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拼音的嫦娥奔月故事

中国上古神话演义,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和斌牯佬一起看电影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前言

中国的神话传说非常丰富和零散,古代并没有专门的、权威的成体系著作,故事往往散见于各种神话专著和史籍中,“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神话与传说”)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广物博,不同种族、部落口口相传的神话、英雄相互借用、融合,繁衍至今,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居于正统的、已经和正史混为一体的当属儒家学派传承下来的三皇五帝一系;然后还有土生土长的道家一派和外来的和尚佛家一派。他们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根植中华土壤,不断互相融合,又各说各话、各取所需,所以,三派大神有交叉,有联系,又独立。

我们肯定得先从捆绑在儒学正宗上的“三皇五帝”说起。

上古的“三皇五帝”有五花八门的说法,比如鲍靓(葛洪的岳父)自己造的《三皇经》就说三皇是指天、地、人三皇(此书因“文字既不可传,又语妖妄”而被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焚毁),《尚书大传》(据传为西汉伏生所著)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少典(人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还有其他说法就不列举了。

五帝最早传说是“五方上帝”。

《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广雅释天》:“苍曰灵威仰,赤曰赤熛怒,黄曰含枢纽,白曰白招拒,黑曰叶光纪。”也有一说是黄帝(轩辕)、青帝(伏羲)、赤帝又叫炎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

由上可知,古时候的“皇”和“帝”是分开来说的,并且是先有皇后有帝。那是为什么呢?

“皇者,煌煌也。道,烂然显明。帝者,谛也”。《洛书》云:“皇道缺,故帝者兴。”

皇,意思是宏大高远;帝,德配天地,替天行道,所以先有皇,后有帝。

帝的称号沿用到了商朝,我们平常说的商朝末代皇帝“商纣王”,史书一般写“帝纣”,然后从周朝的周文王开始称“王”,之所以是这样的称谓,可能主要原因是“帝”代表天神,商朝人认为自己先祖就是神仙下凡(“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而周朝人自觉不够资格称帝了,只好自称“王”。

到了秦始皇时,此老兄狂的没边,认为自己德配上古三皇五帝,直接自称皇帝,两字连用,他是天字第一号,以后还要传给后世到万世。

帝字最早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出现,“甲辰卜,争贞:我伐马方,帝受我又(佑)一月。”“庚午卜,内贞:王乍(作)邑,帝叒(若)。八月。”等等。还有天帝等词。

“上帝”一词最早也在《尚书》、《诗经》和《礼记》等书中出现。

《尚书》:“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其克相上帝,宠绥四方。”

《尚书·汤誓》:“王曰:“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诗经》:“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礼记》:“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

《礼记·王制》:“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诸侯将出,宜乎社,造乎祢”。

《国语·周语上》:“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上帝明神而敬视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

“三皇依道,五帝仗德,三王施仁,五霸行义,强国任智”,诸位,这句话的潜台词,难道说的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吗?请原谅我的不厚道。

罗里吧嗦讲了好多,现在开始讲故事了。

首先从源头讲起,即盘古开天辟地。

第一篇盘古大神

北宋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御览》和明末清初马骕编撰的《绎史》,分别引用了三国时期吴国徐整编撰的《三五历记》和南朝祖冲之的《述异记》,里面记载的内容是一致的: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於天,圣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文字不算拗口,但我还是很想“翻译”一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连成一片没有分开,像个大鸡子,里面黑咕隆咚,所以又叫“混沌”--不知怎么搞得,古书中的“混沌”一词相互矛盾,有说是中央天帝,有说是帝鸿,还有说是帝鸿之子,即黄帝之子,还把他划入“上古四凶兽之一”。

盘古在里面睡懒觉,这个觉睡得比较久,足足一万八千年,当他刚醒来时,还有点犯迷糊,一睁眼,伸手不见五指,于是东摸摸西摸摸,突然,左手摸到了一把被后人称为“斧子”的东西,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来就是一挥,只听的“噗嗤”声响,大鸡子被劈开了,光亮起来了。

盘古双手用力一撑,轻而清的慢慢往上浮变成了“天”,重而浊的往下沉就称为“地”,每天地面堆积一丈厚,盘古不敢怠慢,双手撑着天,两脚踏住地,身子跟着长一丈,把天举高一丈,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和地终于相隔遥远。

但盘古累虚脱了,临终时,他大喝一声,骂了一句粗话:“给哩毛咛咯,累煞哩。”便全身筋脉寸断,气绝而亡。

他吐出的气化成了风云,吼声变成了雷电,左眼化成太阳,右眼化成月亮,脑袋变成后来被称为的东岳泰山,腹部变成中岳嵩山,左臂变成南岳衡山,右臂变成北岳恒山,两脚变成西岳华山,全身血液四溢,化为江河湖泊,筋脉化为地形地貌,肌肉化为田野土地,头发胡须变成星辰,其他的皮毛变成草木,牙齿骨头变成金石,骨髓变成了珠玉,汗液化为雨水,身上的寄生虫,被风吹过,幻化成了人类。难怪鲁迅说“大禹是个虫子。”

就这样,盘古没有浪费一点,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然后,“三皇五帝”就在了《山海经》、《尚书》、《左传》、《史记》《淮南子》、《帝王世纪》......中国无数的史籍里闪亮登场了。

第二篇天地人三皇

三国吴国徐整编撰的《三五历记》:“溟涬始芽,濛鸿滋萌,岁起摄提,元气肇启,有神灵人十二头,号曰天皇。”

我斗胆翻译一下,就是说鸿蒙初开,太岁在寅,昆仑山下,天皇降临。此行一共有兄弟十二人,长得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但估计不会是十二胞胎。

“天皇”这么崇高的一个名字,现在居然被小日本用上了,保不齐哪天也变成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皇属于五行中的木德,统治天下一共一万八千年,然后是地皇。

地皇兴于熊耳、龙门山一带,也有兄弟十二人,长相也一样,都是蛇身兽足,面貌如少女般娇好,同样巧合地统治天下一共一万八千年,属五行中的火德。

人皇生于刑马山,在今天甘肃境内,有兄弟九人,驾乘六羽神鸟,御清风,踏祥云,来往穿梭于高山隘口。人皇共传了一百六十五代,合计四万五千六百年。

这个...三皇有点太古了,那么接下来讲讲半人半神的“上古五氏”。

第三篇上古五氏

第一,有巢氏。

我又来翻译一下。

战国的翩翩浊世佳公子--韩非子说:上...上...上古时期,(韩公子有点口吃,平时话不多,但就是这副酷酷的帅帅的形象,在咸阳妇女界,老少通吃,一开口就是“王炸”,把自恋的秦始皇也倾倒了,他的同门师兄李斯嫉妒成狂,后来进谗言害死了韩非)这个地球上人少野兽多。这个...这个责任在天神,他偷懒,造人速度太慢,人类还没有站上食物链的最顶端,经常干不赢一些猛兽,直到一位圣人下凡,教会了民众用木头搭房子,借此可以抵挡野兽的攻击和各种大自然的侵害,当时的人们都叫他‘男神’,我们叫他‘有巢氏’。

有巢氏的“蜗居”在琅琊石楼山南,传了有一百多代,合计多少年就不清楚了。

有巢氏的地位应该有多高,可以看下面一段话来理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总2430期)伍飞《从文化输出“新抓手”浅议有巢氏文化之价值》:“有巢氏时代代表着人类从原始‘穴居’向‘巢居’文明过度的新阶段,是人类和动物逐渐分离的文明启蒙时代,所以把有巢氏定位为‘文明的领航者’,当之无愧。”

第二,燧人氏。

三国末谯周《古史考》曰: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穴居野处。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饮血茹毛;近水则食鱼鳖、螺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於是有圣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曰燧人。

东晋王嘉《拾遗录》曰:遂明国,有大树,名遂,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翻译君”我又来了:

又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风餐露宿,生吃野味--嗯,现在的人素质就高多了,一般不吃生的,他们会精加工,牛肉至少要三分熟,生鱼片还会放点料。

我国的古人们就不懂得要先洗一洗、热一热,所以吃了生的总拉肚子。这时有圣人出现,教百姓们钻木头生火,熔铸刀具,吃烧烤,终于得肠胃炎的百姓少多了,大家欢呼雀跃,尊称圣人叫“燧人氏”。

燧人氏是从哪里下凡的呢?原来他一直在天上,与日月齐辉,有一次他随太阳的行程信步来到了一个燧明国,那里有棵叫“燧”的大树,大树盘根错节,枝叶展开宽达一万公顷以上。

圣人盘坐在树上假寐,突然看见有只啄木鸟在啄树干,长长的尖嘴像钉子一样,敲击着树干,爆出刺目的火星。

圣人顿时灵感爆发,尝试着也用尖利的石块钻木头,果然可以生出火苗。圣人大喜,经过多次尝试,确信方法可行,于是在人类中推广普及,才有了今天的万家灯火。

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赵朴初:“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第三,太昊庖牺氏。

相对于庖牺,更多的人应该更熟悉“伏羲”这个词,没错,它们代表的是同一个人,伏羲还有很多其他的名字:宓牺、伏牺、包牺、伏戏......

他姓风,长着蛇的身子,人的脑袋,眉间有根长长的白毛,母亲是华胥氏。

震惊!啊?他有母亲?对,他有母亲。怀了十二年生下了伏羲。

华胥氏,近代学者顾实考证说华胥就是华夏的古语。

伏羲还有个妹妹,名叫女娲。

啊。

伏羲和女娲结婚了,繁衍了人类后代。

啊!

所以,我觉得,女娲应该是伏羲的远房妹妹,这样比较符合发展观。

伏羲的父亲据说是燧人氏。

劲爆啊!

他首创了八卦,用来推演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变革了原始人类的群婚状态,制定科学的婚嫁制度,变血缘婚为族外婚;教人们结网渔猎,驯养家畜家禽;发明了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首次任命官员管理分区地域。

一言以蔽之,他是个全才。

他又称“牺皇”,还有一个大号雄皇氏,又因为形象如太阳般耀眼,所以叫“太昊(皞)”,在位一百一十年,五行属木。

他的生日是十月四日人定时,即夜里九点至十一点时分。

亲们,赶快查一查自己的生辰。

第四,女娲氏。

女娲(读音“洼”),大地之母,她最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就是“捏土造人”和“女娲补天”。

传说中的造万物之主,所以地位有时很高,在“三皇”之上,有时在“三皇”之中,有时又不列入“三皇”,就和她要一日七十变化一样,捉摸不定。

称号还有娲皇、灵娲、帝娲、风皇、女阴、女帝、女希氏、帝女等等。

东汉应劭写的《风俗通》中说: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於縆泥中于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縆人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女娲娘娘最初是捏黄泥巴造人,精雕细琢,珠玉粉嫩,后来觉得进度太慢,累得半死,还造不出几个人。于是休息的时候,信手拿起一根绳子在泥水中甩起来,因为她是神嘛,所以甩出来的泥点也幻化成了人。结果,前面的黄泥巴人成了富贵阶层,用绳子甩出来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了贫贱平庸的阶层。这当然是封建时代洗脑的文字。人类是没有阶层的,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女娲娘娘不仅会造人,据说笙簧的乐器也是她发明的,而且不是乱造人哦,民间传说她正月初一造鸡,初二造狗,初三造猪,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马,初七才造人。

西汉的一本纬书《遁甲开山图》--就是神神道道的一类经文--曰:“女娲氏没,大庭氏王,有天下,五凤异色。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皆袭庖牺之号。自无怀氏已上,经史不载,莫知都之所在。(共工氏水德,君木火之间,霸而不王。女娲是三皇之,称三皇者多有不同,以太昊炎帝为二皇,其一或称女娲,或称祝融,或称共工,未知孰是,自女娲至无怀十五代,合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岁。)”

《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厉害了,我的娘娘。

第五,炎帝神农氏。

炎帝后面有好几位,说法各不同。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综合历代儒学经典,炎帝的出身应该是这样的:

伏羲和女娲的儿子少典,娶了有蟜氏的女儿女登(也作安登、任姒)。

女登有一次在华阳南边的常羊山游玩,突然看见一个巨大的石龙之头立于当地,心里打了个激灵,回去后就有了身孕,四月二十六日生下了炎帝,牛头人身,因为经常在姜水边玩耍,因此又姓姜,有传言说祖籍在烈山(历山),因而也叫烈山氏,本名叫魁。

后来和黄帝打仗的应该是他的八世孙,继承了炎帝的称号,其世系见西晋皇甫谧的《帝王世纪》:“神农氏......凡八世,(帝魁隗、)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冈,八代共传世五百二十年。”

