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元以上项目情况。全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31个,完成投资1526.3亿元。其中,新开工446个,比上年增长24.6%。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中,工业项目585个,完成投资877.9亿元,分别占全部亿元以上项目的56.7%、57.5%。
列入省重点产业项目情况。346个省重点产业项目开复工327个,占年初计划的94.5%,完成投资671.7亿元,投资完成率113.8%,超额完成年初投资计划。新开工项目99个,占年初计划的76.7%。
建成投产省重点产业项目84个,约占全部省重点产业项目的1/4。有19个省重点产业项目由于资金紧张、市场变化等原因没有按计划开工建设。
下步工作建议
2.加强产业项目督导服务。一是继续落实产业项目目标责任制考核,定期考核各地产业项目建设情况,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参考。二是加大对项目问题解决服务力度,强化项目督导服务,及时发现、解决项目遇到的各类问题。认真梳理谋划项目的要素条件,研究提出切实可行、对战略投资者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条件和合作方案,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推动谋划项目尽快完善前期工作、落地开工;为在建项目创造加快投资建设进度的条件,促进项目尽早建成投产;协调帮助建成项目完善生产要素,促进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3.提高产业园区承载能力。一是围绕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短板,谋划生成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提高园区承接产业项目的载体能力。二是鼓励产业园区采取PPP模式建设基础设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在测算社会资本不同占比条件下的收益率后,制定PPP方案,把园区打造成综合性投资平台。三是推进产业园区结合现有基础和特色,梳理整合现有资源和要素,研究提出吸引投资和项目落地的优势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园区质量和效益。
4.抓住机遇用足用好国家和省里各种政策。一是抓住国家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主动学深、学透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抓住我省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与国家政策的契合点,用足用好用活“中国制造业2025”试点等先行先试政策,积极争取国家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各种产业投资基金的资金支持。二是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各种要素、资源向产业项目倾斜,推动省内工业投资基金和各种投资基金加快实质性运行,鼓励其参股设立重点产业领域投资子基金。三是拓展产业项目投融资渠道,用好专项债券、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等金融产品,探索股债结合融资模式。
哈尔滨市
一是强化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撑作用。2017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计1400个,当年计划投资1553.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83个,比上年增加16个,当年计划投资352.4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85个,比上年增加4个,当年计划投资107亿元。在亿元以上的283个项目中,改造升级“老字号”项目31个,深度开发“原字号”项目53个,培育壮大“新字号”项目164个,其他项目35个。
二是强化工业扩量升级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重点实施“中国制造2025”哈尔滨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扶持传统产业中的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动作用。围绕深度开发“原字号”,重点推进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和营销增值,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围绕培育壮大“新字号”,重点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十三五”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中俄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
三是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强产学研用协调联动,从成果转化的供给端、需求端以及平台、服务、环境等各要素环节多点发力,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继续做强7个市校(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入构建“核心技术+资本”“科学家+企业家”的新型创新创业模式,着力推进一批科技成果实现就地转化。
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龙江丝路带”建设、哈尔滨新区开发等战略机遇,积极谋划和储备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全面提高招商引资的靶向性、精准度。
牡丹江市
一是抓好“老字号”项目。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新开工东莞建盈20万套实木家具等项目8个。湖州霖润微晶纤维素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力争投资10亿元的首控石油提档升级项目开工。
二是抓好“原字号”项目。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65个,其中新开工投资20亿元的中林集团科技产业园、投资13.6亿元的亿丰新材料等项目29个。百威啤酒一期、珍宝岛药业一期等15个项目竣工投产。此外,牡丹江烟厂完成车间厂房主体工程。
