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狗的共处难题:嘉兴一年发生数万起狗伤人事件执法队员收容

原标题:20位“犬管办”队员和20000只狗,城市里人与狗的共处难题

直到现在,公共空间里人与狗如何和平共处,似乎还没有答案。

新京报记者卫潇雨编辑陈晓舒校对王心

2017年,摄影师朱骏遇到一个毒狗的人,民警抓住他的时候,摩托车两边的蛇皮袋装满了东西,打开一看,全是被毒死的狗。他用的是一种名叫三步倒的毒药,意思就是三步之内就会倒下。他拿一根鸡腿,把鸡肉剥到只剩骨头,然后将鸡腿骨截成两段,撒上毒药。

包装好了以后,就骑着摩托车从上海赶到浙江农村,看见村民家有狗就把包好的饵料扔过去。

朱骏发现,这种人和狗的矛盾是很常见的。嘉兴在浙江北部,长三角的最中心,常住人口不到500万,主城区人口不足100万,但据专门管理犬只的市级犬类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犬管办”)估计,仅市区三环以内就养了两万多条狗。

狗多了,没管好就容易出问题。遛狗不牵绳、排泄物不清理、随意遗弃病狗、不打疫苗不办证……从2007年开始,嘉兴犬管办主要的职能就是负责犬类登记办证、受理投诉、流浪犬收容等。但从成立到去年年中,办证的犬只只有5000例左右,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

犬管办所辖的主城区共有20多位执法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兼职、无编制人员,要管好狗,他们也很为难。嘉兴市疾控中心的一组数据更直观:2017年嘉兴全市共发生狗伤人事件达82895起,这个数字还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

人与狗的冲突被放大,摄影师朱骏用镜头记录下十几年来浙江嘉兴市整治狗患行动中的冲突,试图看清冲突背后,人与狗之间复杂的关系。

以下是他的口述:

我上小学时,邻居是个矿山老板,他养了一只狗,体型像小猫一样,白色的毛,后来我特意查了下叫中国狮子狗,以前是养在宫廷里的。邻居经常给狗洗澡,洗完后,把它送到理发店站在桌子上吹干。我经常去理发店玩,看见狗洗澡比我都勤快,白白净净的。

我第一次知道狗还可以有另一种身份叫“宠物”。

2012年,我来到浙江嘉兴工作,看到街上到处都是“宠物”狗,主人们把他们抱在怀里,口中还喊着:“宝贝过来,妈妈抱。”这种亲密,我和我父母都没有过。

后来的拍摄里,我观察到了越来越多人和宠物狗的关系。有人会抱着狗拍婚纱照,给狗洗SPA,给狗举办盛大的生日会,在宠物医院我见过给狗做剖腹产,狗四个脚被绑在手术台上,接生出来以后,宠物医生给它的宝宝清理嘴巴里的羊水。狗像个孩子一样。

在拍摄中,我一直在思考,狗对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曾经拍摄过的一个阿姨,她就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米六的个子,四十多岁,养了6、7只流浪狗。

其中有一只流浪狗“黑仔”,两个月大的时候被主人丢弃阿姨家门口的草丛里,当时,黑仔全身多处皮肤溃烂、大小便失禁,几乎只剩下半条命。

阿姨把它送到医院救治。当时,她家里经济有点困难,全家人打算离开嘉兴,搬到乡下老家生活。但是为了照顾黑仔,阿姨决定不走了,每天守在宠物医院陪着它。我跟拍了黑仔做手术的整个过程,手术前,阿姨抱着它,像对待孩子一样,不停地抚摸它的身体,一遍遍叫它的名字,鼓励它“别怕”,黑仔在手术室里,阿姨还哭了,她说,她把黑仔当自己的孩子养,担心它会痛。

那种情感很真实、很打动人。我觉得,他们在宠物身上有一些寄托,人们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打扮、照料它。

每年8月的上海亚洲宠物展是宠物行业的盛会,来自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主要海外市场的参观团都会相聚。我也去拍摄过几次亚洲宠物展,2015年的时候,第十八届亚洲宠物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当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八万多名观众前来观展。

8月29日,人流达到顶峰,我发现很多人都是带着宠物狗来的。展会现场会有些珍奇品种的狗,每个人带着自己的狗像打卡一样,去和各种品种的狗拍合照,像一个狗的party。我遇到过很稀奇的狗,它的主人把它放在地上,就很快一堆人围过来,要抚摸它,和它拍照。也有狗打扮得很奇怪,还会有人给狗画眉毛,带鸭嘴。

我和他们聊天,发现大家描述狗就像家庭成员一样,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她养了10只狗,在她家有一个专门的房间给狗,每个狗都有自己专门的床位和餐桌,就像幼儿园一样。

2018年11月至12月,犬管办在嘉兴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整个市区的执法队员都集中出动清理流浪狗。把主城区划分了区域,几乎是挨个小区搜查,每周三次。

我因常年和犬管办在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得以全程随行记录,也借此机会更加深入了解城市犬类管理人员的工作细节。

