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俞香在裕后街开了一家花店,由于价格实惠,种类齐全,她又口齿伶俐,生意做得还算红火。不过自从隔壁一家宠物美容店开业后,俞香便陷入了无尽的烦恼。她对宠物毛发过敏,如今其花店旁有家宠物美容店,令她每天喷嚏不断。
③俞香无可奈何,仍旧隔三岔五地找碴给刘老板添堵。幸亏刘老板脾气好,从不计较,日子也就磕磕碰碰地过了。
④一天下午,俞香花店东边的火锅店老板早早关门去给孩子开家长会,四点左右,俞香突然发现火锅店内火光闪现,黑烟从玻璃门门缝溢出来。她惊呼起来:“着火了!着火了!”
⑥街上一片惊呼,人人不敢靠近火锅店,刘老板却毫不犹豫地砸碎火锅店的玻璃门冲了进去。扫视一圈,当即发现一张着火的桌子下有个煤气罐正被火焰覆盖,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他丝毫没有退缩,果断将灭火器对准火舌……
⑦火锅店老板回来时,火势已被控制,因救援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只是刘老板因手部烫伤住进了医院。
⑧目睹刘老板奋不顾身冲进火锅店灭火,俞香对他心生敬佩。自己的店紧挨火锅店,如果没有及时灭火,引发煤气罐爆炸,后果不堪设想。想起平时自己对刘老板诸多刁难,她很是惭愧。
⑨这天,俞香精心包了一束鲜花前往医院探望。刘老板见了她很高兴。只是没聊两句,他就开始摸鼻子,打喷嚏,流鼻水。刚好刘老板的妻子从外面进来,她扫视一眼床头摆放的鲜花,笑着对俞香说:“我家大个子有过敏性鼻炎,尤其对花粉过敏。”
⑩俞香蒙了:“花粉过敏那你们紧挨我的花店,平时怎么办”
“他平时都用鼻过滤贴,贴在鼻孔上防花粉。”说着女老板从自己包里拿出一个蓝色小包装,撕开,贴在刘老板的鼻孔上。
“整天贴着难受吗”俞香赶紧把花放到病房外,关心地问。
“不难受,你看,过滤贴很薄,颜色和皮肤很相近,在屋里用也不觉得夸张,而且它不但能防花粉,还能隔离二手烟、粉尘颗粒,挺好!”刘老板似乎怕她尴尬,忙解释。
随后,女老板轻声地和俞香拉开话匣子:“我们家大刘从部队退役后选择自主创业。其实一开始我看到隔壁是你的花店,并不同意把店开在这里,可他说他在部队几年,身体强壮了很多,过敏性鼻炎已不严重。加上考虑到这里地段好、租金低、竞争小,而且离自己家近,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我们便硬着头皮租下门面。为了尽量不受花粉影响,平时他都贴着鼻过滤贴。只是没想到,你也是过敏体质,无意间给你带来很多不便,实在不好意思。”
女老板后面说了什么,俞香没听进去,她为自己汗颜,其实生活不易,大家都有不得已之处,她怎么会不知道呢,该说对不起的是自己。
两周后,俞香的花店重新开业,她和街道拐角一家卖渔具的老板协商后,签合同,调换了门面。虽然这个店面比原先的小,也偏僻,生意却比原先更火爆。原来,渔具店老板的女儿得知俞香调换门面的原因后,请来一位做设计的朋友,因地制宜,从装修风格、功能布局到灯光装饰、花材陈列等方面做了全新设计,将俞香的花店打造成了裕后街极具特色的一家花店,取名“予香馆”。
裕后街的人们,宁愿多走些路也要到俞香的子香馆买花。尤其一些退伍老兵,他们都说予香馆的花比别家的绚烂多彩,花美气香,令人向醉。
(作者:欧阳华丽,有删改。《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2期)
养一片春光在心中
梅寒