三是抓好“新字号”项目。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35个,其中新开工投资10亿元的爱特威生物药业等项目21个。基纳瑞克斯生物制药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在此基础上,力争法国欧亚公司机器人智能焊接、佳美医疗3D打印正畸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抓好现代服务业项目。落实总书记“两座金山银山”要求,开复工亿元以上项目18个,其中新开工投资11亿元的林达广场外语城等项目7个。东安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3个项目竣工运营。在此基础上,力争投资21亿元的中韩远东国际商旅文小镇综合开发等项目开工建设。
五是抓好发展环境优化工作。提升政府服务环境、创新政策环境、创优司法环境、聚合产业环境、升级开放环境、强化信用环境、改善人文环境,大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坚决削减制度性成本,营造亲商、尊商、爱商、扶商的浓厚氛围。
会后,我们将按照会议要求,向兄弟市(地)学习先进经验,举全市之力推动产业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为龙江振兴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大庆市
2016年,大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扭住培育壮大接续产业核心要务,着力推进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经济实现由负转正,运行质量出现积极变化,主要经济指标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10亿元、增长1.7%,其中地方经济增加值1747.1亿元、增长2.9%。
(一)围绕传统产业裂变升级,建好“老字号”项目。新建续建“老字号”项目8个,总投资63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2.4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个,总投资16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0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税金16.6亿元。一是服务保障油田产能建设项目。二是积极助力石化央企技改项目。三是关联推进整车生产项目。四是全力建设铝制品加工项目。
(二)围绕优势资源精深加工,建好“原字号”项目。新建续建“原字号”项目31个,总投资296.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3.5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2个,总投资13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5.6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税金12.4亿元。重点抓“四头”延“四尾”:一是抓好油头化尾项目。二是抓好煤头化尾项目。三是抓好粮头食尾项目。四是抓好农头工尾项目。
(三)围绕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建好“新字号”项目。新建续建“新字号”项目32个,总投资527.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6.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0个,总投资482.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0.5亿元,达产后预计实现税金47.1亿元。一是建设高端电子信息制造项目,完善条件,开工建设映奥新一代显示屏项目。新建高新区智能制造孵化器,引建智能传感器、智能机械设备、智能物流等关联集群项目。确保华为云计算中心一期742个机柜投用。二是建设新能源综合项目,重点创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以市场换项目、用资源换产业、靠融合促发展,深化与油田售电公司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地热、风能、光能资源,实现油气等传统能源接续转换。三是建设生态环保项目,推动哈工大环境集团新兴产业基地项目,跟进发展污水污泥处理、河湖环境治理等环保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北京琪玥危险废弃物综合处置等项目。四是建设生物医药项目,新建福瑞邦原料药生产基地,推动格林赫思生物制药、泰华源肽类药物生产等项目加快建设。五是建设新材料项目,建好中碳科技碳纤维加工应用总部和生产基地、佳昌砷化镓抛光片扩建、中庆特钢纳米金属制品升级改造等项目,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双鸭山市
2016年,我们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开复工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26个(新建82个,续建4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竣工投产54个。其中,列入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计划开复工15个(新建5个,续建10个),实际开复工13个(新建3个,续建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5亿元,竣工投产4个。
齐齐哈尔市
2016年,我们结合省十大重点产业,围绕国内国际有市场总需求增长空间和供给侧有竞争优势的领域,全市谋划推进12个重点产业,着力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加快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振兴发展新路子。
我市2017年产业项目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改造升级项目增多。二是质量效益型产业项目增多。三是储备接续项目增多。四是全市项目均衡发展。
