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季,洗一个热水澡既能暖身又能放松身心。但是,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可能会让你生病。
如果只是少量饮酒,大概20分钟左右便可洗澡,大量饮酒后至少需休息1小时以上,等酒醒后再洗澡为宜。洗澡也要讲究科学正确洗澡才能健康又卫生,你洗对了吗?
每年冬天,也是我最难熬的时候,不是怕冷,而是一到冬天,我皮肤就比较干燥,皮肤上很多小白皮屑,全身都痒。
我身上一痒,就越想洗澡,每年的冬天,我都要天天洗澡,但越洗越难受,洗澡并不能缓解我身上的痒,只能靠擦点止痒的药膏维持。
直到后来,我咨询一个从医的同学,我才知道,这叫“瘙痒症”,像我这种体质,冬天不宜天天洗澡,他建议我一周洗一到两次澡,洗好后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按照同学的方法,我冬天减少洗澡次数,虽然身上还是会痒,但确实好了很多。
那么,冬天几天洗一次澡比较科学呢?冬季人们出汗量减少,加上空气十分干燥,皮肤自动脱落的皮垢不会太多。洗澡太勤的话,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洗掉,皮肤水分蒸发加快,让皮肤更加干燥;也容易伤害到皮肤的角质层,使皮肤的抵御病菌能力下降,引起皮肤瘙痒。
当然,冬天洗澡也是一种习惯,有的人习惯天天洗,不洗就睡不着觉;而有的人喜欢十天半月洗一次澡,因为他们洗澡容易感冒。
正常来说,在冬天,年轻人和身体较胖的人,建议一周洗二到三次澡,而老年人和像我这种易痒体质的人,则一周洗一到两次澡比较科学。
冬天洗澡,又要注意些什么呢?1、水温不宜太高
冬天天气寒冷,许多农村老人,在给自己和小孩子洗澡时,喜欢用很烫的水,这其实是不好的习惯。特别是老年人,洗澡水温太高,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正常来说,即使在冬天,洗澡的水温控制在40度左右比较合适。
我从前在家,冬天最怕我弟先洗澡,他一洗就是一个小时,热水器没有热水了他才会出来。
3、不要过于用力去搓洗皮肤
其实,这些“泥”看起来很脏,让人感到很不舒服,但它却是人身体“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我们在洗澡的时候,将这些"泥"全部搓掉,没有了这层保护膜,就会让稚嫩的皮肤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和水分的流失,身体抵御病菌能力也下降了。
冬天不能频繁洗澡,因为冬季养生关键在于一个“藏”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冬天频繁洗澡就违反了这个规律,主要会引起两个问题:
尤其是女性朋友,气血一损耗,月经就容易出问题。
2.开泄皮肤洗澡时毛孔大开,会增添风邪从皮肤入侵的机会,很容易着凉感冒;
您也许说了:20分钟能洗净么?单说搓澡,男的搓两面,女的搓4面,不够用啊。
你可以主要搓重点:搓胸擦背,对这两个部分的搓洗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助舒活经络,提升免疫力的。
另外,不建议早上洗澡
不少人都有晨起洗澡洗头的习惯。问她为什么,人说早上洗完头或澡直接出门干净清爽,晚上洗完就睡有点浪费。
但是,早上太阳初升之时,也是人体阳气初生之际。洗头、洗澡等于是把刚要升腾起的阳气从头至尾浇灭了。
额外建议虽然不建议频繁洗澡,泡脚却是可以天天做的,冬天临睡前泡泡脚,不仅可以通过对末梢神经的良性刺激,促进周身的血液循环,也有助缓解一整天的疲劳,有助睡眠。
我生在北方农村,冬天都是1个月洗一次澡。来到南方,媳妇要求每天都要洗澡,说实话,那感觉就像正在解冻的五花肉。
我以自身的生活经历给大家说说南北方在冬天洗澡这件事上的一些差别,然后再分析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更科学。
在北方,零下20多度,呵气成霜的温度,唯有来一碗羊肉汤才能温暖我的身心。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喝不起羊肉汤。但是一个月一次的洗澡,却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份温暖
其实在北方,我们都不叫洗澡,叫泡澡,这样显得更加生动贴切。几十个人坦诚相见,泡在一个没有任何隔断的大澡堂子里,一泡就是一两个小时。
小时候,北方农村不像城里有暖气供应,屋里的温度比外面高,但是依然很冷。特别是早晚,冻得人哆哆嗦嗦,手都不想从袖子里面伸出来。
在家洗个脸都要用暖瓶里开水兑一兑再洗,更别说洗澡这种事,非得冻感冒不行。所以到了冬天我们都不在家里洗澡,街头的那家澡堂子成了我们全镇男女老少洗澡的地方。
正常来讲就是一个月去洗一次澡,大多数人都保持这样的频率。快要过年的时候,比如除夕之前一定要洗一次,因为春节到正月十五澡堂子都不开门。
去洗澡时,早上五六点就爬起来了,拿着头天晚上准备好的搓澡巾、毛巾、肥皂、洗发水还有换洗的衣服。叫上提前打过招呼的小伙伴,搭伙去洗澡。
冬天的早上,天亮得晚,早上五六点还是漆黑一片,我们一边闹一边走在路上,奔着那暖暖和和的澡堂子。
到了澡堂子后,很少用钱买票,都是学校发的洗澡票,类似于团购一样,比自己买的要便宜五毛钱。
进换衣间之前在门口换拖鞋,拖鞋都是随便穿,左右脚根本分不清,能找到两只就不错了,有时候直接光脚进去。
北方的澡堂子,大多是白白的瓷砖,蓝色的泡澡水,雾气缭绕。大家脱得精光,像下饺子一样走到池子里找个空位坐下,一泡就是一两个小时。
泡到满身通红时,身上的泥和灰一碰就脱落下来,自己能够着的地方会搓出一条条“泥条”,够不着的背部会互相帮忙。
