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长指手套。
背景技术:
手套是常用的手部保暖或劳动保护用品。人们在工作时,为了保护手部,都要穿戴手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平板等触摸屏设备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一些类型的工作,常常需要借助手机或是平板才能完成。由于现在的手机、平板都是采用电容式触摸屏,普通手套的导电性又差,当工人穿戴手套工作,需要进行触摸操作时,先要取下手套才能进行触摸操作,操作完成后又要戴上手套,十分繁琐。
为此,市面上出现了可操作触摸屏的手套,其在手指部位的指纹区域设置导电部,可以实现戴手套操作触摸屏,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
但是,人们的工作环境复杂多样,手套经常会在有脏污物的环境中使用,当导电部沾染脏污、污物后会影响导电性,使导电部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指手套,该种手套具有防止导电部受到污染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指手套,包括主体和手指部,手指部的指纹区域为导电部,所述导电部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皮,所述防护外皮的一端与手指部缝接固定,防护外皮的另一端为活动端,防护外皮的活动端通过第一魔术贴与手指部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外皮与手指部的缝接处位于手指部的端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手指部上和防护外皮上还设置有用于将防护外皮固定在翻开状态的第二魔术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外皮为三层复合结构,依次为疏水疏油层、耐磨层和防刺穿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耐磨层为尼龙布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刺穿层采用多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叠加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长指手套的导电部覆盖有防护外皮,在使用手套的过程中,由于防护外皮的隔绝作用,外界脏物、污物无法接触到导电部,从而能保持导电部的表面的清洁。保证导电部能够正常导电,令用户穿戴该手套时能够正常操作触摸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长指手套的第一状态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长指手套的第二状态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长指手套的第三状态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防护外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体部;2、手指部;3、导电部;4、防护外皮;5、第一魔术贴;6、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长指手套,包括主体部1和手指部2,在手指部2的指纹区域设置有导电部3,在导电部3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外皮4。导电部3采用的材料是导电硅胶,导电硅胶与其边缘的其他材料是缝合固定的。防护外皮4的一端与手指部2的端部缝接固定,防护外皮4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在防护外皮4的活动端且位于其与导电部3接触的一面上缝接固定有第一魔术公贴,在导电部3靠近手套主体的一侧缝接固定有第一魔术母贴,第一魔术公贴与第一魔术母贴的位置互相对应,两者构成第一魔术贴5。
当防护外皮4覆盖住导电部3时,第一魔术公贴与第一魔术母贴互相粘接,防护外皮4的活动端被固定,防护外皮4从而能稳定可靠地覆盖在导电部3的外侧。
该长指手套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防护外皮4的隔绝作用,外界脏物、污物无法接触到导电部3,从而能保持导电部3的表面的清洁。保证导电部3能够正常导电,令用户穿戴该手套时能够正常操作触摸屏。
用于需要操作触摸屏时,先要将防护外皮4撕开,使导电部3暴露出来,随后可以正常进行触摸操作。完成触摸操作后,需要盖上防护外皮4。
在撕开防护外皮4后,由于防护外皮4的活动端失去固定,其会张开一定角度而不会完全翻开,要保证导电部3与触摸屏正常接触,还需要向外翻防护外皮4,为方便触摸操作,还需要将防护外皮4固定在翻开状态。
为此,在手套上还设置有第二魔术贴6,其包括第二魔术公贴和第二魔术母贴。其中第一魔术公贴缝接固定在防护外皮4的活动端且位于防护外皮4的防护面上,而第二魔术母贴缝接固定在手指部2的背面,第二魔术公贴与第二魔术母贴的位置相对应。
使用该手套进行触摸操作时,将防护外皮4翻开至手指部2的背面,使第二魔术公贴与第二魔术母贴粘接在一起,即可将防护外皮4固定在完全翻开状态,从而能方便触摸操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防护外皮4为三层复合结构。
参照图4,防护外皮4的两面分别为疏水疏油层和防刺穿层,在疏水疏油层与防刺穿层之间设置有耐磨层。本实施例中,疏水疏油层为表面涂覆有疏水疏油涂料的布料,防刺穿层采用多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布叠加的结构,而耐磨层为尼龙布料。
当用户工作在具有脏污物的环境中时,脏污物接触到防护外皮4时,在疏水疏油层的作用下,油污和水分不会粘附在防护外皮4上,更不会接触到导电部3,因此该防护外皮4具有十分优良的防污性能,对导电部3形成可靠保护。
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难免有磨损,疏水疏油层终究会磨破,届时防护外皮4的防护性能会有所下降,但是耐磨层和防刺穿层仍然能够起到防护作用,防止导电硅胶被磨损、刺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