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CCTV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师爷文化之乡。作为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其浓浓的人文气息,长长的水乡文化,厚厚的习俗长卷,悠悠的古镇风韵,孕育了一所雅致而弘毅的中学——安昌中学。
安昌中学创办于1956年8月,原名绍兴县第八初级中学,当时仅118名学生,8名教职工。历经60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多次扩建改造,目前学校占地85亩,总体格局由“八楼八路八景”和“一厅两场”构成,现有28个教学班,1200余名学生,120余名教职工。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师资优良,成果丰硕。
学校围绕“精神引领,多元模式,轻负高效”的办学理念,倡导以“四不倒”、“十不让”、“十二大意识”为核心的亮剑精神,致力打造“关心教育”德育名片、“优质轻负”教学名片、“体艺柔道”特色名片。目前学校已被评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特色学校、中国柔道协会柔道特色学校、全国分层走班联盟学校、浙江省示范初中、浙江省体育先进单位、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红十字示范校、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金牌)、浙江省级禁毒教育示范学校、浙江省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绍兴市五星三名达标学校、绍兴市五星三名党建示范学校、绍兴市德育先进集体、绍兴市现代化学校等。2019年,安昌中学又与新西兰凯韬中学建立姊妹学校关系,扩大在跨文理解领域与教育领域的合作。
二、亮点特色
(一)质量创优:咬定质量不放松,让社会更加满意
1、探索走班选课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自2015学年开始,学校积极开展走班选课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并把这一改革形象地比喻为“鲶鱼效应”。俞绍林校长《“鲶鱼效应”——安昌中学分层走班的实践与体会》一文在区教育工作校长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另外,他撰写的论文《分层走班,打造课改升级版》发表在国家级刊物《语言文字报》上。
2、探索教师成长机制,让每一位老师“行动起来”。
①以“五引领”工程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抓紧抓实备课组建设,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素养的快速提高。
②以“三法”研究加大教师教研力度,提高课堂教学“临门一脚”的水平。
③以“三室”建设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培养全校教师人人争做“名师”的良好氛围。
④以“捆绑”考核增强教师团队协作意识,力保每位有潜质的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名声创响:坚持特色创品牌,让学生更加全面
2、体育特色展风采。学校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形成了以柔道为引领的体育特色品牌。安昌中学柔道训练基地是柯桥区教育系统唯一的标准化柔道业训网点,基地配备有标准化的柔道训练专用器械,并聘请北京体育大学柔道专业的尚应龙教练指导训练。自2012年业训队伍参赛以来,共获得浙江省运会金牌一枚,省锦标赛、冠军赛金牌四枚,华东五省一市赛区柔道比赛金牌一枚,市运会金牌6枚,全国道馆杯银牌铜牌各一枚。为武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各输送运动员一名。2018年,学校成为中国柔道协会的会员单位和柔道特色学校。
随着柔道业训的成熟发展,柔道又以柔道操和社团课程的方式进入了学校课堂,同时面向校外学生开设柔道公益课堂,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从柔道到球类,再到田径赛场,学校体育特色的辐射力在不断扩大。校女子篮球队自2015年来连续四年蝉联柯桥区第一名;男子篮球队,男、女足球队纷纷从前几年的后几位逐年上升,并于2018年均获得区一等奖;校田径队也从往年的中等水平稳步提升,于2018年取得全区第四的历史最好成绩。体育品牌的提升,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具有特长的学生和合格人才,也促进了学科成绩保持高位稳定发展。
三、展望未来
学校以培育基础优秀、特长明显、品质高尚、素质全面、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性强的学生为发展目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及高品质、高品味、多元化的美好人生创设条件。教师在“亮剑精神”的引领下,以自身的行为、品德、能力、理想、情操、境界、人格去影响、感化、培养和教育学生,倡导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学生在“关心教育”的浸润下,以实际行动去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成为一名懂感恩、有理想、具有良好道德观、创新意识的健康合格的社会人。
“尊重个性发展,认同个性差异,促使学生多元发展;挖掘教师潜能,形成独特教学风格,使不同对象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一具有安中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是对“魅力安中”之“魅力”的最好诠释。
在“教育高质量,课改有创新,品牌具特色,评价多元化,学校现代化”办学目标的指导下,学校在各方面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安中师生全身心实践着自己的诺言:笃学、正己、导学、树人。