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洗澡一定要用婴儿专用的洗护用品,以防给宝宝娇嫩肌肤带来伤害。
2.先清洗屁股
在把宝宝放入浴桶洗澡之前,家长们应把衣服、尿布湿全都脱掉,先用温水或者毛巾清理一下小屁屁,再放入浴盆或浴池里。
3.拖住头部、擦洗身体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托住宝宝的头部,以免鼻子或者嘴巴里进水。然后用毛巾擦拭上半身,用水冲洗之前清洁过的下半身即可。
4.婴儿专用浴池
婴儿身形娇小,不适合用大人的浴缸。家长们可以准备一个婴儿专用浴缸或者用一个小一点的洗澡盆代替。比起淋浴,婴儿还是适合盆浴。
5.洗澡水温度
宝宝和大人一样,最合适的洗澡温度都是37度左右。给宝宝放洗澡水的时候要注意,应该先放凉水再添加热水,以免宝宝被意外烫伤。
6.浴室温度
洗澡的时候尽量让室温维持在26到28℃,不要开窗或者把空调的风口对着宝宝吹。
注意事项
除此之外,以下几点婴儿洗澡时常发生的意外家长们也应该注意:
1.如果宝宝感冒发烧或者有其他病症,不宜给宝宝洗澡,以免加重宝宝的病情。如果宝宝只是轻微不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有助于身体恢复。
2.如果你觉得水冷了想要调节温度,一定要把宝宝抱起来再加热水,不能直接向盆里加热水,以防烫伤宝宝。
3.为了避免宝宝洗澡时滑倒,最好在盆底铺上一条毛巾防滑。另外,在洗澡时大家要一直抓住宝宝。
4.一定不要中途离开,一刻也不行,以免发生溺水、烫伤等意外。
5.宝宝洗完澡应立即裹上浴巾,这样不仅能够防止着凉,还能避免出现因为其身体太滑家长没抱住的情况。
2给BB洗澡别任性这些情况下要避免
1.洗澡途中加热水
2.浴霸强光
很多家长把浴霸开着给宝宝洗澡,但这样做存在安全隐患。要知道,3岁之前是宝宝视力发育的敏感期。浴霸灯线过于强烈,宝宝的眼睛受到这么强烈的刺激视力有可能受损。建议大家可以先将浴霸灯打开,等到浴室暖和之后,再将浴霸关掉,避免孩子眼睛受强光刺激。
3.热水开关触手可及
很多家庭的洗澡喷头安置的都不是很高,因为他们考虑到孩子以后洗澡问题。但是孩子小的时候,就是一大难题了。因为宝宝还小,家长在给宝宝洗澡时,稍不注意就会触碰到开关,如果是冷水还好,但如果是热水,很容易将宝宝烫伤。所以家长可以将开关安置的稍微高点,这样就能避免在给宝宝洗澡时触碰到。
4.皮肤损害
宝宝爱跑爱跳,稍微不注意就会受伤,皮肤损伤最常见。若有脓疱疮、烫伤、创面较大等外伤,建议不要马上给宝宝洗澡,以免使创面扩散或受污染。
5.接种疫苗之后洗澡
现在天气还比较冷,家长给宝宝洗澡时要多注意,以免给宝宝带来伤害。提醒大家,在给宝宝洗澡时在控制好水温,控制在40~42℃,同时还要考虑到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6—28℃。
3宝宝洗澡的正确方法
一、营造舒适氛围,给宝宝更多情感享受
沐浴的环境对于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洗澡的过程中,宝宝各种感官对于外界的感知能力更强,因而洗澡时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更有利于挖掘宝宝感官的潜力,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
氛围营造方法:
1、轻缓的音乐可以给宝宝听觉上的享受,洗澡时,给宝宝播放一些欧美的名曲或者一些古典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还可陶冶美好心灵,培养宝宝的高尚情操;
2、浴室里面的灯光以柔和为主,不要选择太强烈,太刺眼的灯,太强的灯容易对宝宝的视网膜造成伤害;
3、洗澡时香味可以让宝宝心情更加愉悦,所以尽量为宝宝选择有香味的沐浴露,大多数宝宝比较喜欢类似强生沐浴露的清新淡雅的味道;
4、水温不要过热或者过冷,妈妈可以用胳膊肘内侧试,以舒适为主。
二、增加与宝宝的互动,让宝宝与你更亲近
宝宝洗澡时,增加与宝宝的互动,可以让宝宝与你的关系更加亲密。而对于白天要上班的爸爸妈妈来说,沐浴时刻的亲子互动对亲子关系的融洽的促进,则显得愈加重要。
三、与宝宝一起玩耍,共同体验洗澡的乐趣
在洗澡时,给宝宝准备一些他喜爱的玩具,比如小鸭、五彩小皮球等陪伴他一起在水里玩耍,增加宝宝洗澡的乐趣,也让他对每天的洗澡有所期待。另外44%的宝宝喜欢洗澡是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泡泡玩,所以在给宝宝洗澡时,可以和宝宝一起玩泡泡,一起体验宝宝洗澡的乐趣。
四、给宝宝唱歌,乐趣中学习更深刻
