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翠苑新村二区西门口的两个“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里,不少类似的物件都被收拾好投递到了这里。自从小区里安排了“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住在杭州翠苑街道很多社区的居民们,少了一些日常生活总垃圾分类的小烦恼,家里那些闲置占地方的、可回收的物品,都可以回收。
记者走访发现,居民们参与的热情很高,这些智能回收机的投放和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居民们垃圾分类的意识和准确率,账户里的积分还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分一分、扫一扫,垃圾也能“分”出买菜钱
扫一扫二维码,回收机仓门自动打开,把可以回收利用的闲置物品投进去,系统就会自动称出重量,并同时发放积分。
这套流程对于骆大伯来说已经很熟悉了,“这个机子很方便的,什么都收,家里不穿的衣服我都投进去,还能换钱。”尽管每次换到的钱也不是很多,但骆大伯乐在其中,“像我们这辈人,节俭惯了,平时东西也不大舍得扔掉,有了这个机子能换钱的话,用不上的东西换点菜钱也好的。”
小区里住的年纪大的人蛮多,平时大家会把纸板壳、饮料瓶等攒起来投递,“还有老人家推着小板车过来投的。”骆大伯告诉记者,这里的回收柜很受欢迎,有时候智能柜开始工作五分钟,回收柜就投满了。有一阵,离骆大伯家最近的一个回收柜坏掉了,急得他赶紧喊儿子去联系运营商维修。
除了像骆大伯这样生活中精打细算会主动把可回收的物品分类回收的,由于操作简单方便,现在不少年轻人也愿意加入进来。
记者现场操作了一下,扫码即会弹出“严禁投递”的物品清单,确认之后,记者投递的两个矿泉水瓶称出来0.05千克,按照0.5元每千克的回收价格,这笔订单获得0.03元。记者投递时看到,此时回收柜里有旧电饭煲、旧脸盆、鞋子、纸板等物品。
垃圾分类处理,让闲置的废旧物品循环利用起来,这样的处理方式,渐渐促成了翠苑一带居民们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中
翠苑新村二区的“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是西湖区翠苑街道的试点工作之一,在翠苑一区二区社区、塘苗社区等共计8个社区24个小区内展开,累计投放59台智能回收机。
引导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这件事,杭州本土的虎哥回收已经做了很多年,通过在小区设置回收点位,专门上门回收循环可利用的垃圾。
和“爱回收·爱分类”智能回收机不同,虎哥回收可以以上门回收的形式比较“省力”地处理可回收垃圾。有用户提到,看到平台上的数据,如碳减排量换算成节约用电用水多少度的时候,“说实话,还蛮有成就感的。”
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都有重大意义。从虎哥回收发布的“虎哥7月家庭废弃物回收成绩单”来看,杭州市余杭区当月184个站点共计回收量为8688.26吨,相当于碳减排量3605.63吨。
尽管一直倡导垃圾分类,不得不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存在不少困难。为了真正让大家愿意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这一“民生小事、关键大事”中来,此类项目通过“可回收物有偿回收”模式,或许可以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垃圾减量,减少垃圾清运处理压力,实现资源化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