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强文化背景知识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文化知识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得阅读理解更加方便。简单来说,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是能够帮助学习者在阅读理解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这也就需要英语教学者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来加强英语阅读理解方面训练。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述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引导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二)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意识
(三)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实现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二、建筑的实用特性
中西方古代建筑当然也非常注重其实用特性,西方建筑材料以石料为主,建造的房子先是一层,但很快人们发现可以在这一层的基础上加上一层而后是多层。这样尽管还是占用同样面积,人们却可以占用更多的实用居住面积。造多层建筑当然就要建造连接不同楼层的楼梯,在较温暖的地区,人们把通往一楼的楼梯修建在房子的外部,这样更利于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温暖的阳光。同样的道理,人们往往在二楼上起个露天平台,以便充分感受阳光的照耀。这些改善建筑实用功能的方法,逐渐把欧洲房屋造就或具有阳台与内外楼梯的高层华丽建筑,也形成了欧洲建筑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受材料限制,不能像欧洲建筑那样向高处发展,它只能从四面扩展以扩大其实用功能。所以中国建筑占地大,形成以四合院园林为基本形式的大型化建筑群。以紫禁城为例,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性建筑,也是集朝政,居住及娱乐为一体的实用性建筑,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多平方米。由正阳门、大清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几大部分组成,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四周扩大实用面积的典型,也是我国灿烂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三、建筑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建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关系。西方在创造园林的时候,用几何形状去强行限制自然景物,正如黑格尔所说:“最彻底的运用建筑艺术与园林是法国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宫殿,树木栽成有规律的行列,修剪整齐,围墙也用篱笆造成,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露天广厦。”人工雕琢的痕迹随处可见。而中园古代的园林“虽有人作,宛有天开”,它要求园艺家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按大自然结构来规范园林风光。所谓真山、真水、真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黑格尔说:“中国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河、岛,远景都纳入其中,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大自然。”所以,西方的园林是通过规范自然来达到有我之境,而中国的园林是通过宛自天开来达到无我之境。
四、建筑的科学技术手段
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作支持的话,建筑便无从谈起,西方古代的数学相当发达,而把数学计算运用于建筑的技术也很早就产生了,所以在建筑之前,他们都有完整的计术方案,为使建筑稳固耐用,西方古代建筑师们完全按中轴线原理两边对称来进行建造,并且按照一门科学一代代的记载流传下来。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则呈现了左右对称的格局,无论单体造型,还是群体造型,建筑师们都采用了与西方古建筑相同的技术原理。在战国时期的建筑师鲁班便留下了《鲁公秘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匠技术理论,它为以后中国的建筑提供了建筑指导。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它们都会受到一定技术的制约,什么样的时期产生什么样的技术,随之而来也就产生什么样的建筑。所以古罗马的万神庙,圣索非亚大教堂,北京的紫禁城,秦朝的阿房宫不可能在人类之初就产生,而只可能在人类的建筑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五、建筑艺术的象征特性
一、引言
(一)语音方面:多使用双关。
2.金斯顿曾在她的作品中说:“只有中文里有双关语”。(金斯顿,1982)在中国的文化中,双关语非常受欢迎,因为中文里,很多字听起来相似。几千年来,中国是一个基于人际关系的国家,因此,中国人不喜欢用文字直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想法,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真正意图。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双关语是处理人际关系中最普遍的交流方法。
(二)句法方面:多使用排比句。
1.“拥有健康,当然亮泽。”(潘婷洗发水)
2.“明星风采,纯纯关怀。”(美加净)
3.“清凉舒爽,全家共享。”(六神沐浴露)
“拥有”和“当然”,“明星”和“纯纯”,“清凉”和“全家”是平声。“健康”和“亮泽”,“风采”和“关怀”,“舒爽”和“共享”是仄声。这样的设计能够很好的吸引消费者,因为它可以给他们带来美好和温暖的感觉。
(三)词汇方面:多使用平和的词语。
(一)语音方面:多使用重复。
(1)HappyNewYear.HappynewyoufromOLAYtotaleffects!(olay.com)
(2)Realwomenhaverealcurves.(dove.us)
(3)Maybeshe’sbornwithit.Maybeit’sMAYBELLINE.(maybelline.com)
(4)Anewfragrance.Anewlook.(dior.com)
(二)句法方面:多用简单句式,少用复杂句式。
(1)Aseaofmodernbeauty!(h2oplus.com/)
(2)Becauseyou’reworthit.(lorealparisusa.com)
(三)词汇方面:多使用形容词。
(1)Getluminouslooksforholidays,
Wrapyourselfinrubies,
Wrapyourselfinourholidaygift,
Findyourbestface.