宝宝在洗澡的时候更乐意投入到父母为他营造的乐趣中,而在洗澡时,可以很好地锻炼宝宝的记忆力,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你可以给宝宝唱歌,刺激宝宝大脑负责记忆的区域。也可以教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或者认识他正在玩的玩具,也可以教宝宝说话,甚至可以教宝宝洗澡。宝宝在洗澡时,对认识的事物,学习的东西都是特别印象深刻的。
另外,在为宝宝洗澡的时,要和宝宝面对面,不仅要让宝宝经常与你有眼神上的接触,而且脸部要保持笑容,不断地跟宝宝说话,亲切地叫他的名字等,千万不要一声不吭的。
五、给宝宝爱的抚触与按摩
宝宝还在妈妈体内时,就开始感受到了妈妈对他的抚触,并通过抚触开始摸索这个世界。因而沐浴时,妈妈对宝宝进行抚触和按摩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是非常重要的。对宝宝进行抚触和按摩,有利于宝宝的生理、认知、情感与社交能力的发展。
而且充满爱意的抚触,宝宝将会出现更多的眼睛接触、呢喃和微笑,让宝宝更积极乐观,有助于宝宝培养自信心以及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洗澡是一件简单却意义重大的事情,不管是为宝宝洗澡营造舒适的环境氛围,还是洗澡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互动,对宝宝进行抚触和按摩,都是为了让宝宝沐浴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因而妈妈们需要重视宝宝洗澡的过程,洗澡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意义重大。
4给宝宝洗澡时这些部位最好不要碰
1、马牙”
有些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宝宝牙龈上会有白黄色的小点点,这就是孩子的“马牙”,有的地方也称作“板牙”。
有部分家长觉得长大以后牙齿很难看,会将宝宝的“马牙”给挑掉。但是这个行为是很危险的,小宝宝的口腔黏膜很脆弱,如果在给宝宝挑的时候,孩子口腔会受到损伤的,容易感染细菌,导致引起细菌性口炎等感染性疾病,严重则会导致败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其实,宝宝长“马牙”,属于正常现象,“马牙”会随着孩子的成长,慢慢消失的,建议妈妈不给宝宝挑掉。
2、乳房
不论是男宝宝还是女宝宝,在出生15天,也就是两周左右,乳房周围都会出现一些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出现这些肿块是正常现象,是因为宝宝才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乳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而成。一般在8-10天左右自动消失的。
但是有些新妈妈会挤压肿块,想把宝宝乳房洗干净,但如果妈妈这样做,很有可能对宝宝的娇嫩的皮肤造成损伤,导致皮肤溃烂,严重则会引起乳腺炎。
3、耳朵
很多妈妈都会给宝宝清洁耳朵,认为宝宝耳朵里面的脏东西回影响孩子的听力,于是就很频繁的给宝宝清洁耳朵。
妈妈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宝宝还小,耳道极其脆弱,频繁的掏耳朵,会对宝宝的耳道造成伤害,严重则会引发中耳炎。反而,少量的污垢对宝宝的耳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几个部位就算再脏,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也不可以碰!
4、脐带
小宝宝出生的时候,脐带上多多少少都会粘黏着其他的脏东西,没有完全脱落。有些妈妈爱干净,再给宝宝洗澡的时候,给宝宝的脐带洗得干干净净的。
这样做是错误的,宝宝的脐带是不能轻易洗的,相信这一点,医生也给妈妈说过。妈妈是不能用手去揉搓清洗的,不然会对宝宝脐带造成伤害,脐带周围会出现红肿。
而正确的做法是一定要耐心等着宝宝脐带上面的东西完全脱落,而且洗完澡之后,还要对宝宝的脐带进行消毒。
5、乳痂
有一部分宝宝在出生之后,头顶上会有一些浅黄色的斑块,不好看,有些妈妈就非要把那些浅黄色的斑块给洗干净,洗不掉还会给宝宝抠下来。特别是有强迫症的妈妈。
正常情况下,宝宝头上的乳痂会在宝宝出生之后的三个月左右出现,但是在六个月的时候,是会自然脱落的。如果妈妈忍不住,非要给宝宝洗掉,可以先用植物油软化再轻轻的擦掉,但最好是自然脱落。
但如果妈妈非要给宝宝把斑块抠下来,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一不小心把宝宝的头皮弄伤了,妈妈指甲里的细菌会给宝宝造成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