为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抓进度。在龙江“春来早”的大环境下,我们抓项目也实现鹤城“春来早”,在“谋划之冬”基础上,正月初八就召开了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迅速推动项目建设,力争续建项目按计划早复工,签约项目尽快完成前期早开工,达成意向项目尽快签约早落地。二是抓政策。围绕国家振兴东北若干重要举措“14条”等政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强化服务态度、审批通过率、政策受益面“三项考核标准”,推进人才等政策落实。三是抓配套。抓住央企改革等机遇,围绕新落地龙头企业抓好配套项目跟进。比如围绕一重集团的车载液化天然气容器项目,抓好碳纤维材料、运输车等配套项目,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统筹协调益海嘉里粮食综合体、中粮二期、国投燃料乙醇、四川鸿展食用酒精等玉米深加工项目区位布局,科学组织玉米种植,保障原料供应,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是抓服务。探索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承诺制,建立重大事项进展定期报告制度,全力做好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加快建设。
佳木斯市
2016年,我市开复工产业项目969项,同比增加248项,完成产业项目投资416.6亿元,同比增长12.7%。其中新开工产业项目821项,完成投资303.2亿元;复工续建项目148项,完成投资113.4亿元。
2017年,我市产业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年计划开复工产业项目900项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左右。截至目前,已有108项亿元以上项目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可在年内开复工建设,比去年全年增加9项,预计全年完成投资160.9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2项。
一是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积极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扩量升级,加快向中高端迈进。计划全年开复工建设亿元以上“老字号”升级改造项目11项,完成投资8.8亿元。
二是围绕深度开发“原字号”,着力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对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加快引进战略性龙头企业和项目,继续推进象屿金谷、万里利达、益海嘉里、聚鑫泰富等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全面提升粮食精深加工能力。围绕推进脱贫攻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用脱贫政策支撑产业发展,依托我市丰富的畜牧业资源,重点推进建设双兆猪业300万头生猪项目,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组织方式,建立起农民入社务工、企业组织化经营、种养加联合发展的新型畜牧业产业模式,推动粮食过腹增值,粪肥入地还田,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依托我市生态和林业资源,积极打造林菌产业链,创新农户+企业合作模式,重点推进亮子奔腾6000万袋的食用菌项目和华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黑木耳)高科技产业化发展生产基地扩能升级。计划全年开复工建设亿元以上“原字号”扩展延伸项目45项,完成投资61.2亿元。
三是围绕培育壮大“新字号”,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增长新动能。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着力推进黑龙江省龙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特超高压电缆与特种电缆及材料生产、香港韵雅腐殖酸医药等项目建设。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动华圣乐府温泉项目、佳木斯中圣基首尔欢乐王国主题游乐园、瑞康养老项目等文化旅游和健康养老项目建设。加快传统大型商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业态相融合,着力推进利达双子星奥莱城、卡通国际物流管理公司国际物流园、铂胜云农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围绕补齐市场营销短板,全力打造佳木斯大米品牌,推动农业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计划全年开复工建设亿元以上“新字号”发展壮大项目41项,完成投资85.6亿元。
鸡西市
2016年,我们共启动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产业项目86项,完成投资61.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7项。19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21.5亿元。
今年,全市共规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产业项目89个,规划总投资331.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83.8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51个,续建项目38个。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谋划储备项目。围绕石墨、煤炭、绿色食品、医药“四大主导产业”和旅游、商贸物流业等发展,积极谋划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配套延伸等项目。去年四季度,我们在谋划储备39个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的基础上,又继续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合作,规划和编制1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为招商引资上项目赢得主动。
二是抓招商引进项目。去年9月份启动了“招商引资上项目准备之冬”活动,由市级领导带队,带着任务和项目走出招商,先后考察了中石化长城公司、福建绿宝集团、中国宝安集团、深圳德普公司、裕同集团等91户企业,洽谈项目90个,截至目前共签约项目26个,签约额108.7亿元,到位项目保证金2.5亿元。特别是又引进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5户。
三是抓裂变生成项目。今年,我们重点实施企业裂变升级项目20个,计划新增规上企业10户。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落实,其中新医圣制药计划投资1.2亿元新上蒲参盆腔炎胶囊项目,东北王酒业公司计划投资1.1亿元新上20万吨饮品项目,虎林龙垦粮食加工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新上红小豆深加工项目。
