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卫生间旨在提升生活便捷度,毕竟它是我们日常频入的场所。然而,装修时诸多细节常被忽视,即便你投入大量精力和金钱于卫生间装修,一旦这些细节处理不当,日后将倍感不便。
今日,我们来盘点卫生间装修中常被忽略却需竭力规避的错误,助您在装修路上绕开这些常见陷阱。
第一:卫生间装修不能踩雷的地方
错误一:瓷砖美缝不要太快,应该等48h后再做
卫生间装修,瓷砖铺设不可或缺,其后需进行美缝处理。不少人急于瓷砖甫一铺好即行美缝,实则不宜,因瓷砖与水泥浆尚未稳固,易致脱落。建议铺砖后静待48小时,再进行美缝作业。
错误二:淋浴间的钢化玻璃别选太薄,6到8mm最合适
众多家庭装修卫生间偏爱钢化玻璃隔断淋浴区,既能有效保护隐私,又能防止水花飞溅。但选钢化玻璃需谨慎,避免过薄,至少6mm起,薄则安全隐患大,易碎裂。
此外,钢化玻璃务必加装防爆膜,以增强安全性,破裂时可使碎片面积减小,有效保障人身免受伤害。
错误三:门套不要提前安装,瓷砖铺好再装才防潮
卫生间装修首要是防水层与水电改造,继之铺砖,最后安门套,此顺序为妥。若先安门套,瓷砖铺设时易因尺寸误差致不平整、缝隙大,日后易潮湿。
错误四:卫生间的防水层并非越厚越好,“薄涂多层”最适合
同时,卫生间防水层并非越厚越佳,盲目厚涂既费材又减效。正确做法是采用'薄涂多层',每层间留隙,涂刷2至3层,以确保防水效能。
涂刷防水层时,需谨记地面与墙面均需处理,墙面防水层建议高度至少30厘米,以保障全面防水效果。
错误五:不要忽视干湿区的泄水坡,分开设计才防积水
卫生间排水易被忽视,设计好泄水坡与地漏是关键。需注意干湿区分开设计,而非全卫统一坡度,以免地面倾斜致积水。干湿分离处理,方能确保良好排水效果。
错误六:地面不选大瓷砖,否则影响坡度设计
多数家庭卫生间空间有限,大尺寸瓷砖铺设影响坡度设计,致排水不佳。建议选择小瓷砖,兼顾美观与实用,确保卫生间排水顺畅。
第二:做好卫生间防水和排水的重点,后期使用无忧
重点:卫生间的防水层一定要做好,防水材料要专业
卫生间防水与排水至关重要,关乎使用舒适度。防水层为首要防线,需选专业材料,施工严谨,厚度均匀无隙。切记勿在防水层上直铺瓷砖等,以免影响防水效能。
重点:地漏选择合适的位置,还得有一定的排水坡度
卫生间装修,排水设计亦关键,地漏位置尺寸需精准。应置地漏于最低点,确保水流顺畅。地面坡度亦重要,建议1:100坡度,即百米降一厘,防滞水积水。
重点:做好干湿分区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防交叉污染,卫生间需干湿分离。洗漱区与淋浴区宜分开,可选玻璃隔断等材料隔离。但隔断高度勿超1.8米,以保持空间通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