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母婴的方法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母婴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母婴分离;产后;抑郁症;社会支持;放松训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到我院住院产妇480人,随机抽取了56例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干预对象均无精神病史,无母乳喂养禁忌证。根据产次、年龄、文化程度、婴儿转科及转归情况,将产妇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28人,对照组28人。

1.2.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日常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及陪护人实施针对性健康指导:

①全面准确评估产妇社会关系及家庭成员、亲戚、朋友的支持系统,是否感觉到家人提供的情感和物质支持。严密观察产妇言语、动作、行为及非语言情绪反应,注意产妇有无注意力无法集中,对事物缺乏兴趣、健忘、心情不平静、时常哭泣或流泪、依赖、焦虑、恐惧、疲倦、伤心、易怒、烦躁,无法忍受挫折、负向思维,对自身和新生儿健康过度担忧等症状;并针对不同情绪表现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

②指导产妇饮食的营养和均衡,膳食要清淡易消化,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高蛋白。指导家属给予产妇清淡营养且色香味俱全的饮食,适当补充使产妇心情愉快的食物,如巧克力或甜点等。如果缺乏维生素和氨基酸等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忧郁症,所以可以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粗粮、鱼等。

③以同情、温馨、关心的态度对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必要的精神安慰和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感情交流,让其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不重男轻女,并帮助产妇协调好家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帮助和提高她在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尽快消除心理负担,从精神抑郁中解脱出来[1]。

1.2.4产后恢复训练运动前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穿着宽松衣服,排空膀胱,移走枕头在硬扳床上运动。①仰卧深呼吸,收腹部然后呼气。②仰卧两臂伸直放于身旁,进行缩肛与放松运动。③仰卧髋与腿放松,分开稍屈,脚底紧贴床面抬高臀部。④仰卧两臂伸直放身旁,双腿上举与分举,与身体成一直角。⑤仰卧起坐。⑥跪姿双膝分开,肩肘垂直,双手平放于床上。腰部进行左右旋转动作。⑦全身运动跪姿,双臂支撑于床上,左右替向背部高举,产妇可按照由弱到强的原则以及自身条件,进行自由选择,如有不适或出血应立即停止。一般产后两日开始,每1-2日增加一节。⑧增加一节,2-3次/日,每次15分钟,剖腹产产妇可先评估执行第一项的深呼吸运动,其他项目等伤口愈合后再逐渐执行。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健康教育母婴保健

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母婴保健已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由产科护理人员走出病房,进入家庭,深入社区,进行母婴保健护理,延续了病房整体护理,深化了社区温馨服务,深得社区病家满意,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与方法

服务对象:产科出院1个月内的母婴人群。

服务方法:纳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实行分区分组,责任包干制,每一责任小组由3名不同职称、不同年资的护士组成,每组承包所辖区域出院母婴的保健护理服务。

组织管理: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管理。制定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考评细则:结合邵武市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考评标准制定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考评细则,内容包括承包母婴服务的数量,母婴月子管理,母婴服务工作质量,母婴健康知识宣教,社区服务满意度等。

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管理:结合母婴具体情况,评估月子母婴健康状况,列出护理问题,实施动态评价管理,针对性地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婴儿抚触、婴儿游泳、科学育儿、产后指导等产科社区母婴保健。

注重反馈,持续改进产科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针对社区母婴保健工作,每个月召集社区母婴保健服务小组成员意见工作会,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评价护理服务效果,找出社区母婴护理服务缺陷,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评估,调整实施计划,落实优质护理,为社区产科母婴提供更切实、有效、便民的服务。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对200户社区母婴护理服务情况评估调查:产妇护理技能评估,见表1。

婴儿照顾技能评估,见表2。

产科社区母婴护理服务质量比较,见表3。

调查资料显示,以人为本,开展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直接为母婴提供科学、系统、全程、专业、全面的产科照顾、母婴帮助、健康教育、护理服务。产妇及家属获得健康知识、产妇护理技能,婴儿照顾技能得到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高,母婴不良事件发生数减少,产妇及家属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讨论

探索了一条产科社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在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中纳入整体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当代护理学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化护理,代表了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社区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评价,将产科护理工作发展与社区母婴保健需求相结合,积极为社区母婴提供整体化、个性化、连续性的产科科学专业的保健护理服务。

深化了产科护理实践,丰富了产科护理工作内涵:产科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注重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社区母婴保健的家庭指导,并能根据个体差异为社区母婴人群提供人性化健康教育、专业性整体护理服务,有效提高了社区民众的母婴保健意识和保健技能。