因为第一代炎帝的部落以农业持家,所以他对花花草草、禾苗枝叶这些植物天生感兴趣。

相传有一天,一只全身通红的小鸟,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过炎帝头顶时,不小心把谷穗掉了下来,炎帝赶紧捡起来,把它埋在了土里,后来竟长出了一大片稻谷,炎帝剥掉外面的壳,放到嘴里尝了尝,不禁惊呼起来:“哎呀俄个妞块哟,个好恰呀。”他说的是土话,意思就是非常好吃。

于是他教人用斧子、锄头、耒耜等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故事见东晋王嘉《拾遗记》: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

炎帝后来又见人民时有各种疾病发生,轻的伤风感冒,生脓长疮,重的口斜眼歪,发热致死等等,以及遭受虫蛇猛兽的伤害,便发誓要找到解决百姓疾疫的问题。

他决定去天庭寻找解决之法。

他来到都广之野,顺着建木这个圣树爬上天庭,途中,有点口渴,便随手摘了一把叶子嚼起来,由于炎帝的肚皮是透明的,因此可以清楚地看见叶子在胃肠里蠕动,(语见明朝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第十八回》:“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肝肺五脏”。)感觉还蛮止渴的,而且像把小扫帚,把肠胃打扫得干干净净。

炎帝高兴极了,觉得找到了灵感,到达天庭,见过天帝后--这个天帝是哪一任呢?是父亲少典,还是爷爷伏羲?那就由读者自行想象吧--天帝肯定了他的想法,世间万千植被,皆可研磨成草药,用以针对不同的病症。

天帝还赠了一根赭红色的神鞭给他,通过鞭打草木,可以辨明不同草木的平毒寒温之性;同时利用自己的玲珑玉体,遍尝百草,详细查看各种草药解毒情况,曾经一日身中七十余种毒。

百姓感激他的大德,为他上尊号“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

第四篇五帝世系

第一,黄帝轩辕氏。

司马迁的《史记》上写道:“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他和炎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母亲名叫附宝,和炎帝同出有蟜氏。

相传他的母亲在祁的野外玩耍,天色突变,只见一道大电光噼啪作响,环绕着北斗枢星掉了下来,附宝也是一个激灵,后来就怀上了,这一怀就是二十五个月,最后在寿丘生下了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他母亲怀上他和炎帝母亲的过程有点相似哦。

黄帝从小在姬水边长大,所以从姬姓,后来儒家为了让五帝世系接续的工整,又称黄帝就是帝鸿(江)氏,或曰归藏氏,或曰帝轩。

这里有点小问题了,后面我们会讲到神农氏世衰,黄帝代之而起,并与炎帝在阪泉大战,一统江山。

儒学书籍里载明炎帝已历八世而衰,黄帝只有一人,他怎么可能和自己的兄弟的八世孙争天下呢?

那么就从民间某些姓氏族谱里来“修正”这个问题吧。

比如有本“中華姓氏源流通譜簡本”,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各字排辈,炎帝这一支从第一代“天字辈”少典氏计算,接下来的第二代“地字辈”到第十一代“盈字辈”分别是炎帝魁(或轨,又名石年,即上文中的第一代炎帝,女登之子神农氏)--临魁--承--明--宜--来--里--姜節莖--克--榆罔。

黄帝这一支同按上述辈分排下来,十二代分别是少典--勗其--巨駓--芒昧--夷栗--柏堅--節--赫胡--封胥--依盧--啟昆--轩辕。

嗯,不错,这样就通了,黄帝接末代炎帝代行天下。

理顺关系后,我们开始讲一讲黄帝平天下的两大战役。

第一战是和末代炎帝榆罔的阪泉之战。

话说帝榆罔此人,为政苛责,法令严酷,群臣怨望,诸侯二心,民心失散。此时,中原黄帝轩辕修德化民,诸侯归心,渐渐和炎帝分庭抗礼,加上炎帝另一支后裔蚩尤,也势力强大,俨然是三国分治的局面。

帝榆罔不甘心黄帝势力的扩张,决定亲率大军讨伐黄帝。黄帝不敢怠慢,双方列阵,帝榆罔的军队久疏战阵,哪里是训练有素的黄帝部队对手,黄帝手下熊、罴、貔、貅、貙、虎六路大军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杀得帝榆罔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好不容易稳住阵脚。

修养了三天,等到了一些“勤王”的诸侯部队,帝榆罔见增援上来了,底气顿起,再次向黄帝发起进攻。黄帝手下大将力牧、常先、大鸿、封巨人等帅兵应战,嗷嗷叫冲向敌阵,把帝榆罔又杀得狼狈不堪。

最后,帝榆罔被追赶至阪泉野外,军队逃的逃,降的降,黄帝远远看着一脸污血的帝榆罔,不无怜悯地劝道:“老叔,服了么?”

帝榆罔恨恨地瞅了一眼英气逼人的黄帝,喘了口气,垂头丧气地扔掉手中的兵器,瓮声答道:“服了。”

至此,黄帝将炎帝的势力纳入自己的版图。

这边惹怒了蚩尤,他打着为炎帝复仇的旗号,联合夸父巨人族的部落,杀气腾腾地北伐,誓要灭了黄帝。黄帝闻报,立即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蚩尤,是炎帝后代,东方九黎部落的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长得兽身人语,铜头铁额,以沙石为食,蚩尤更是四目六手,头生双角。

黄帝对炎帝榆罔笑道:“老叔,蚩尤小朋友来扳手腕了,你帮我还是帮他?”

榆罔没好气的答道:“帮你。”

“欧可,结盟。”

榆罔心里骂道:“城下之盟,结你奶奶。”

黄帝见雾越来越浓,就快盖住己方中军了,焦急万分,突然,透过有光亮的缝隙,见到天上的北斗七星,斗转而柄不动,略一思忖,就用他智商爆表的脑袋悟到了方位,于是命令大部队像指定方位撤退,第一次交锋,黄帝败下阵来。

第三天指南车生产完毕,黄帝改变策略,派出会喷水的神龙应龙挑战。

应龙前额高突,颈小腹大,背生双翅,腾空而起,只见它飞到天上,把江海湖泊、沟沟坎坎的水吸饱了一肚子,然后张开大嘴,向蚩尤阵前喷去。蚩尤也不是吃素的,他派出风伯和雨师。风伯,鸟身鹿头蛇尾,他鼓起气来,可以狂风骤起,飞沙走石,雨师像个野人,蓬头跣足,行云布雨是他的职业。

风伯张嘴一吹,应龙喷出的大水反向黄帝这边浸过来,雨师也不甘人后,大喝一声:“快落雨!”倾盆大雨砸向黄帝的大军,正危急间,一个青衣小个子女生粗声粗气地叫道:“老爸,别急,看我的。”

黄帝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女儿魃,身长不足四尺,两眼长在头顶,奇丑无比。只见她念起咒语,刮来的狂风变成龙卷风形状,把雨水尽数卷起,她走到哪里,哪里的风雨就被卷走,所过之处,土地马上龟裂,女魃行走如风,瞬间赤地千里。

黄帝命令全军出动,三大神兽九尾兽陆吾、九头兽开明兽、三面兽离朱又嗷嗷地往前冲,熊、罴、貔、貅、貙、虎兽族大军如入无人之境。

蚩尤的前头部队抵敌不住,阵脚松动,蚩尤怒向胆边生,亲自和八十个兄弟,手持刀、斧、戈冲入战场,夸父也帅本族的巨人加入战团,双方展开了惊天动地的混战,战至傍晚,黄帝顶不住了,开始败退,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

黄帝又挂出免战牌,郁闷之下,便把军事大权交给了力牧和风后,自己跑到泰山脚下睡觉去了,睡梦中苦思破敌良策,仍然不得其法,正烦恼时,一位乘丹凤、身穿九色彩衣的妇人从锦色云彩间飘然而至,此妇人人首鸟身,对黄帝说道,“我乃九天玄女,现奉西王母差遣,授你破敌兵法,你熟读之后,牢记太乙在前,天乙备后,河出符信,战则克矣。”

说完就飞走了。传闻她其实是炎帝的母亲女登,这个传闻有意思,炎帝的母亲升仙后,教黄帝打炎帝的后代。

黄帝惊醒一看,身边果然放了一卷兵书,黄帝如获至宝,飞奔回军营,立即与风后等人仔细研读,终于领悟了一套“奇门遁甲”阵法,又通过兵书中介绍的武器冶炼技术,全面打造新式武器。

再派人入东海,到距离陆地七千里的流波山上,捕捉到了神兽“夔”,其形如牛,通体青色,只有一只脚,头上无角,用它的皮做成巨鼓;再去兖州雷泽捉到雷兽,其形乃人头龙身,喜欢鼓起肚子玩,于是抽了它的骨头做成鼓槌。

这下终于升满级了。

黄帝祭起遁甲阵,排出“宫商角徵羽”五军,在朱雀之日正午时分,建赤色大旗、徵音为号、大将力牧守南方,着绛衣,协助角军;在青龙之日平明时分,建青色大旗、角音为号、大将常先守东方,着青色战衣,以辅羽军;在玄武之日,夤夜时分,建黑色旗帜、羽音为号、大将大鸿守北方,着黑衣,以辅商军,在白虎之日黄昏时分,建白色旗帜、商音为号、大将风后守西方,着白衣,以辅宫军。黄帝本人在黄龙之日,日中时分建黄旗于中央,以制四方。

布置完毕,黄帝令人搬出巨鼓,几槌下去,声闻五百里,震得蚩尤军胆战心惊,几波冲锋下来,蚩尤挡不住黄帝的虎狼之师,拼了个全军覆没,最后和夸父族首领逃到涿鹿野外,被应龙一众追上,当场活捉。

黄帝下令用枷锁将蚩尤他们困住,斩首示众,为防止他死而复生,把他的头和身子分开掩埋,两处相隔甚远,那副刑具被扔在宋山的荒谷里,后来那里长成了一片枫树林,红色的枫叶便是刑具上蚩尤溅出的斑斑血迹。

蚩尤所属的九黎部族一部分被灭,一部分投降,被炎黄部族收编,后世的“黎民”或许就是来自蚩尤部落,还有一部分溃逃到南方,成了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祖先。

黄帝文治武功,威震宵小,一统天下,千秋万世。

花絮:被黄帝杀掉的蚩尤一方,还有一个刑天。

刑天的名字估计很多人听过吧?他其实是个文化人,南宋罗泌撰写的《路史·卷十二》:“(神农氏)乃命刑天作扶犁之乐,制丰年之咏,以荐厘来,是曰下谋”。

以前真没看出来,刑天还会写诗编曲。神农氏在五谷丰登的时候,一高兴,便让手下大臣刑天制作了一首《下谋》的歌舞。

往事已矣,此时的刑天,听闻蚩尤战败被杀,激起了心中的不忿,于是,放下纸和笔,拿起盾和斧,翻过高山,越过江湖,找到黄帝,要和他决一死战,黄帝不愿与他为敌,正巧要去天庭开会,便从后门上路了,哪知刑天闻讯后,穷追不舍,一路纠缠,从大运山追到常羊山。

黄帝不胜其烦,连躲了刑天几斧子后,终于肩膀上还是挨了一下,盛怒之下,在开明兽等护卫协助下,抽出宝剑,一剑砍断了刑天的脖子。刑天的脑袋一下子骨碌碌朝山脚下滚去,停在一块石头前。黄帝怕刑天找回头颅继续纠缠,便念起咒语,运起九天九转大周天天罡地煞真气,大喝一声,一剑又将常羊山从中劈开,将刑天的头颅藏在里面。

刑天失了脑袋,只好以双乳作为眼睛,以肚脐眼做嘴巴,挥舞着盾斧找黄帝决斗,但毕竟比不上原先的灵活,打着打着,一个转身就失去了黄帝的身影。于是,在南天门外,经常可以看到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在那里砸门,闹得狠了,就会被陆吾、离朱等护卫驱逐。

便有了陶渊明的古诗《读山海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黄帝虽然灭了蚩尤和夸父,但女魃耗费功力太大,上不了天庭了,只好留在人间,居住在北方,所以北方经常缺雨少水。应龙此战后也因为吸入太多邪气,也上不了天庭了,只好躲到南方去,造成南方经常阴雨连绵。

黄帝基本囊括了人类生产发展史的各种伟业,试举一些如下:

黄帝教民艺五种,即“黍、稷、菽、麦、稻”五谷,相传神农氏只能种黍、稷;用神草“蓍”推算制定了历法;命史官大挠创作天干地支,沿用至今;史官隶首创作算数,改变了伏羲氏以来的结绳记事方法,据说“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十”这十个符号表示从一到十,就是他设计的;乐官伶伦用竹管模仿凤鸟声音,制定五音十二律;与医官岐伯讨论,创作了《黄帝内经》;史官仓颉仿照鸟兽足迹,创造文字;大臣风后著《握奇经》,始创八阵图;元配嫘祖养蚕纺丝制作衣服;其他的建造舟车、弓矢、房屋等多的不在话下。