四是抓园区承载项目。我市的四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88平方公里,开发利用达到18.5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4亿元,入驻企业108户。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开发力度,切实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项目入驻。
五是抓推进快建项目。我市计划3·15集中开复工项目48个,目前已逐项进行了落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行市级领导“直通车”、双重包保和三级协调机制,发挥好五个重点产业推进组的作用,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协调和推进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中韩(鸡西)石墨烯产业园一期、北汽普莱德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深加工、龙昌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硅藻土系列开发等8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力争贝特瑞石墨深加工、汇源40万吨生鲜乳等11个亿元以上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伊春市
2016年,全市开复工产业项目78个,完成投资30.4亿元。其中省级重点产业项目14个,完成投资13.6亿元,投资完成率108.2%。项目建设激发了林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全市经济企稳回升,结束了连续三年的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
2017年项目安排情况:
一是狠抓项目谋划,确保不断有新项目生成。今年确保谋划超亿元项目200个以上。初步确定实施省市级重点产业项目44个,总投资193亿元,年度完成投资34.8亿元。
三是以特色小镇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我市与国开行400亿元开发性金融合作为依托,重点推进蓝莓小镇、日月峡小镇、西岭温泉小镇、溪水小镇等10个特色小镇提档升级,努力探索以旅游为牵动、产城融合、特色鲜明、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发展道路。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暖屋子”工程、越橘庄园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市公路客运中心、“三供三治”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此促进投资、稳定增长,拉动消费、改善民生。
七台河市
2016年,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3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10亿元以上8个,非煤项目32个。有26个项目开复工,完成投资44.3亿元。
2017年,重点抓好煤炭精深加工、先进制造业、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生物和医药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育壮大转型振兴的新动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计划重点推进五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4个,总投资178亿元,年度投资52.9亿元。其中非煤项目30个,总投资100.9亿元,年度投资28.4亿元。新建项目16个,总投资55.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7亿元。续建项目18个,总投资122.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2亿元。
在改造升级“老字号”方面,加快推进机械制造、木制品加工、医药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支持双叶家具实施智能制造项目,推进勃农兴达开发大型农机具项目,加快推进康泰公司再生资源系列项目、升华医疗器械二期年内建成投产。推进鑫海生物水飞蓟深加工、康草堂中药饮片等医药产业项目建设。
在深度开发“原字号”方面,坚持以“煤头化尾”“煤头电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煤炭、粮食等产业创新升级产业链价值链。加快宝泰隆30万吨稳定轻烃、隆鹏清洁化学品等项目建设,推进勃盛、泓泰兴焦化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投产。做好低热值煤发电前期工作,推进亿达信热电联产项目。开工建设琅琊台集团衣康酸、葡萄糖酸钠、秸秆生物饲料等生物发酵项目和勃盛公司生物质炭基复合肥项目。抓好利健甜菊蓝靛果、金晖食品、宏泰松果仁、森林牧场食品加工等项目建设,推进中航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和加工项目落地。
在培育壮大“新字号”方面,推进宝泰隆5万吨电池负极材料、华夏电子锂离子电池、东润矿业石墨精粉等项目,加快发展高端石墨新材料产业。积极引进彩虹集团、通普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开发LED器件、组件、软件等全产业链光电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中国供销商贸博览城二期、鑫达源智慧物流、天赐荣耀智慧养老、万景集团石龙山景区开发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
黑河市
2016年,全年安排重点产业项目75个,年度计划投资76.5亿元,实际开复工73个,完成投资69.2亿元。
