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种清洁电器是符合我国需求的产品?
吸尘器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的普及率差距显著,西方国家的吸尘器渗透率普遍为90%以上,而我国2020年吸尘器渗透率仅为11%,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就会发现,地板材质和居家生活习惯上的差异都共同决定了我国跟西方国家的地板清洁方式会有所不同。西方国家的软质地板极易积尘,加上养宠率非常高,宠物毛发和细小灰尘易被吸入,因此对“吸尘除尘”的需求促进了吸尘器成在西方快速渗透;而在我国,硬质地面易扫拖,严格的居家内外环境区分和宠物市场规模较小共同促使我国成为一个“拖地大国”,因此我国消费者则更重视具备拖地功能的清洁电器。
1.1中外地板文化差异
1.1.1中国家庭硬质地板更易清洁打扫
中国家庭地板材质以瓷砖和木地板为主,外国家庭地板以地毯为主:根据2019年中国家电网发布的《中国家庭擦地需求与擦地机器人技术趋势》白皮书统计,我国地面材质以瓷砖和木质地板为主,其中43%的地板材质为木地板、56%为瓷砖材质,而地毯仅占1%,对比美国几乎50%的家庭使用毛毯,我国地板材质更简单,光滑的地板材质也更容易扫和拖。
软质地板易吸尘滋生细菌,硬质地板更易清洁:欧美国家房屋装修风格偏好使用地毯,日本家庭装修多使用草席(榻榻米),这种软质地面材质容易滋生细菌、吸附灰尘和毛发,简单的扫只能带走最表面的污渍,甚至难以做到基础清洁,因此国外家庭喜欢使用吸尘器来进行地面清洁,用吸尘器吸出地毯纹理较深处的尘埃垃圾,达到更有效的清洁效果。而亚太、拉美和非洲等地区由于城市化率低,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与欧美国家存在差异,地毯的使用率非常低,大部分家庭仍采用纯手工的传统打扫方式,像我国以瓷砖和木地板这种硬质地面为主,光滑的材质相对更易清洁,用扫帚清扫就能达到基本清洁的效果。正因这种地板材质差异,吸尘器在欧美的渗透率大大超过亚太地区,吸尘器的欧美销量也领先于我国。
1.1.2宠物市场规模增大,带动地板清洁需求
宠物数量增多和毛发清洁不易,增加清洁难度:家庭地板清洁中,除了地面灰尘和固体垃圾,毛发也是常见污染之一,相比人体毛发,宠物毛发不仅难以手动清洁,还容易缠绕在扫帚上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影响健康。通过直接接触宠物,它们身上寄生的某些细菌或者一些疾病也会通过毛发传染给人类,比如弓形虫病、疥癣等,因此对宠物毛发的清洁十分重要和必要。
国外宠物市场庞大,清洁电器需求旺盛:我国的人均养宠物数量为0.07只,而美国人均养宠物数量为0.57只,宠物市场的庞大令在没有吸尘器的情况下地毯上沾染的灰尘和毛发难以清理,导致国外对吸尘器的需求大大提升。根据欧睿数据,我国2012年宠物数量为68.2百万只,2020年为187.9百万只,CAGR为13.5%,增长速度较快,未来随着人均养宠物数量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将越来越重视地板清扫问题,“猫狗经济”将加快催化出规模庞大的清洁家电“衍生经济”。
1.1.3生活习惯差异,中国重视室内环境的整洁
中国家庭“内外环境”界限明确,拖地重视度高:在我国,居民对内外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分,室内环境的整洁度远远高于室外,我们考虑这主要与中国居民长期的生活习惯有关,即内外分开,在中国我们普遍认为鞋子是穿在外面使用的,不会随便将外出的鞋踩进家里,入门后会换上仅在家穿的干净拖鞋;还有从中西的洗衣差异上也能看出中国对内外分开的明确界限,在西方国家许多居民会用洗衣机直接清洗衣物和鞋,而在我国鞋子基本是另外手洗,内衣和袜子等小件物品在很多家庭也是手洗,不会与衣物共用洗衣机。这样的生活习惯差异也导致了中外的地板清洁习惯有所不同,由于我国家庭地板垃圾较少,多为灰尘和小体积垃圾,地板总体干净程度较高,因此地面清洁侧重点会在“拖”上;而外国因每天鞋上所携带的尘土垃圾多为大体积垃圾,所以清洁重点将会在“扫”上。
1.2在我国拖地为基本需求,扫地为附加需求
1.2.1除尘、扫地和拖地
我国通过扫拖清洁地板,国外以除尘为主:通常家里容易积尘的地方包括地板、桌面、窗台和床底床上,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我国和国外的地板材质和生活习惯差异,地毯容易积尘并且难以打扫,所以除尘吸尘对外国国家而言是重要且有效的清洁行为;而我国相比之下日常居家的灰尘量不如国外多,光滑的地板材质令扫就足够带走地板表面垃圾,后续的灰尘处理更习惯通过拖或擦拭来清洁。总体来说,除尘是外国国家的主要地面清洁方式,而我国则适用于扫和拖,这也是吸尘器在我国并未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之一。符合本国生活习惯的清洁电器渗透率增速快:美国和日本所拥有的地毯跟草席文化让他们对吸尘的需求量非常大,例如美国早在1920年至1930年十年间吸尘器的渗透率就从10%快速增长到30%,日本的吸尘器渗透率也提升非常快,伴随经济水平和女性就业率的提高,1960年至1970年渗透率从8%提升至68%,而我国吸尘器的渗透率和增速都远低于国外,2019年中国吸尘器渗透率仅为18%,远低于西方国家90%以上的渗透率。
