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疫苗运输、储存符合温度条件。液体疫苗防治冻结。四、按效期长短整齐存放疫苗,距离冰箱壁2。五、保持疫苗存放冰箱内清洁,不存放其它药物或杂物。六、进购疫苗要索要批签发合格证明七、使用疫苗前检查疫苗是否合格并在使用记录上详细记录疫苗的批号、效期、生产厂家。八、及时清理过期失效或或因其它原因失效的疫苗。九、建立疫苗接种反应登记、报告制度。十、疫苗开启后超过30分钟未用应当废弃。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特别提醒!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早产儿不宜接种卡介苗。出生时诊断有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早产宝贝,不能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疫苗。免疫功能低下者不能接种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
5、的疫苗冷藏设备四、冷链设备专物专用,不准挪作它用五、专人负责冷链设备管理与维护保养六、冷链设备建档、建帐,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帐、物相符。七、每天2次测量并记录冰箱内温度。疫苗运输有测温记录八、坚持经常清扫冷凝器散热板,经常除霜、除水。九、冰箱内储存疫苗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十、冰箱内不得存放食物、杂物、过期疫苗及与预防接种无关的药品等。十一、运送和储存疫苗时,冷藏箱(包)内应按照要求放置冻制好的冰排。疫苗安瓿不能直接与冰排接触,防止冻结。十二、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非
7、器具和用器必须消毒。4、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6、接触患者前、操作后洗手。7、保持地面的清洁、湿式扫地,当有污染时,地面应消毒。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1、遵循环境保护要求,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理,树立安全意识,妥善管理医疗废弃物。2、专人负责监督医疗废弃物分类收集、消毒、毁型和统一回收处理工作。3、尽量减少医疗废弃物生产量。4、所有医疗废弃物产生后,要及时妥善处理并分类存放。5、设置收集桶或专用收集塑料袋,标明收集医疗废弃物的种类。6、各类废弃物处理原则(1)、针头
8、等锐器单独存放(2)、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不得重复使用(3)、一次性器具和容易伤人的医疗废物应当消毒、毁型处理(4)、敷料、棉球(棉签)等固体污物能够焚烧的及时焚烧,不能焚烧的,消毒后集中填埋。(5)、液体污物及污水的处理参照消毒技术规范规定执行。7、每天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医疗废弃物并做好记录。传染病报告制度一、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二、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三、建立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门诊、科室应当建立日志登记簿和传染病登记簿四、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发现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例时,责任报告人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
10、病报告卡。七、发现乙丙类传染病,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肠道门诊工作规程一、每年5月1日10月31日开设肠道病专科门诊。二、肠道门诊标识明显、布局设置合理。三、按照“五专”“四固定”规范要求,开展肠道病门诊工作。四、腹泻病人专册登记,登记率达到100%。五、对腹泻病人要做到“逢泻必登、逢疑必检”六、发现霍乱或其它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立即报告疫情。七、完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制度一、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二、各科室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法规、标准规定开展工作。三、各类人员认真学习并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四、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