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一位文学巨匠离开了我们,著名翻译家、女作家、外国文学研究者杨绛,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
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是一位中国的剧作家、作家、翻译家。她曾经写出多部成功的作品,并且是第一位完整翻译西班牙语版本的《唐吉坷德》的中国人。她一生都不曾停笔,她有着大学问、大风骨,被我们称之为“真正的读书人”。我们一直尊称杨绛为“先生”,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无论男女我们都可以称为“先生”——这是我们对她的尊敬。
她也被我们称为“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最杰出的翻译”,她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更是感动了千万人。
“围城”中相爱的家庭
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可谓是民国时期的旷世奇缘。钱钟书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1928年,杨绛高中毕业,她心心念念想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是那年清华大学不招收南方的女生,无奈之下,杨绛选择了苏州大学(前称东吴大学)。1932年初,杨绛毅然决然地决定去清华大学借读,也就是在这里她遇见了钱钟书,两人一见钟情,在清华,两人除了约会,就是通信。1935年,两人完婚,牵手走入围城。
AftergraduatingfromSoochowUniversityin1932,YangJiangenrolledinthegraduateschoolofTsinghuaUniversitywhereshemetherhusbandQianZhongshu.During1935~1938,theywenttoOxfordandUniversityofLondonforfurtherstudy.Atthattime,theyhadtheirdaughterQianYuan.TheyreturnedtoChinain1938.BothYangandQianwenttoacademicsandmadeimportantcontribuionstothedevelopmentofChineseculture.
1932年,杨绛自苏州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求学期间,她遇到了她的丈夫钱钟书。1935-1938年,他们共同去了牛津大学以及伦敦大学继续求学。那时他们有了自己的女儿钱瑗。他们1938年回国后,继续学术研究,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注:两人的外语(课程)造诣都是极高的。杨绛通晓英语(精品课)、法语、西班牙语,钱钟书的英文,让我们通过他的几封英文书信>>>来感受一下吧!
Twoindividuals,eachwithastrongspiritbutvulnerableheart,encounteredeachother,marriedandgavebirthtoadaughter.Intheir60yearstogetherthesmallfamilyofthreememberswentthroughwar,politicalturmoilandillnessintheirrepeatedreturns,butallthewhiletheywerealwaysthereforeachother.
杨绛和钱钟书,都有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多愁善感的性格,相识相遇相知,结婚后有一个女儿。他们在一起的60年里,这个三个人的小小家庭经历了战争、政治动乱和疾病,但是不论何时他们都支持着对方。
在经历了战乱、文革、女儿去世这些风风雨雨之后,钱钟书于1998年去世。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杨绛在晚年说道她与钱钟书的爱情:“偶然相逢却好像姻缘前定”。《我们仨》终成绝响,"我们仨"天堂相逢。
生平成就&翻译建树
年轻时努力学习,到了中晚年,杨绛厚积而薄发,写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In1988,shepublishedheronlynovelBaptism,whichwasalwaysconnectedwithFortressBesieged,amasterpieceofherhusband.1988年,杨绛出版了她唯一的一本小说《洗澡》,这本书和她丈夫钱钟书的杰作《围城》有着许多联系。
Widowofthescholar-novelistQianZhongshu,shehaswrittenamemoircalledWeThree(我们仨),recallingherhusbandandherdaughterQianYuan(1937–1997).作为学者、作家钱钟书的遗孀,杨绛曾写过回忆录,名叫《我们仨》,回忆了她、钱钟书、女儿钱媛三人的生活。
Attheageof96,shesurprisedtheworldwithherlatestworkReachingtheBrinkofLife.杨绛96岁的时候,她写出了《走到人生边上》震惊世人。
除了在文学上的建树外,杨绛还是一名优秀的翻译家。她曾经翻译过多部著名的作品,除了翻译西班牙语的《唐吉坷德》外,杨绛还翻译了《吉尔·布拉斯》(法国文学名著)、《小癞子》、《斐多》、《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等等著名作品。
她的翻译作品也得到了外媒的高度评价:
FluentinbothEnglishandFrench,YangmadegreatcontributionstoliteratureinChinawithhertranslations.Beyondtheselanguages,YangfamouslytranslatedDonQuixotefromSpanishtoChinese,andithasbeenthemostpopulartranslationeversince.英语和法语流利的杨绛在中国翻译界有着一定的建树。除了英法两国语言,杨绛翻译《唐吉坷德》(西班牙语-中文)是至今最受热捧的版本。
1、以句为单位,译妥每一句
原文不断句,是瘫痪的句子,不对照原文就读不通。长句断成的短句,重作安排时如组合不当,原句的意思就不够醒豁。
2、把原文的一句句连缀成章
连缀成章不仅要注意重新组合的短句是否连贯,还需注意上一段和下一段是否连贯,每一主句的意义是否明显等等。
3.洗练全文
简掉可简的字,把译文洗练得明快流畅。这是一道很细致、也很艰巨的工序。一方面得设法把一句话提炼得简洁而贴切;一方面得留神不删掉不可省的字。
4、选择最适当的字
选字有许多特殊的困难:一个概念的名字概括许多意思;没有等同事物的字;双关语很难音义兼顾;翻专门术语,需了解那门专业所指的意思;有特殊解释的字,只能参考各专家的注释......
5、注释
译者少不了为本国读者做注解,原版编者的注释对译者有用,对阅读译本的读者未必同样合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风土习惯各有不同,译者需为本国读者着想,为他们做注。试举一例。
6、其他
其一,翻译西方文字的时候,往往只有一半适用,另一半改掉又不合适,用商也不合适。
其二,成语的翻译。汉文和西方成语如果只有半句相似,当然不能移用;即使意义完全相同,表达的方式不同也不该移用。因为成语带有本土风味。保持不同的说法,可以保持异国情调。
其三,“多通几国外文,对翻译很有帮助。”
104岁高龄时,杨绛曾写下过这几句话送给年轻人,字字珠玑:
独女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离世后,杨绛先生一直闭门深居,如今正应了她这个愿望:“我们仨,再无生离与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