1.2.2地板清洁核心在“拖”,“扫”不可或缺
“拖”为中度家务活,“扫”为轻度劳务活:一般来说扫帚的普遍重量较轻,扫地时只需要用扫帚简单的清扫地面灰尘和可视垃圾,该过程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而拖布的自重较重,在拖地过程中需要弯腰使用拖布在地板上来回擦拭溶解污渍,极费体力,加上清洗脱水都为体力活,拖地的整体劳动强度大于扫地,因此在地板清洁家务的人工替代上,我国消费者会首选具有拖地功能的清洁电器。
纵观目前清洁电器市场上的主要四大品类:蒸汽拖把、吸尘器、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我们在功能和人工替代程度上进行比较,认为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更符合我国地板清洁文化,满足了扫跟拖两种功能且更为省力。蒸汽拖把:蒸汽拖把通过将水加热,产生压力和高温,利用高压产生蒸气,即可清洁又杀菌,不过该过程中仍需按传统拖把方式拖地,劳动替代程度较低,相应价格段在各级清洁产品中仅高于传统拖把。吸尘器: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通电后抽风机产生较高的吸力和压力,使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
洗地机:拥有吸尘、拖地和洗地功能,在拖地的过程中同时吸除垃圾,洗地机虽仍需手动推动,但拥有减重设计,马达牵引下使用较为省力,拖地过程中洗地机实时自动清洁滚刷,且具备一键清洁滚刷功能,在高清洁效果下实现较强的自清洁便捷性。扫拖机器人:可实现扫地和拖地功能,清洁全过程中无需人力参与,拖地结束后会回归基站自动清洗抹布,在拖地类产品中便捷性智能性最高,但因其是自动规划类清洁,所以在清洁效果上不及手持类有针对性。
2020年至2021年清洁电器行业中吸尘器的市占率从35.6%下降至26%,而洗地机的市占率从5.7%快速上升至18.7%,对应的市场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57.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319%,为所有清洁电器品类中增长最快的子行业。在机器人和其他品类市占率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洗地机对吸尘器有着较强的替代趋势。传统的家庭地面清洁包括扫地、洗涤拖布、拧干拖布、拖地、清洗抹布、晾干六个环节,对清洁效果要求较高的会重复进行拖地环节。我国作为一个拖地大国,相比蒸汽拖把和吸尘器围绕着扫或拖某单一功能进行清洁效果的提升,扫地机器人在功能上增加了拖地模块,洗地机也在整体体验上进行了升级,集吸尘、拖地、自清洁于一体,自清洁功能使机器可以自动完成拖地环节中清洗、脱水和晾干等人力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2.2供给端:产品功能齐全,自清洁瞄准痛点
我们认为清洁电器需要满足的功能按重要顺序排列分别是清洁能力>避障导航能力>自动化程度>体积大小。清洁电器要解决的核心矛盾无非一为清洁效果要好,二为省时省力。目前市面上的清洁电器的清洁力已基本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在省时省力上可以改善进步的功能则更多,包括避障导航技术、自动化程度和体积大小等,其根本诉求都是为了达到更高程度的劳动替代。
导航功能:导航技术为扫地机器人构图规划的必备功能,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导航技术有LDSSLAM和VSLAM视觉导航技术两种。VSLAM的建图精度更强,但夜间图像处理相对反应较慢,LDS基于激光导航,在构图规划上稳定性更好,两种导航技术目前各有局限,未来两种技术融合可能会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LDSSLAM:运用激光测距原理,能够获得厘米级的精度和较大的覆盖范围。基于其原理特点,使用该技术的扫地机器人非常适合较大空间,场景相对简单的空间清洁。
2.3技术迭代进步才是行业加速发展的根本
2.3.1全球清洁电器行业发展概况
吸尘器在国外的由来已久,1908年胡佛在拿下吸尘器发明专利后开始创办公司和生产吸尘器,1919年便逐渐向英国出口,1956年必胜生产了第一台手动地毯清洗机,后来不断在清洁电器上发力,推出了一系列不同外形的吸尘器适用于不同场景和物体表面,1990年后irobot和Shark也进入家用清洁电器领域,分别有针对的瞄准扫地机器人和蒸汽拖把赛道,irobot的扫地机器人市占率至今仍占据全球第一。其中扫地机器人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技术和功能的成长迭代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代。