2017年,安排市级重点产业项目92个,其中计划开复工的64个,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13个、5到10亿元的8个、1到5亿元的28个、亿元以下的15个,年度计划投资85.3亿元;推进前期的28个,力争大部分开工。初步上报拟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项目20项,年度计划投资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一是围绕创新升级产业链价值链,突出抓农产品加工和矿业项目。开工建设黑河大豆食品园、科迪10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加工、中储粮30万吨非转基因大豆种植加工、年产1万锭汉麻湿纺纱生产线、鑫源金稀菇自动化生产和热带植物花卉种植等项目,建成科迪60万吨稻谷综合加工项目。力争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东安岩金矿等项目建成投产;多宝山铜矿二期工程开工,目前建设所需附属设施已经就绪,正在申报开工前各项手续。深度开发矿泉水资源,与国内“识水、懂水、做水”大企业对接,建设专业水、功能水、高端水开发和水疗项目,促成北大荒矿泉水厂与科迪集团合作。
二是围绕把现代畜牧业打造成战略性产业,突出抓畜牧养殖加工项目。开工建设广东温氏集团50万头生猪一体化养殖、佳汇15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孙吴安格斯母牛繁育基地等项目,争取鑫宇肉牛养殖与5万头屠宰加工项目建成,引进企业盘活嫩江雨润生猪屠宰项目,促成中兴牧业与赣商集团合作注入10亿元资金,发展集奶牛养殖、牧草种植、饲料加工及乳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加快建设黑河挽马项目,推动畜牧业在优质养殖、龙头引领上迈出新步伐。
三是围绕建设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旅游强市,突出抓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项目。争取设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引进中旅集团等大企业集团整体开发五大连池风景区。启动建设五大连池国际矿泉水疗康养中心、爱辉乡野公园、大黑河岛金鼎主题乐园等旅游景点项目,中俄文化产业园、黑河知青文化产业园、瑷珲古城开发等文化旅游项目,温泉水世界、五大连池景区“南病北治”示范基地、药泉康养体验公园、天沐龙福康疗养生养老广场等养生养老项目,以及俄餐街、豆腐街、民族特色饮食街等特色创意项目,推动旅游业成为促转型调结构稳增长的首位产业。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市区,启动实施“双子城广场”、滨江景观带等项目,塑造欧陆风情园林城市整体风貌。
四是围绕“龙江丝路带”建设,突出抓对俄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项目。举全市之力保障黑龙江公路大桥项目建设,探索采取市场化方式启动大桥桥头区土地一级开发。争取设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开工建设黑河—布市观光索道和黑河口岸物流园区、逊克互市贸易中心,争取建成黑河进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打造跨境产业链,力争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项目开工。创建合作区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推进中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把互联网交易税收留在黑河。
五是围绕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突出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把新兴产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头戏”,建设光伏发电、废旧矿物油综合利用和红石水电站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项目,碳化硼等新材料开发项目,菲汀加工、桦树茸加工等新医药项目,实施寒地试车经济产业园、智勇汇拓展基地和3个城市综合体等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项目;依托工业硅、碳化硼、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等产业基础,谋划硅基、硼基等下游新材料项目,形成可支撑实体经济的新产业。
大兴安岭地区
2016年,全区重点推进产业项目20个,其中纳入省重点项目3个。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6.1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25.3%。
一是改造升级“老字号”,提升传统产业。分类实施国有企业改制,尽快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完善北奇神药业股份制改造,争取尽快上市融资,实现北药资源的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加快推进丽雪精淀粉公司公开挂牌出售,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度开发精淀粉、大豆提取物、有机肥等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推动神州北极木业改制,尽快剥离不良资产,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实现订单式生产、规范化运营。
二是深度开发“原字号”,做强优势产业。坚持走高端、做有机,着力打造森林生态有机优质产品全产业链。加快推进蓝源智农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项目落地,中捷集团种猪繁育场和饲料加工厂开工,友邦森林食品交易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重点抓好十八站北五味子项目,争取鼎恒升药业开工建设,韩家园菊苣种植加工项目投入试生产。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做强林下经济,积极推进林下规模化种植、养殖,为引进龙头企业打基础。跟踪推进崂山矿泉水项目尽快落地,加快松岭岔路口钼铅锌多金属矿项目核准手续办理,力争飞虎山铅锌矿年内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欧浦煤矿露头煤的精深加工,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腐殖酸有机复合肥。
省森工总局
2016年,我局产业项目52个,项目数量比2015年减少8个;项目总投资79.48亿元,比2015年减少4.7亿元;2016年完成投资额23.12亿元,比2015年增长5.47亿元,增幅30%。
2017年,我局重点推进产业项目共计78个,项目总投资226.8亿元;计划投资56.98亿元。申报省重点产业项目3个,分别是:迎春粮食储运120万吨仓储烘干建设续建项目、总投资22.8亿元的东方红林业局汉世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亚管会亚布力飞机场建设项目。
