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天气炎热,宝宝新陈代谢比较快,容易出汗,洗澡自然成了每天的日常功课。面对婴幼儿洗澡,我们该怎么做呢?多久洗一次澡合适?给宝宝洗澡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宝宝多久洗一次澡?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
1岁以内的小婴儿在会爬之前,以每周2次为宜,最多隔一天洗1次;当天气变热或宝宝活动量增加,可以适当增加洗澡频率。
(图片源自网络)
28天内的新生儿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皮肤比较薄,皮脂分泌也比较旺盛,自我代谢功能较差。所以需要父母相对频繁地给宝宝洗澡,以免发生脂溢性皮炎、尿布疹等皮肤病。
在夏天,如果是炎热的南方城市,可以每天都进行洗澡护理;如果是相对较干燥的北方城市,可以隔天洗一次澡并做护理。
1、室温与水温
给新生儿洗澡,室内温度推荐在26~28℃。夏天时,室内温度在24~26℃最适宜,水温推荐保持在36~38℃。
在给宝宝洗澡前,父母最好能够用测温计测量一下水温,以免水温过高烫伤宝宝。
如果天气闷热,浴室里温度偏高时,建议适当通风,或打开空调保持室内恒温,防止宝宝在洗澡时发生中暑。
2、洗澡方法
给新生儿洗澡时,使用盆浴洗澡,水量没过宝宝的肩部,要保持头面部高于水面,小心发生呛水意外。同时,在给宝宝洗澡期间,一定要保证有一只手能够始终扶住宝宝。
3、洗澡顺序
给宝宝洗澡的顺序应由上到下,从宝宝的脸开始。用沾湿后的小毛巾温柔擦拭宝宝眼睛周围、鼻子、嘴巴、脸颊还有下巴。擦拭力度一定要轻,避免水直接进入宝宝的眼睛和鼻子。
然后洗头,接着洗身体和胳膊。随后是清洗宝宝的前胸和肚子,洗肚子时要避开脐带周围,避免肚脐孔进水。然后是洗宝宝的背部。
最后清洗宝宝的双腿、大腿根、会阴、臀部,记着不要漏掉宝宝的脚趾缝。
注意事项
不建议给宝宝搓洗、强力按压或搔抓,同时头皮和身上的胎脂也不建议强行清洗。
大于28天的婴幼儿
因为婴幼儿宝宝的皮肤依然很薄,屏障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在洗澡时仍要注意洗澡的频率。
父母需要根据宝宝所处的地域环境还有季节决定给宝宝洗澡频率,大多数季节一周推荐洗2~3次。
夏天时,如果身在南方城市,环境比较湿热,可以选择每天用清水洗澡,一周用3~4次宝宝沐浴液清洗。
如果家在北方,环境比较干燥,但宝宝如果活动量大,容易出汗,那父母也可以选择每天用清水洗澡。但如果宝宝本身皮肤比较干燥,建议隔一天洗澡一次,需要配合使用宝宝沐浴液。
另外,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建议父母在宝宝洗澡后涂一层保湿乳护理,保持皮肤湿润。
对于婴儿期的宝宝,夏天洗澡时建议水温保持在34~36℃,不要超过37℃。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即可。同样建议父母在宝宝洗澡前用测温计测量水温,以免烫到宝宝。
2、洗澡方式
父母需要避免使用浴室里的座椅,因为宝宝坐不稳很容易摔倒受伤。选择淋浴时,要让宝宝站得离自己足够近,如果发生意外确保父母能够迅速反应保护宝宝。
3、步骤和顺序
洗澡的步骤和顺序,同新生儿类似,从脸部、头部开始由上到下进行清洗,同时宝宝皮肤褶皱处也一定要清洗干净,如耳后、腋窝处、指缝等。
洗澡需避开的几个时机
1.饿肚子的时候不要洗
宝宝在饥饿时,身体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体表的循环血量相比往常是偏少的。如果这个时候给宝宝洗澡,有可能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头晕甚至晕厥。
2.饭后半小时内不要洗
刚吃完饭时,人体血液循环集中于消化系统。如果此时洗澡的话,消化系统不能很好的工作,可能会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所以最好等宝宝吃完饭后半小时,陪宝宝玩会儿再洗澡。
3.皮肤破损严重时不要洗
宝宝皮肤有创口、受损较大的时候不建议洗澡,以免浸水后污染伤口影响愈合。如果伤口不大,外敷伤口、有防水敷贴保护伤口也是可以洗澡的,但要注意避开伤口处的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