1996-2010年随机碰撞时代:1996年伊莱克斯发布全球首个扫地机器人三叶虫(Trilobite),采用随机碰撞模式进行清洁,虽然产品创新引起了较大的市场反响,但因其较为高昂的售价2000美元每台,所以并未带动当时普及率的提升。2002年,由iRobot推出的Roomba扫地机上市,仍采用随机碰撞清洁模式,但相对便宜的售价200美元每台带动了第一波产品潮。
2019-今避障导航技术结合:在对扫地机器人避障和导航技术的提升进步上,我国走在全球前列,2020年科沃斯率先结合dToF导航和3D结构光避障技术,然后于2021年推出了搭载3D建图的导航规划的X1系列产品,使扫地机器人在高精度避障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机器自动化清洁上也增加了许多实用功能,例如自集尘、自烘干、语音助手等功能针对消费者痛点提升了产品的整体使用感和便捷性,成为清洁电器市场的增长引擎。
2.3.2我国清洁电器的发展历史
在我国国内,清洁电器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整体趋势为技术升级、功能增多和价格下降,每一次技术和功能的迭代都刺激着行业的快速发展。2013-2015年导入期,迈入全局规划清洁时代:2013年科沃斯推出“地宝9系”(DEEBOT),包括地宝930和地宝960两款型号,都具备了激光扫描、全局规划、记忆识别等多种全新功能。其中地宝930上市售价为5980元,对比当时市场普遍1万左右,且采用的摄像定位及局域性智能规划清扫的扫地机相比,地宝9系的出现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创举,同时有着高性价比和高技术创新,意味着局部规划清洁向全局规划地面清洁时代的转变。
3如何看待我国清洁电器行业?
3.1消费升级+人力成本提高+规模尚小支撑行业走强
清洁电器行业规模小、渗透率低、增速快:居民收入增长带动着新兴家电的消费,2021年所有家电子行业中,总销额增速前五的子行业分别是干衣机/集成灶/家用智能投影仪/清洁电器/洗碗机,对应增速分别为78.2%/40.6%/30%/28.8%/14.4%。作为所有家电行业中增长较快的子行业,清洁电器从2019年开始高速增长,2021年行业整体规模达到309亿元,同比增长28.8%,2014-2020年CAGR为25.5%,而2014-2020年整体家电市场的规模增速CAGR仅为3%。渗透率方面根据欧睿数据,我国清洁电器目前整体渗透率为34%,其中新兴品类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的渗透率均未超过10%,而国外大多国家的清洁电器渗透率均已超过80%,相比下我国清洁电器行业具有很强的成长性。
劳动力成本涨价、经济水平和女性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清洁电器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收入增长带动了消费升级的思想转变;另一方面我国女性思想文化进步和就业率不断提高,至2019年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的中国女性工薪阶层就业率已达到54.15%,女性越来越深刻意识到家务劳动并非女性天职,这也唤醒了她们对家务劳动替代的强烈需求,除此以外,劳动力成本也在快速上涨,家政保洁工的月平均工资从2014年的2800元涨至2021年的6350元,人力成本攀升,这也令消费者有更强的意愿选择电器去代替人工,需求端刺激着行业的发展进步。
扫地机器人占比最大,洗地机品类高速增长,吸尘器逐渐式微:2021年扫地机/无线吸尘器/洗地机的销额占比分别达到38.8%/26%/18.7%,同比增速分别为28%/-7%/348%,其中洗地机作为近两年的新兴品类,份额增长非常快,扫地机作为清洁电器赛道第一大细分品类其增速与清洁电器市场整体增速持平,无线吸尘器受到竞品挤压呈现负增长。从价格上看,扫地机/无线吸尘器/洗地机的销售均价分别为2048/1408/2822元,其中以扫地机的均价提升最快,其他品类均价上涨幅度较小,清洁电器行业整体走向偏高端化。
3.2分品类看市场格局
3.2.1扫地机器人:长期看成长性更强
行业格局量减价增: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1年扫地机的线下销量为9.88万台,同比-12.3%,2022年1-5月销量为2.17万台,同比-48.15%;2021年扫地机线下均价为2903元,同比+42.8%,2022年1-5月均价为4262元,同比+46.9%;2021年线下总销额为2.45亿元,同比+22.1%,销额主要由均价拉升带动,2022年1-5月销额为0.92亿元,同比-6.12%,主要是销量的大幅下滑拖累了整体销额。趋势上看,均价始终保持着上升态势,销量的走势则相反,同比增速不断下滑至负数,销量和均价之间的涨跌幅差距在拉大。线上的扫地机销额则相对保持平稳的上升态势,2021年总销额为103.8亿元,同比+32.3%,2022年1-5月销额为33.5亿元,同比+6.9%;2021年线上销量为434.83万台,同比-6.7%,2022年1-5月销量为108万台,同比-30.4%;2021年线上均价为2296元,同比+40.17%,2022年1-5月均价为3087元,同比+51.9%。线上销量下滑幅度小于线下,线上涨价幅度与线下基本持平,整体体现出消费者对高端扫地机的消费偏好。总体来说,目前的扫地机的市场格局呈现量减价增,价格带走向高端化和销量的下滑意味着扫地机目前的受众有局限但非常精准,主要集中在“高收入的精致人群”,在中低收入人群的市场尚未完全打开。
