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检系列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bg)是用于判定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的必查项目。

5.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在输血时血型必须相同。在器官移植时,除血型相吻合外还必须组织配型相和。

6.血常规:五分类,其主要指标:

(1)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增加见于炎症、炎性反应、剧烈运动和生理情况如分娩、激动等;降低见于肿瘤放、化疗病人、部分病毒感染、再障、脾亢或药物反应等。

A、嗜中性粒细胞(N):增加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可伴有核左移及中毒颗粒)、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及广泛组织损伤等。减少多见于基本与白细胞总数减少相同。

B、嗜酸性粒细胞(F):增加多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热带性及非热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某些血液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减少多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桔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C、嗜碱性粒细胞(B):增加多见于某些血液病,如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铅、锌中毒等。

D、淋巴细抱(L):增加多见于某些细胞及病毒感染(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某些慢性感染等。减少多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放射病。相对性淋巴细胞减少见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时。

E、未成熟细胞:多见于白血病、骨转移性肿瘤等。

F、单核:增加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斑疹伤寒、疟疾、重症结核、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网状细胞肉瘤等。

(2)红细胞计数:增多多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缩、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减少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贫血、白血病、勾虫病、急慢性失血等。

(3)血红蛋白:增加多见于失水、腹泻、大面积烧伤,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增多症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呈相对性Hb增高。减少多见于贫血、失血,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4)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溶血性贫血、某些恶性肿瘤等。降低多见于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获得性血小板减少症、持发性(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再障、骨髓移植、疟疾、DIC、肝病、叶酸缺乏和防射病及放射治疗等。

(5)红细胞参数平均值

A.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2-95fl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27-3lpg

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20-360g/L

根据以上三项红细胞平均值可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如营养不良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溶血性贫血等。

7.网织红计数(Ret):增加见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治疗后显著增多,表示治疗有效。减少多见于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8.CRP<10mg/l比WBC升高更有意义。如果病程大于6-12小时且不是新生儿CRP<10mg/l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CRP为10-99mg/l,提示为局灶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

9.疟原虫:本实验用于对疟原虫的形态进行鉴别分类

10.ESR: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年幼小儿、经期、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病理性增高多见于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活动性结核、风湿热活动期、组织严重破坏、贫血、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重金属中毒等。

11.尿沉渣:(1)尿内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系统有化脓性炎症。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2)透明管型可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当有轻度或暂时性肾或循环功能改变时,尿内可有少量透明管型;在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时,可见较多的颗粒管型。(3)红细胞管型的出现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颗粒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单位有淤滞的现象。脂肪管型的出现,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性肾病。(4)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尿内出现肾衰竭管型,提示预后不良。(5)蜡样管型的出现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的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和肾淀粉样变时。

尿干化学:(1)尿糖阳性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服用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及精神激动等也可致阳性反应。(2)分为功能性、体位性、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肾炎、肾病综合症。(3)正常人尿液中无游离血红蛋白。当体内大量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当超过1.0-1.35g/L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急性溶血性疾病等。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如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等。(4)正常人为弱阳性反应,尿液稀释20倍后多为阴性。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5)正常尿液可呈弱酸性,但因饮食种类不同,PH波动范围可为5.4-8.4。肉食者多为酸性,食用蔬菜水果可为碱性。久置腐败尿或泌尿道感染、浓血尿均可呈碱性。碳酸盐结石见于碱性尿;尿酸盐、草酸盐、胱氨酸结石见于酸性尿。酸中毒及服用氯化铵等酸性药物时尿可呈酸性。(6)阳性结果提示尿液中存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并提示尿中所存在的细菌数目在105个/ml以上。

12.尿常规:尿内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系统有化脓性炎症。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透明管型可偶见于正常人清晨浓缩尿中;当有轻度或暂时性肾或循环功能改变时,尿内可有少量透明管型;在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时,可见较多的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的出现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颗粒管型的出现,提示肾单位有淤滞的现象。脂肪管型的出现,见于慢性肾炎肾病型及类脂性肾病。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时,尿内出现肾衰竭管型,提示预后不良。蜡样管型的出现提示肾脏有长期而严重的病变,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晚期和肾淀粉样变时。

13.24h尿蛋白定量:正常值小于120mg/24h。增多一般见于肾炎和肾病综合症病人。

14.尿三小时计数:急性肾炎患者红细胞增加。肾盂肾炎患者白细胞可明显增加。

15.粪常规:为各类消化道疾病提供协助性诊断;查找并鉴别寄生虫。

16.粪隐血:适合于检测粪便之潜血。消化道出血时(如溃疡病、恶性肿瘤、肠结核、伤寒、钩虫病等)本试验可阳性。消化道恶性肿瘤时,粪便潜血可持续阳性。

17.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炎时,白细胞增多,可找到细菌,卵磷脂小体常减少。前列腺癌时,可有血性液体,镜检见多量红细胞、可见癌细胞。

