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隆冬网购过化妆品,而又身处北方的寒冷地带,那么你快递中的化妆品(包含护肤品,彩妆,发用产品等等),很可能就会发生下面这种惨状:
图片来自微博
那么问题来了,所有的化妆品品类在冬季都要受到低温的考验,被低温虐过,被冻过的化妆品,还能用吗?
太长不看版
1.结冰又融化的产品,基本不会对人体有害,但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比如出水、变粗糙、像豆腐渣。
2.结冰不会对功效成分产生严重破坏。
3.不同类别产品,比如卸妆油、乳液、唇膏,表现不一样,能否继续使用要分情况对待。
别担心,工程师提前替你冻过了
一般正规的大公司,产品上市前会要做稳定性测试。这个测试就是要判断产品在生产,运输,仓储的过程中,产品会不会有不稳定,变质的情况。这包括:产品料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变化,以及微生物是否有变化,甚至料体与包材是不是有互相的反应(这种也称包材相容性测试)。通常认为通过全套稳定性测试过了的话话,产品上市后会是安全的。
好好的一瓶SKII冻住了,整瓶开裂,好心疼有没有?
就比如说,模拟护肤品在低温的冻掉-解冻是否还能恢复的测试(又叫冻融循环测试),有些公司只有4次测试,这是因为产品在商超大卖场售卖,仓库中的温度不会太恶劣,整个物流过程中冻4次以内就能送到货架上。但是,碰到偏远的快递,以及产品要运输到农村的小卖部,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产品被冻过-解冻的次数可不止4次了。因此,测试阶段的4次冻融循环的结果就不够了。
那就不能用了吗?心痛!
天冷,我的化妆品们怎么了?
那么,天气冷,气温低会对我们的产品的料体产生哪些影响和变化呢?
其中最重要的是,低温对水的影响。
我们知道,绝大部分化妆品中都含有水。天气冷,温度低,甚至低到零度以下,小学生都会知道,这个时候水会结冰;然后初中生会开始知道,结冰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了。那些玻璃瓶装的化妆水,如果品牌没有经验,将水装得满满一瓶,冻过后水膨胀,就会有爆裂的危险了。而且,低温下玻璃瓶更容易碎。
破碎的玻璃瓶……
水变冰,导致的另一个危害是使乳化体破乳。
乳化体是什么?
你用的乳液,膏霜类,都是乳化体。护肤膏霜乳液中有大量的水性成分,也有油性成分,然后通过乳化剂形成白白的乳化体。
然而,水冻过后,体积变大,就会带来乳液的稳定性问题。这个问题主要出在油包水类型的产品上。因此,有些油包水的防晒产品,或是粉底产品冻过后,整个乳化体破掉了,里面的水出来了。
还有其它的问题,比如膏霜乳液类产品冻过后变成了豆腐渣状,变得粗糙了,都是乳化体结构的变化。
哪些化妆品会中招?要扔吗?
那么天气冷哪些化妆品可能会出现问题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问题是否严重?还能用吗?总结如下:
化妆水
现象:变浑浊、产生结晶小颗粒;解读:化妆水中有些活性成分在低温下溶解度会降低,因而出现析出,或是变浑浊的现象。好在这都是物理变化,问题不算严重。恢复室温后,一般摇一摇,现象会慢慢消失的,可以接着用。
卸妆油
现象:低温变混浊;解读:有些油脂低温下会凝固,也就是要变成固体。液体油透明的,而固体油就是白花花的一块了。于是低温也就变混浊了。这也是物理变化,不影响,摇一摇恢复室温就好了,可以用。
洗发水,沐浴露
现象:变果冻;解读:洗发水,沐浴露虽然没有结冰,但是冻成果冻了?其实这也只是胶束结构的改变,恢复室温都还能回复原来的粘稠度的,都不影响使用。
不用扔?开心~但是下面要说的就没这么幸运了……
乳液、膏霜
现象:冻成豆腐渣、出水;解读:其实乳液膏霜冻住了,先不要急,等恢复了室温再看。如果恢复室温外观没什么变化的话,还是可以接着使用的。
如果恢复后变成了豆腐渣,变得粗糙,甚至出现了有水渗出的现象,这是乳液膏霜的结构产生了变化导致的外观变化。这种情况下,是不建议再使用的,特别是水渗出的情况。当然,变粗糙这种问题,你如果能接受不介意,用用也没有什么危险产生。
在中国水土不服的外国产品
中国的化妆品研发人员,比起很多其它一些小国家或地区的研发人员来说在配方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会更高,因为同时需要面临极端高温极端低温的条件对产品的考验。所以,那些试图通过电商进入中国化妆品市场的他国品牌们,需要考虑更周全一点了:
比如想进入中国的北欧品牌,你们考虑过中国夏季快50℃的温度持续一个月吗:
高温下,武汉的大熊猫抱着冰块。
中东地区比如以色列的品牌,你们做好准备迎接北方的严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