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化学分子式C4H7N,主要应用于有机合成原料、溶剂,也可用于精细化学品。在医疗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蓝色手套,耐磨耐用不渗透,即以其为原料生产制作。
进入2020年,尤其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2月份以来,丁腈医用外科手套的价格一路走高。2019年年底,1000副包装的丁腈医用外科手套,售价约为每箱30美元,一副手套折合约0.2元人民币。而到了2020年6月,每箱售价就涨到了130美元,每副手套折合约0.9元人民币,价格翻了4倍以上。
医用外科手套价格不断走高的原因主要有三:
1、市场需求旺盛
受疫情影响,世界各国及地区,尤其是北美、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对医疗设施、设备以及物资的需求成倍增加。
2、国际供给减少
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的医用外科手套出口国,约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但因前期国内疫情严重,其工厂被迫采取了停产减产措施,产量大幅下降。
3、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
国内最大的几家医用外科手套生产企业生产用的丁腈橡胶胶乳,一部分以进料对口方式从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采购,另一部分在国内市场购买,其价格已从4月底的约5000元人民币/吨,涨至目前的约7000元人民币/吨。
一方面出口企业全力开工生产,大量寻求海外订单,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又大量下单购买海外产品。出口企业有没有考虑过开拓相对稳定的国内市场以平衡和降低不确定的风险呢?至少从国内主要的医用手套出口企业来看,目前尚无此打算。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外贸商品内销会遇到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处于分割状态。
2019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17.2万亿人民币,占全球出口总量的13.2%。但据研究分析,其中具备内销条件的只有约1.05万亿人民币,仅占全部出口的6.1%。调头转向国内市场,将原本打算出口的商品转至国内市场销售,对于大部分长期接收国外订单的外贸企业来说并非易事。
出口货物与国内市场间,好像是戴着一副手套。
外贸内销的难处究竟在哪里?大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国内产业链经营模式与国外差异很大,外贸内销无异于重起炉灶。
2、国内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很多以低价抢占市场份额,外贸商品没有价格优势。
3、国内外生产设备和标准存在差异,调整成本较高。
4、对外贸企业而言,海外市场份额是深耕多年积累下的宝贵财富,即使面对不小困难,外贸企业仍然不愿轻易放弃。且其产品大多是根据海外市场需求定制,不一定完全符合国内市场的需要和偏好。
5、营销手段和途径与国内市场脱节。尤其是国内电商平台高速发展,但做惯了海外市场的出口企业并不十分熟悉其中规则,而电商平台的回款速度相比国外厂商也不令人满意。其实,外贸企业也并非没有做出这样的尝试。还是以医用外科手套为例,中红普林、英科医疗等最大的出口企业都已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开店销售,但由于产品基本为海外代工,其品牌在国内影响力不高,国内销量并不理想。
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趋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逐渐抬头的大背景下,经济问题不断被政治化,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存在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外贸企业也应主动拓展思路,调整和找准战略定位。外贸转内销并不是简单地把原本卖到海外的产品卖给国人,还要多多了解国内市场的运作规则,并与主要平台、渠道、市场深度对接,尝试为国内消费者精准画像,拓展可能的销售途径。这样才能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游刃有余,不断增强抵抗风险和多样适应的能力,更好地生存发展、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