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请问健康防护手套业务未来走势如何?
答:经过两年的调整,手套行业已逐步呈现出好转态势:第一,受“追涨杀跌”心理的影响,经销商在前期价格高涨时大量囤货,随着价格的不断下跌,各经销商的库存水平也在不断降低,行业供需逐步走向平衡;第二,马来西亚厂商受政府天然气补贴取消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成本上升,从而造成手套价格上涨。从数据上来看,全球出口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从马来西亚同行向中国厂家进行结构性转移。
问:请问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各类手套的平均售价是多少?产能利用率是多少?
答:一季度手套的售价仍处于低位,但有上升趋势;丁腈手套的产能利用率在90%以上,PVC手套的产能利用率约为70%-80%。
问:我们注意到公司防护事业部去年和今年一季度都是亏损的,请问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的现金流会不会是负的?公司毛利率比其他竞争对手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防护事业部2022年四季度及2023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公司的开工逻辑是有正的边际贡献(减少亏损或带来正的经营现金流)才会开线生产。公司毛利率比其他竞争者低,总结有2个原因:(1)公司大部分产线是在2020年下半年建成,生产线建设成本和折旧摊销费用更高;(2)公司有2个生产基地从外部购买蒸汽和电力,燃动价格高导致生产成本高。实际上,行业内的专业分析认为中国健康防护手套头部企业的成本是大体相当的。产能结构的差异,手套行业不同上市公司财务收益、非经常性损益的构成、停工损失计入的会计处理等均不相同,使得仅从财务报表层面的横向比较较为困难。公司也正在多线并举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提升竞争力,其中包括针对不同基地禀赋积极探求燃动成本和原料成本的改善,提升装备自动化率、持续降低管理费用,调控各基地开工率、进行部分生产基地技术改造和升级,以及采取降低单耗、进一步降低废品率等。
答:公司手套收入的90%以上来自海外客户,主要客户包括Mckesson、HCA、CardinalHealth等国际知名医药经销商和麦当劳、沃尔玛等零售巨头。目前公司尝试发展更多业务,通过品牌建设,在小红书、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上推广,提高客户对蓝帆品牌的认识。
问:公司丁腈手套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90%,未来是否有产能扩张计划?
答:公司的所有项目建设依据市场情况、行业情况以及未来的战略布局综合确定,致力于长远发展和为股东持续创造价值。前期扩建手套产能的关键因素是手套价格的上涨和需求的激增,目前没有计划进一步扩产计划,但预留了土地等建设资源。
问:请问公司相较于马来西亚手套厂商是否具有优势?
答:就汇率和燃动成本而言,公司较马来西亚手套厂商更具优势,随着马来西亚政府取消对手套厂商的天然气补贴,导致马来西亚手套厂商成本压力加大;同时国内具有更快捷、充足和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优势。
问:公司预计手套行业产能何时出清?
答:从2023年开始,尤其是从2023年3月以来,中国企业的丁腈手套订单持续快速增加,开工率相比去年四季度明显提升。从供给端来看,行业出清过程加快,中国手套出口市场份额向中国头部企业集中,中国产品相对国外同行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步增强;以丁腈手套为例,根据中国海关出口数据,从2022年12月份开始我国丁腈手套出口数量开始增加,2023年3月以来增量显著、订单逐月增加,全球丁腈手套订单呈现出显著转移至中国的趋势,行业的周期性回暖预期逐步增强。
问:公司目前所占手套市场份额是多少?
答:中国海关出口数据显示,公司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出口市场份额由2021年度的13.06%迅速提升至2022年度的20.85%、稳居全国第二,一次性PVC手套出口市场份额20.70%、继续保持中国和全球第一。
问:目前公司手套的有哪些品种?
答:公司是行业内首家完成一次性手套全品类布局的上市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最全品类的产品系列,主要产品分为一次性丁腈手套、一次性PVC手套、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TPE/CPE手套四大类。
答:手套订单是一种期货式的销售,交付周期约为45天-60天,公司账期一般在50天左右,公司订单全部购入了中信保的出口信用保险,避免了坏账风险。
问:请问公司今年手套订单量是否有增加?
答:2022年公司各类手套产品较2021年销量增长超过20%,已经连续两年保持超过20%的增长速度;2023年接单情况良好,其中丁腈手套生产负荷相比去年四季度大大提高,开工率在90%以上,公司预计2023年订单量仍会保持增长。
问:请问美国对手套加征关税是怎样的情况?
问:公司认为未来哪种手套更有成长性?