他有四妃,生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在位百年而崩,终年一百一十岁。

第二,少昊金天氏。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

又叫玄嚣,曾经居于江水,后来封地穷桑。

司马迁把他写作嫘祖的长子,并且未列入五帝之中,但很多史书里都有他的存在,《山海经》里就有很多关于少昊帝的优美传说。

抄几段东晋王嘉《拾遗录》的文字:

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宴戏,奏(女更)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

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像也。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峰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涵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着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悦未央。”俗谓游乐之处为桑中也。《诗》中《卫风》云:“期我乎桑中。”盖类此也。

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埏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峰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畅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至六国时,桑丘子着阴阳书,即其余裔也。少昊以主西方,一号金天氏,亦曰金穷氏。

我用大白话简译一下,意思就是这样的:

少昊帝的妈妈皇娥其实是天上的仙女,职业是织布的,和牛郎老婆是同行,有时织累了,就会乘小木筏沿着银河,溯流而上,到西海边的穷桑休息,那里有一棵高达万丈的孤桑树,红彤彤的叶子,紫晶晶的果实,一万年结一次果,吃了可以与天同寿。

她最喜欢绕着这棵树跳舞。

有一天,一个面如朗月,眼如晨星的绝美男子出现了,他施施然走到皇娥身边,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道:“我叫启明星,也叫太白金星,是白帝之子。姑娘,请原谅我的唐突,实在是因为,你是我见过最美的女子。”

呸,臭不要脸的,仗着自己的英俊潇洒,上来就直接撩妹,想做“芳心纵火犯”啊。

但这招还真管用,皇娥也是一见钟情,于是两人时时泛舟西海,或并坐树下,弹琴抚瑟,也常常舞一舞“眉来眼去剑”,耍一耍“情意绵绵刀”,爱情就这样发生了。

后来就生下了少昊,生时有五彩凤凰齐降,因此又被称为凤鸟氏,后来在封地穷桑即位时,又有凤鸟来仪,他不是鸟人,他是个爱鸟成痴的人。

在他的朝堂上,凤凰掌天文历法,燕子掌春分、秋分,伯劳鸟掌夏至、冬至,青鸟掌立春、立夏,丹鸟掌立秋、立冬,鹁鸪管民政、国土资源,鴡鸠(音“居纠”,鱼鹰)为国防部长、兵马大元帅,鳲鸠(音“施纠”,布谷鸟)掌水利,爽鸠掌司法,鹘鸠(音“骨纠”,斑鸠)掌农业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氏族部落社会。

他封国在东方,却经常西去长留山。

第三,颛顼高阳氏。

帝颛顼(读音“专需”),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母亲是蜀山氏,闺名昌仆,又名女枢。他出生时《帝王世纪》里说:“女枢生颛顼於若水,首戴干戈,有圣德。”

这个“首戴干戈”不知是脑袋长得像干戈,还是真的戴了铁疙瘩,总之画面想起来,都觉得他妈妈生他真不容易。

《河图》曰:“瑶光之星,如蜺贯月,正白,感女枢幽房之宫,生黑帝颛顼。”

每个帝王出生时,总是自带光环,颛顼也是如此,当天瑶光灿烂,如虹霓贯月,一片耀眼的白啊。

但他从小跟着伯伯少昊帝生活,十岁学习治国理政,二十岁接少昊帝位。

他比较有名的神话传说是与共工的争霸战,即“共工怒触不周山。”

共工也有很多种来历,糅合整理一下,第一代共工应该是第一代炎帝神农氏的玄孙,后来成了一个氏族部落,很早就称霸九州了,后世首领都叫共工。(见《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共工是早期就懂得治水的能人,常常组织人力,削高地,填平地,建坝筑堤。所以他对应的神位是水神。

随着颛顼的势力不断壮大,和共工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双方势同水火,大战因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相传共工手下有两个穷凶极恶的大神,一个是相柳,也叫相繇,九头蛇身,盘成一团,一餐吃遍九座山,他爬到哪,吐到哪,不是辛辣就是苦,腥臭无比,谷物都没法生长,所过之处,留下一片片沼泽,连其他野兽都不能长住。

另一个叫浮游,全身通红,长相像熊,走路偏偏喜欢一步三回头,总是想学美女巧笑倩兮的媚态,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一笑起来阴恻恻,让人见了毛骨悚然。(见《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兽部二十》引《琐语》记载郑国子产的说法)共工战败后,自沉淮水。

谁梦见他,谁倒霉。

共工和颛顼都生活在泗水岸边,两人相隔很近,少年时代还是“中国好邻居”,成年后各自为政,都想独霸天下。共工到处筑坝,把洪水引向东部河堤,严重危及下游的颛顼部族,颛顼写信指责了共工几次后,共工依仗自己势大,率先发难,一场人神大战,从凡间打到天上,又从天上打到人间,最后据说颛顼得到了更多外援的帮助,终于打败了共工,其中有人形虎尾的泰逢来自和山,龙头人身鸟爪的计逢来自光山,长著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来自平逢山,泰逢布下天地浩然正气,计逢祭起狂风暴雨,骄虫指挥毒蜂。

共工抵敌不住,辗转向西北方逃跑,但身后的喊杀声、劝降声接连传来,天罗地网已经布成。共工几次厮杀,都没有办法突围出去,最后绝望地发出了一声呐喊,一头向身前的不周山撞去,只听喀喇喇的巨响,不周山拦腰折断。

这下麻烦来了,这个不周山其实是根撑天的巨型柱子,它一断,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都跟着向西偏移,这就是现在太阳东边起西边落的缘故,东南方向大地凹陷,泥沙积水都往这边汇集。而且天空撕裂出了一个大窟窿,山林不是水灾就是火灾泛滥,各种野兽也乱窜,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于是惊动了天庭上的女娲娘娘,她眼见一手创造出来的人类正在遭受劫难,痛心之极,决定出手帮助人们,修补天空漏洞。关于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折巨鳌的大腿做撑天柱的故事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这里就不多讲了。

颛顼五行属水德,威望宏于八极,传说另有才子八人,分别是苍舒、隤岂、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号八凯。

在位七十八年,年九十八岁。在鹑火之岁次而驾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其后代继承颛顼部落共传了二十世,合计三百五十年(见《春秋纬》)。

第四,帝喾高辛氏。

司马迁《史记》载:帝喾高辛氏者,黄帝之曾孙也。父曰蟜极。蟜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

也就是说,帝喾(读音“库”)的爸爸叫蟜极,爷爷是玄嚣,也就是白帝少昊,黄帝是他的太爷爷,帝颛顼是他的堂叔。

他出生时,比太爷爷黄帝当年降生时还要唬人,史载黄帝“弱而能言”,联系前后文,就是说黄帝可能在一二岁时口齿就很伶俐了,帝喾呢,“生而神灵,自言其名”,一出娘肚子,就跟家人们打了个招呼:“嗨,大家好,我叫阿喾,不是那个‘酷’,是这个‘喾’,谢谢。”

喾哥即位时,--很奇怪帝颛顼没有让他的“八恺”之一继承帝位--中原大地黄帝一族发展的枝繁叶茂,江山已经稳如狗,所以大规模的争霸神战没了,他本人没有多少事迹,但他的儿子们却个个不凡,帝尧是他的儿子;商朝祖先--契,是他的儿子;周朝先祖--弃,是他的儿子;另外还有才子八人(见《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他们的母亲是蚩尤族的,因被迁到邹屠,所以叫“邹屠氏”),世称“八元”;女儿和一只神犬盘瓠结婚,成了瑶、畲、黎、苗等南方蛮族的祖先(见《后汉书·南蛮传》)。

先说一个契的传说,载于《左传·昭公元年》。

契,又名阏伯(读音“恶伯”),子姓,名契(一作“卨”,读音“谢”)。

顺便扯句题外话,这个“卨”很罕见,一般人不会想到取这个名字吧?后世好像只有一个叫“万俟卨”(复姓,读音“默齐”)的,只要听过岳飞的故事就应该听过这个名字吧?

回到正题,阏伯有个同母弟弟叫实沉,这兄弟俩从小不和,少时拳头打,长大了棍棒打,成年了带兵打。他的母亲简狄成天以泪抹面,哭哭戚戚地对老喾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人家的儿子和睦孝顺,我的儿子肩枪拿棍。”

老喾恨恨地骂了句土话:“搓尼伢子个,哥两个咛搞错哩棺材盖。”

最后只好把这两个活宝分开,一个派到东边的商丘一带,管理大火星,也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商”星,一个派到西边的大夏,管理“参”星。

商星和参星位于黄道的东西两端,每当商星从东方升起,参星已落在西方的地平线下,而当参星从东方升起,商星又落到了西方地平线下,两颗星永远不会同时出现,这下两人再也见不到面了,打也打不起来了。只苦了他们的老母亲,生了两个儿子,临终都没有再见一次面。

这就是儒家书写的帝王世系传承。其实,帝喾的原型是《山海经》中“帝俊”,原作“夋”(读音“群”,平声)。

帝俊本是《山海经》里面一个最高等级别的大神,是独立于炎黄一脉的东夷体系,其名只存在于《山海经》一书中,其他古籍暂未发现。也许是秦汉以后的儒家们,由于政治的需要,为了弱化神话色彩,和炎黄一系的血脉传承的合理,帝俊完全被后世儒者“肢解”,他的大部分内容给了上文的帝喾,包括他的妃子们、儿子们,一部分给了帝尧、帝舜等人。

帝喾在《山海经》中也有出现,见《山海经·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山海经·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山海经·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

这种排列方式,似乎表明帝喾的年代应该在帝尧之后、帝丹朱与帝舜之前,更不可能是金字塔顶尖的帝俊。

现在我把《山海经》中的帝俊其人其事整理一下,与上下文对照。

首先,看看帝俊的三个老婆。

1.《山海经·大荒南经》: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

不庭山上,帝俊的妻子名娥皇,有个国家的子民是她的后代,姚姓,每个人长着三个身子。

2.《山海经·大荒南经》: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在东海外,甘水间,住着帝俊的妻子,名羲和,她生了十个太阳。这天,她正在甘渊里给大儿子洗澡。

3.《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日月山上,帝俊的妻子常羲,为帝俊生了十二个月亮。这天,她在给儿子们沐浴。

其次,了解一下他的其他的儿子们。

《山海经·大荒东经》:

1.帝俊生中容,中容人食兽、木实,使四鸟:豹、虎、熊、罴。

2.帝俊生晏龙,晏龙生司幽,司幽生思土,不妻;思女,不夫。食黍,食兽,是使四鸟。

3.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

4.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

《山海经·大荒西经》:

5.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疑漏了‘弟’字)曰台玺,生叔均。

《山海经·大荒南经》:

6.帝俊生季厘,故曰季厘之国。有缗渊。少昊生倍伐降处缗渊。有水四方,名曰俊坛。

《山海经·海内经》:

7.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

8.帝俊生三身,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

9.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这里的“八人”不知是上述的八子,还是另有其人。

但司马迁的《史记》摒弃了帝俊一支,扶正了帝喾,“五帝”的传承显得很顺畅和简单明了了,于是尧是帝喾的儿子,舜是颛顼的六世孙,禹是颛顼的孙子,商的先祖契是帝喾的儿子,周的先祖后稷也是帝喾的儿子,秦的先祖伯益(大费)是颛顼的曾外孙,他们都是黄帝的后代。

还有一个人物--羿,他最早的出场纪录是《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表明羿是帝俊的大臣,是个箭手,常下山救民于水火。儒史把他搬到了尧的时代,造出了一个“射日”的神话传说,后世还多出了一个夏朝太康失国年代篡权的有穷氏首领后羿。因为史传两人都是善射,故而后人很容易将两人混淆成一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前”羿是“后”羿的祖先,出自东夷地区一个以打猎为主的部落。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放到尧的部分介绍。

帝喾五行属木,在位七十五年,一百零五岁时驾崩,葬东郡顿丘广阳里。(和颛顼同一地方?)