(三)走与市场完全对接的体制机制新路。一要加快集团化发展步伐。把建设千亿元销售收入的黑森企业集团作为发展目标,组建园林绿化、森林经营、木业、仓储物流、矿产开发、海外开发、建设开发、资本运营等集团子公司;探索建立森工融资平台;探索建设黑森集团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森林旅游、绿色食品两大集团上市。二要探索产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路径。引入外部资本加快发展产业。与大公国际集团及广州城发基金、福信集团、贝恩资本、首农电商谷集团、龙电集团等金融企业进行深度洽谈,探索信用护航的模式,与金融企业合作,发展壮大混合所有制经济。三要强化园区建设。重点加强清河、沾河骨干园区建设,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资金、人才、市场、信息,活化机制。加强对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切实提高履约率、开工率和资金到位率。四要抓招商引资。一是以资源招商,二是以环境招商,三是以政策招商。五要创新市场营销体系。加速推动“互联网+营销”,强化中心城市营销门店市场开拓,提高市场规模和产品竞争力。六要引导扶持林区职工群众创新创业。
鹤岗市
2016年,重点推进了98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其中新开工51个、结转续建31个、谋划推进16个,计划总投资348亿元。全年实际开复工项目71个,完成投资29亿元。
2017年,全市计划重点实施投资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75个,预计总投资421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9亿元。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包括:改造升级老字号项目2个、深度开发原字号项目9个、培育壮大新字号项目15个、其他项目2个,涵盖了煤化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粮食精深加工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林业产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类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矿业产业。谋划推进大连鸿点煤化工、2×35万千瓦热电联产2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推进实施华升石墨烯综合利用、帝源石墨烯深加工、中海油华鹤10万吨乙二醇、华鹤新华煤矿4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在此基础上,推进大理岩、硅石等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开展云山石墨深部和外围、固体矿山、液体气体3个找矿行动。全力实施矿山环境修复治理,打造“绿色矿山”。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今年重点实施金鹤20万吨啤酒和3万吨功能饮料、经纬可口儿大豆产业园、万源粮油谷维素制取、盛中农业大豆分离深加工、银沐生物科技食用菌深加工、鼎尊水稻无土育秧基质板、海宇米业速食米等12个投资超亿元以上项目。推进实施绥滨100万只肉鹅养殖、东发豆制品等12个投资两千万元以上项目。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生成一批北药项目,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合作生成一批山野绿色食品项目,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生成一批农作物绿色食品项目,与省商务厅合作生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配餐项目。
三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三峡旅游精品观光带和“天地山水”文化旅游带。以“畅游三峡、徒步兴安、穿越峡谷”为主题,举办国际界江旅游节和第四届黑龙江流域文明高峰论坛,叫响“游龙江三峡,赏两国风光”旅游品牌。今年重点建设水上健身中心、福寿居候鸟式养老2个投资超亿元项目,推进谕霖射击场二期、金鹤啤酒广场花园、松鹤滑雪场等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以市博物馆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市档案馆为牵引,建设文化产业园。围绕女真、红色、垦荒、矿山等文化资源,切实做好延兴古城遗址挖掘工作。
四是大力发展外贸物流产业。实施“开放活市”战略,发挥对俄区位优势、合作基础优势,积极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做大做强做好中俄互市贸易区,扩大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快名山口岸码头、综合保税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立体式开放大通道。重点推进南翔国际物流园区、新中国际城、新凯龙城市综合体等5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积极谋划建设城市主题商圈、休闲主题商圈和小兴安岭山野产品集散地。
六是大力发展其他重点产业。在切实抓好“五大产业”的基础上,我们还将全力抓好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今年要加快实施关门嘴子水库、绥名公路、城市路网、棚户区改造、园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积极谋划推进鹤岗支线机场、鹤佳城际铁路既有线路改造、鹤伊高等级公路建设等重点工程。
绥化市
2016年,全市开复工产业项目801个,比上年增长26.7%,其中,新开工项目683个;建成投产项目636个,完成投资352.5亿元,增长12.8%。
2017年,围绕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狠抓产业项目建设。
(一)坚定信心,营造更浓氛围。全年引进项目数、新开工项目数和完成投资额要比上年提高15%以上,亿元以上项目比重要达到30%以上。目前,全市已确定开复工产业项目359个,亿元以上项目163个。
(三)坚持标准,采用更硬招法。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用力”,国企和民企“两条腿走路”,把靠大联强作为首选目标,向战略投资者要发展,集中力量引进在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中起关键作用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措施,既注重引资金引项目,更注重引技术引人才,引进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新兴产业“无中生有”,推动传统产业“有中出新”,借助国家支持国贫县上市政策,力争在企业上市融资上实现突破。把绿色招商作为基本理念,严把招商引资准入门槛,坚决不引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和外地淘汰的落后项目。把严格考评作为有效手段,树立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评优劣、以项目定升迁的工作导向。把节点推进作为主要抓法,定期组织集中签约、集中报账、集中开工。