澡堂子里还会不时传来一声“搓背”,那是某人在呼唤搓背师傅来给搓泥,师傅听到有钱挣就会乐呵地回一声:“来了”。
当然这还不是洗澡的全部,搓灰后,大家开始目光如炬地盯着那仅有的喷头,等待着用它冲掉身上所有的泥灰和疲惫。
冲好后找两只拖鞋,离开人头窜动的浴室,脸被泡得通红,满身热气腾腾,洗完后那叫一个舒坦。要是来一阵冷风,立马头脑清醒,感觉全世界都配不上我了。
冬天洗澡堂子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旧时光的延续。在澡堂子里泡澡的那份惬意和温暖,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回忆。
在我看来,只有去了澡堂子才叫洗澡。
大学再到工作,都是在南方某城,南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相比较于北方人也更加含蓄。
找遍街头小巷也没找到家乡这种澡堂子,只有那些桑拿房或者温泉洗澡,但是那感觉完全不一样。
而且自打找了个南方的媳妇,这冬天洗澡不但感受不到澡堂子那份温暖,更成为一种挑战。
这湿冷的冬天,大部分人都是在家洗澡,对我来讲在家洗澡等于受罪。而且媳妇要求每天洗一次,还说南方人都是一天一次,说实话这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我实在弄不明白,我上下班开车,身上也不出汗,为什么偏要1天洗一次澡呢?难道南方人都是1天洗一次吗?你们洗这么勤,难道都不怕冷吗?
南方没暖气,要不是因为浴霸的存在,我真不知道怎么完成这个任务。不得不说,浴霸这个东西真是好东西,是继空调之后又一大空前绝后的发明。
现在我十次洗澡有八次是冲澡,都像是应付,用热水冲冲,趁自己没凉透,身上还有一些余温,抓紧结束,然后穿上衣服,这样才能回温地更快一些。
在南方生活,冬天洗澡太不容易了。
现在,每每回到老家,我还会叫上我的老伙伴们去泡泡澡堂子,舒舒服服地体验一把搓灰的感觉,去感受那份旧时光延续下的热气腾腾和舒爽。
以前和别人说我们老家大部分人都是一个月洗一次澡,被很多人耻笑。但是那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受条件限制,洗澡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现在想来,一个月确实有些长。虽然因为天气干燥,温度低,身上并不会流汗,也不会有什么味道,但是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还是很快的。
科学研究,每个人一天身上就会产生30~60万颗死皮颗粒,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通过洗澡可以有效除掉这些污垢,所以常洗澡也是一件好事。
我国地域辽阔,北方比较干冷,身体上每天分泌的油脂并不多,如果每天都洗澡会带走身上的油脂,不利于皮肤的保养,会导致皮肤干燥发痒。
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纪的增长,皮肤老化变得松软,更不要频繁地洗澡。
反而是适当地减少洗澡的次数会更好地保护皮脂功能。所以,如果生活在北方城市,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洗一次澡都没有问题。
在南方,则比较湿冷,身体上容易出汗,很多人已经习惯于一天洗一次澡,不洗澡睡不着觉。
很多时候不是洗澡,而是冲澡,像我一样随意冲一下,既能保证清爽干净,还能冲掉一天的疲惫和烦心事。
洗澡这件事,只要不是间隔太久或者特别频繁就好。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一天洗一次或者两三天洗一次,保持身体特殊部位干净清洁,都是正常的。
这是一件因人而异的事情,总之遵循一个原则:身心愉快,干净卫生,健健康康就好。你说呢?
1.吃完饭
2.喝酒后
冬至一过,三九天就开始了,寒冷的天气中,喝点小酒暖和暖和一下身子,是不少人的现实写照。小酌怡情,大酌伤身。尤其有些人喝酒,还会把多种酒混合或者空腹喝,这种行为对身体健康造成的伤害就更大了。医生提醒,酒精是通过胃肠道被人体吸收,健康成人空腹饮酒30~60分钟后,就能吸收80%~90%酒精。而在喝酒之后马上洗澡,会加快人体对酒精的吸收,对肝肾,胃肠造成影响。特别是醉酒酗酒后,更要注意,以免意外发生。
3.过于疲惫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累了困了就休息。生活很累,身体很疲惫,明天还得前行。特别是很多年轻人为能拼业绩,提高生活质量而透支体力,使得身体超负荷运行,导致身体疲劳过度,这是很不好的。人们常常说,洗澡能缓解疲劳。此话不假。但一个人在过于疲惫时去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多喝水
人通过水吸收营养,也通过水排泄,以此达到身体的新陈代谢。人体如果失水量达10%-20%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可见水对于人来说多么重要。当人体在缺水的时候容易疲劳,注意力涣散,这时就需要及时补水。洗澡后,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快,人体一定要补水,多喝水。最好的水就是白开水。
注意保暖:三九天里,洗澡要注意房间保暖,过后通风,特别是身体的保暖。天冷添衣保暖,保持情绪舒畅,每天进行30分钟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在寒冷的冬天里把身体调养好,才能减少疾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