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天洗一个热水澡,既能暖和身体又能放松心情,简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但如果洗澡的方式不对却会让你伤身+生病,下面几个冬天洗澡的误区,大家千万不要再犯啦!
大多数人洗澡,首先就是洗头,这是错误的。冬季气温低,脱掉衣服进入浴室后,血液会集中在内脏和头部,马上洗头,可能导致头部血液流通不畅,长期如此,可能诱发脑血管疾病。正确的顺序是: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
另外,还需注意几点:
1、洗澡时适当通风
冬天洗热水澡特别舒服惬意,有时候小编都会舍不得关上热水的水龙头。
3、酒后不宜立即洗澡
有人误以为洗热水澡可解酒,其实这会加剧心脏缺血。因此饮酒后立即洗澡十分危险。饮酒后,体内储备的葡萄糖会随着血液循环加快而大量消耗,使体温降低。同时,酒精抑制了肝脏的正常生理活动能力,妨碍体内葡萄糖储存恢复,容易导致低血糖、休克,严重时可致命。
4、冬季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过高的水温会增加心脏负担,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并增加血液黏稠度。
另外,水温太高还会伤害皮脂层、洗掉保护菌,引起皮肤不适。如果家里的热水器可以显示温度,水温最好在38℃~41℃之间。
5、回家不宜马上洗澡
冬天室内室外温差比较大,刚从外面到家时,体温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状态。如果马上洗热水澡,冷热两极,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
在南方没有暖气的小伙伴们,冬季洗澡前最好给浴室预热,比如提前打开暖风机、浴霸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