(四)强化担当,创造更优环境。突出抓好法治环境,出重拳打击破坏发展环境问题,新官都要理旧账,开展信访积案化解行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服务环境,实施清单制度全覆盖行动,实行“驻企秘书”制度,落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做到“项目建设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什么阻碍项目建设就去除什么”。突出抓好政策环境,借助国家允许地方政府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契机,修改完善招商引资政策。突出抓好硬件环境,进一步提高全市11个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功能,推进一批创业产业园和孵化基地,更好地承接项目落地和带动“双创”。
省农垦总局
2016年,垦区建设产业项目357个,比上年增加43个,计划总投资5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10.8%。
2017年,我们从垦区实际出发,谋划好产业项目,各管理局、农牧场要采取引资合作的方式,发展产业项目,调整优化北大荒集团产业结构,壮大集团实力,提升集团竞争力,改善环境、优化服务、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项目在垦区落地,扎实工作,强化未开工项目的督导,确保已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加强在建项目跟踪,确保项目按时竣工;复查已投产项目,确保达到设计达产率。
(一)扩大增量,加快产业发展。4个省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亿元。黑龙江三聚北大荒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万吨级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拟在八五六农场建设年处理农作物秸秆6万吨,产生物质炭缓释复合肥9.6万吨、生物质炭2000吨加工厂一座,总投资1.5亿元,2017年当年完成;建三江农垦新天源牧业有限公司现代生猪产业化项目总投资50亿元,年养殖屠宰生猪200万头,主要在勤得利等农场建设5万头种猪场、100万头生猪养殖场、200万头生猪屠宰厂、5万吨冷库、60万吨饲料厂及肉制品加工产业园和有机肥厂,2017年计划投资10亿元;华康现代农业物流有限公司30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总投资3.2亿元,在九三开发区建设年仓储粮食30万吨物流中心一处,2017年计划投资1.5亿元;向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50万吨秸秆造纸项目在七星农场建设一条零排放环保制浆造纸生产线,总投资11亿元,年造秸秆纸50万吨,2017年计划投资1亿元。
推进九三粮油5000吨豆粕仓及5万吨立体库房项目、北大荒米业泰来县9万吨稻谷杂粮精深加工项目(一期)、中节能二九○生物质年产5万吨有机肥项目、一先农贸有限公司15万吨精米加工原粮存储库扩建项目、中国水电二龙山2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牡丹江农垦龙田粮油加工有限公司52万吨仓储及0.5万吨豆油加工项目、北京奥天奇赵光2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宝泉岭农垦嘉友粮食贸易有限公司30万吨水稻加工项目、宝泉岭农垦卓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微生物技术年产生物质育秧基质8800万盘项目、北共青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山地鸡500万只有机熟食品加工项目等12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开工建设。
(二)激活存量,加快产业发展。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加快国企改革步伐,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快速扩大增量、激活存量和要素,加快产业项目发展。截至目前,已有17户总局直属企业及分子公司完成引资合作或已确定投资人,可引入资金69亿元。与资本市场合作,推进具备条件的企业上市。新引入资金主要用于产业项目建设。九三集团哈尔滨惠康公司引进上海嘉禄、文蔚两家战略投资者资金3.22亿元,已到位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非转基因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北大荒粮食集团增资扩股,发展混合所有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和润集团、宁波粮食有限公司资金7.8亿元,首批1.56亿元资金已到位,将用于35万吨粮食仓储设施项目建设。
(三)完善物流营销网络。坚持市场化取向,强化营销手段,鼓励垦区企业内外联合、联盟、联营、联销,建设北大荒绿色食品旗舰店、加盟连锁店,扩展营销网络。积极发展“互联网+营销”,支持各类农产品电商平台和电商、微商、点对点营销、集团和个人定制、众筹、全生产过程展示等新业态、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发展电商产业园,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着力将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培育成安全放心食品的“代名词”,培育“北大荒”系列名特优农产品品牌。
(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垦区生态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建设产业特色突出的“美丽农场”。
龙煤集团
2016年,龙煤集团列为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项目1项,即双鸭山龙煤天泰煤制芳烃项目。总投资269474万元,截止到年末,累计项目投资完成201226万元(2016年完成投资2133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