增进了护患友谊,提高了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中,通过护士为母婴提供主动、温馨、满意、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了母婴安全,这种主动寻找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的优质护理服务,使社区人们真切感受到产科护士的爱心、关心和责任心,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增进了护患友谊,社区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更新了产科专业知识,提升了护士业务水平:随着人们对社区母婴保健需求的提高,不断加强母婴保健人员的师资培训,专业技能的提高,才能较好地为人们提供更科学、更专业、更人性化的社区母婴保健护理服务。产科社区母婴保健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使我们深切体会到,当护理面向社会,走向社区,贴近母婴,帮助人们更好地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之时,自身素质也有了质的提高和飞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和卫生保健意识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已经从“有病就医”的传统观点迈向了预防保健的全新理念,即打破常规、开拓创新、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纳入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更注重“以人为本”,以“母婴为中心”的整体服务质量,极大提高了社区母婴保健护理质量,很好满足了社区家庭的需求,保障了母婴安全,促进了母婴健康,实践证明,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产科社区母婴保健工作。

参考文献

1蒋莉.产科助产士阶段式培养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07,4(5):206-207.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产科;效果

ClinicalEffectObservationonBedsideMaternalObstetricCareModelintheImplementation/ZHUChun-ying,HUANGHai-yan,CHENQiao-hua.//MedicalInnovationofChina,2015,12(15):083-085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bservationonbedsidematernalobstetriccaremodelintheimplementation.Method:96casesofsinglepregnantmothers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2toNovember2013wereselectedandrandomly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eachgrouphad48cases.Thecontrolgroupweregiventraditionalcaremodel,and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maternalbedsidecaremodel.Thematernalsatisfactionandneonatalnursingskillstomastertherateoftwogroupwerecompared.Result:96casesweresuccessfullymaternalchildbirth,maternalandchildhealth.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patientsatisfactionwere95.83%and85.42%,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

【Keywords】Mother;Bedsidecare;Obstetric;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BaoanDistrictMaternityandChildCareHospitalofShenzhen,Shenzhen5181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5.15.028

母婴床旁护理是建立以“以家庭为中心”的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它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本院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48例产妇进行干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1月本院产科收治的单胎初产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年龄21~39岁,平均(27.12±6.95)岁,孕周36~41周,平均(37.12±1.95)周;对照组:年龄20~38岁,平均(26.78±3.81)岁;孕周37~40周,平均(38.09±2.17)周。所有患者均无产科合并症及内科并发症。既往无家族病史及或智力水平低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士每日集中将新生儿抱至专用婴儿沐浴间完成脐带消毒、抚触、沐浴,并集中在治疗室接受预防接种[2]。需要健康教育时向产妇及家属集体讲解新生儿、产妇健康护理问题及产后注意事项、常见症状及正确处理方式、新生儿常见生理表现和处理方法,发放产后产妇及新生儿营养支持手册。

1.2.2观察组采用床旁护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2.2.1产妇护理(1)产前对产妇进行生产知识宣教,了解生产过程,减少对生产的恐惧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调整自身状态[3]。(2)新生儿的床旁护理进行时可以同时开始对产妇宣教,如母乳喂养方法、婴儿正确的抱姿、接送婴儿姿势、换尿布手法等新生儿常见现象处理方法,帮助产妇适应角色的变换[4]。(3)根据产妇不同时期进行特别护理,保持产妇周围环境干净舒适。

1.2.2.3护理人员资格培训具有护师以上职称,持有新生儿抚触师资格证书,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负责床旁护理工作,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和健康教育知识[11]。

1.2.2.4床旁宣教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宣教。产前宣教包括介绍环境,主管医生及护士,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临产征兆,分娩过程及产妇分娩前准备等;产时宣教包括临产后饮食,拉玛泽呼吸法,分娩等;产后宣教包括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吮吸的好处,正确喂奶的姿势,尿布更换的方法[12],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及处理方法,产后产妇避孕及出院指导等。

1.3评价标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和“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方法掌握情况调查表”进行效果评价。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技术,健康教育等12个项目,每个项目有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包括,包括抚触、脐部护理和沐浴3个方面。满意调查表由责任护士于产妇出院时发放,当场收回,回收率为100%。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则通过出院前让产妇操作一次,由1名固定母婴专科护士根据操作考核评分表观察进行评分,每项操作的总分为100分,60分以下为未掌握,60~79分为部分掌握,80分以上为掌握[5]。满意率=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的比较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技术和健康教育等项目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分别为95.83%和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与对照组比较,P

2.2两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观察组对新生儿抚触、沐浴掌握率、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掌握率分别为89.58%、93.75%、87.50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2.50%、70.83%、60.41%和60.42%,观察组对新生儿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现在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发展中的产科护理也以健康为导向,积极探索新的护理模式。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以健康行为“知,信,行”模式和健康信念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把产褥期卫生保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传授给产妇及其家属[13],为围产期产妇,婴儿,家庭提供个性化临床支持和服务。

