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北京电子城借此机会深度参与大会,充分展示其作为首都高端产业第一枢纽的优势和吸引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张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孔磊,带领团队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十余家知名机器人制造公司、国际组织、投资机构和科学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认真聆听,调研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北京及北京亦庄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及政策情况,对接资源需求,展示诚意,寻求合作。
张强向企业介绍了北京作为全国人工智能人才密度最高、创新基础最好、关键环节最完整、产业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全国乃至全球首创的技术成果。作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者和首都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北京亦庄正在深入落实国家“AI+”战略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规划》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动力,充分发挥其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统筹规划和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及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孔磊解释说,北京E城正在大力构建从算法突破、模型开发到场景创建、产业转型的创新体系,打造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城市。第一批十个基准应用场景,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正在建设中。在这里,以“大模型+大数据+大规模计算能力”为中心,为建立北京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提供了支持,以巩固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目前,5000P高性能智能计算能力已投入使用,计划计算能力规模超过1万P,依托数据聚合平台,正在构建高质量的数据区,对数据合规性和大模型培训场景应用实施“监管沙盒”机制,提供安全可信的应用培训环境。此外,北京人工智能数据培训基地已经建立,以帮助大型模型开发“最强大脑”。
同时,利用其空间承载优势,北京易城机器人技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平台公司,目前已签约5个项目,包括Ti5仿人机器人项目和Neurocean的“灵巧手”项目,该项目将位于北京电子城静海五路3号院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园。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北京电子城已形成以国家四大战略为引领,巩固壮大四大主导产业,全面布局六大未来产业,提升三大综合赋能,构建七大支撑体系的“44637”发展体系。其中,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近1000亿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位官员表示,“随着新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创新资源和产业链支撑进一步完善,加速国际化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集群要素的聚集。以大会为媒介,北京电子城将加快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的突破性发展,为未来的产业布局定位更多优质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