第五,帝挚

帝挚是帝喾的庶长子,母亲叫常仪,娵訾(读音“居姿”)氏部落女儿,帝喾第四妃。

据《帝王世纪》载,帝喾,也就是帝挚的爸爸,有四个正娶的妻子,分别是“元妃,有邰(台)氏女,曰姜嫄,生后稷。次有娀氏女,曰简翟(狄),生禼(契);次陈丰(锋)氏女,曰庆都,生放勋;次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

帝挚的母亲地位最低,帝喾驾崩时帝挚最年长,已过不惑,其他的儿子都很小,老三生的放勋(后来的帝尧)才七、八岁,所以在“立嫡不如立长”的思想下,帝挚被推上了帝王宝座。

此时,请原谅我不厚道的联想一下:帝喾九十八岁去世,他的大儿子才四十岁上下,还有几个不足十岁的,啧啧啧。

按常理推算,帝挚登上帝位,应该是心花怒放的,头一年肯定还挺兴奋的,可惜能力不济是硬伤,镇不住场子,权威自然树立不起来,史称为政软弱,寡断少谋,反倒是异母小弟弟放勋自小就聪明睿智,懂事起就帮着这个大哥哥出谋划策,帝挚也确实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朝中文武大臣最会看风使舵,有事汇报时,身子朝着帝挚,眼睛却看向小主子。

长此以往,帝挚感受到了侮辱,很不爽,于是,也许在母后大人的建议下,他将放勋外放,分封至唐地。然而,事情朝更不堪的情况恶化,朝臣们彻底将他当成了泥塑木偶,名义上请示他,实际上不等他答话,就自作主张去干了,诸侯们也懒得朝觐他,直接去唐找小主。

帝挚看着渐渐空虚的朝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落,他抚摸着鎏金的龙椅,重重地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后廷去找母亲。

常仪看着消瘦无助的儿子,心疼地流下了眼泪,叹道:“儿啊,咱不是这块料,把江山让给放勋吧。”

帝挚点点头,说道:“恐怕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在即位的第九个年头后,心不甘情不愿地下诏禅位。

第六,帝尧陶唐氏。

帝尧,陶唐氏,祁姓,或伊祁。母亲是陈锋氏的女儿庆都,怀了十四个月,生尧於丹陵,取名放勋。

《史记》说他“其仁如天,其智如神”--难道他不是神嘛?

汉代编写的纬书《春秋合诚图》曰:尧母庆都......天帝之女,生於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之南。

《孝经援神契》曰:尧鸟庭,荷胜,八眉。

说帝尧长得额角前突,眉有八彩,道德纯备,天生帝德。十五岁跟随大哥帝挚学习朝政,二十岁登上帝位。

帝尧甫一即位,立即出手整顿各种不良工作作风,惩戒社会丑恶行径。第一件事就是派神射手羿去擒杀窫窳(读音“亚宇”)。

窫窳,人脸蛇身,原本是天神,善良老实,人畜无害。也不知怎的得罪了一个名叫“危”的天神,那个家伙长得鸟头人身,为人尖酸刻薄,睚眦必报,他挑拨另一个名唤“贰负”的天神,说窫窳如何如何假清高,背地里如何如何看不起同样长着人脸蛇身的贰负,撺掇贰负杀了他。贰负是个一根筋,脾气又躁,结果一点就着。于是两人趁窫窳洗澡的时候偷袭了他,将他杀死了。(天神也能杀死?)

此事最终被天帝知晓,天帝震怒,“凡神”未经批准,竟敢用私刑?杀无赦!便处死了危,放逐了贰负。然后把窫窳运到昆仑山上,让人间的巫师用不死之药救活他。

窫窳刚一苏醒,神志还未完全恢复,一个站立不稳,居然骨碌碌滚入了山下的弱水中,等巫师们七手八脚重新将他救上岸时,才发现窫窳竟然改了模样,形状变得像牛,遍体通红,长着龙头,却有着马蹄。就不知道是弱水和不死药产生了化学反应,还是不死药本身的副作用。

窫窳也发现了自己的丑模样,再看见巫师们惊惧的表情,又羞又怒,嗷叫一声,不成想发出的竟是婴儿般的啼叫,这下把原本性格内向的窫窳激怒了,回想自己的冤屈,以及这一生来的忍气吞声,换来的却是这么个结局,“他”一蹄向旁边的大树踢去,只听“咔嚓”一声响,碗口粗的树应声而折,几个巫师吓得面面相觑,其中一个转身便跑,其他几人也跟着就跑,窫窳飞奔追上,一脚踩死一个,张开大口,一口咬下一只胳膊,咀嚼了一下,还别说,正对现在的口味。

初尝了人肉味后,窫窳感受到了释放天性的快感,便经常到附近的村落偷袭村民,吃饱了就躲到弱水里。附近的村民把少咸山当成了禁区,再也不敢上山打猎砍柴了。

羿要除掉的第一个怪物就是窫窳。

羿已经在弱水附近的树林里埋伏了三天三夜,又饿又乏,在心里已经把窫窳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几遍,假如窫窳有的话。

终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大中午,窫窳晃悠悠从水中爬上岸,好家伙,像个移动的小山丘,羿被它巨大的甩水声从假寐中惊醒,见它毫无防备地走来,搭好弓,摒口气,拉满弦,神箭发出“嗤嗤”的破空声,笔直地朝窫窳飞去,“噗”的一声正中右腹。

窫窳一阵剧痛,被箭势冲了个趔趄,还没回过神,第二支箭又破空而来,窫窳忍痛就地一滚,箭矢擦着头皮飞过,再定睛一看,只见羿从右侧高岭跳将下来,手提明晃晃地宝剑冲过来。

窫窳虽然改了样貌,并且失去了神力,但记忆还是有的,认出了是天庭的老同事,以前也见识过羿的手段,“嘤”叫一声,又惊又怕,带着箭支站起来掉头就往回跑,那支箭末梢绑扎了一根白色的绳子,原本是缠绕成一束,随着窫窳的奔跑在风中散开,拖得长长的。

羿有没有认出或者知道是窫窳,这个书上没有记载,只知道他见猎物要逃,立刻展开轻功,飞奔追赶,眼看窫窳就要跳进弱水里,连忙在地上抄起绳子这端,双脚在地上一顿,重心一沉,一个千斤坠,定住身形。窫窳吃痛,赶紧收力,用大嘴咬住绳子一处,用力往回夺。羿一边使劲拽住,一边慢慢收拢,逐步拉近双方的距离。双方拉锯到一丈左右距离时,窫窳突然用两个蹄子扬起地上的泥沙,朝羿甩去,羿举起前臂遮挡,稍一松劲,窫窳趁机咬住绳子,奋力一甩,将羿高高抛起,落入水中。

窫窳纵身一跃,张开血盆大口朝羿扑去,羿临危不乱,展开“六合八荒无极昆仑剑法”,与窫窳斗在一处,约三百回合,羿最后使一招“潜龙跃渊无咎”,终于将窫窳刺死,窫窳的鲜血把弱水染红。

羿疲惫地爬上岸,低头一看,一身的血污,不禁摇了摇头,估计回家后老婆嫦娥又要骂人了,买衣服都买不赢。

略过嫦娥的唠叨和不满,只说羿在家里屁股都没坐热,就接到命令,要赶去南方,畴华的大沼泽又出了个叫凿齿的怪物。

这是一只似人非人的怪物,长着一个像凿斧一般,长达五六尺的獠牙,主要生活在沼泽地带,它的日常菜谱也是人肉。

对于此等戕害百姓的东西,羿自然义不容辞要为民除害,赶到大沼泽时,正看到凿齿在追逐村民,羿弯弓搭箭,如霹雳般飞向凿齿,凿齿眼疾手快,举起盾牌一挡,“叮”的一声,弓箭扎在盾牌上,凿齿被震得手臂发麻,差点握不住盾牌,心里一凛,感觉来者不善,赶紧就地找棵大树藏身。

但显然低估了羿的能力,羿轻蔑地一笑,再次拉开强弓,弓矢像流星一样飞去,“噌”一声钉穿了碗口大的树干,箭头险些扎到凿齿的左肩。凿齿见躲不了,举起盾牌怒嚎着向羿奔来,羿同时发出三支连珠箭,射向凿齿的上中下三路,凿齿顾此失彼,额头正中一箭,仰面便倒。

羿轻快地打了个响指,高兴地说了句“soeasy”,然后转头看见欢呼着向他跑来的村民们,羿连忙拔腿就跑,只听见树林里飘出他的声音:“不要崇拜我,我是不会签名的。”越飘越远。

羿很忙,他马不停蹄地又赶到洞庭,那里有条长达一百八十米黑色的大巴蛇,巨大的青黑色的三角蛇头,望之生畏。曾有人看见它生吞了一头大象,三年后才吐出大象的骨架子,就问你怕不怕。

羿说:“小case,看我的。”

一箭射中蛇头,巴蛇痛得嗤嗤叫,朝洞庭以西逃窜,最终被羿追上,羿抽出宝剑,一剑将它斩成两段,巴蛇的尸体后来慢慢腐烂,堆成了一个山丘,那里现在叫巴陵。

羿在回家的时候,顺路又在桑林之地顺路宰了一头大野猪封豕,在青丘的湖泽边上射杀了凶猛的鸷鸟大风,这都是为害一方的猛兽猛禽。

羿又马不停蹄去北方赶场子,在一个叫凶水的地方,有一个长着九个头的水火怪--九婴。其中五个脑袋像男婴,会喷水;四个脑袋像女婴,会喷火。相传伏羲当年在成纪的一个地方画八卦,地上坎、离二卦的卦痕吸收了天地的精气,幻化成形,坎卦是上下各两根短画夹一根长画,共五画,像古体字“水”,所以五行属水,人物代表中男;离卦是两根长画中间夹两根短画,象征地面上生起的火苗,所以五行属火,人物代表是中女。所以它们的痕迹就变成了一个九头怪物。

羿赶到的时候,九婴正在喷水戏耍岸上的村民。羿二话不说,取下弓箭,“嗖”的一箭射烂其中一头,九婴猝不及防,疼的“哇哇”大叫,转过身,对着羿藏身的方向恶狠狠地喷出一大口水,一股浓烈的腥臊味泛起,羿不敢怠慢,一招“凌波径渡”,闪到另一处房屋后,九婴见羿的身手敏捷,“轰”的一声,又是一道烈焰喷射而出,把羿躲避的房子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羿再使一招“骋逸策迅独夭矫”,再次避开,九婴大怒,加大攻势,水箭和火弹同时喷出,羿在房屋间伏高窜低,灵巧地躲避着。只是苦了逃不了的周边村民,有的不是被毒水喷中,皮肤瞬间溃烂,就是被烈火灼烧,痛的大叫。

羿抓住九婴喷水火的空当,大喝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连珠箭不断发出,箭无虚发,一一将九婴的怪头射死,当九婴用残存的一个头喷出一道火焰时,羿冷笑道:“歪瓜裂枣,也放光华?看我的。”反手去摸箭囊,准备抽出神箭了断它,不料摸了个空,箭支带少了。

羿并不慌张,擎剑在手,捏了个剑诀,挽起一个剑花,一招“望月怀远”,将火球荡开,最后一招“九天九地”将九婴笼罩在一片剑光中,只听九婴“呱呱”惨叫两下,然后就看见它庞大的身躯掉落水里,溅起巨大波浪,良久才恢复平静。

幸存的村民又“耶耶耶”地围上来想表示一下感激之情,羿一边跑一边说:“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羿作为帝尧的得力干将,长年在外奔波,不免冷落了家中的娇妻嫦娥,羿于是经常向帝尧发牢骚说要“退休”,帝尧总是连哄带骗,好说歹说,什么“国家正在用人之际,兄弟你正当壮年,不应该埋没了一身本领”,“人民需要你,我们要先顾大家,然后才是小家”诸如此类义正词严的道理,说的羿无话可说,回到家只好去哄老婆。

但这次不一样,羿出发前,已经向嫦娥下了保证,保证任务结束后,就和嫦娥双双重返天庭,去做神仙眷侣。

帝尧见他决心已定,又知他从西王母那里求得了不死之药,估计很难挽留了,于是提出最后一个要求,说最近天上九个太阳不知发哪门子邪性,经常同时出现,把土地烤焦了,庄稼也干枯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民生艰难啊,希望羿本着救民于水火中的奉献精神,完成最后一次任务,去把其中的九个太阳射下来。

羿起初有点为难,都已经答应嫦娥了,再爽约的话,估计不是跪洗衣板能解决的事情了。

可是架不住帝尧的软磨硬泡,主要还是羿狠不下这个心肠,只好又答应了下来。

回到家,嗫嚅了半晌,当他把尧的任务说出来时,就看到嫦娥刮下来的脸,幽怨的目光让羿无颜以对。

第二天早晨,嫦娥醒来,看到空荡荡的枕边,眼泪刷的流了下来,暗道:“羿啊羿,我的爱人,既然你心里根本就没有我,那我们永远别见面了。”