3.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传统产科分为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分阶段护理,在对新生儿和产妇进行护理时需要母婴分离,这种分离分段的产科护理模式会在产妇与护理人员之间产生较大的隔阂与沟通障碍。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婴儿不需要离开母亲,解除了产妇和家属的各种担忧[14]。通过护士与产妇家属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同时,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的母婴护理技巧方面的耐心指导和对其有关问题的耐心解答,增强了产妇和家属护理新生儿的信心,同时增加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1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服务、技术和健康教育等项目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母婴床旁护理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能力传统护理是将所有新生儿护理项目集中于专用的沐浴室,治疗室进行,产妇及家属无法直观,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操作仅仅也是从健康宣教及模拟操作中获得,无法有实际演练的机会,护理技能的掌握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16]。床旁护理模式,是一套由护士,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方案,通过护理人员在床旁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让产妇和家属在一旁观摩学习的同时,让产妇直接参与护理过程,不仅可以增进母婴情感,还可强化产妇对新生儿照护的实践技能。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对新生儿抚触、沐浴掌握率、脐部护理及臀部护理掌握率分别为89.58%、93.75%、87.50和83.33%;对照组分别为62.50%、70.83%、60.41%和60.42%,观察组对新生儿掌握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与普通护理模式相比,可明显缓解产妇与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及对对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181-182.

[2]李雪凤.产科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6):178-179.

[3]王晓辉.产科护理中的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5):2507.

[4]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国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5]任晓燕.浅谈产科病房如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345.

[6]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3):32-33.

[7]朱艳侠.核心式健康教育在VIP产科母婴护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7):860-862.

[8]吴朝霞,沈美云.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1):3789-3790.

[9]陈B.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健康研究,2014,34(2):222-223.

[10]洪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7):132-133.

[11]杨晴,顾幼丽.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2-634.

[12]文贵子.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92.

[13]胡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3):328.

[14]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

[15]梅娟娟.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模式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2):764.

[16]周云,康瑞芳.床旁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在产科护理质量体系中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3):464-465.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分析

母婴同室是指母亲与婴儿24h同处一个病室。由于其能够促进母婴感情交流,为后续哺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因而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人性化护理是指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得到最大的舒适度的护理方式。我院自从对产后母亲与婴儿实施母婴同室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对照组,年龄20-33岁,平均26.3±2.4岁,自然分娩39例,剖宫产61例,新生儿男51例,女49例,体重>2300g,Apgar评分>7分,均为单胎足月分娩,符合母婴同室条件。选择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产科母婴同室病房的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观察组实施全过程人性化护理,措施如下:①入院人性化护理,孕妇入院时,应给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准备待产时,对其进行人性化帮助,如在休息区准备杂志、茶水等。孕妇入院后,管床医生与责任护士应积极向孕妇宣传母婴喂养知识及疾病知识,使其感受到放心与舒适;②产前及产后指导,产前,应对患者进行产前准备、产程知识及产后护理知识的介绍,放松产妇紧张心理。对剖宫产术后72h、自然分娩24h以内的产妇给予全方位生活护理,对其更衣、饮食等给予指导。恢复期产妇应鼓励其生活自理,适当活动。产科病房应设置水疗中心,教会产妇为婴儿游泳、洗澡及抚触的方法,并指导产妇在哺乳过程中与婴儿进行交流;③心理护理,加强与产妇的交流与沟通,安慰安抚的不良情绪,听取产妇的倾诉,鼓励产妇与新生儿进行接触,使其尽快进入角色;④出院护理,虽然产妇即将出院,但人性化护理却尚未结束,护理人员应继续在清洁卫生、日常饮食、休息锻炼、产后复查、用药指导等方面给予合理指导,并在新生儿护理、预防接种等方面给予帮助,协助产妇办好出院手续,与产妇及其家属道别。

1.2.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以P

母婴同室喂养具有诸多优点:①提高护理质量,自己护理新生儿,能使产妇更加熟悉自己的孩子,医护人员每天进行的喂水、换尿布等宣教能够同时进行,产妇可以边看边学习,及时发现新生儿存在的异常情况,提高护理质量。②提高母乳喂养率,由于能够亲自护理孩子,产妇会有一种内心深处的喜悦,听到新生儿的哭声和举动,能够刺激乳汁分泌。③促进新生儿身体与智力的发育,新生儿躺在母亲身边,听到母亲的声音,闻到母亲的气味,会得到一种特殊的抚慰,产生安全感。同时,母亲的动作、表情与言语还会锻炼新生儿的视觉与听觉,促进智力增长与体格发育。

[1]张化英,田继敏.加强健康教育,促进母婴同室,提高母乳喂养[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02):168-168,123.

[2]邓文娟,肖艳兰,黄河清,陈小荷.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家属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03):22-23.

