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防控物资一度紧缺。随着企业复产复工,南宁各大药店酒精、消毒液等物资陆续恢复供应。进入3月中下旬,最为紧缺的口罩也陆续到货。
老百姓大药房有多种口罩选择
★口罩陆续到货“一罩难求”局面缓解
时隔半月,口罩存量已经增加,当前南宁各大药店口罩已陆续到货,口罩难求的紧张局面得到了缓解。
3月22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南宁多家大型连锁药店。在双拥路老百姓大药房,门前显眼处挂出了“口罩有货”通知,进入店内,各种型号的口罩摆满了十几个货架,一次性口罩2.5元/个,医用外科口罩3.5元/个,KN95口罩16.5元/个……前来选购的顾客不算很多,因货源充足,大家都显得比较淡定。“不缺货了,基本都有,大家理性选购。”店员介绍说。
随后记者还走访了多家连锁药店的部分门店,这些药店均有口罩销售,不限购,除了圭贝路一家药店表示口罩还需预约外,绝大多数药店都明确表示“不限购,无需预约”。价格方面,各家药店基本保持一致,上下浮动1~2元。
药店口罩库存充足
★口罩选购趋理性儿童口罩仍抢手
“从上周开始,我就发现小区附近的药店有口罩卖了,以前还每人限购一包,现在要买几包都可以。”家住南宁市竹溪大道丽景豪庭的陈小姐说,大人复工,小孩也准备开学,此前她还很担心买不到口罩,给出行带来不便。从目前来看,情况比较乐观,在保证基本需求后,也没必要去囤货。
市民张先生更是说出了众多南宁人的心声,“口罩不缺了,不过真心希望早日摘掉口罩”。
虽然常规口罩货源充足了,但记者也发现,在走访的近10家药店中,只有一家药店有儿童口罩销售,普通的儿童防护口罩,价格为2.9元/个,而儿童医用口罩,更是踪迹难觅。
关于口罩,这些知识点记住了!
“口罩”如今已成为市民的家庭常备物资之一。买来的口罩没有包装信息,是不是假的?儿童口罩怎么选?进口的口罩怎么挑?……不少市民有这些疑惑,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正确选购,科学使用口罩,小北君整理了一些关于口罩的消费指引。
▌口罩的种类
市场上口罩种类繁多,在选购时通过其标签和结构,确定其类型。以下列出常见的具备不同防护作用的口罩。
▌选购口罩这些数字和字母必须看
医用口罩的选购与辨别
医用口罩的选购与辨别主要看执行标准。据了解,医用防护口罩执行标准是GB19083—2010;医用外科口罩执行标准是YY0469—2011;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执行标准是YY/T0969—2013。部分产品声称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YZB)也是可选购的范围,原则上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低于国家标准(GB)或行业标准(YY)。
此外,按规定受医疗器械许可监管的医用口罩外包装上会标注产品注册号,编号规则通常为:X械注准(X是各个省份的简称,如鄂、浙、粤之类)+注册年份+264(表示属于二类医疗器械64分类)+编号。市民可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辨别。
产品名称如果显示是“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那么就属于医用口罩范围;若不含“医用”字样,像写着“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普通防护口罩”等等不含“医用”字样的,都不属于官方注册的医用口罩范围。
非医用口罩的选购与辨别
例如,执行标准为GB2626—2006的KN/KP系列口罩,首先要在产品上标注产品名称、商标、型号、执行标准等信息,另外,还应标注滤料级别,级别用标准号和过滤级别组合方式标注,如GB2626—2006KN90,且一般滤料级别也只有:KN90、KN95、KN100、KP90、KP95、KP100这六个级别。
此外,市民还要看标准是否匹配。若产品名称和执行标准不匹配,请谨慎选择。日常防护用的防雾霾口罩(PM2.5口罩)执行标准是GB/T32610—2016;工业防尘口罩(KN95/KN90)执行标准是GB2626—2006。KN95是指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效率≥95%,用该类口罩也能达到防止飞沫的效果或要求;而人们常说的N95口罩是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设置的标准的口罩,美国的N95与国内的KN95标准是相当的。
进口口罩的选购与辨别
进口口罩主要看产品标识。原则上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口罩应用中文标注相应的产品信息。
如果想知道自己购买的进口N95是不是正规产品,可通过美国疾控中心网站查看产品公司名称以及产品型号是否一致。只有同时符合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和美国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认可的N95才是医用N95。而不同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口罩标准,如N系列是美国标准,KF系列是韩国标准,FFP系列是欧洲标准,DS系列是日本标准,P系列是澳洲标准,数字越大防护等级也越高。
▌口罩选用除了“辩”还能“看”和“闻”
据了解,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使用的口罩类型各有不同。原则上,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选用医用外科口罩、KN90以上防尘口罩,但在无确诊或疑似病人的环境中,用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即可。如去医院,则最好提升防护等级,建议选用医用外科、KN95口罩或防护等级更高的口罩。
在挑选口罩时,除了了解口罩产品信息,还要注意查看口罩的外观形态,口罩表面整洁均匀,没有破损和污渍,大小与标准规定的尺寸相符。有些从国外引进的口罩和拆散销售的口罩没有外包装信息,可从口罩的材质手感来判断。假冒伪劣的口罩一般比较薄,只有一层,或者有三层但中间层不是熔喷无纺布;正规合格的医用口罩至少有三层,外层摸起来比较光滑,剪开会看到明显的三层结构,透光性差且看不出明显织丝。
此外,正常口罩应该是无臭无味的,尽量不要购买有刺鼻性或难闻气味的口罩,同时也要谨慎购买香味过浓的口罩。
▲薄且透光的口罩防护效果差
▌口罩密闭性越高越好?
不建议心肺功能不好、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人群佩戴密闭性高的口罩,避免佩戴后容易出现缺氧、头晕等意外情况。
普通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也无需用到医用防护口罩,宜优先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使用。
此外,鉴于目前全球口罩消耗量大,口罩短缺还将持续,合理有限重复使用很有必要。
▌如何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口罩?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介绍,使用过的口罩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风险。
在摘掉口罩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
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
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
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
一些错误的处理方式:
╳开水烫
╳焚烧
同样,焚烧的原理也是高温消毒。但是,焚烧一来会污染环境,二来会造成安全隐患,三来也没有这样的固定地点。因此,不建议个人焚烧处理。
╳剪碎后扔掉
虽然为了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回收利用而剪碎口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因此也不建议剪碎处理。
处理使用过口罩的正确方式:
√在医疗机构时
凡在医疗机构中使用过的口罩,都请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这些口罩作为医疗废物会由专业处理机构进行集中处置。
√平时
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在就诊或接受调查处置时,将使用过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的民众,或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推荐将口罩先丢至垃圾桶,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入垃圾桶。
对于普通民众,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入垃圾桶。在处理完口罩后,记得进行手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