于是在保险柜里翻出羿求来的那颗不死药,毅然决然地一个人吞了下去。

后面的情节我们就知道了,嫦娥飞走了,永驻广寒宫了。羿郁闷极了,只好在人间打怪发泄了,他早就满级了,不是无聊发泄,是什么。

“尧治天下,政教平,德润洽。”在位九十八年,一百一十八岁时驾崩。

正妻散宜氏的女儿,名皇,生了个儿子,名叫丹朱。可惜和帝尧其他的九个儿子一样,顽劣贪玩,不是当皇帝的料。

据说,围棋就是帝尧发明的,本意是用来教导丹朱,(先秦典籍《世本》:“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丹朱确实成了围棋高手,从专业技能角度看,培养是成功的。

第七,帝舜有虞氏

《史记》曰:虞舜,名重华。

《帝王世纪》曰:舜,姚姓也。其先出自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有子曰敬康,生勾芒。勾芒有子曰桥牛,桥牛生瞽瞍。

瞽瞍就是帝舜的爸爸。所以表明,帝舜是颛顼的六世孙,颛顼我们知道他是黄帝的孙子。

二十岁时以孝闻名天下,三十岁时被四岳推荐给尧,从而代尧执政,并迎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为妻,五十岁时做摄政王,六十一岁时正式即帝位,在位三十九年,百岁高龄时驾崩于苍梧。

身高六尺一寸,听说是个光头,双瞳,出生的时候手掌心有个“褒”字,喻意是从小要从劳苦起,长大后会受褒饬,最终登大位。

帝舜最有名的故事应该就是他全家要杀他,却总杀不死的传奇经历。

他从小命苦,母亲名叫握登,过世得早,父亲瞽瞍又重新成家了,并且生了他的异母弟弟象,这就像现在类似的家庭情况一样,姚重华小朋友就成了多余的人,弟弟傲烈,继母嚣张,父亲是个粑耳朵,挨打是家常便饭。

史载虞舜很孝顺,能和谐家庭,其实我倒觉得他应该是苦命的人懂事早,从小是人精,何以见得,你看,他非常懂得察言观色,由于经常挨打,都被打出经验来了,能敏锐地感觉出父母亲哪次下重手,哪次轻手打。小打就嘻嘻笑承受,博家里人消气,大打就跑,风头过了再回来。

尽管被从小打到大,但他从不口出怨言,反而对父母更加恭顺敦谨,对那个被宠坏的弟弟更加友爱,因此在外博得了孝顺的好名声,这可是生活磨练出来的,一般人做不到。

后来长大成人了,做了驸马爷,他仍然住在妫水岸边,和父母分家立户了。由于他的品行端正,以及驸马爷的身份,村里的人变得对他更尊敬和信赖了。

他在历山耕作,历山人互相推让田界给他;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推让好的捕鱼位置给他;在黄河岸边制做陶器时,带动那里几乎不会再产次品了。远近的人都被吸引过来,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成了一个村落,两年成了一个小城镇,三年就变成大都市了。

唯一痛恨他的依然、竟然是他的父母兄弟,一家人见重华兄娶了帝尧的两个女儿,经常被赏赐各种物品,真是羡慕嫉妒恨,憋了一肚子坏水,想要谋害他。

有一次他父亲瞽瞍假装要重华帮他修补谷仓,等他爬到屋顶时,便在下面纵火焚烧,姚重华急中生智,用两个斗笠遮住,像长翅膀一样跳了下来,侥幸逃了出来,他爸爸见计策不成功,连忙假惺惺地安慰他:“儿呀,好险啊,没事吧?不知怎么搞得,掉了个火星在稻草堆上。”

姚重华笑笑,说了句没事。

瞽瞍和象等舜把井打得很深了,便一起往下倒土填埋水井。看着井被填实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这下舜死定了。

一家人便开始瓜分舜的财产。象说:“老头,是儿子我想出来的好主意,尧的两个女儿我要,还有尧尧赐给舜的琴,我都要。牛羊和谷仓就给你们吧。”象大喇喇地住进了舜的家,弹着舜的琴。哪成想不一会儿,舜就像没事一般回来了,笑吟吟地看着象,象大惊失色,继而露出一副苦瓜相,粗声粗气地说:“大哥,你去哪里了,我正想念你呢。”舜说:“是吗,但愿你是这样啊!”

利益面前,兄弟姐妹、姑嫂舅姨反目成仇人的,现今也比比皆是吧?

尧听说这件事后,便让舜搬来帝都平阳居住,开始协助自己处理朝廷政务。

舜即帝位后,封颛顼的八个儿子(世称“八恺”)的后人代行后土大神之位,管农业,封帝喾的八个儿子(世称“八元”)管教化职责,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大伦理的宣教。

流放社会上的“四凶”及其家族到边远地区,派他们去戍边,抵御螭魅,让他们去恶对恶。

哪四凶呢?

一曰混沌,帝鸿氏的不肖子,不讲仁义,作恶多端。帝鸿氏据说就是黄帝本尊。

一曰穷奇,少昊氏的不肖子,毁信弃义,邪魔外道。

一曰梼杌(读音“涛勿”),颛顼氏的不肖子,不听调教,傲狠无德,冥顽不灵。

一曰饕餮(读音“涛贴”,第四声),缙云氏的不肖子,贪婪成性,欺善怕恶。缙云氏据南北朝时期宋朝裴驷的《史记集解》引贾逵的说法,是炎帝的苗裔,姜姓,时任黄帝时期掌管夏令事宜的部级干部。

帝舜的元妃是娥皇,无子;次妃是女英,生商均;次妃登北氏,生二女:霄明、烛光。另有庶子八人,都不堪成才,只得把天下禅让给了禹。

史载帝舜在八十一岁时,仿照帝尧的做法,提拔禹代理朝政,九十五岁时禹担任摄政王,一百岁时(有说九十八岁)时驾崩。

第八,夏帝禹。

《史记》曰:夏帝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

震惊不?禹是颛顼的孙子,而舜是颛顼的六世孙,舜这一房发得太快了。

禹最有名的故事当然是治水。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但我们是讲神话,所以演义另外一个治水的故事。

先来一首号称是中国最早的情诗。说是一首,其实流传下来的就是一句:“候人兮猗”。(见《吕氏春秋·季夏·音初》一段)

别小看了这四个字,它是我国有史可稽的第一首情诗,成为后世爱情诗的圭臬,《诗经》里面的诗歌深受它的影响,才有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气质。闻一多非常推崇这首诗,说它是“音乐的萌芽”。

“候人兮猗”实际上只有“侯人”是实词,后两个是语气助词。直译就是“我在等人啊”,如果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结合诗产生的背景,就要一唱三咏叹的来理解:良人啊,你来去匆匆,可知在静谧的月光底下,有你心爱的人儿正相思成疾啊,你在哪里呀,我一直在等你。

诗歌美则美矣,浪漫是挺浪漫,故事却不是这样结束的。请开始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禹被帝舜任命为司空,接替被舜处死的父亲鲧继续治水。

禹克勤克俭,不修边幅,一心扑在治水的事业上,三十岁时,路过涂山,遇见了涂山氏之女女娇。春暖花开,鸟鸣幽涧,惊鸿一瞥,两人一见钟情,粗犷的汉子第一次为一个袅娜的女子动心,曼妙的少女被眼前魁梧的男子吸引,两人以天地为媒,发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诗歌里的饱含的思念,扑面而来浓烈的爱意,估计热恋中的男女可以感受得到。

后来,女娇跟随禹到安邑定居,照顾禹的生活。

女娇心里甜蜜蜜的,娇声答应着。

然而,好景不长,悲剧还是发生了。有一天,大禹工作时,不慎碰落了一块大石头,石头滚落下来,正好碰到那面鼓,发生很响的声音。

女娇正在家里帮禹纳鞋底,听到了鼓声,心里虽然奇怪今天的鼓声响早了,但想到亲密的爱人应该是饿了,就连忙做好饭,带着食物赶往工地。

不曾想,刚到山腰,就看见一头巨大的黑熊,一爪操钎,一爪执斧,在河水里跳跃,专注地开凿轩辕山。

正惊疑间,只见那头黑熊又恢复了男儿身,转过头一看,正是自己的丈夫!

原来自己的丈夫竟然是这头面目狰狞的大黑熊,女娇大惊失色,“啊”的一声,扔下手中的食物,惊慌失措地奔逃。大禹见状,急忙追了上去,他想向妻子解释清楚。他边追边喊,可是他越喊,女娇越不敢停留。就这样,一追一逃间,女娇跑到了嵩山脚下,终于力竭,化成了一块大石。

夏禹心酸不已,一边抚摸着大石,一边连呼“女娇”,可惜女娇再也不会应他了。

大禹的随从们纷纷闻讯赶来,都万分唏嘘。

还是伯益心细,他突然听到,好像是从女娇的石像中传来一丝微弱的哭声,再仔细听,果然是里面传来的,像婴儿的啼哭,原来女娇已经怀孕了。

大禹更是悲痛不已,他对石头喊道:“女娇,你纵然不愿见我,请把我的儿子还我。”

石像的肚腹真的应声开启,一个男婴映入众人眼帘。由于是这个儿子是从石头里开启出来的,所以他的名字便叫“启”。

他就是历史课本上说的,未来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开创者--夏帝启。

自此,上古神话演义暂告一段落。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我知道了:神话想象丰富,题材广泛。神话是古代人民展现奇特想象和幻想所创作,具有神奇、丰富、多种多样的特色。表面看起来很荒诞,实质朴素、真实、生动。

我觉得神话的故事性强,情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后羿射日和打猎有关,女娲造人与制陶有关,神话把人民的生活情景渗入故事里,加以浪漫化。

神话中的主人公性格鲜明,能力非凡。主人公大多是原始社会里的劳动英雄、战斗英雄和其它英雄人物的理想化身,也有的主人公是与人类作对的超自然力或敌对的人类集团加以艺术夸张而成,不论是正是反,都是鲜明生动超凡的。

二、识字加油站

这样含有花的词语还有很多。

凤仙花蝴蝶兰天竺葵虞美人

迎春花鸡冠花马蹄莲杜鹃

山茶芍药荷花莲花

睡莲槐花桂花

三、词句段运用

1.说说下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哪些人物或故事。

“腾云驾雾、上天入地、神通广大”让我想到了《西游记》中人物孙悟空,“三头六臂”让我想到了哪吒,由神机妙算想到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

类似这样的成语我还能再说几个:

卧薪尝胆【勾践】三顾茅庐【刘备】

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

凿壁偷光【匡衡】指鹿为马【赵高】

囊萤映雪【车胤】负荆请罪【廉颇】

百步穿杨【养由基】入木三分【王羲之】

破釜沉舟【项羽】

2.读下面的句子,感受想象的神奇,你在其它神话故事中,也读到过让你感到神奇的情节吗?和同学交流。

这里出现的句子是神话故事里的句子,句子描写的情景非常的神奇。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要边读边展开想象,想象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感受神话故事的特点。

四、日积月累

1.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他擅长写诗,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

2.古诗大意

远远地看见,半透明的云母石屏风后面,烛光中,孤独的影子深且长;银河渐渐收敛了光芒,报晓的星星也将沉没.嫦娥应当正在后悔独自偷吃了王母娘娘给后羿的不死灵药,天天都在在碧海与青天之间思念以前与后羿在一起的日子。

3.古诗赏析

《嫦娥》这首诗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成就很高。全诗用简单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同时运用“深”、“渐落”、“沉”、”应悔“、”夜夜“几个词语,让读诗的人感受到了一种感伤的美,感受到了嫦娥孤清凄冷,不堪忍受的寂寞情怀,以及作者不赞成嫦娥那样牺牲现世爱情的生活而换取长生不老的观点。

图文解读

知识点复习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劈(pī)浊(zhuó)竭(jié)躯(qū)曰(yuē)

溺(nì)堙(yīn)惩(chéng)佩(pèi)锁(suǒ)

恶(è)链(liàn)娲(wā)塌(tā)冶(yě)

(2)难写的字

缓:右部不要写成“爱”。

茂:下部是“戊”,不要漏写了上面的“丶”。

曰:和“日”相比,更扁一点。

衔:不要把双人旁写成单人旁。

消:右部不要写成“小”加“月”。

狠:不要把右部写成“良”。

(3)多音字

倒dǎo(倒塌)dào(倒车)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缝fèng(裂缝)féng(缝补)

少shǎo(多少)shào(少年)

恶è(凶恶)ě(恶心)wù(厌恶)

扎zhā(扎针)zhá(挣扎)

种zhòng(种地)zhǒng(种子)

脏zāng(肮脏)zàng(内脏)

尽jìn(尽头)jǐn(尽管)

隆lóng(兴隆)lōng(轰隆)

多音字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2)在一个句子中出现,判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微光劈开缓缓浊气一丈撑住肌肤