①某次到一南方小城出差,路边招手,一女出租车司机笑嘻嘻地停下来。上得车来,满身的羁旅之苦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舒爽感。车子打理得很干净,车头上放着两尊可爱的笑佛,阳光透过车玻璃洒进来,笑佛的脸上便被镀了一层金光。有淡淡的茉莉花的芬芳,在车内氤氲。女司机手边上,放着那一幅绣了一半的十字绣,洁白的棉布底子上,绣着大朵的牡丹,红的花,绿的叶儿,嫩黄的花蕊,两只小蜜蜂飞绕其间……那个小小的空间,因了那幅小小的十字绣一下子春意盎然起来。
②我跟她聊起来,没听她像很多司机那样抱怨路堵抱怨油贵抱怨每天跑来跑去辛苦,听到的是女人一份满满的知足:我喜欢这份工作,每天可以认识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的朋友。把车子洗得干干净净的,洒点花露水,自己心里舒坦,顾客朋友也舒坦。有客人来时拉客人,没客人来时停下来绣几针十字绣,养养心……
③人声嘈杂的都市车流里,浊浪滚滚,一个开着出租车的中年女人在大街小巷穿行,这样的日子不可谓不辛苦的。可辛苦的日子里,她却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儿。她开着车子养家,却用一幅小小的十字绣养心。养心,有时比养家更难。
④还有一位喜欢养花的朋友,她家的花案上,也无甚名贵之花,不过一些寻常的花花草草,可再普通的花草,到她的手里都是那样的别致,那样的生机盎然。有次去她家,看她案上摆了一盆小小的金钱草,细细的油绿的茎干,圆而肥厚的叶片,疏疏朗朗三两枝,却是开在一只小小的粗陶小浅盘里,那花盘很特别,浅浅的,圆圆的,有一个细细的底座,粗朴笨拙,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说不出在哪里见过。见我满脸疑惑,朋友笑着解释,那“花盆”,是一个煲汤罐的盖子,罐坏掉了,被主人扔了,她从小区的垃圾筒里将这个盖子拾回来,加点水,丢进去两枝金钱草,它就欢欢实实地活下来,成为她案上最让人心仪的一道风景。
⑥茶养人,除了茶本身天然的营养元素之外,更在一份喝茶人的心境。裁一片流云入茗,摘一朵山花下酒,烟火浓浓的红尘日子里,一片春光,灿烂在心中,沉甸甸的生活,便多几份自在轻盈。
(摘自《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6.4,有删改)
皮影二
吕志军
①韩虎让人讨厌。
②每次演皮影他都来。锣鼓未响,早坐戏场;开演,幕前看不过瘾,还挤到幕后,看艺人手中签儿上翻下撩,左杵右抖,跟着手舞足蹈。戏演完,他抢着拔电线收音箱整戏筐。善存师傅拨开他:“迟早滚蛋。五十出头,正是家里好劳力,这不是游手好闲吗?”
③善存是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县城唱影戏“一把手”,戏班的台柱子。
④皮影戏兴于唐,盛于清,可近些年衰落了。不说演皮影,就是看皮影的也没有几个了,都去刨钱了。——白天刨,晚上回来想着第二天怎么刨。
⑥这让善存高兴。他领着戏班在文化广场演戏,一周一次,棒打不挪。精彩处,稀稀拉拉的观众热烈鼓掌,戏班演得更来劲儿。
⑦近段更不一样,观众里添了几张陌生面孔,还有个年轻人,多难得啊!善存对戏班说:“一定要把他们吸引住!”
⑧可这当口儿,善存在回家路上摔了一跤,胳膊折了。
⑨影戏全靠胳膊“挑签子”,折了胳膊怎么挑嘛!
⑩戏班艺人计上心来:“让皮影二上。”
可又不能不演,善存一咬牙:“他挑签子,我唱。伤好了撵他走。”
这周演《兄妹开荒》。善存看韩虎。韩虎一头汗,斜眼瞟他呢。
“你又不是没鼓捣过。”平素韩虎偷偷拿签子比画,善存没少瞪他,有时也装作没看见嘛。
“我怕……怕坏了师傅名声。”
“我不是你师傅。”善存师傅踢踢韩虎的脚后跟儿,“脚扎稳,胳膊放松嘛。”
鼓点起,善存师傅开了口:“雄鸡高呀么高声叫,叫得太阳红又红,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怎么能躺在炕上做呀懒虫!”
