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老人,钟楼浴室过道安装了扶手。唐春杰林珑供图
“90岁外公去浴室被拒,老人洗澡咋这么难?”
民政:已全面推广老年助浴点建设,并鼓励市场化上门服务
□本报记者唐春杰
通讯员树寿兵林珑
无独有偶,家住海陵区东进小区的周爹最近也向“微泰州热线”反映了类似遭遇。周爹今年76岁,是独居老人,前几天到小区附近的一家浴室洗澡,但浴室以他没有家人陪伴为由,拒绝他入内洗浴。对此,周爹颇为无奈。
记者走访发现,“谢绝高龄老人入内”“老人洗浴需家人陪伴”……浴室抛出诸如此类的限制消费条件,在洗浴行业并不是个例。一些浴室从业人员向记者透露,主要担心的就是高龄老人体质状况普遍不好,单独来洗浴,可能出现昏迷、摔倒、烫伤等意外情况,存在很大安全风险。有时,浴室方面还可能面临高额索赔,所以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位于迎春西路的钟楼浴室是海陵区首家助浴点。2016年,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钟楼浴室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新增了扶手、防滑地砖、防滑垫、轮椅等设施,同时安排了服务人员接受专业技能培训。当年11月投入运营以来,每到冬季,前往洗浴的老人络绎不绝。
钟楼浴室负责人姜粉锅介绍,该浴室分为更衣区、洗浴区、休息区。走进浴室,地面有防滑垫,墙上安装了扶手。大厅有多个休息位也安装了扶手,方便老人起身。“政府为高龄、困难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减少了我们企业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近年来,海陵区聘请第三方机构每月为高龄、低保、特困等老年人群体提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2023年在服务项目中新增助浴服务项目,可满足老人简易助浴需求。同时,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市场化的上门助浴服务。
泰州市康居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是可提供市场化助浴服务的机构之一。该公司负责人郭伟华介绍:“我们有可移动分体式浴缸,浴缸配有担架,方便移动老人。洗澡时,老人睡在担架上,非常舒适。洗澡前,工作人员会对老人进行体质评估,然后提供半小时洗浴服务,洗澡结束后再帮老人做个评估。”
另外,记者从姜堰区民政局获悉,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目前该区已建成16家老年人助浴点,实现镇街全覆盖。
姜堰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李宾说:“对合格的助浴点,区民政局给予建设补贴;到助浴点洗澡的老人,也可享受浴资补贴。”
位于姜堰区社会福利院内的姜堰区乐老助浴服务中心是一家高标准助老服务项目。该中心面积600平方米,设有服务接待区、体检区、公共助浴区、失能半失能助浴区、中医养生区、自助按摩区、公共理发区等功能区域,可满足不同年龄段老人的需求。
2017年7月,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出台《泰州市老年人助浴点建设考核细则(试行)》,开启老年人助浴点规范化建设之路。2019年2月,市民政局还联合市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老年人助浴点建设规范》《老年人助浴点服务规范》,使老年助浴点有了泰州地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