精疲力竭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

祖宗悲惨猛兽消息气急败坏敬佩

违抗风吹雨淋铁环既然屈服狠心

愤愤不平获得欢歌笑语零零星星

金光四射

(2)近义词

混沌~浑浊黑乎乎~黑漆漆缓缓~慢慢

巍峨~巍然精疲力竭~筋疲力尽照耀~照射

辽阔~宽阔茂盛~茂密堙~填衔~叼

悲惨~惨烈喷射~喷发拿取~取得

驱赶~驱使气急败坏~暴跳如雷严厉~严酷

吩咐~嘱咐立即~立刻敬佩~佩服

饶恕~宽恕违抗~违背遭受~遭遇

凶恶~凶狠著名~出名创造~制造

欢歌笑语~欢声笑语急忙~连忙难过~伤心

零零星星~零零散散

(3)反义词

混沌→清晰缓缓→飞快浊→轻

巍峨→低矮合拢→张开巨大→微小

辽阔→狭窄茂盛→稀疏少→老东→西

安全→危险气急败坏→心平气和惩罚→奖励

敬佩→憎恨坚定→动摇承认→否认

错误→正确痛苦→快乐愤愤不平→心悦诚服

快乐→悲伤燃烧→熄灭难过→开心

零零星星→密密麻麻

(4)词语归类

①AABC式词语:熊熊大火愤愤不平

类似的词语:

彬彬有礼蒸蒸日上井井有条

②AABB式词语:零零星星

舒舒服服蹦蹦跳跳高高兴兴

③ABAB式词语:很久很久

很长很长研究研究整理整理

④与神话故事有关的词语: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开天辟地

⑤量词:

一丝微光一把斧头一声巨响一条缝一场雨

一根柱子一颗火星一只鹫鹰一个窟窿

一道深沟一种青石一眼泉水一个大盆

⑥动词:创造宇宙忍受痛苦

承认错误归还火种违抗命令

⑦修饰词:

巨大的变化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花草树木美丽的宇宙

严厉的惩罚坚定地回答凶恶的鹫鹰可怕的悬崖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把混沌的状态比作大鸡蛋,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混沌世界的特点。

2.排比句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三、考试热点

1.《盘古开天地》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从盘古身上学到的精神。也会考查排比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2.《精卫填海》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课文内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以及精卫填海表现的精神。

3.《普罗米修斯》会以课内阅读形式考查普罗米修斯都受到了哪些惩罚,普罗米修斯不向宙斯认错的原因,以及他具有的精神。也会考查语言和动作描写。

4.《女娲补天》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内容。

四、“1+X”阅读

推荐篇目《封神演义》

阅读方法这是一本充满神奇色彩的神魔小说,读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场景,会让你随着故事的情节畅游在书中世界。

古籍中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拼音注音)

(一)古代人名

南宫适(ku):春秋末年鲁国人。姓南宫,名适(音ku),又名韬,字子容,亦称南宫括、南容。

樊于期(fánwújī):樊于期,战国时秦将,后逃至燕国,自刭而死。荆轲函其首献秦王,欲乘机行刺。冒顿(mdú):汉代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后弑父自立。禽滑厘:“滑”读gǔ(骨),“厘”音lí(厘),又作禽滑黎、禽。

妲dá己:古人名,商纣王的妃子,易误读“旦(dán)己”,应读作“达(dá)己”。

皋陶(yáo):传说中的人物,尧舜禹时期东夷族首领。.

夏元且:“且”读jū(疽),秦始皇的随从医官。郦食其(lìyìjī):秦汉之际策士。

阏氏(yānzhī):汉时匈奴王后称号。

吐谷(yù)浑:我国古代的民族名,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隋唐时曾建立政权。

万俟卨(mòqíXiè):万俟为复姓,万俟卨为南宋时受秦桧指使,诬陷谋害岳飞的奸臣。

史籀(shǐzhu):史籀为周宣王太史,曾做大篆十五篇,故后世称大篆为籀文。

毌丘俭(GuànqiūJiǎn):毌丘古为复姓,后分为毌姓、丘姓和俭姓。毌丘俭,三国时人。

伍员(wǔyún):伍员即伍子胥,春秋时楚国人,为报家仇投奔吴王阖闾。

李阳冰(lǐyángníng):冰即凝之古字。李阳冰,唐代著名词章篆书家。

金日磾(jīnmìdī):汉代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时官拜将军。帝喾(dìkù):传说为上古帝王名。

曹大家(cáotàigū):“大”与“太”古为一字,“家”字,古姑字。曹大家,汉代历史学家班彪之女班昭,后嫁曹世叔为妻。东汉和帝赐号大家,后世遂用大家为女性尊称。

嫪毐(lāoǎi):嫪毐,战国时秦人,曾为吕不韦舍人。颛顼(zhuānxū):颛顼,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

仆射(púya):古官名,秦朝到元朝期间的一种官名。

(二)古代地名

九京(jiǔyuán):春秋时晋国山名,今在山西绛县北。因系晋国卿大夫墓地所在,故后称坟墓为九京。

不其(bùjī):古县名,汉代设置,北齐时废。不其即今山东即墨市,该市东南有山名曰不其山。

石埭(shídài):县名,今安徽省池州。池州西有三块巨石,名曰头埭、中埭、三埭。

不羹(bùláng):河南襄城古称西不羹,河南舞阳西北古称东不羹。

曲逆(qūyù):汉代县名,在今河北完县、曲阳县境。汉高祖曾封陈平为曲逆侯。

吴会(wúguì):现在江苏吴县,“会”即会稽,浙江绍兴古称。又,吴会亦兼指江浙。

东莞(dōngguǎn):古代郡名,在今山东莒县。又,今广东设东莞市。

朱提(shūshí):山名,在今四川宜宾西南,古盛产银,故又称白银为朱提。

涪州(fúzhōu):涪州,县名,即今四川省涪陵县。

番阳(pōyáng):番通鄱,古县名,今江西波阳,因鄱阳湖而得名。

阌乡(wnxiāng):“阌”即古“闻”字,亦读为wen。县名,

在河南境内。

圌山(chuíshān):山名,在江苏省镇江市境内,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控守的江防重地。

大宛(yuān):产汗血马的西域国度。

月ru(肉)氏zhī(知):西域大国。

鲜卑bì:鲜卑本意为胡人皮带上金属钩,管仲曾射。龟qīu(丘)兹cí(词):文化品味很高的西域国家。

高句gōu(沟)丽lí(离):“丽”一作“骊”。三国时属魏地,乐浪郡治所。

朝歌(古地名):商朝都城,易误读朝(cháo)歌,应读作朝(zhāo)歌。

容易读错的地名人名

容易读错的名称

大宛yuān(冤)。产汗血马的西域国度。

月ròu(肉)氏zhī(知)。西域大国。

鲜卑bì(必)。鲜卑本意为胡人皮带上金属钩,管仲曾射。

丁令líng(龄)。亦作丁零。汉初匈奴灭东胡改为丁令。

龟qīu(丘)兹cí(词)。文化品味很高的西域国家。

高句gōu(沟)丽lí(离)。丽一作骊。三国时属魏地,乐浪郡治所。

蹋顿dú(读)。辽西乌丸单于,被张辽阵斩。

俄è(饿)何。羌族将领。演义中将其与另一将烧戈合为一名。卑bì(必)弥呼。倭女王。

於wū(乌)夫罗。匈奴人。汉末入中原为流寇。

浙江的丽水(Lí离),台州(Tāi);鄞县(Yín);

BóYī)Zōng);

Jiàn见)Yún),

河北的蔚县,正确读音是Yù(玉);井陉(Xíng),蠡县(Lǐ);

Xùn训)Zhè)Zhì)

湖南的耒阳(Lěi垒)被误读成来阳,郴州(Chēn抻)被误读成彬(Bīn宾)州;

Léng)被误读成愣(Lèng),这两个字长得很像,一不留神就读错;(Nào闹)被误读成卓(Zhuó),

安徽的歙县,正确读音是Shè(社);六安,正确读音是Lù(路);

Shì(是)Zhǎng(掌)í),山东莘(Shēn深)县;莒县(Jǔ),茌(Chí)平

(Xīn新)。

Fù(富)。

Pí)Gǒng)Qián前);

Wù)

江苏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

河南的江西铅山(yan)二声

梁山泊(pō)

蚌埠bènɡbù泌bì阳海参崴wǎi綦qí江东莞ɡuān牟mù平栎yuè阳涿zhuō州尉yú犁郴chēn州

容易读错的中国人名

刘禅shàn(擅)。禅(chán)专指佛教事物,译自梵文dhyāna。

张嶷nì(逆)。《诗》赞后稷“克岐克嶷”,聪明意。张嶷字伯岐。

周处chǔ(楚)。断发周鲂之子,除三害者。字子隐。

马日mì(密)磾dī(低)。马融侄,汉末重臣。

钟繇yáo(姚)。魏司徒,书法家。另有刘繇,江东军阀。

袁隗kuí(魁)。袁绍叔,被董卓抄杀。

何曾zēng(增)。曹操假子,傅粉郎君。另有曹叡国舅毛曾。

孙观guàn(贯)。泰山寇,为吕布羽翼。后降曹,官至青州刺史。

乐綝chēn(嗔)。乐进子,被诸葛诞所杀。另吴有孙綝。

秦宓mì(密)。蜀汉学士。另俗谓甄后名宓fú(浮),谬。甄后名荣。

王濬jùn(俊)。沿江伐吴者。濬即浚。另吴有潘濬。

范彊qiáng(强)。刺杀张飞者。彊不应作疆。

黄射yì(义)。黄祖子。敬慕祢衡而救之不及。

张顗yǐ(乙)。河北降将。与马延焦孟不离。

华覈hé(核)。吴臣,为孙皓中书丞。

的dì(地)卢。的,靶心。卢,头颅。妨主本庾信事,越溪公孙述事。

特殊读音的姓氏

仇(Qiú);单(Shàn);任(Rén);郧(yùn);朴(piáo);折(Shé);曾(Zēng)邵(Shào);区(ōu);过(Guō);缪(Miào);华(Huà);缑(Gōu);晟(Chéng)纪(Jǐ);舍(Shè);卞(Biàn);查(Zhā);祭(Zhài);阮(Ruǎn);亓(Qí)解(Xiè);佴(Nài);厍(Shè);乐(Yuè);

仉(Zhǎng);哈(Hǎ);佘(Shé)燕(Yān);么(Yāo);

召(Shào);詹(Zhān);黑(Hè);竺(Zhú);乜(Niè)

那(Nā);佟(Tóng);蒯(Kuǎi);繁(Pó);恽(Yùn);郜(Gào);冼、洗(Xiǎn)盖(Gài;Gě);尉迟(Yùchí);

澹台(Tántái);令狐(Línghú);万俟(MòQí)单于(chányú);澹台(tāntái;长孙(zhǎngsūn);

宰父(zǎifǔ);羊角(yángjué;中行(zhòngháng)

郗(Chī,Xī):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苏忿生支庶子受封于郗邑(今河南省泌阳县),其后人遂以封邑命姓,称为郗姓。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郗姓出姬姓,是高阳氏的后代,苏忿生的支子被封于郗邑,后代因而以此为氏,望族出于高平。而根据《路氏》上说,苏氏的儿子被封于郗,以郗为姓,称为郗氏。周朝时郗邑的位置,就是今河南省的泌阳县。姓郗中国人的最早发祥地,就在沁阳,后来他们却在山东的高平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留在河南老家的子孙比较少。望族居于高平郡,就是现在的山东金乡县西北。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贲(Bēn,Fi)两支,字同音异,源流有别:

1、出自春秋鲁国县贲父,以祖字为姓。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元的姓纂》载,贲姓起源于春秋鲁国,鲁国有一个贵族叫县贲父,他的后代取贲(Bēn音奔)字作为姓,世代相传,遂成贲氏。此处贲字读作“奔”音。

2、出自春秋晋国苗贲父,以祖字为姓。相传,贲姓出自苗氏,春秋时晋国大夫苗贲父之后,以贲(Bēn音奔)字为氏,成为贲姓的另一支。此处贲字读作“奔”音。

3、出自春秋时秦国,有贵族姓贲。据《风俗通》载,源于秦国的王族,秦非子之后有叫贲父的,其子孙就取贲(Fi音肥)字为姓,世代相传,遂成贲氏。此处贲字读作“肥”音。

隗(Kuí,Wěi):

1、出自夏朝帝王后代,以国名为氏。汤灭夏桀后,建立商朝,封夏朝王族的后代到隗邑作首领,并让他们建立了大隗国(今湖北省秭归东南一带),其国君称为大隗氏。大隗国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是楚国的同姓国,公元前634年被楚所灭。其后世子孙以原国名为氏,称为隗姓。又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隗姓是春秋时翟国的姓氏,春秋时翟国、隗中在今湖北省秭归东南一带。

