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卫生,你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但是那你认为的某些已习以为常的洗漱习惯其实是错误的。
随着温度渐渐升高,人们冲澡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了。洗澡的确是件惬意事,可洗澡不只是打开花洒冲一冲那么简单。如果缺乏洗澡常识不但洗不干净,还可能影响健康!
1、用过热的水洗澡?
虽然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但气温还是有些低,劳累一天回家泡个热水澡该有多舒服啊!
停!
热水确实舒服,而且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但热水也能够冲掉皮肤上的油脂,使皮肤变干,特别是干性皮肤的朋友,严重的话还会引起炎症、瘙痒和疹子。同样,如果用太热的水洗头发,则会伤害头发的角质层,使头发变得粗糙,甚至会褪色,失去韧度,所以将水温控制在比人体温度高一点点就好啦!
2、洗澡时使劲儿搓?
皮肤表面的角质层、脂质膜,共同构成了皮肤的屏障保护层。它们不但可以保护机体免受外界损害,还能防止体内营养物质,尤其是水分的丧失。使劲儿用搓澡巾搓,容易破坏这层保护膜。
皮肤科医生介绍,如果洗后用手指搓皮肤能听见吱吱的声音,就说明搓洗过度了。
建议勤洗澡,用柔软的海绵蘸沐浴露轻轻擦洗。在肘部、膝盖等角质层厚的部位,可使用搓澡巾。
3、忽略膝盖和胳膊肘?
4、多用沐浴露?
有人问,既然洗澡时不能使劲儿搓,那就多用沐浴露吧!沐浴露一般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碱,可激发某些化学物质快速渗透进入皮肤。如果长期过量使用沐浴露,这些化学物质被身体过量吸收,就会与钙、铁结合,残留在皮下组织中,引发干燥、过敏性皮炎等。
建议:尽量选择没有香味、功能简单的沐浴露,每次用一元硬币大小足矣。如果身上不脏,只用清水冲洗更好,洗后最好用保湿乳液涂全身。
5、洗澡前饱餐一顿?
大家都知道空腹时不能洗澡,但饱餐后同样不行。刚吃完饭,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此时洗澡,全身血管就会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会影响消化。
此外,酒后也不宜洗澡,否则会导致血压下降,出现头晕眼花、浑身无力,甚至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所以洗澡最好安排在饭后1~2个小时。
6、早起洗澡
早起后洗个澡,可以促进大脑兴奋,保证一天精神振奋。但如果没吃早饭就洗,很容易引发晕眩,甚至低血糖性休克。若再加上水温过高,血管扩张,还会出现脑供血不足、虚脱。
建议早起洗澡,要安排在早饭后半小时。
上面这几点,在洗澡时要特别注意。同时,在洗漱时能注意以下几点,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和长寿!
7、用喷头水洗脸
洗澡时,有的人会先用淋浴头出来的水洗脸,从头浇到底。有这种行为的人请注意了:喷头里的细菌,可能多到你想不到!
一天之中,基本上我们只会在晚上才会用到淋浴设施。两次使用之间隔着24个小时,有些水变成“死水”留在莲蓬头里,流不出来,便容易滋生细菌。
上面这几点,在洗澡时要特别注意。同时,在其他的洗漱中也有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如果你能按照下面的方式来洗漱,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
抓洗头皮
当洗头时会很自然的上手抓洗头皮,毕竟洗的越彻底,你便会觉得越干净。头发在湿的状态下是很脆弱的,其次,用力抓洗会刺激头皮产生过量的油脂。
建议在洗头发时,配合洗发露,用指腹轻柔头皮。
冲洗牙刷
我们每天都会认真的刷牙,但却没有同样认真的清晰牙刷,刷牙时,细菌会从牙齿转移到牙刷上,所以在刷完牙之后药用热水好好的清洗牙刷,甩干多余的水,让它在空中自由风干,注意,绝对不要讲牙刷放在牙刷盒里,每三个月换一次牙刷是必不可少的。
清洗脚趾
我们在洗澡搓揉脚指头的时候,脚趾尖有时会感觉到疼痛,而有时也会觉得非常舒服。感觉到疼痛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了。
经常搓揉脚趾,可以促使我们的身体尽快恢复健康状态,并且起到保健的作用。
清洁耳朵
很多人喜欢用棉签清洁耳朵,但事实上当你尝试清洁耳道时,可能会严重伤害耳朵,耳朵可能会感染,甚至会听力受损,实际上耳朵具有自我清洁功能,耳道中那些蜡质物质是保护耳朵的,他可以润滑耳道并且阻止水的进入,还可以清理某些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