18.白带常规:清洁度在Ⅰ~Ⅱ内视为正常,Ⅲ、Ⅳ度为异常,多数为阴道炎。可发现阴道念珠菌、阴道滴虫等病原体。单纯不清洁度增高而不见滴虫、念珠菌者,可见于非特异性阴道炎。找到阴道滴虫是滴虫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找到阴道念珠菌是诊断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诊断依据。

19.尿本周蛋白:阳性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0.35-0.65(35-65%)、巨球蛋白血症、性单株丙种蛋白血症、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转移性肿瘤等。新生儿亦可呈阳性反应。

20.乳糜定性:淋巴管阻塞常见于丝虫病,丝虫在淋巴系统中引起炎症反复发作,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使腹部淋巴管或胸导管广泛阻塞,由于肾的淋巴最脆弱,故易于肾盂及输尿管处破裂,出现乳糜尿,如为丝虫症引起的,可在尿沉渣中于显微镜下见到微丝蚴。先天淋巴畸形/腹骨结核/肿瘤压迫等也可以出现乳糜尿。胸腹创伤/手术伤及腹腔淋巴管或胸导管损伤也可出现乳糜尿,但少见。过度疲劳/妊娠及分娩后/糖尿病脂血症、肾盂肾炎、包虫病、疟疾等也偶见乳糜尿。

22.骨髓细胞穿刺检查:在血细胞分析出现异常结果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诊断,需进行骨髓细胞穿刺检查,包括贫血类型的检查,白血病的分型以及疗效的观察等。

23.细胞化学染色: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急性白血病类型;协助血液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探讨发病机制等。

2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可检查红细胞是否已被不完全抗体所致敏,如新生儿溶血症、溶血性输血反应,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药物诱导产生的自身抗体。

25.各种穿刺液检查:包括脑脊液、胸水、腹水,各种关节腔积液和穿刺液,可根据需要进行细胞分析、酸碱度、化学指标、比重、细菌培养鉴定等多种项目的分析。

26.血液黏滞度(血流变):血液黏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黏度越大流动性越小,血液黏度与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表面电荷、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有关,与抗凝剂(肝素抗凝)和温度也有很大关系。不同实验室参考范围不同,各实验室具有各自的正常参考范围。

27.超敏肌钙蛋白I(cTNI)检测的临床意义:作为心肌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溶栓再通的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及预后判断、急性心肌炎持续心肌损伤的临床监测等。

28.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液中的FDP浓度上升可证明有纤溶亢进,在恶性肿瘤、产科疾病、血管病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综合症(DIC)等各种疾病时显示高值。FDP检测是DIC诊断及观察治疗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

29.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检测

项目名称

检测结果(mg/L)

临床应用建议

NT-proBNP

<75岁:0~300pg/mL;

≥75岁:0~450pg/mL

初步确定该病人没患充血性心力衰竭

<75岁:>300pg/ml;

≥75岁:>450pg/mL

提示该病人患充血性心力衰竭风险,注:阳性率3h达到13.3%,6h达到86.6%,9h达到96.6%,12h达到100%。

30.C-反应蛋白(CRP)检测

>10.0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常伴有器官功能衰竭,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CRP

>10

表明可能存在其他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

10~20

提示病毒感染或轻微的细菌感染

20~50

提示一般细菌感染

>50

提示有严重细菌感染

31.降钙素原(PCT)检测

PCT检测结果(ng/mL)

