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又来了!
春华秋实,感动依然,十位年度人物故事,是感动,更是感召。
他们是:俞鸿儒、刘玲琍、孟二梅、张雨霏、杨华德、牛犇、穆言灵、张连钢、萧凯恩、空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二大队。
一个个令人动容的名字,一段段催人奋进的故事,他们是感动中国的人物,也是我们高中作文写作最好的和最新的素材,所以积累他们的素材,并学会运用,具有很大的高中作文写作的意义。
内容索引:
主体段中使用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示例
2023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辞
2023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运用角度
2023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运用示范
2023感动中国人物素材运用方法指导
一主体段中使用2023年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示例。
议论文主体论证段落写法:
(1)观点句:语段中心
(2)阐释句:道理论证
(3)事例句:事实论据
(4)分析句:分析说理
(5)总结句:推出结论
示例:
因材施教虽然好,但要注意尺度。(观点句)每个时期,每个领域都有优秀和不优秀的人存在,培优补差也时常存在,这是人之常情。但对于优生的过度严格和对落后生的放宽通过似乎有些不公平。(阐释句)爱因斯坦也曾将衣服穿反,被小孩嘲笑;爱迪生也曾多次实验失败;霍金也并非一个十分健康的人。谁说优秀者一定要时时刻刻都保持优秀?凭什么一点错就要被批评?马云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乔布斯也曾被自己的公司解雇,俞敏洪也曾经历高考的失利,可谁又可以用低标准去衡量他们?若放宽了要求,他们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叙议结合句)因材施教固然好,但标准要严格控制好。(总结句)
二、具体事迹及运用示例
1、风洞奠基人丨俞鸿儒
【详细事迹,全面了解】:
风洞作为地面上的“天空”,飞行器的“摇篮”,见证着我国东风系列导弹、神舟系列飞船等国之重器的诞生与成长。而俞鸿儒院士,就是我国高超声速风洞奠基人,研究风洞技术已有60余年。在国家资金紧张之际,俞鸿儒选择了省钱的研究路径,成功完成试验!在报国家奖项时,作为主要设计者的他却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最后。致敬!
他一生专攻气体动力研究,研制的超级风洞“JF12”,让中国拥有了被国际同行称为“超级巨龙”的世界最大激波风洞,他就是享誉世界的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俞鸿儒。
1956年,俞鸿儒考上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生,师从郭永怀。(时任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的郭永怀认为高性能、大尺寸的高超声速风洞,是设计航天飞行器必不可缺的,因此便给年轻的俞鸿儒指定了研究方向——发展激波管技术,研制激波风洞。
俞鸿儒:“做激波管,怎么做?郭先生一点都没有说,但是有一条,不能按美国的办法做。当时跟我说,我理解的是,美国人很有钱,有很多高技术仪器、高技术装备,咱们没有。你想那么做,当时被封锁了,你也做不成。当时我是觉得咱们没有条件做,所以你要用自己的土办法把它做成。”
在力学所,俞鸿儒得以尽情沐浴在名家大师的春风中。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办公室在一起,俞鸿儒的办公室曾经在二人对面,由此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两位大师的言传身教。
俞鸿儒:“那个时候中央让中国科学院评价十个最普及的技术革新项目,钱学森带我一起到院里领任务,领了两个,一个是涡漩管一个是超声波。领了以后,超声波交给另外一个老先生,涡旋管你帮我干,当天晚上说怎么干,都十二点了,郭永怀在门口就把涡旋管的有关资料给我看,我就搞。一个礼拜报告就写完了,实验也做完了,然后就报到中央去。”
俞鸿儒的一大特点就是尽量用最少的钱做工作。“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人,是创新,而不是钱。有创新,再穷也能用自己的办法做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作。没有创新,再多钱,仿制国外再多的先进技术也是赝品,做不出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成果。”
俞鸿儒:“怎么省钱呢?一个是驱动方法,我们用燃烧驱动,国外基本不用了,很危险。把房子炸了,也没有关系,炸完马上就给你修。这个很省钱,发展这个,逐步就发展出爆轰驱动。
爆轰驱动为什么是中国人发展的?还是有原因的。这个东西非常危险,有钱谁冒这个险?咱们不是要省钱,才走这条路。
俞鸿儒的节省在JF12研发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激波风洞JF12运用俞鸿儒独创的爆轰驱动理论及技术,可复现25至40公里高空、5到9倍声速的高超声速飞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