新生儿在分娩下来后,存在部分的新生儿或者产妇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进行母婴分离护理干预,新生儿将转入监护病房进行针对性的监护护理,产妇则进行产后哺乳干预和心理调节,但是这有可能给产妇及其家属带来不适感,如果护理不当,容易激起临床医患矛盾[1-2]。且母婴分离的产妇处于较为特殊的一种护理地位中,如何协调好母婴分离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是当前医疗界十分关切的一个问题。针对母婴分离后的特殊时期产妇的护理,我院组织开展本次研究,希望能为临床上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需要进行母婴分离护理干预的产妇,年龄分布在22到34岁,所有产妇的临床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文化水平、经济水平、产检数据等均无明显差异,排除其他可能的乳腺及其他影响产妇身体素质、新生儿哺育的并发症。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产妇及其家属均在独立自愿的基础上了解本次研究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根据母婴分离后产妇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和生理变化,采用医护人员一对一特殊护理结合产妇家属的心理支持引导,对母婴分离的产妇予以心理支持和开导,并进行合理有效的早期哺乳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宣教。具体措施见下:

(1)心理护理。产妇在初为人母后,出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因素必须面对母婴分离的情况,容易产生对新生儿的歉疚感,进而会迸发各种负面情绪,影响产妇产后的身体调节和身体机能的恢复,导致产后大量出血、泌乳减少甚至开始无乳。因此,在母婴分离后,医护人员及产妇家属要相互协作,帮助产妇建立起健康积极的心态,才能减少产后出血、无乳等情况的产生。

(2)早期哺乳干预。母婴分离后,产妇由于心态不稳定和身体机能未曾恢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母乳分泌,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后,医护人员帮助产妇定期进行哺乳护理,通过热敷、乳腺按摩等方法对乳汁进行挤压,防止因乳汁回收导致新生儿后期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将每次收集的乳汁处理后送入新生儿处。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

2.结果

通过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合理有效的身心调节、早期哺乳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宣教,缓解了产妇对母婴分离后的不适感,临床上有效的降低哺乳期炎症发生概率,从以前的45%下降到了19%;同时提高了母乳喂养率,由之前的78%提高到了现在的89%,并帮助患者获得了更高的临床护理w验。

3.探讨

(上接第页)

期哺乳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临床健康宣教措施减少产妇生产过后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而本次研究的结果和多年来的临床实践研究均证明,对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合理有效的身心调节、早期哺乳护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宣教,缓解了产妇对母婴分离后的不适感,降低哺乳期炎症发生概率,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并帮助患者获得了更高的临床护理体验。能够有效的帮助产妇和新生儿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1]牟一建,毛丹.综合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心理状况和母乳喂养的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09):115~116.

[2]王红梅.护理干预对降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99~200.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

在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年轻父母是一群特殊的人群,由于初为人母和初为人父,他们对新生儿保健、产后卫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都很缺乏了解[1],所以很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指导[2]。近两年来我院妇产科对母婴同室病房年轻父母采用了针对性、多元化的宣教,取得了预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40例,日龄(5.3±3.2)d,新生儿孕周(37.7±1.8)周。全组240例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日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120例产妇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有健康宣教挂历的床位,产科床位护士对其进行常规产后母乳喂养宣教,并且每天根据产妇分娩后天数为其翻阅挂历,每天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健康宣教挂历的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母婴同室的安全;产后第一天内顺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须知,产后卧位指导;产后第二天乳汁不足如何处理,产妇的饮食指导,产妇的卫生与活动,如何更换尿布湿的图片解释;产后第三天奶胀如何处理,新生儿的护理,宝宝晚间哭闹如何处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的宣教。对照组120例产妇则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普通床位,对其实施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手段,宣教从婴儿出生即开始,常规介绍周围环境、住院规则、简单的病情及护理要点。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两组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2.1两组对象产后并发症比较分析分组干预后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对象在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上,分别选取的孕产妇和婴儿四种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两组对象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例)

我院妇产科经过改革,探索建立了母婴同室病房,使婴儿施行母乳喂养,事实证明这种模式降低了婴儿发病率,缩短了婴儿住院日期,院内感染也有所下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是产科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母亲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

健康教育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它不仅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针对性、多元化适用性健康宣教,有效的缩短了患儿住院日,从而一方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另一方面减少了家属的经济负担。采用口头加示范宣教,能使新生儿常见的尿布疹、皮肤感染、脐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推动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喂养优点,示范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方法,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教会家属掌握婴儿洗澡、喂养知识、保暖方法、辅食添加、计免程序等知识,为患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母婴同室病区与其他科室的健康宣教有所不同护理质量要求高,护理涉及范围大。新生儿刚离开母体,其免疫功能及生活能力低下,需要母亲的精心亲切呵护才能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才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采用多元化适用宣教,反复强化宣教是有效的。

为了使每位在母婴同室工作的人员加深对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认识,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防治措施,并严格地执行和实施。在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我院2010年无1例因母婴同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健全和完善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管理制度,普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以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我院应用健康教育挂历和宣教,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临床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High-riskPregnancy,MaternalMentalProblemsMaternalSeparationandNursingInterventionMeasures

WANG-Yan

Obstetrics,FirstPeople'sHospitalofLianyungang,Lianyungang,JiangsuProvince,222001China

[Keywords]Maternalseparation;High-riskpregnancywomen;Psychologicalproblems;Nursingintervention

