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个科学小知识,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生命在晨曦日暮之间持续与孕育……
今天的实验主题源于前些天煮鸡蛋的一次经历,将鸡蛋放入热水中煮的一刹那,我突然发现了一个一直被我们忽视的现象,也不由得感叹生命的神奇。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这正是今天实验要探讨的主题。(文末附实验视频)
实验目的
认识鸡蛋通过蛋壳上的小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实验材料
热水、鸡蛋、玻璃杯、常温清水
操作步骤1.分别往两个玻璃杯中放入一枚鸡蛋。
2.往其中一个杯子中倒入常温清水。
3.往另一个杯子中倒入热水。
现象及原理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鸡蛋在常温清水的浸泡下几乎没有异样,但是在热水的浸泡下不断的从鸡蛋表面冒出气泡。
鸡蛋表面存在许多微小的孔洞,鸡蛋里面的空气在热水的作用下发生膨胀,因内部空间有限,内部的气体通过鸡蛋表面的小孔冒出来形成泡泡。鸡蛋表面的孔洞也成为鸡蛋与外部进行气体交换的途径。实验示范视频
BGM:AlexanderNakarada-ReachingTheSky
拍摄/剪辑:科学奶爸
3
鸡蛋壳上有孔吗?
答案是肯定的:有!
据科学测定,在蛋壳上约有7000多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孔,这些小孔的直径在4-40微米之间(1毫米=1000微米),大多分布在鸡蛋的气室附近。外面的空气通过这些小孔能进入鸡蛋壳内,并贮存在气室里,供未出壳的小鸡呼吸。
显微镜下的鸡蛋壳/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这些数以千计的微小孔洞,正是鸡蛋内外进行气体交换的途径,也是受精的鸡蛋孕育新生命获取氧气的必要通道。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神奇。鸡蛋为什么会变臭?
鸡蛋发臭其实是变质引起,是细菌繁殖的结果。
外界的空气(氧气)通过蛋壳上的小孔进入鸡蛋内部,这些小孔毫无疑问的也成了细菌进入鸡蛋内部的通道。
细菌侵入鸡蛋内大量繁殖,产生变质,通常蛋壳呈乌灰色,甚至使蛋壳因受内部硫化氢气体膨胀而破裂,而蛋内的混合物呈灰绿色或暗黄色,并带有恶臭味,这个味道就是硫化氢贡献的。
硫化氢,化学界著名的恶臭气体,它究竟有多臭呢?有人做过实验,只要硫化氢的含量达到了0.00041ppm(1ppm就是一百万分之一),人们就可以感觉到臭味,而达到0.41ppm的时候,大多数人就要捂鼻子逃跑了。鸡蛋应如何保存
在春秋季,可在存放鸡蛋的容器内铺些木屑、锯末、细砂、米糠、稻谷,将鸡蛋小头朝下竖放,存放于温凉处。
彩蛋/图片源于pixabay
看完今天的实验,是不是感觉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如果是的话,记得点个在赞哦~~咱们下期再见!温馨提示:本次实验过程涉及热水,需谨防烫伤。儿童请在大人监护下开展科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