答:公司认为丁腈手套前景更广阔。前几年公司丁腈手套占比小,近两年经过扩充产能,丁腈手套产能占比有了大幅提升,公司一次性丁腈手套的出口市场份额由2021年度的13.06%迅速提升至2022年度的20.85%、稳居全国第二。随着落后产能的不断出清及供需平衡的恢复,国内消费者对一次性手套的消费认知改变,以及中国厂家替代马来西亚厂家提升全球手套份额的趋势日益明确,预计健康防护手套的前景依旧十分广阔。
问:公司预计IVL系统是否能实现量产?预计市场有多大?
答:公司的冠状动脉血管内碎石系统(IVL)2023年一季度已经完成了184例临床实验的入组工作,预计明年会上市。国内每年约有130万台PCI手术,保守预计其中5%有对IVL系统的需求,而PCI手术每年具有20%的增速,预计未来IVL系统市场广阔。
问:请问BA9药物球囊在全国销售排名是多少?市占率能有多少?入围集采的价格是多少?
答:2023年一季度公司柏腾BA9DCB销量约占国内球囊市场份额的20%,因BA9药物球囊第一年上市,进入各省市和各医院均需挂网、谈判,放量较慢。2023年一季度,柏腾BA9DCB中标京津冀“3+N”10省联盟带量采购,中标价格5,977元,未来将有望凭借创新通道产品的竞争优势取得标内、标外的显著市场份额。
问:请公司介绍一下球囊和心脏瓣膜这两个领域竞争格局。
问:公司预计未来是否会有其他产品进入集采?
答:集采是国内医疗改革的大趋势,是挑战也是机遇,尤其对有实力投资创新研发的头部企业来说是加速崛起的发展机遇。目前集采降价趋于温和,使得高值耗材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得以保持。对于被列为集采范畴的产品,公司将综合考虑入院情况,集采价格,集采量等因素,决策是否参加集采及应对策略,最终目标是为公司和公司股东带来价值最大化。
问:请问公司2022年业绩亏损的原因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需要分事业部具体分析:(1)防护事业部2022年度亏损17,795.83万元,造成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①全行业扩充产能导致产能过剩,渠道商囤积库存导致需求减少;报告期内,整个手套行业普遍业绩下滑,终端价格回落至常态化水平甚至更低,全行业经历周期调整以及落后产能和渠道库存出清;②受产能扩充和需求减少影响,不少国内外厂家通过降价达到守住市场份额的目的,后来进场的中小厂家更是企图利用低价争夺市场,激烈的价格战影响了产品的毛利率水平。随着全行业的落后产能逐步优胜劣汰、全球渠道手套库存逐步消化完毕、经销商逐步恢复进货,供需形势终将逐步改善,迎来全行业新一轮上行通道行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中国手套行业的头部企业集中。(2)心脑血管事业部2022年亏损8,208.17万元,较2021年度的亏损73,664.94万元,亏损幅度同比收窄88.86%。心脑血管产品在2022年实现76,397.97万元销售收入,相较2021年的70,982.38万元增长7.63%;整体而言,心脑血管事业部的业绩表现呈现出较为确定的反转趋势。随着2023年标内市场产品的提价和标外市场新产品的上市,预计会对公司未来业绩具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问:公司投资了上海佳和健康管理公司,请问能与公司哪些产品产生协同发展?
答:公司投资上海佳和健康管理公司正是顺应“新医疗+大健康”的发展战略,佳和健康具有互联网医院牌照,以严肃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运营为核心,具备在心内科、电生理、骨科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能够赋能患者诊后随访和健康管理,并辅以器械、药品及商城运营,在为患者提供专业化院外服务的同时,为健康领域的创新营销提供合规、高效的选择。公司对上海佳和投资有利于围绕高端医疗器械主业加强生态圈建设和资源链接,有望获取财务回报和业务协同、提高公司盈利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面向未来第三个“十年”,公司也顺势启动品牌策略,不同于以往ToB的模式,加强ToC的品牌建设,公司对佳和健康投资,现阶段预计可在心血管介入产品的诊后服务中为患者提供更优体验,深化蓝帆品牌。
问:公司前几年拥有好几次成功的跨国并购,未来公司的新产品会采取自主研发还是继续并购?
答:基于公司目前的状况,公司更倾向于坚持走原研设计和自主量产的独立之路,未来若有十分优秀的项目,公司也将从既定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各赛道的协同发展等多角度综合考虑闲置资金的用途以及是否开展投资并购。
问:请问公司抖音直播有哪些产品上线?
问:请问公司急救包业务目前产能有多少?都有什么种类?
答:公司“年产1000万套急救包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护理事业部核心产品急救包产能将获得约一倍提升,年产急救包可达2000万套,且已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急救包单体生产车间。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公司急救包分为家庭护理/应急系列、车载应急系列、办公场所系列、户外应急系列、健康防护系列、差旅便携系列、培训急救包系列、AED急救护理系列和防灾应急系列九大系列,同时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公司推出急救包定制服务,随心定制满足不同场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