伴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高危孕产妇的比例随之上升。毕竟与适龄产妇不同,高危妊娠产妇面临着较高的围产期死亡率、高危儿和难产儿发生率,许多新生儿甚至一出生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母婴分离使产妇直接形成一种应激源,而对患儿状况的担忧和产妇自身的机体状态又会加重不良心理应激,出现显性的焦虑、抑郁情绪[1]。研究证实,产妇持续的负性情绪会对产后泌乳造成不良影响,进而降低母乳喂养率,甚至可能形成严重的抑郁症[2-3]。该文以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问题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为课题,2015年1―6月在该院便利抽取的90例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评估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1.2分组

1.3研究方法

1.3.1了解产妇基本资料以影响高危妊娠产妇心理情绪的危险因素为目标,了解产妇基本资料,包括年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妊娠计划、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新生儿基本资料,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出生即刻Apgar评分、转入NICU原因等。

1.3.2评价工具及应用①产后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反映患者焦虑情绪状态、人格特质性焦虑倾向程度。依照国内常模水平,SAS≥50时表明出现焦虑倾向;②产后抑郁采用抑郁量表(SDS)评价,依照国内常模水平,SDS≥53时表明存在抑郁倾向。以上两个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4方法

护理干预方式选择对照组给予围产期常规护理,包括生活照料、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4.1心理干预纠正应激情绪母婴分离后,母亲进入心理空窗期,极易发生情绪敏感、多变,需要尽快转移注意力或填补精神空缺。①密切关切产妇情绪,注意分析引起产后情绪问题的原因,如人格因素、身体因素、并发症等,根据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②母婴分离后尽快将产妇转入单人病房或无婴儿的病房,适当播放轻音乐转移注意力;③发挥家庭支持角色,始终确保有家属配合,弥补亲情空档。

1.4.3护理,促进泌乳母婴分离期间,对产妇护理是绝佳的时机,既有助于促进泌乳,提高母乳喂养率,还能帮助产妇建立新生儿回归的信心,这对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有积极的意义。①热敷,于分娩后30min开始,1次/2h,20min/次,温度45℃;②按摩,双手拇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从底部沿着乳腺管顺时针方向循环按摩,5~10min/次;③手动挤奶,于按摩结束后手动挤奶,用拇指、食指内侧向胸壁反复挤压、放松直至挤出奶汁,1次/3h[5]。

1.5指标观察

回归分析导致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方因素。以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后高危妊娠产妇焦虑、抑郁变化为目的,对比母婴分离后1d、7dSAS、SDS评分。通过问卷调查并记录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

1.6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

2.1导致母婴分离的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多元分析

以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AI)评分为因变量,以产妇和新生儿基本资料、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孕周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孕周短、妊娠合并并发症及产妇人格特征等均构成独立影响因素。

2.2两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干预1d,焦虑、抑郁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7d焦虑、抑郁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

产后30d随访并问卷调查,全部产妇均获得随访。研究组40例,护理满意36例(90.0%),母乳喂养34例(85.0%);对照组护理满意30例(75.0%),母乳喂养27例(67.5%),两组护理满意率和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

严格意义上说,母婴分离本身即是一种应激源,是激发高危妊娠产妇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导火索”。不过,该研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一些潜在的因素也对处于母婴分离状态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效果有着影响。①新生儿出生孕周大小,构成独立影响因素[6]。对于孕周

3.2护理干预对改善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

护理干预对情绪状态的影响,既有情绪状态的正向呈现,也表现为应对方式选择。SAS、SDS是评价焦虑、抑郁状态比较客观的工具,该研究显示经护理干预后7d,研究组SAS、SDS降低至(36.04±9.03)、(44.96±10.21)分;对照组也分别降低至(41.32±7.45)、(49.33±7.62)分,提示经护理干预后产妇心理状况趋于好转,说明护理干预可改善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应激状态,不过护理方法不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该文尝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介入、信息反馈、按摩等护理内容,结果从SAS、SDS改善幅来看,研究组改善效果要优于常规护理(P

综上所述,产妇孕周、人格特征、妊娠合并症等是影响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问题的独立因素,应针对以上特殊情况的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不良情绪应激,促进围产期产妇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连群,李建湘,罗琳雪,等.早期穴位按摩对剖宫产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81-82.

[2]杨红艳,张波,段志英,等.早产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护理新模式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106-108.

[3]刘书华.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身心状态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74-77.

[4]单玲,席时清,孙境,等.催产素滴鼻对促进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833-4834.

[5]郑婉文.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高危妊娠产妇心理状况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4-15.

[6]胡艳玲,万兴丽,苏绍玉.应用PDCA持续提高新生儿母婴分离时的母乳喂养率[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z2):82-83.

[7]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影响母婴分离产妇乳汁分泌的多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197-199.

[8]丛云凤,赵红,朴丽,等.认知行为干预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产妇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1):3409-3410.