每次出动,十几个执法队员分成三辆车,浩浩荡荡地出发。到了小区里再分几个组,通常是两个人、三个人一组,在小区里搜查流浪狗。执法车是普通的皮卡车,后面有笼子装狗,抓得多的时候得来回收容基地转运好几趟。

工具也简单,一个绿色的网兜,连着一根一米多长的棍子。遇到狗了,执法人员悄悄靠过去,用网兜把狗罩住,有时候狗受惊了要跑,几个执法队员也跟着跑。

判断流浪狗只有一条标准,有没有拴绳子。有些狗看起来很干净、很漂亮,有的还穿衣服、戴蝴蝶结,但是只要是没有拴绳,相当于主人没有对狗进行可控的管理,就会按流浪狗处置,犬管办工作人员解释,“因未拴绳被收容的狗可以由主人来收容基地认领,未办证的办好证后才能领回。”

也正是因为这样,遭到了不少狗主人的反对。我记得有一次抓捕,狗已经进到笼子里了,我们跟着上车,突然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冲出来一个男人,拦在车前面不让走。他情绪很激动,大声骂,“我人就在里面吃饭,你怎么把我狗抓走?”

执法队员和他争论,“你的狗没有拴绳子就在小区公共区域乱跑,还没有打疫苗也没办证,咬到人了算谁的责任?”

像这样的极端情况不多,但是一年到头总能碰到几个。有人会开着车截停执法车辆,有人想扒开门把狗救出来,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女人,一直强调自己的狗有证,但是拿不出凭证。最后,执法人员还是把狗还给她了。

在我的观察里,犬管办还是以引导教育为主,执法人员抓捕狗的过程也算温和。执法的目的不是激化矛盾,恰恰是要避免矛盾。以前,犬管办还搞过一个活动,他们去热闹的公园里面,遇到遛狗不拴绳、或者狗大便不处理的,就让狗主人发朋友圈自我警戒。犬管办的人告诉我,他们认为,管理犬只的工作本质是管理养狗的人,人的意识提高了,文明养犬才能成为现实。

抓捕的狗会暂时送到收容基地,犬管办在嘉兴城郊有个独立的院子,办公楼两层高,狗的收容基地就在办公楼旁边。我进去过里面,像宿舍一样,分成五、六个房间,一共一百平米左右,每个房间关着几十只狗,用铁做的栅栏围住,还装着有机玻璃,不然担心狗会撞碎。

狗多了,工作人员每天早晚都要去清洗,主要是清理它们的粪便。还要洒消毒水,但是即便这样,味道也挺大。

有的主人会找过去,趴在犬舍的门口一直喊着自己“宝贝”的名字,甚至会有人到收容基地闹。我遇到过一对父子,他们认为城管是故意抓走狗。按照规定,收容基地的狗缴纳600块钱(2019年7月1日,《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这项费用已经取消),办好了狗证、打疫苗、买保险以后才能领走,那对父子吵了一个多小时,骂执法队员“为了600块钱把我的狗抓走了”,甚至要闯进收容基地抢走狗。最后只能报警处理。

犬管办的收容基地像是一面人性的镜子,有人愿意交了钱、接回一个“家庭成员”,但也有的不愿意出这个钱,实际上无情抛弃了一个生命。我记得经常能见到同样的人,隔几天来收容基地看看,每次都站在同样的位置,估计是在看自己的狗。非常犹豫,拿不准这600块钱值不值。

犬管办收容基地里的犬只通过登记上网后,也向市民开放免费领养。我发现,名贵品种的狗会受到青睐,“土狗”没人要。还会有爱狗人士找借口进来监督犬舍的环境,有的当场就提意见,“你怎么能这么多狗放在一起?”

执法队员也为难,有人来闹事,他们只能报警处理。今年7月1日,经过省市两级人大审议通过的《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犬类管理有法可依,执法主体也从城管转移到公安。条例规定,个人在重点管理区内养犬,每一户籍和每一固定住所限养一只。

所谓的“重点管理区域”,其实就是嘉兴市三环以内的主城区,但事实上,现在很多家庭养了不止一只狗。执法人员目前也比较宽松,没有马上要求全部狗转移,而是教育引导,希望狗主人能把狗转移到限养区外。当然,最终的目标是一户人家只能有一只狗。

除此以外,所有的狗都需要办狗证、打疫苗、植入芯片。到现在,鼓励大家办证是犬管办的主要工作。各区犬管办保持每个星期要去两个社区宣传,引导狗主人当场预约办证,现场通过审核,马上就有宠物医院的兽医给狗植入芯片和注射国产疫苗,而且完全免费。

7月1日新条例实施后,整个嘉兴新登记的狗一下子就多了,截至8月12日,主城区有2500多条狗新办了狗证。

我用镜头记录下犬管办里发生的不同侧面,但围绕在养犬人、不养犬人、爱狗人士和犬类管理人员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形和无形中阻止了我的行为。比如,很多问题犬管办的人会拒绝回答。