<0.5

可能有局部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但不是全身感染

0.5~2.0

可能是全身感染,有中度危险进展为全身重度感染

2.0~10.0

很可能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具有高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THE END
1.儿童血常规检查的指标和意义【查看证书】血常规检查是儿童体检中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它可以提供关于儿童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本文将详细介绍儿童血常规检查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 一、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是反映儿童贫血状况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主要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当红细胞计数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时,提示...https://www.hntv.tv/yshnzt/article/1/1787723257313689601
2.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意义?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意义 语音内容 血常规检查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通过各项指标的变化,检测身体的健康程度及有无异常现象。主要是看白细胞的变化,检查有无炎症及细菌病毒感染,血红蛋白的情况看是否有贫血的情况,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血,通过血小板的检查是检测是否...https://bd.ihealthcoming.com/vedio/1612842377368498/1445237727.html
3.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数(WBC)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多:初生儿、运动、疼痛、情绪变化、应激、妊娠、分娩 一、病理增高见于: 1、急性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和非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局部炎症,以及一些细胞感染。 2、组织损伤:手术后,急性心肌梗塞等。http://www.xuekang.net/Html/jianjie/jinzhan/70073775006495.html
1.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常见的意义如下。1、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所含的红细胞数目,病理性的https://www.miaoshou.net/article/WGoM5mD6vywkPERV.html
2.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意义是什么血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状况。此外,还需要关注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指标。血常规的各项指标包括白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这些指标的意义在于: 一、白细胞总数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正常范围在4000~10000/ml之间。如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数小...https://mip.3zhijk.com/doctor/mip/mip_article/98025f30a35796d4bdf01c118714533e.html
3.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意义理想股票技术论坛血常规各项指标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如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身体的免疫功能、贫血情况、感染病变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了解血常规指标的意义,对于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至关重要。 ,理想股票技术https://www.55188.com/misc.php?mod=tag&id=64268
4.读懂小儿化验单血常规各项指标代表当前身体状况的意义酉成在临床中发现,孩子的血常规的指标无任何变化,孩子却高烧不退,要注意两点: 1、孩子的发烧症化验时未超过12小时。 在感冒、发热的12小时内检查血常规是几乎没有意义的,而且可能还会导致误判。因为这时体内的白细胞、C反应蛋白等刚反应没多久,还处于继续的反应中,没有稳定下来。 https://www.017207.com/1197.html
5.血常规19项指标的意义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意义如下:一、白细胞数量,成人外周血白细胞正常范围为4000-10000/ml,低于4000/ml为白细胞减少,高于10000/ml为白细胞增多。还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比例,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第二,包括红细胞在内的红细胞数量,正常成年男性为400万至550万/毫升,成年女性为...https://www.rwys.com/articlecontent/93746
6.中性粒细胞偏低是什么意思犬猫正常血常规参考值: 史上最全的宠物血常规分析!不要再怕看不懂主子们的检查结果啦 犬猫血常规各项指标意义及其变化趋势: 史上最全的宠物血常规分析!不要再怕看不懂主子们的检查结果啦 史上最全的宠物血常规分析!不要再怕看不懂主子们的检查结果啦 https://www.yeekang.com/article-528709.html
7.小动物血常规参考意义(摘录)兽用血常规临床参考意义检测项目英文对照参考单位参考值狗参考值猫病理结果判断异常结果处理1生理性变化1若wbc轻度或中度增高,提示增多:日间变化:早晨较低,下午较高;在静息状态时白细胞数较有炎症存在,应进一步查明感染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情绪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12037519.html
8.血常规各项指标的解读分享血常规各项指标的解读分享 血常规指标中的参考数值 1、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男3.97-9.15×109/L;女3.69-9.16×109/L。 增高:发热、各种炎症、类白血病反应、出血、溶血、肿瘤等,如>30×109/L有白血病的可能。 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粒细胞减少、脾亢、再障、长期X线照射等。https://www.pd1.cn/journal-detail/190501662047.html
9.血常规指标对急性白血病初诊患者的诊断意义目的 分析血常规指标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初诊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内科2013年4月~2018年5月确诊的8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白血病组)的血常规结果,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水平的变化.结果 急性白血病组患者白细胞计数高于健康对照组,红细胞计数低...http://www.yidu.edu.cn/246010/detail/article/5e1d31e4bd5ae0ed886e5d3b.html
10.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何临床意义?(1)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红细胞压积测定、白细胞分类计数。 (2)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肠阻塞、瘤胃积食、渗出性胸膜炎及发热性疾病等;红细胞降低见于各种贫血和失血、溶血、红细胞生成障碍和骨髓受抑制等疾病。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压...https://www.shuashuati.com/ti/d2f37be52d24404c96212e404f7f1967.html?fm=bdpzst
11.纯钛微弧氧化涂层负载蒲公英多糖的生物学评价6.血常规:实验2周后三组动物血常规指标见表3-2,三组大鼠各项血常规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7.血生化指标:实验2周后三组动物血生化指标结果见表3-3。ALT、BUN、Cr、UA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AST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8.大体组织观察:通过大体观察可见植入2周后各组均无明显差别,钛片存在肌袋内...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8276811.nh.html
12.2005年第20期《院报》内容北京协和医院科研研究方面,在导师悉心指导下,科室领导和同志支持下,国内首次在同一大样本中,用不同方法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在多种系统性血管炎的临床意义,证实了AECA在系统性血管炎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明显相关,可作为观察病情活动的指标之一;并国内首次分析了针对特定分子量抗原的AECA与系统性血管炎临床表现...https://ims.pumch.cn/detail/15751.html
13.全面解读血常规报告:指标分析异常解读与常见问题解答3. 血常规报告单上的其他指标有哪些意义? 血常规报告单上还有多其他指标,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这些指标也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五、结语 血常规报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必不可少依据。通过全面解读血常规报告,熟悉各项指标的含义和异常解读,有助于咱们更好地理解自身健状况。如...http://www.slrbs.com/jrzg/aitong/16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