[9]葛圆,雪丽霜,覃桂荣,等.全人护理模式在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54-356.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年2月至今,共有188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水温38~40℃,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沐浴水温38~40℃。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cm的环行消毒,消毒2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转贴于

1.3.2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2.1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3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1]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

母婴床旁护理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亲和婴儿的一切护理活动均由护士在母亲床旁进行,护士一边操作一边讲解,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学习和实践。母亲和家属参与学习和实践,

护士教会母亲或家属新生儿沐浴、抚触、母乳喂养及脐带护理等新生儿和知识,以便产妇出院后护理婴儿【1】.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是培养护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作为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应从护生开始,通过母婴床旁护

理提高产科护生的护患沟通能力,帮助护生更快的适应产科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1临床资料

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实习的60名护生的临床沟通培养及其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所有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平均(20.3±1.1)岁。实习周期4周。

2影响护生沟通能力的因素

2.1护生个性倾向性格外向、情绪稳定和无精神质倾向的护生临床实习表现明显优于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质倾向的护生【2】。个性倾向是临床实习表现和专业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带教中应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个性培养。

2.2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越扎实,其临床沟通能力较强.

2.3护生家庭因素影响与父母关系良好者,临床实习时有较强的临床沟通能力。

2.4护生在校期间表现在学校因素中,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较好、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较好者,实习中担任实习队长的有较强的临床沟通的能力。

3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护生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影响

3.1护生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正确认识

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使产妇住院期间享受到家庭化、个性化优质服务,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新型护理模式.护生在产科实习中要掌握的母婴床旁护理知识有:床旁沐浴、床旁抚触、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健康教育等内容。

3.2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母婴床旁护理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护士采取床旁边操作边讲授,产妇或家属有任何疑问均可直接顺势提出,且宣教内容每日循环,家长有多次演练、讨论交流的机会,这样对加深操作记忆非常有帮助【3】。护生实习中,带教老师从母婴床旁护理的病房设置、床旁护理用具、床旁护理操作物品准备、床旁护理的实施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多个环节对护生进行带教,逐步提高对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技术。

3.3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实习积极性

3.4母婴床旁护理提高护生交流沟通能力

在进行床旁沐浴操作前,带教老师提前布置护生熟悉操作流程,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角色表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带教老师扮演产妇或家属,提出问题,让操作护生解决问题,表演之后请其他护生点评,带教老师给予分析,指出存在问题。然后护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各项床旁护理,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不断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交流,对产妇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带教老师加以补充,这种带教方法提升护生实习期间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4方法

4.1阶段性教学周的安排

4.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有效的沟通交流

护生是护士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关键时期,所有的工作习惯、服务意识都在这一阶段形成,一个好的带教老师会给护生正确的引导,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带教老师要把实习护生介绍给产妇,使她们以“护士”的角色面对产妇,鼓励护生多于产妇及家属交谈,指导她们与产妇沟通的技巧,为护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有意识的训练她们为产妇服务,提高为产妇及家属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在床旁护理实际操作中赢得产妇信任

护生跟随各带教老师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产科实习期间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心。护生对待产妇态度谨慎,谦虚和蔼,通过巡视病房跟产妇交谈,多关心产妇,让产妇在医院期间,感受到护士们的体贴关心,使实习护生有满足感,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5讨论

5.1真诚相待,相互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沟通交流能力对即将走出校门的护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沟通交流能力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的纽带,带教老师要与护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言传身教并创造护生与产妇沟通的机会,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5.2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护患沟通的基础在沟通过程中,实事求是、言而有信是取得住院产妇合作与支持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对待产妇及家属提出的批评、意见一定要尊重事实,真诚的对产妇及家属说声“对不起”,产妇会感到很亲切,从而接收护生的服务,避免失信于人。

5.3母婴床旁护理工作提高护生沟通能力沟通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不是目的,只有不断提高护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提高护理水平,才能真正满足产妇的需求。总之,实习护生通过对母婴床旁护理理论知识及技术操作的学习后,提高护生与人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玉玲.母婴床旁护理实务手册[M].青岛:青岛出版社.2010:8.

[2]王燕,岳颖,张丽.护生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02-0121-03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产妇随机抽取200例,其中剖宫产63例(3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7例,新生儿203例接受产后母婴保健延伸服务,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期产妇200例,其中剖宫产70例(1例为双胎妊娠),顺产130例,新生儿101例为对照组,出院前同样接受病区责任护士有关母婴保健知识的常规教育;对实验组产妇在出院前讲解延伸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怎样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得母婴保健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并做好详细的登记以便联系。

方法:①设立产后“亲情服务”中心小组:在产科门诊及病房的护理队伍中选出资历较深、临床经验丰富、语言沟通能力较强、富有爱心、有人文关怀理念的护理人员6人,组成产后“亲情服务”中心小组,其中由产房的护士长为组长,“亲情服务”中心根据产妇的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母婴保健延伸服务,在产褥期为母婴提供充满“人情味”的多样化的保健服务及连续性的、专业性的帮助和支持。②亲情服务“中心小组上门服务:

在产科门诊设“新妈妈”课堂,产妇满月后,新爸爸妈妈们自愿参加,进行互动式的小教学班,每次15~20人,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宝宝养育及自我康复经历相互交流,育儿技能比赛、产后疑难问题咨询,育儿专家授课或解答疑问,技能示范;寓教于乐,以人性化服务,巩固产妇及丈夫为人父母的技能,增添信心,使产褥期成为幸福快乐的过程。

评估: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两组产妇均在产后42天回院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参照文献自行设计[1],结合互动活动中产妇经常提出的问题,设立问卷的项目。问卷项目的内容包括:①孕妇的基本情况、分娩及喂养方式等;②接受医院延伸服务情况以及产妇对母婴保健知识的需求;③产后母婴健康状况、产妇角色适应及心理状况、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技巧的掌握等。由产妇自愿填写调查表,根据自己的感受或问题产生的程度不同,按5分制评分,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价。

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营养状况、产前及产后的教育方面相似;年龄在22~36岁,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母婴健康评价及保健知识需求的项目都有较高的反映,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新生儿腹泻、脐部及皮肤感染发生率对照组均高于实验组;两组的差异显著(P<0.05)。在母乳喂养成功率实验组为91%,对照组为63%(P<0.01)。在产褥期皲裂、乳汁分泌不足、乳汁淤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

讨论

同时,有经验丰富的临床护理人员走向家庭,提供优质的母婴保健服务,扩大了服务领域,是临床整体护理的延伸[2],通过延伸服务,能及时得到医疗质量的信息反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也从不同的角度补充了社区的服务力量,解决了产妇出院支持不足的问题,拓展了医院的服务领域,促进了医院自身的发展,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社会需求是现代医院的发展方向。

社区母婴保健服务由于其职责、作用权限,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家庭对母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要求;医院是高水平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其功能与职责及服务理念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展产褥期母婴保健延伸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架起从医院到家庭的桥梁,避免从医院过渡到家庭出现的脱节,解决产妇出院后母婴保健服务、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产褥期母婴健康的需求,促进母婴健康。

1李增庆,围产期心理量表的信度、效度评定及围产期心理行为特征的研究.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9,28(6):528~529