我理解在犬类管理这件事中每个人群的难处。抓捕过程里,经常会有人围着说“是该管管了”,但总有狗主人不理解。曾经有杭州犬类管理执法队员来做业务培训,杭州的执法队员有十几年犬类管理经验了,他说犬类管理工作最难的就是和养犬人的沟通工作,这个工作70%靠宣传、20%靠管理、10%靠执法。

直到现在,公共空间里人与狗如何和平共处,似乎还没有答案,《嘉兴市养犬管理条例》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犬管办的协助执法者小柴说,文明养犬是对养犬人最基本的要求,“我自己也爱狗,但是对城市生活环境来说,爱狗更应该文明养狗。”他家里养了两只贵宾犬,白天在阳台的笼子里,晚上回来会给它们拴上绳子出去遛遛。

THE END
1.深度调查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流浪狗该如何管理今年5月初,湖南某高校发生流浪狗咬伤学生事件后,长沙区域内另一所高校管理人员贺先生对此非常关注。“相对而言,高校校园里的流浪狗比居民小区更多。”贺先生说,他所在的高校周边有很多租客,一些租客养了宠物狗后,因为搬家或到别的地方工作,就将那些不怎么名贵的狗遗弃。 https://www.icswb.com/h/152/20180528/540786_m.html
2.贵阳发生恶犬伤人事件,小狗被咬死,老人全身被咬伤狗伤人事件发生后,赵家报警,马犬主人也跟着来到医院付了2万余元的医药费,并支付了老人看中医治骨折的6万元。 7月4日,赵霞云一家和马犬主人在物管中心进行面对面沟通,但过程并不顺畅。赵霞云说,双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没有达成一致,“一是,马犬主人否认了老人的嘴唇是狗咬伤的;二是,马犬主人提出6万元了结此事;三...https://mip.xiaokeai.com/dog/feed/68225.html
3.白岩松谈狗伤人事件频发这些事件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也...他呼吁人们要理性对待宠物,不要将它们视为一种玩具或工具。最后,白岩松呼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养狗的行动中来。他表示,只有每个人都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增强文明养狗的意识,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狗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他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对于不文明养狗的行为进行惩罚和教育。https://3g.china.com/act/news/10000169/20231023/45649055.html
1.青岛一天至少50人被狗咬伤多地现狗伤人事件山东新闻一名女子的手指被自己的宠物狗挠伤。 文/片 本报记者 刘腾腾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多地发生恶犬伤人事件。记者从青岛市疾控中心获悉,接种门诊每天至少接待50到60名被狗咬伤的市民,比冬季的接种率高30%左右。但是多数狗主人只给自己注射疫苗,却忽视给狗免疫。 https://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307/t20130703_8594421.htm
2.不规范养狗致伤人事件频发,怎么破?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2.一些养狗人士不负责任,随意抛弃宠物犬,导致大量流浪狗变成“移动定时炸弹”。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4000万只流浪狗,流浪狗伤人事件频频发生,而被流浪狗咬伤导致狂犬病发作死亡的新闻也屡见于媒体。有舆论认为,没有打狂犬疫苗的流浪狗,是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移动定时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给无辜的路人带来灭...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905542
3.宠物店的狗咬人谁的责任?实践中一般的证明应有事件发生的录音、录像、报警后的询问笔录,正规医院的诊断证明以及证人证言等等。 2.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有证据证明受害人或第三人对损害发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或者免除责任。 【温馨提示】:小编告诉您:宠物狗伤人赔偿标准主要是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找法网提醒,对人身造成暂时损害的,受害...https://mip.66law.cn/laws/2422301.aspx
4.狗咬人狗主人是无过错责任吗?适用无过错责任,如果狗咬人主人是需要承担责任的,但是如果是可以证明受害人有过错的就可以不需要承担责任。动物致人损害行为属特殊侵权行为,该类案件实行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原则,只要发生宠物伤人事件,对该损害结果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行为人,不论其是否具有过错,都要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民法典》均对动物致害采取...https://www.64365.com/zs/1508794.aspx
5.恶犬伤人事件频繁发生犬主应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狗主人在明知饲养的是烈性犬,未尽到看管责任和义务,致使女童及其母亲被咬,可能涉嫌过失致人重伤罪;另外,由于本案的事发地是居民小区,属于公共场所,唐某也可能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因为这不是普通的犬类伤人事件,他的狗是一个违法饲养的烈性犬。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293216453029623827
6."狗咬狗"引发"人伤人"宠主分别担责法官:遛狗不拴绳违法狗咬人的案件时有发生,但这次要说的是“狗咬狗”事件引发的“人伤人”案件。今年3月12日,楚雄市人民法院审理了2起因“狗咬狗”引发“人伤人”的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纠纷、健康权纠纷民事诉讼案件。 案情 宠物犬互咬引发纠纷 彭某饲养了1只吉娃娃宠物犬,张某饲养了1只柯基宠物犬。2020年10月13日,彭某的母亲带着...https://m.yunnan.cn/system/2021/05/12/0314447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