韩虎左手的签子挑动“哥哥”的身段。
善存继续唱:“扛起锄头上山岗,上呀……”看到韩虎手中晃动“哥哥”的草帽,肩上的锄头却歪了,善存急忙去纠正,由不得“呀”一声低叫——胳膊打着石膏,一伸手便钻心地疼嘛。
“上呀么上山岗,岗上好风光。”韩虎吼着嗓子接上了,把善存师傅那“呀”的一声掩盖了。
哇,这个讨厌的家伙会唱嘛,善存师傅瞪大了眼睛:唱戏念做一体,只以为他会舞弄个签子,原来还藏着副好嗓子嘛。
“我站得高来看得远,咱家乡到如今,成了一个好地方。”
纱幕上,那淳朴的妹子高高举起头挖那厚实的地哦;那懒惰的陕北汉子在妹妹的开导劝诫下,终于挥舞起锄头,撑起边区艳阳天了哦。韩虎的唱腔粗犷豪放,明明是练过的嘛。
善存师傅悄悄挪步到了观众堆里。
观众一齐鼓起掌来,看戏的年轻人也热烈地拍起了手嘛。
善存伤好后举办了收徒仪式。仪式上,韩虎呈出个筐,说:“妻子儿女都很支持我,给我买了牛皮、刻刀、颜料。”善存师傅打开,是韩虎一笔一画抄的几厚本唱词,还有一摞摞雕了半截或者已经雕好了的皮子嘛。
再过一年,省城“非遗”文化调演,名单里有影戏班。善存师傅在回执主演一栏,庄重地写下三个字:皮影二。
这次他没有带“嘛”。
【推荐3】最美的化学反应
邓迎雪
①十几年前,我和秋明是初中同学。
②那时的我总认为,他以后一定会成为大名鼎鼎的化学家。
③因为秋明对化学有那么浓厚的兴趣,懂的又是那样多,尤其是会做许多非常有趣的化学实验!在我眼里,他简直像是会变戏法一样,许多普普通通的物品一经他手,好像都被施了魔法,立即变成了千奇百怪的样子。
④有次我和同学去他家玩,秋明又给我们演示他的化学新实验。只见他端着一杯棕黄色飘着香味的茶水,然后用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棒,在水里轻轻搅动三下,口中念声“变”,那杯香气四溢的茶水立即变成了蓝色的墨水。还没等大家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秋明又把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里轻轻一搅,淡蓝色的墨水又变回了刚才的茶水。
⑤“哇——”我们惊呼连连。
⑥秋明嘻嘻笑:“好玩不?知道为啥不?”
⑦众人摇头。
⑧秋明嘴边绽放出一抹狡黠的笑,说:“这是因为玻璃棒的一端先蘸上了绿矾粉末,另一端蘸上了草酸晶体粉末,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
⑨“停——”我们大叫,“赶快再变个更好玩的。”
⑩看我们对那些枯燥的化学知识不感兴趣,秋明遗憾地皱皱眉,把没有讲完的知识咽:了回去。然后又做了一个清水变豆浆、豆浆变清水的化学实验,自然大家又是一片叫好。
我不由地感叹:“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你这家伙以后不当化学家就亏了!”
秋明的眼睛更亮了,说:“对呀,我的理想就是当化学家,以后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实验。”
“我觉得秋明有当魔术师的潜质。”另一个同学说。
“我还是最喜欢化学。”秋明说。
离开了校园,秋明的化学梦一定是从此破灭了。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为他难过。
不久,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迁到了外地。再后来,我又去了遥远的他乡读大学,人生的轨迹离秋明越来越远,我们渐渐地失去了联系。
没有想到,时隔十五年,我竟然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了秋明。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此时的秋明已是一副中年人的模样,胖了,额头上有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但眉眼间还是那么熟悉,以至于我一眼就认出了他。
那是一档业余组魔术选拔赛节目,秋明和搭档笑眯眯地上场,自报家门后,台下两位评委不知悄悄地在嘀咕些什么。
“你的个人资料上,有项内容十分吸引我,那就是你曾经获得过省里的道德模范奖,这些年资助了许多孤残儿童读书,你能讲讲这件事吗?”
“是这样的,”秋明不好意思地笑,“读高中的时候,我因家庭贫困失去了读书的机会。17岁时到广州打工,扫过厕所,做过零工,干过电焊,遭了不少罪,知道没有文化的痛苦,也对渴盼读书的心情有着深切的感受。前些年,我开办了一家机械加工厂,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今,日子好过了,厂子也越来越红火,我就想尽自己的能力资助一些孩子读书,帮他们圆梦。”
“你小时候有什么梦想呢?”另一个评委问。
“小时候一直想当个化学家,可惜我这个梦想没有实现。”秋明苦笑。
看到这里,坐在电视机前的我又想哭又想笑,我为秋明经历的这些磨难而难过,也为他没有实现理想而感到遗憾!好在,在锲而不舍的奋斗下,秋明终于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如今,他把这成功化成了点点滴滴的关爱,给予了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秋明真是好样的!
我忽然想,这难道不是秋明做过的最美的化学实验吗?在他坎坷曲折的人生旅途上,他播下勤奋、执着、坚持和善良的种子,努力在岁月里耕耘,终于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出了丰硕、美丽的花朵。
我好想立即告诉秋明,这是一场多么美好的化学反应!
组卷网拥有组卷网、组卷商标,若您发现其他网站违规使用,欢迎您向我们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