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还活着!”当志愿者举着手机推开门,屏幕另一头的晓慧激动哭了。
从武汉回老家过年之前,晓慧给自己的小猫留下了7天的猫粮,却没想到因疫情“封城”,让小猫在家独自呆了13天。
她向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求助,看到视频里的小猫终于吃上了饭,才放下心来:“我家毛孩子得救了,真的在我快要放弃的时候找到了……太谢谢了。”
志愿者们放好猫粮添好水,确认小猫还健康,就要急忙赶赴下一家,在武汉城里,还有太多留守在城中的宠物等待他们救援。
救,还是不救?
“人在外地回不去武汉,我的小猫只留了几天的粮,可以救救它吗?”
每天,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简称武小协)都会收到很多条类似的求助。
成员们商议到最后,结果是“不做”。一是疫情当前,所有人出去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二是自己去到陌生人家上门救助,以后产生什么纠纷该怎么办?
另一方面,武小协作为成立多年的公益组织,虽是对流浪动物进行保护宣传和救助,可一路走来离不开很多养着动物的人的支持。他们决定,还是要做这件事。
留守城中的小猫、小狗、小猪……
春节期间,大多数人都是反锁门的状态,除了密码锁和有备用钥匙的情况,志愿者们往往还要先等待锁匠师傅开门。
救助过程中,志愿者会和主人保持着视频连线。
因为突然的“封城”,很多宠物主人家里没来得及留下足够的余粮,志愿者也会自带免费的足量粮食。
让西瓜印象深刻的是去一家求助者家里喂猫,他给小猫接了一盆水,可能太久没喝水,原本生性怕水的猫此时四爪都站在盆里,几乎要躺在水里,保持那样的姿势喝了很久。
志愿者们救助的95%是小猫,也有狗狗、仓鼠、鹦鹉、兔子等宠物。志愿者小宁记得,她去救助的一只小泰迪在家里的厕所呆了小半个月,放出来以后在房间里撒欢跑了好久都没停。
协会还救过一只叫“屁屁”的宠物猪,主人走前只留了一周的食物,志愿者们赶到的时候,100多斤的小猪已经在家独自守了12天,冲着他们直尖叫,面前的盆子已经被咬破,阳台上乱做一团。
志愿者往洗澡盆里添了满满的口粮和水,小猪猛吃猛喝了半天,主人在视频里直感叹:“干死了,我的天哪。”
考虑到感染和上门的风险,一开始,协会里只有身在武汉的六位核心成员参与救助,但随着消息的传开,求助单从几百上升到了几千,他们开始呼吁在群里寻找互助。
生命无价,哪怕再小
在武汉,不同的团体都在关心着留守小动物们。志愿者小宁是在“武汉土猫同好会”微博里看到的求助信息,平时养猫爱猫的她也想为城市献一份力量:
“比较暖心的是这些宠物主人对我的信任,还有小猫对我的喜欢吧,有一家的小猫看到我激动地不行,抱起来趴在身上就不愿意下去。”
有时候家里有很粘人的幼猫,小宁会陪猫玩一会儿再走,“但离开的时候就很可怜,它追着我到门口不想让我走”。
救助过程中,宠物似乎成了人的一面镜子。志愿者们也坦言,上门救助时的一些经历真让他们“大开眼界”。
小宁说,一位姑娘曾向她求助,说自己的猫已经饿了两天了,希望能救救它。因为没有钥匙,小宁告诉她只能找开锁师傅,自己承担开锁费用,或者想办法把钥匙寄回来。
处于非常时期的武汉,开锁的价格平均几百元。小姑娘半天没回复消息,过了一会儿,她对小宁说:算了,看小家伙命数吧。
“我看到这个又生气、又觉得没有办法”。这样的放弃在志愿者们目睹的救助中不算少数,在上门喂猫的路上,小宁经常看到很多猫留在店里,没有吃喝,饿得冲着人叫。
“只能说猫各有命吧,有很负责的主人也有不把猫当回事的主人,希望大家养宠物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考虑清楚,它们也是生命,是无条件依赖你信赖你的,也希望大家不要用金钱价值去衡量它们,每一条小生命都是无价的。”
武小协的成员也遇到过一些啼笑皆非的要求,有人想让他们送猫粮狗粮猫砂上门,还有人需要协会上门打疫苗。他们在微博上感叹,猫狗粮可以用清水煮的肉类,猫砂用尿不湿替换,“我们真的跑不完,太累了”。
但他们不敢轻易停下来。
截至目前,武小协已经直接或间接救助了近千家的留守小动物。
作为疫情防控人员,西瓜平时只能在午休和夜晚下班后去救助,“头几天都是埋头做事,后来突然就火了,得到援助家庭的反馈和网友的支持。我们觉得可能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大家也给了我们一股力量继续坚持去把这件事情做下去”。
志愿者们的想法大都类似:疫情发生以来,很想在这种时候为武汉做一点什么。“最终我们能够通过自己所长真的帮助到这座城市,以及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我们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