(2)Yourlipswillbesmooth,replenishedandindulgedwithsublimeandreshapingcolor.(Lancme)
四、总结
参考文献:
[1]Anderson,M.Socialinfluenceeffectsofadvertisingusinghighlyattractivemodels[D].AlliantInternationalUniversity,2004.
[2]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课堂教学活动
在《点击职业英语》基础英语模块每一单元都通过图片讲述故事,给学生提供语言情景,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口语,体会中西文化差异。同时在课堂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如给学生模拟情景,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对话演练。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了解西方文化及中西文化差异。文化知识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和活动训练即巩固所学内容。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查找出在交流过程中出现文化差异的真正原因,使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例如,学生在模拟面试情景进行对话,在对话结束时其中一位扮演面试官的学生说‘“Youcangotowork..”(你可以去工作了。)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受自己母语影响,所说的英语都是中国式英语,不是地道的英语。而在西方国家给人以答复时所用的语言比较委婉,可以说Thankyouforyourinterestinginourcompany.Youwillbehearfromusverysoon(.感谢你对我们公司感兴趣,我们会尽快给你答复的。)/Well,I’llletyouhaveourdecisioninoneortwodays.Thankyouforcoming.Goodluck(!我们会在一两天之内给你答复,谢谢你来面试,祝你好运!)在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委婉谦和的语言比较符合西方文化。
3观看影片
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都是在母语氛围中进行学习。理论上的学习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知识的真正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英文原版影片,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并获取文化背景知识。在选择影片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一些文化信息量比较大的经典影片,如《燃情岁月》、《海上钢琴师》等,也可以选择一些由英美名著改编的影片,如《傲慢与偏见》、《情感与理智》等。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观看影片的过程是:搜集影片——与课本内容相结合,查找适合课堂播放片段——给学生播放——检查课堂效果——达到交流目的。
4第二课堂活动
在西方国家,人们相互之间的称呼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且有些在中国看来是很不礼貌或是生疏的称呼,甚至是有悖常理。例如:家中的孩子在称呼自己的长辈,像是祖父、外祖父、哥哥、舅舅、阿姨等时,不是Grandfather,、grandfather、uncle、aunt、brother等,而是对他们直呼其名;年轻人在称呼年长的人员时也只是在前面加上了.Mr.Mrs.Miss.这在中国人看来是很匪夷所思或是很不礼貌的事情。又比如在中国,熟人之间一般都用小李、小王这样的称谓来称呼对方,并被认为是一种亲切的表达方式,但是在西方国家,若是我们用“小杰瑞”这样的称呼来称谓对方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
二、赞扬与祝贺方面的差异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在听到别人的赞美时,即使性情舒畅并打心底里表示认同他的观点,但我们往往也不会在口头上表示赞同,而是谦虚、谦让一番。例如当一位外国人对你说“哇!你的英语很棒啊!”(“WO!YouEnglishisverygood!”)此时,中国人一般不会高兴的说“Thinkyou!”而是按照中国式习惯说“No!No!MyEnglishisjustsoso.).但是因为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于中国人的这种谦虚,外国人往往会信以为真,进而反思自己是否对对方估计错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若一个人给予你中肯的赞扬,并且你也是认可的,那么你便会以高兴并且认可的语气来回答对方,并且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内,当一个人对你的赞扬表示你认可时,便一定会爽快且高兴的回复你,若是别人对你的赞扬表示反驳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估计错误,而不是认为你是在谦虚。因此在用英语与人交流时,我们应当让学生注意自己的思维方式注意用英式思维进行思考判断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