2、据《左传》记载,春秋时,狄人讨伐廧咎如时,俘获了他的两个女儿淑隗和季隗。她们的后代以隗为氏,称隗氏。

3、出自中原北部有少数民族赤狄人,他们中大多姓隗。春秋时期,周代中原北部的游牧民族赤狄人姓隗。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鲁、邢一带,开始同华夏族通婚。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诸部落,赤狄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赤狄后裔沿用隗姓,后来成为汉姓。

郇(Xún,Huán):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子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纂》载,周文王的第十七子姬葡封于郇(今山西省临城)为伯爵,史称郇伯、郇侯,建立郇国(Xún音旬)。春秋时被晋国所灭,其后裔遂以国名郇为姓,称为郇氏。

得姓始祖:郇侯。西周初期,周文王将自己的十七子姬葡分封于古郇国,称为郇侯,古郇国定都于新绛西。山西省南部沁河以西,涑水以东,原来属于古郇国的疆土。历史上的古郇国最终被晋武公所灭。到后来,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国的国都在安邑,后迁徙大梁(今河南省洛阳),韩国的都城原来在曲沃,后来也曾定都襄垣(今长治市),而赵国的国都在邯郸。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说,是周文王的第十七个儿子郇侯的后代,子孙以国为氏,后来有的去掉邑旁加草为荀姓。因此,郇、荀两姓同源。晋国有荀林之生儿子庚,裔孙叫况,后代又分为荀氏、中行氏、智氏等姓氏。”故郇、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的得姓始祖。覃姓:

不同的读音代表着不同的覃字。读tan(谭)时,所代表的姓氏血统与谭姓相同,其姓氏本来也就是由“谭”字去掉偏旁而来的。汉时,谭姓中有人与韩信关系密切,后韩信因故被杀,他便携家人逃往外地,改姓为覃,他的后代在后来也相沿以覃为姓。历史上,这支覃姓人以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为郡望,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和关陇地区。

覃(Xún)主要是指居住在长江以南原古代蛮族或巴蜀区的覃姓人。早在汉代时,澧中、平川、赐州等地的蛮族中都有覃姓,蜀郡也有覃姓。至南朝梁时,出自这一支派的覃姓人还出了一位名为覃元先的名人,官至东宁州刺史。直到清代,居住在今四川一带的覃姓人仍把自己的姓氏读为Xún。

覃(Qín)主要指生活在今广西一带的覃姓人。相传,他们姓氏的读音原为tan,与表示品尝之意的“啖”字同音,后讹为Qín,遂相沿成习。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出自这一支派的覃姓人大约有50万,而广西也因此是全国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关于误读的分析

一、纯粹做姓氏,不直接做语词也不做语素,而且读音唯一的:

仉(zhǎng);詹(zhān);迮(z);妘(yún)恽(yùn)荀(xún);禤(xuān);羲(xī)邵(shào);亓(qí);冼(xiǎn);洗(xiǎn);彭(png);逄(páng);蒋(jiǎng);郜(gào);工(gāng)等。这些汉字只作汉字使用,本身不是语词,也不做构成语词的语素。注意,冼(xiǎn)和洗(xiǎn)的读音一致,却是两个不同的姓氏。肖和萧是同一个姓氏,读音(xiāo)也相同,前者是后者的俗称或俗写;丘和邱,虽然读音(quī)无二,但不是同一个姓氏,各有来历。

二、既做姓氏又做语词或语素,而且读音唯一的:

李、郑、赵、黄、孙、钱、辛、谢、吴、伍、牛、乔、丁、刁、刀、马、方、卞(biàn)、毛、古、甘、丘、庄、江、严、何、庞、岳、施、骆、袁等等。这些作为姓氏的汉字,都能与其他汉字组成语词,但他们的读音仍然不变,作为语词读什么音,做姓氏也读什么音。如:春秋时有人名卞(biàn)和,语词有卞(biàn)急,都读作(biàn);唐太宗李世民之李,行李之李,瓜田李下之李,都读作(lǐ);舞蹈家刀美兰之刀,刀光剑影之刀,刀山火海之刀,都念作(dāo)。

三、既做姓氏,又做语词或语素,而且读音不是唯一的。

如:翟,作为姓氏读(zhái),有农民起义领袖翟让;作为语词读(dí),古书上指长尾巴的野鸡,人名用字有墨翟(dí)。又如:查,作为姓氏读(zhā);作为语词,一读(zhā),山查,一读(chá),检查。再如:种,作为姓氏,一读(zhǒng),一读(chng);作为语词,一读(zhǒng),种类,人种,一读(zhng),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从主观上说,读错别人姓氏是依据思维习惯臆测,少查字典的直接结果。例如:把庹(tuǒ)读成(chǐ),把禚(zhu)读成(gāo);把《三家巷》中的区(ōu)桃读成(qū)桃,把冼(xiǎn)星海读成洗(xǐ)星海。

又有一些是语音知识欠缺。如分不清楚翘舌音和平舌音,把邹(zōu)念成(zhōu),把周(zhōu)念成(zōu),把蔡(cài)念成(chái),把柴(chái)

念成(cài)。如前鼻音和后鼻音,把程(chng)长庚读成(chn)长庚;把郑(zhang)和读成(zhan)和,等等。古人名正确读音

女娲氏娲读wā(洼),上古神话人物。

咎陶读gáoyáo(高摇),即皋陶,也作咎繇(均读gāoyáo),传说大舜时的刑狱官。

妺喜妺读m(末)(妺一边是末,妹一边是未,不是一个字),夏朝末代皇帝桀的妃子。

契读xia(屑),亦作偰、卨、禼(均音xia),殷商的始祖。傅说说读yua(悦),商王武丁的大臣。

妲己妲读dá(答),殷纣王的妃子。

史籀籀读zhu(纣),周宣王时太史。

石碏碏读qua(鹊),春秋时卫国大夫。

赵衰衰读cuī(崔),春秋时晋国大夫。

魏犨犨读chōu(抽),春秋时晋国勇将。

祭仲祭读zhài(债),春秋时人。

伍员员读yún(云),春秋末吴国大臣。

禽滑厘滑读gǔ(骨),厘音lí(厘),又作禽滑黎、禽

滑厘(氂音lí,通厘),战国时墨翟的学生。

高渐离渐读jiān(尖),战国时燕人。

樊於期於读wū(乌),战国时秦将,后逃亡于燕。

颜斶斶读chù(触),战国时人。

夏元且且读jū(疽),秦始皇的随从医官。

郦食其读lìyìjī(利异基),秦汉之际策士。

吴芮芮读ruì(瑞),汉长沙王。

呼韩邪邪读y(爷),西汉时匈奴单于,即王昭君的丈夫。

繁钦繁读p(婆),汉末文学家。

刘禅禅读shàn(善),蜀后主阿斗名。

司马颙颙读yng。西晋八王之一,曾参与“八王之乱”。

萧赜赜读z(责),南朝齐武帝。

李阳冰冰读níng(凝),唐代诗人李白的从叔,著名书法家、文字家。能延寿能读nài(耐),唐代人。

尉迟恭尉读yù(郁),尉迟是复姓,唐代人。

武曌曌读zhào(照),武则天为自己造的字,意为日月当空照。刘读yǎn(眼),五代时南汉建立者为自己造的字。龙在天上,意为得天下。

旻宁旻读mín(民),清朝道光皇帝名。

一些古文里面的字的读音

1、逢蒙(古人名):嫦娥奔月传说中的人物,易误读“冯(fng)蒙”,应读作“庞(páng)蒙”。

2、朝歌(古地名):商朝都城,易误读朝(cháo)歌,应读作朝(zhāo)歌。

3、妲己(古人名):商纣王的妃子,易误读“旦(dán)己”,应读作“达(dá)己”。

4、伍员(古人名):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即伍子胥,应读作“伍云(yún)”。

5、句践(古人名):春秋时期的越王,应读作“句(gōu)践”.

6、墨翟(古人名):战国时期思想家,应读作“墨翟(dí)”。

7、南宫适(古人名):春秋时鲁国人,应读作“南宫括(ku)”。

8、樊於期(古人名):战国时秦国人,应读“樊屋(wū)基(jī)”。

9、郦食其(古人名):汉朝人,应读作“郦亦(yì)基(jī)”。

10、赵衰(古人名):春秋是晋国大夫,应读作“赵崔(cuī)”。

11、单于(汉朝时匈奴族君主的称号):应读作“婵(chán)于

12、冒顿(古人名):汉朝时匈奴族的一个单于的名字,应读作“莫(m)都(dú)”

13、皋陶(传说中的人物):尧舜禹时期东夷族首领,应读作“高摇(yáo)”

14、女娲(神话人物):传说伏羲氏的妹妹,应读作“女娃(wā)”

15、大夫(古官名):应读作“大(dà)夫”

16、刘禅(古人名):三国时蜀国皇帝,应读作“刘禅(Shàn)”

17、仆射(古官名):秦朝到元朝期间的一种官名,应读作“仆(pú)夜(ya)”

18、阏氏(汉时匈奴王后称号):应读作“烟(yān)支(zhī)”

19、吐谷浑(我国古代的民族名):生活在甘肃、青海一带,隋唐时曾建立政权。应读作“吐峪(yù)浑”

20、东莞(古地名):在今广东境内。应读作“东管(guǎn)”

21、恶池(河名):在今山西境内。应读作“滹(hū)沱(tuō)”

22、月氏(古西域族名和国名):应读作“入(rù)支(zhī)”。

23、吐蕃(藏族古名):应读作“吐播(bō)”。

24、高句丽(朝鲜古国名):应读作“高勾(gōu)丽”。

25、南无阿弥陀佛(古梵语音译):应读作“那(nā)摩(m)阿弥陀佛”。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权名或其它事物名称,很容易读错,需要特别注意加以辨认识读,否则可能因为不经意读错而当众出丑、让人笑话。下面所列历史名词概念,都是同学们在学习历史课本及课外史书时常常会遇到的,但却极易读错。如果不看括号内的注音,你能正确识读吗?请读读看。

女娲(wā);禅(shàn)让;炮烙(páolu)之刑;

镐(hào)京;回纥(h);钟繇(yu);仆射(ya);阏氏(yānzhī);康居(qú);伍员(yún);吐谷(yù)浑;可汗(kahán);会稽(kuàijī);曹丕(pī);金兀术(wùzhú);元昊(hào);祖逖(tì);蔡邕(yōng);老聃(dān);孙思邈(miǎo);临洮(táo);单于(chányú);大宛(yuān);龟兹(qiūcí);妲(dá)己;身毒(yuāndú);

阿房(ēpáng)宫;伊尹(yīyǐn);召(shào)公;倭(wō)寇;鲜卑(bēi);墨翟(dí);虞姬(yújī);大月氏(ruzhī);张骞(qiān);邗(hán)沟;燕(yān)国;鞑靼(dádá);高句(gōu)丽;亳(b)州;吐蕃(bō);玄奘(zàng;巴尔喀(kā)什湖;回鹘(hú);于阗(tián);赤嵌(kàn)城;武曌(zhào);彀(gu)中;幞(fú)头;步辇(niǎn);洨(xiáo)河;蹴鞠(cùjū);斡(w)难河;朱彧(yù);俳(pái)优;狼筅(xiǎn);噶(gá)尔丹;嫘(li)祖;耒耜(lěisì);蚩(chī)尤;

鲧(gǔn);皋陶(yáo);妇好(hào;重(chng)耳;贾思勰(xi);李悝(kuī);卯榫(mǎosǔn);陶鬶(guī);褒姒(bāosì);乐(yua)羊;黥(qíng)刑;劓(yì)刑;

笞(chī)刑;卜筮(shì);赭(zhě)衣;囹圄(língyǔ);范哙(kuài);垓(gāi)下;廪庾(lǐnyǔ);火耕水耨(nu);饕餮(tāotia)纹;区(ōu)种法;赵嘏(gǔ);

羁縻(jīmí)州;陈祎(yī);天平之甍(mng);

圩(wi)田;暹(xiān)罗;李煜(yù);折(sh)氏;澶(chán)渊之盟;米芾(fú);火铳(chng)

中国古代人名地名正确读音

1会稽(ɡuìjī)2岑参(cénshēn)

3炮烙(páoluò)之刑

5女娲(wā)

7苻(pú)坚

9可汗(kahán)

11帝喾(kù)

13赤嵌(kàn)城

15范蠡(lǐ)

17呼韩邪单于(ychányú)

19祖逖(tì)

21汨(mì)罗江

23临洮(líntáo)

25芒砀山(mánɡdànɡ)

27于阗(tián)

