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狗医生”由亚洲动物基金创办人于1991年发起,经过严格考试后,“狗医生”志愿者会探访病人、老人、残疾儿童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和慰藉。
“狗医生”需满足多项选拔条件
据介绍,“狗医生”报名的基本条件包括狗狗身体健康、性格温顺、对人友善;要年满两岁或者是两岁以上;同主人共同生活超过半年;已注射传染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已经绝育,已经办理养犬登记证。
而狗狗的面试包括三个基本部分,比如观察小狗见到主人、陌生人和其它小狗时的态度;在性情评估上面,考官会对小狗进行基本健康检查,模拟今后实际探访活动中可能遇到的情形对狗狗进行性情测试。基本服从上,小狗能在狗绳牵引下安静行走,并且服从主人的基本指令。
陈女士说,每年每个城市大概有30-40只左右的狗狗报名,考试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通过考试后,“狗医生”会跟主人一起作为志愿者参加活动。目前,每个城市每个月会有3-4次的活动。
已开展6140次探访活动
同时,项目工作人员也会跟狗主人保持沟通,如果遇到狗狗身体不适、生病等情况,会让“狗医生”休息,保证动物福利。
据陈女士介绍,其实同一只狗都会有两个身份,除“狗医生”以外,当它们系上蓝领巾的时候会变成“狗教授”,到幼儿园、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中,配合工作人员给学生上一些爱护动物的课程。据介绍,“狗医生”项目截至2018年底,已经开展了近6140次探访活动,为超过620个机构逾54万人次的特殊人士送去了与狗狗相伴的快乐和慰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