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炎热的天气让人很容易出汗,洗澡便成了我们每天所必须要完成的事情。夏季洗澡不仅能清洁身体,有效地调节体温,也能加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消除人的疲劳,使皮肤健康光泽。但是,看似平常的洗澡,却有许多容易被无视却影响健康的注意事项。
洗澡常识
1.夏天洗澡宜用温水
夏天洗澡时,水温最好控制在37-40℃左右,这样的温度比较适宜。也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和主观感受,来调节水温,达到自己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即可。老年人和儿童要特别注意对于洗澡水温的控制,温度不宜过高,防止发生老年人缺氧晕倒或者是儿童皮肤烫伤等情况。
3.次数不宜频繁
夏季人体汗液分泌旺盛,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一般年轻人在夏季可以每天一次,老年人由于皮脂腺分泌减少,可1-2天洗一次,洗澡次数太多,易把皮肤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及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全部洗掉,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等,皮肤的抵抗力减弱了,反而容易得病。
4.忌洗完澡就睡觉
睡眠常常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身体体温升高,延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5分钟额头,让体温回到正常水平,从而能尽快入睡。
谨防“雷区”
1.使劲搓
使劲用搓澡巾搓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皮肤的屏障保护层)。建议勤洗澡,而不是“攒着洗,用力搓”,可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只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使用搓澡巾即可。
2.洗澡前饱餐一顿
空腹不能洗澡,饱餐后同样不行。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此时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饭后1-2个小时洗澡较好。
3.多挤沐浴露
沐浴露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4.起床就洗澡
早起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神振奋,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发生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如果再加上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5.酒后洗澡
酒后马上洗澡,体内储存的葡萄糖在洗澡的时候会被消耗,因此糖的含量会大幅度下降。同时,酒精还会抑制肝脏的正常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储存的恢复。加上洗澡出汗失液,容易引起有效循环的血容量不足,而导致虚脱。
洗澡妙招
1.紫外线侵害
2.汗味烦恼
容易出汗的体质,可以试试在外出前淋浴。选择一款香氛型的沐浴乳清洁肌肤,浴后,肌肤仍然能留有芬芳却不过分浓郁的香气,这样可以有效抑制出汗所产生的异味。
3.巧用洗澡工具
过于频繁的洗澡反而会导致皮肤干燥和敏感问题,洗澡时最好借助沐浴海绵等小工具,用其搓揉出丰富的柔和泡沫,用泡沫清洁肌肤,将对皮肤的刺激减少到最低程度。颈部和前胸的皮肤非常细嫩,擦洗时要注意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肌肤弹性。
中药泡澡
夏天洗澡有诸多好处,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中药浴,会有更好的效果,轻松愉悦的沐浴中起到活肤健体的功效。
药方一:红花、金银花、板蓝根各100g、蒲公英、紫苏各50g、龙胆草、薄荷各70g;
制法:浸泡后取汁倒入澡盆即可。
功效:具有抑菌清洁,活肤美体,排除毒素,养护肌肤。
药方二:野菊花、金银花各100g、连翘、甘草、玫瑰花各50g;
功效:清热解毒,净肤消痤,另外玫瑰花清热养阴,还带有一股花香,最适宜女士泡澡,泡完澡身体还有一股芳香之气,心情自然舒畅。
处方三:荷叶、山楂、茶叶各200g。
功效:荷叶、山楂都有降脂的作用,茶叶可促进人体废物代谢,三者搭配可有效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皮肤得到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