得很轻松,所有的事情都游刃有余时。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掉的情景。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有一句话“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会出事”。如今几年的磨练练就了我在繁忙的儿科急诊生存下来的本领,再难打的针我也能几乎一针见血,儿科急诊大大小小的事情我都能hold住了,但当我得意忘形时,脑海中的警示铃再一次提醒我,不可骄傲自大,不可放松警惕,根据经验和惯性做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我要更加仔细核对,防微杜渐。
以上三点是我结合我的工作经验所总结出来的,我将这三种时刻在脑海中反复默念并与警示铃绑定,当其中某种情景发生的时候立马形成条件反射触发警示铃,提醒我无论何时输液安全才是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