THE END
1.宝宝洗澡的正确步骤是什么有问必答我家宝宝已经出生2个多月了,想给宝宝洗个澡,不知道宝宝洗澡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温馨提示:因无法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陈瑶 副主任医师 儿科 极速问诊 三级甲等 山东省立医院 问题分析:宝宝洗澡的第一步是要先调节水温,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好,因为宝宝皮肤比较娇嫩,水温过高会对宝宝造成烫伤,水温过低又会让宝宝...https://3g.club.xywy.com/wenda/195450899.htm
1.给宝宝洗澡时连自己一起洗,让宝宝拿着花洒就算了还要挠头给宝宝洗澡时连自己一起洗,让宝宝拿着花洒就算了还要挠头阿燕姐说育儿 辽宁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真是各行各业都在进步啊 小易先生爱看剧 654跟贴 打开APP 买了我国战机后不付钱?中国7次追债无果,后来如何了? 呱呱探世界 102跟贴 打开APP 这部电影的艺术成分很高,绝对星爷的巅峰之作 知己影视 682...https://m.163.com/v/video/VYG3UG3M0.html
2.产科新生儿沐浴流程产科新生儿沐浴流程1、目的 清洁皮肤,避免感染,促进舒适。2、物品准备 一个沐浴盆、新生儿衣服、尿布、大小毛巾(自备),无刺激性婴儿浴液、消毒棉签、棉球、酒精、磅秤、一次性垫巾、水温计。3、操作步骤(1)责任护士检查室温在2628,水温3941。(2)护士系上围裙,洗净双手,解开包被,检查腕条,核对姓名、床号。(3)脱...https://m.renrendoc.com/paper/97336532.html
3.新生儿洗澡基本步骤新生儿洗澡注意事项宝宝第一次洗澡禁忌二、婴儿洗澡步骤 1选择一个宝宝更愿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在宝宝感觉饥饿或是疲倦的时候给他洗澡。 2安排好浴室。家长要确保宝宝洗澡的房间很暖和,这样宝宝在洗澡的时候就会觉得很舒服和放松。把一块毛巾放在暖气上,这样宝宝洗完澡之后就有热毛巾可以用了。把所有需要用的东西都放在可以够得着的地方,这样做是为了在...https://yangsheng.120ask.com/article/150371.html
4.幼儿园的母亲节活动方案(精选15篇)活动流程: 一、5月7日 母亲节的由来 (1)幼儿了解母亲节的由来。 (2)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3)培养幼儿对母亲节的关注与感恩母亲的情感。 制作调查表 (1)对妈妈制作一份调查表,更加的了解妈妈。 二、5月8日 (1)能在集体中,根据调查表介绍自己的妈妈。 https://www.ruiwen.com/fangan/7686186.html
5.婴儿如何洗澡(婴儿洗澡指南:正确的洗澡步骤与注意事项)要保持宝宝的头部和身体稳定,以免受伤。 细心和耐心是新手父母成功给宝宝洗澡的关键。当你按照以上步骤洗完澡后,你会发现宝宝的皮肤光滑而柔嫩,也会让你感到自己做得很好。 以上就是关于“婴儿如何洗澡(婴儿洗澡指南:正确的洗澡步骤与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到您!https://www.uslshop.com/jiankangzhishi/242836.html
6.怎么给宝宝正确洗澡洗澡步骤 1.准备好洗澡用品 婴儿浴盆(或其他方便的设施)、一两块毛巾、棉签(可用可不用)、婴儿洗浴用品、浴巾、干净尿布。 2.调整室内温度和水温 如果房间里冷,要先把室内温度调高。洗澡水的温度调到32-35摄氏度之间,盆里的水深在5~8厘米左右。 https://www.jy135.com/muying/378411.html
7.www.yuhua欧美妆的画法步骤视频 494.40MB 226好评 有没有白富美追穷小子的电视剧 老头和老太太乱伦大杂烩 两腿间黑黑的茂密森林 227.44MB 341好评 东京热岛国无码av 周潼潼白丝 先锋看片av 370.32MB 964好评 美女成人网站导航 黄片应用犬 亚洲真实在线 424.84MB ...http://www.yuhua-alu.com/osx5087722=.ppt8501234175
8.热医院感染制度3、护理人员为每一个婴儿洗澡前后应用肥皂及流动水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二、环境管理 1、室内空气新鲜,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每月对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并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3、每日定时对空气进行常规紫外线消毒、开窗通风,地面、物体表面等...https://www.yjbys.com/zhidu/2126370.html
9.宝宝沐浴步骤必学秘技文摘宝宝沐浴步骤必学秘技 摘要:烫伤,眼睛,耳朵,按摩,头部,婴儿,背部,痱子,头发,洗头,头颈,脐带,冬天,文摘。宝宝洗澎澎是每天都必须的,如何帮幼儿洗澡却是一个大学问,尤其对许多的新手父母来说,更是需要事先学习的。如何从容的替宝宝沐浴,从准备的盥洗用具、环境的布置以及如何抱持幼儿,让幼儿有个安全的沐浴姿势及...https://www.guyimima.com/Contents/WenZhaiView/AEFFZF
10.新手妈妈看过来!简单7个步骤,轻松搞定宝宝洗澡问题给宝宝洗澡往往是新手妈妈最头痛的事情,因为很多宝宝都不爱洗澡,一碰到水就会哇哇大哭,搞得宝妈们每次为宝宝希望之后,都显得特别累,其实给宝宝洗澡没那么困难,只要掌握方法,就能让宝宝爱上洗澡。 宝妈给宝宝洗澡 给宝宝洗澡的步骤分享 给宝宝洗澡,我们首先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将婴儿沐浴露、洗发水、毛巾、浴盆、水...https://m.icheruby.net/news/10636.html
11.孕妇学校课堂—新生儿沐浴及抚触二、操作步骤 (一)清洁面部:将小毛巾由内而外,轻擦眼周皮肤,然后依次清洁鼻周、嘴唇周围及两侧脸颊。每清洁完一个部位后应换下再擦,防止污染。 (二)洗头顺序:一手托住婴儿头颈背部并用拇指和中指向前轻折双耳廓,堵住外耳道,防止水渗入耳内,用另一手取婴儿洗发沐浴露,在手中轻搓,轻轻抚摩婴儿头部、颈部及...https://www.sncsfy.com/m/showinfo-77-1190-0.html
12.新手爸妈必备揭秘新生儿洗澡的正确方法与温馨步骤婴儿沐浴露和洗发水:选用低敏、无刺激、无泪配方的产品。 干净柔软的毛巾:至少准备两条,一条用于擦干身体,一条包裹宝宝。 换洗衣物及尿布:确保衣物柔软舒适,提前准备好干净的尿布。 棉球或棉签:用于清洁宝宝的耳朵和肚脐(注意保持干燥)。 ?洗澡步骤:细致入微 ...https://www.beisr.com/xinshengerxizao.html
13.月子里正确给婴儿洗澡教程,头脸身体冲洗方法有差别很多月子里的妈妈觉得给婴儿洗澡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一些新手妈妈而言,婴儿的身体是非常软的,所以很多的宝妈不知道该该如何下手,特别是害怕洗澡的时候伤到宝宝,所以本文整理了关于给宝宝洗澡的教程,感兴趣的宝妈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月子里给宝宝洗澡的步骤 ...https://ask.yxbabe.com/m/article/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