产品结构升级,高端价格带占据主流: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0年2000元以下的扫地机销额占比为47.6%,该价格带占据扫地机主流市场,2021年该价格带的销额占比大幅下滑至22.4%,截至2022年3月,该价格带比例进一步缩减至14.1%;而高端价格带3500元以上的扫地机销额占比从2020年到2021年由14.1%增至43.8%,2022年1-3月3500元以上的销额占比已提升53.6%,产品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由于中低端扫地机销量下降的速度超过高端扫地机销量增长的速度,才形成了目前市场量减价增的趋势。我们考虑量减的原因一为低价入门扫地机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对扫地机器人的构图避障和清洁要求,例如美的i5型号扫地机路径规划方式为陀螺仪规划,不具备存储地图的能力,所以工作运行时极易出现漏扫和重复扫的现象;原因二即扫地机的均价较高,加上产品教育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新消费者的增长速度较慢,未来随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端费用下降,整体价格带下沉后,普及有望加快。
3.2.2洗地机:中短期看渗透普及更快
中低端价格带产品份额在补足:从价格带来看洗地机的格局变化,根据奥维云网(AVC)线上监测数据,2022年4月我国洗地机≤1999价格段销额0.2亿元,市场份额6.7%,同比提升2.9pct;2000-2999元和3000-3999元价格段市场份额分别为33.8%和32.4%,同比分别提升1.2pct和1.7pct,≥4000元价格段销额0.9亿元,市场份额27.1%,同比下降5.8pct;产品均价中枢在缓慢下沉,行业中低端价格带的产品份额在逐步提高,也反映出目前消费者对洗地机的价格接受度普遍在中低端价位上。
3.3清洁电器市场规模测算
2030年我国扫地机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82亿元。
基本假设如下:1)假设扫地机的更新周期为4年。2)我国扫地机目前保有量为1619万台,对应我国城镇家庭户数2.9亿户,城镇渗透率约为5.5%。考虑到扫地机技术的不断突破,消费者教育加快,渗透率有望加速,假设2021-2025每年渗透率稳步提升0.5pct,2025-2030每年渗透率稳步提升1pct。3)当前城镇家庭户数为2.9亿户,假设其按每年2%的速度稳定增长。4)当前扫地机产品均价为2048元,假设价格每年上涨3%。综合以上假设,2030年我国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有望达到12.5%,对应市场规模为382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速为14%。
洗地机市场自2020年开始起量,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14亿增长至2021年的58亿,同比增速达到300%以上,已成为清洁电器中除扫地机器人和无线吸尘器外的第三大细分品类,未来高景气度确定性较强。目前洗地机市场竞争越发激烈,截止2021年已有70家品牌进入洗地机市场、共同推进产品教育。
2030年我国洗地机市场规模预计可达355亿元,清洁电器市场总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基本假设如下:
1)假设洗地机的更新周期为4年。2)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洗地机销量为177万台,若仅考虑城镇家庭渗透,对应每百户保有量仅为0.7台,即城镇渗透率约为0.7%。考虑到洗地机符合国人的拖地习惯与需求条件下增长迅速,未来渗透率有望加速,假设2021-2030每年渗透率稳步提升1pct。3)当前城镇家庭户数为2.9亿户,假设其按每年2%的速度稳定增长,4)当前扫地机产品均价为2822元,假设价格每年上涨3%。综合以上假设,2030年我国洗地机渗透率有望达到9.7%,对应市场规模为355亿元,2021-2030年复合增速达到23.7%。根据目前扫地机和洗地机在我国清洁电器市场占比分别为38.8%和18.7%,加总为57.5%,结合2030年我们预计扫地机和洗地机的市场空间加总为737亿元,判断2030年我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至少为1400亿元以上,成长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