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冲洗→蘸取洗涤剂搓洗→清水漂洗干净
消毒方式
班前:沸水煮制≥15min
班中: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0s
清洁频率
班后:1次/班
消毒频率
班前:1次
班中:1次/h
检查频率
现场观察:管理人员、现场品控≥1次/班;
清洁标准
目视干净
消毒标准
班后: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涤剂擦拭→清水冲洗干净→擦拭残留水渍
上午开机前: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台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净消毒毛巾擦干台面→喷洒75%酒精
下午开机前: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干净→喷洒75%酒精
上午开机前:1次;
下午开机前:1次。
微生物:食品接触面涂抹检测1次/周
菌落≤10CFU/ml
上午开机前: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台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净消毒毛巾擦干台面→喷洒75%酒精;
下午开机前: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干净→喷洒75%酒精;
班中:采用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
(上午或下午)开机前:1次;
班中:1小时/次。
清理表面料渣→毛巾蘸取洗涤剂擦拭→清水冲洗干净→擦拭残留水渍。
采用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
班中:1小时/次
酒精喷洒均匀,菌落≤10CFU/ml
从设备上拆卸→蘸取洗涤剂清洗→清水漂洗干净
(上午或下午)开机前: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消毒≥10min→打捞出沥水→用干净消毒毛巾擦干→喷洒75%酒精;
2次/班
微生物:食品接触面涂抹检测1次/周。
上午班前:沸水煮制≥15min;
下午班前: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中消毒≥10min→采用消毒毛巾擦干→喷洒75%酒精;
班中:采用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上料转运盆)
班前或午餐时:1次;
清水冲洗干净→晾干
生产前、班中中1小时/次喷淋75%酒精,生产结束后紫外灯杀菌≥2小时;
使用前后、班中1小时/次
微生物:辐照前半成品检测2次/班
菌落≤10CFU/ml且无大肠菌
/
使用前紫外灯杀菌≥2小时;
使用前1次
拆卸出风口护罩→用清洁剂擦拭清理设备内外→毛巾擦拭水渍
1次/月
无明显脏污
已煮制消毒毛巾擦拭台面→消毒毛巾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浸泡≥2s→采用浸泡在200-3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的毛巾擦拭→采用煮制的干净消毒毛巾擦干台面→喷洒75%酒精
工作服:蘸取洗涤剂擦洗2遍→清水漂洗3遍→悬挂晾干
塑料围裙、袖套:用清水清洗→悬挂晾干
紫外灯杀菌≥2小时。
工作服:≤3天/次
塑料围裙、袖套:1次/班
目视无明显脏污
清洁消毒方式
进车间消毒流程:清水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清水冲洗→平放在50-100ppm的消毒液中浸泡20秒(鞋底脚踏池消毒20秒)→清水冲洗→干手器烘干→75%酒精喷淋涂抹均匀
清洁消毒频率
进车间前
现场观察或视频回放,1次/班
人手涂抹,1次/周
清洁消毒标准
人手涂抹检测菌落≤10CFU/人,大肠菌群为0
开工前:投料人员的手部先戴→双塑料手套→再戴→双定睛手套→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涂抹均匀。
班中:
1、在接触非食品接触面后,再接触食品或食品接触面时,采用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
2、在接触落地产品后,出车间洗手消毒。
3、上机前,投料人员均需采用75%酒精喷洒涂抹均匀。
墙壁/地面:清扫地面料渣-毛巾擦拭墙面、专用拖布清理地面
每日采用臭氧消毒≥2小时,停产开班前新增20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进行熏蒸;
班前:1次/班
微生物检测:空气沉降检测,停产三天后开工前1次,连续生产1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