29谯(qiáo)县

31阮瑀(ruǎnyǔ)

33元昊(hào)34郯(tán)城

36蕲(qí)县37虞姬(yújī)

39鄯善(shànshàn)

41刘歆(xīn)

43范缜(zhěn)

45郓(yùn)城

47樵(qiáo)夫

49燧(suì)人氏

51有扈(hù)氏

53镐(hào)京

55商纣(zhu)

58蟠(pán)龙

60李悝(kuī)

63公子虔(qián)

65邯郸(hándān)

67弈(yì)秋

69骊(lí)山

71垓(ɡāi)下72刘濞(bì)

74菑(zī)川75齐桓(huán)公

77陂(bēi)塘78冒顿(mdú)4大月氏(ròuzhī)6樊於期(fányújī)8龟兹(qiūcí)10吐蕃(bō)12万俟勰(mqíxi)褒(bāosì)16焚(fn)书坑儒(rú)18金兀术(wùzhú)20老聃(dan)22淳(chún)于越24鸭绿(lù)江26缇萦(tíyínɡ)28张骞(qiān)30应玚(yīnɡyánɡ)32拓跋珪(tubáɡuī)35暹(xiān)罗38范滂(pānɡ)40蔡邕(yōnɡ)42邗(hán)沟44鄄(juàn)城46鲜卑(xiānbēi)48大汶(wan)口50蚩尤(chīyu)52亳(b)54夏桀(ji)56藁(ɡǎo)城59郢(yǐnɡ)61阖闾(hlǘ)64大宛(yuān)66虢(ɡu)国68阿房(ēpánɡ)宫70胡亥(hài)73主父偃(yǎn)76李膺(yīnɡ)79阏氏(yānzhī)14

80王嫱(qiánɡ)81胡笳(jiā)82周髀(bì)算经83王粲(càn)84迦毗(jiāpí)罗卫85蹴鞠(cùjū)

86曹丕(pī)87刘禅(chán)88齐王冏(jiǒnɡ)89长沙王乂(yì)90河间王颙(ynɡ)91遒(qiú)县

92司马懿(yì)93疆埸(yì)94洧(wěi)水

95钟繇(yu)96翟(zhái)让97入彀(ɡu)

98颉(xi)利可汗99李勣(jí)

100阙(quē)特勤101苾伽(bìjiā)可汗

102回鹘(hú)103靺鞨(mh)

104大祚(zu)荣

106和同开珎(zhēn)

108颜杲(ɡǎo)卿

110冤句(yuānqū)

112洨(xiáo)河

114邙(mánɡ)山

116下邽(ɡuī)

118步辇(niǎn)图

120赵匡胤(yìn)

122鄞(yín)县

124澶(chán)州

126澉(ɡǎn)浦镇

128萨都剌(lá)

130张瑄(xuān)

132苏洵(xún)

134黄筌(quán)

136米芾(fú)

138朱棣(dì)

140倭(wō)奴

142脱懽(huān)

144萨尔浒(hǔ)

146蒯(kuǎi)祥

148周瞾(zhào)

150拳毛騧(ɡuā)

152妫(ɡuī)

154燕蓟(jì)

156朱彧(yù)

158狼筅(xiǎn)

160身(yuān)毒

162濮(pú)阳

164皋陶(ɡāoyáo)

166髹(xiū)漆

168重(chnɡ)耳

170捭阖(bǎih)

172日晷(ɡuǐ)105晁(cháo)衡107马嵬驿(wiyì)109唐僖(xī)宗111宇文恺(kǎi)113刘焯(zhuō)115李峤(qiáo)117羌(qiānɡ)族119李存勖(xù)121赵顼(xū)123潢(huánɡ)河125钱镠(liú)127斡难(wnàn)河129赵孟頫(fǔ)131拂菻(fúlǐn)133李煜(yù)135孟昶(chǎnɡ)137濠(háo)州139浡(b)泥141俞大猷(yu)143鞑靼(dádá)145多尔衮(ɡǔn)147陈洪绶(shu)149王谠(dǎnɡ)151冕旒(miǎnliú)153榷(qua)场155郾(yǎn)城157俳(pái)优159昭梿(lián)161嫘(li)祖163鲧(ɡǔn)165妇好(hào)167利簋(ɡuǐ)169邲(bì)171圭(ɡuī)表173程邈(miǎo)

174酎(zhu)金杯175蒙恬(tián)176毛玠(jia)177氐(dī)族178鄠(hù)杜179羯(ji)族

180伊尹(yīyǐn)181邹(zōu)国182曩(nǎnɡ)时183岷(mín)江184秭(zǐ)归185墨翟(mdí)

186苜蓿(mùxu)187琅琊(lánɡyá)188木屐(jī)189缑(ɡōu)氏188褚(chǔ)遂良189长垣(yuán)190宫阙(qua)

192唐摭(zhí)言

194陶埙(xūn)

196稔(rěn)

198夯(hānɡ)

瓦剌(lā)193幞(fú)头195钺(yua)197膏腴(yú)199骨力裴(pi)罗191

THE END
1.故宫里,那些藏匿已久的画…不过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 却使他在画中无所不能、所向披靡 比如头戴“洋卷发”上山捉老虎 雍正行乐图册·刺虎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 甚至被做成了动图,不要太搞笑 当然还可以在湖畔悠闲的洗个脚 清 雍正行乐图册·水畔闲坐 或者换上道服在山崖边打个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11/13/535749_866129096.shtml
2.新說西遊記:六测从鱼跃天高任鸟飞忠么西进便没路了那老母用手朝西扣劝叫那里去有五八里远口仍近是灭法口法即礼也灭国则有伤和气那国王前生是籍先王一字那世翟结下冤警畔世种无端造罪二年前许下一伺罗天大尘凄杀映禹涸和除尚即贵也口礼贵于和血此地大伤和蚁是从正湎一翻遭两年陆陆续续杀勾了九千九百九十六偶无名...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7363530&remap=gb
3.艾维斯酒店(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店),地址:江北国际机场地区渝北区汉...房间有点小,我们定的是两个大床房,一个房只能一个人,两个人的话有点窄!唯一优点离机场近,免费停车!其他的缺点就忽虐不计!说说免费送机,就是帮你打的! 2024年11月01日入住 酒店回复 尊敬的宾客,感谢您对酒店的点评!对于您在酒店入住期间的经历,我们深表遗憾。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会将意见...https://hotel.elong.com/90920106/
1.女人一生最吉利的网名(1408个)8、孤人自嘲 9、努力学习 10、记得、遗忘 11、喜气盈门 12、雪芯向阳 13、-谎言恋人@ 14、傲娇宠儿 15、如风过境 16、花烛九盏 17、细雨春芒 18、八方进财 19、爱你九妹 20、束缚挣脱 21、化蛹为碟 22、佛子本明 23、居功厥伟 24、旧人可归 25、紫气东来 26、ㄖ玖見亾杺 27、否極泰來 28、盛世...https://www.ishuoshuo.com/wangming/22881.html
2.August2010davidzgtPage2农历7月鬼门打开,当然就少不了说说广东人对“鬼”字的用法啦。那我们就从“鬼拍后尾枕”说起。“鬼拍后尾枕”有一部分意思等于普通话的“不打自招”,一个人做了不为人知道的坏事就一定是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但是,有一些人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居然自己会说出来,于是就会让别人感到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持公道,这...https://davidzgt.wordpress.com/2010/08/page/2/
3.温柔的句子经典14篇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人习惯于在线上发布说说,用于分享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什么样的说说才让人眼前一亮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细致的小编飞白给家人们整编的14篇亲爱的放松我会温柔一点的说说的相关内容。 温柔的说说 篇一 ...https://www.paomian.net/fanwen/all/617276.html
4.关于老公的说说随着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网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你知道什么样的说说才是特别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老公的说说,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老公的说说1 1、有个会做饭的老公,我愿意洗碗,太好吃了。 2、懒女孩有个会做饭老公,真是躺在沙发上悄悄笑出来。 https://www.unjs.com/shuoshuo/7014522.html
5.和家人一起摆地摊很幸福的心情说说摆地摊经典语录网络文章和家人一起摆地摊很幸福的心情说说(篇1)1、请尊重每一位摆地摊的人!2、不要想过去,不要害怕未来...https://bbs.openke.cn/thread-688398-1-1.html
6.yaohaigou.com/xxxr65012502/20241001/33869625今年2月23日,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发言人表示,公署特派员刘光源近日约见美国驻港总领事梅儒瑞,就梅儒瑞及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近期一系列干预香港事务的错误言行,提出严正交涉,表达强烈不满。刘光源当面敦促梅儒瑞应恪守外交官职业操守,不要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刘光源还向梅儒瑞划出三条“红线”,要求美方不得危害中...http://yaohaigou.com/xxxr65012502/20241001/33869625
7.朋友圈喝茶说说510句朋友圈喝茶说说 朋友圈喝茶说说510句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线上发表说说,用以分享自己当日的心情和优美的句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说说才是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朋友圈喝茶说说,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https://www.qunzou.com/shenghuo/shuoshuo/210045.html
8.喝茶发朋友圈的说说(精选610句)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人钟情于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说说,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那些火遍朋友圈的说说都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喝茶发朋友圈的说说,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品一壶好茶,就像品人生一样,苦中有香,香里带甜,茶刚入口先是苦的,苦去而甜来。 https://www.yjbys.com/jingdianyulu/shuoshuo/1491292.html
9.诗歌《家》教案2。散文诗的录音,《让爱住我家》或《梦幻曲》等让人感觉温馨、甜美的乐曲。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欣赏散文,理解散文中灯、床、屋檐代表的意思。 2。难点:尝试创编句式:“家是××,有了××,就可以×××。”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谈话,观察图片,了解家中常用物品的作用。 (1...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21107191856_2056979.html
10.湘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2.pdf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 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方法:示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鼓励、表扬法:通过鼓励表扬大体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 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 第1周常规训练2课时 第...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8776768.html
11.朋友圈喝茶的说说朋友圈喝茶的说说 随着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朋友圈发布说说,用于跟亲朋好友分享个人生活情况。那发什么样的说说才不会烂大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朋友圈喝茶的说说,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朋友圈喝茶的说说1 1、赏花、喝茶、访友是一生中最开心快乐的事情,如果这个时候有你陪...https://www.rajj122.com/wendang/qitafanwen/670477.html
12.阳光明媚心情不错的语句说说(精选200句)随着网络社交的悄悄演进,越来越多人青睐于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说说,用以宣泄自己的情绪,调节心情。什么样的说说才让人印象深刻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阳光明媚心情不错的语句说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天啊,那个坠入人间的精灵,在天空中甜蜜的笑着,笑着…… 2https://www.ruiwen.com/shuoshuo/6458475.html
13.从秋分到立春,坚持喝100天,胜过一年狂敷700片面膜!来说说如何炖银耳吧~ 想要把银耳炖得软糯,首先需要泡,泡一个小时左右。 然后就是撕小块,越小越好,越容易出胶。 还有就是炖的时间要久一些,可以选隔水炖那种。 用炖锅晚上预约,早上炖好就可以直接吃了。 妍牧高定有机椴木银耳 另外,吃不完密封后放冰箱是可以吃的~~ ...https://www.douban.com/note/695172934/
14.宫女谈往录以后连载十数期,那众口交誉的好评,自无需我一一冗述。 我以为,先生之作贵在赢得了真、善、美三字。学老彭,“不添油,不加醋”,是为持一“真”;先生祖籍汉军旗,对旗下人的语言,以至习俗、情感,都异常熟悉,他为老宫人写话,那语言的流畅、自如,地道的八旗京片子,十足堪登“善”境;而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https://www.zxlib.com/sites/191.html
15.开棺有喜全文免费阅读,开棺有喜大结局无弹窗【无恐怖情节,1v1甜宠】她为求安生,半夜三更摸进郊外山洞找鬼。都传洞中黑棺里躺着的是面相狰狞的鬼王,神秘危险,食人无数;“晚上……好。”安向晚故作镇定,颤抖着给他打招呼。他饶有兴味地看着眼前的猎物,眼神幽深。“你一身红,是来嫁我?”以身为祭品,缔结冥婚,生死相许,许永世不离不弃。各位书友要是...https://www.biquwo.net/dudu/206/206705/
16.搞笑雷人标语(精选17篇)23. 许贵妃、李嫔、刘常在、谭妃:精01班奴才们给四位小主请安了 24. 纸间忆得卿笑靥,竟把方程作笑颜。东方教主今何处?力二女神在眼前。 25. 新闻女生,清新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新闻零男人帮 篇4:雷人标语 1、登QQ,貌似为了等一个人,可等到了,却又是无言以对。 https://www.hrrsj.com/zhichang/kouhaobiaoyu/50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